图书馆资源与知识管理论文

图书馆资源与知识管理论文

一、图书馆资源

资源是指社会生活、生产中可供使用的物资或者是能源,主要包括土地、水、矿物等自然物,且具有一定规模。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用以创造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客观存在物。图书馆学理论界对于图书馆的要素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笼统到具体的发展过程。1927年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提出了图书馆的设立要有三大要素。到1957年,刘国钧先生将图书馆的要素定义扩展到五个,即读者、图书、领导和干部、工作方法、建筑和设备。进入信息社会后,现代图书馆还有第六要素,就是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资源是社会用以提供图书馆服务的物品的总称。图书馆资源无疑必须被包含在图书馆要素中,但并非所有图书馆要素都是图书馆资源。在图书馆六大要素中,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活动的目的,而读者是服务的对象,是使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客体。本文研究的是图书馆如何通过建立或改变自己的服务政策,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综上所述,在图书馆六要素中,只有“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员工”“图书馆建筑设备”属于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服务”“读者”不属于图书馆资源,以下是对图书馆资源在图书馆活动中的作用做一下简要的概括。

1.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图书馆活动的基础就是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就是围绕文献信息资源展开。具体的流程就是收集、处理、保存和利用这些文献信息资源。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也在逐步的增加。具体的类型有:纸质书刊资料、书信手稿等非正式出版物、磁盘光盘出版物、馆藏书目数据、自有数字化文献数据库纸质书刊资料等。另外,部分因特网上可访问的数字资源图书馆通过下载、转载、链接,使这些资源变得有序,也就变成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2.图书馆人力资源。

在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史上,图书馆工作人员早年的活动重点是通过对书刊的收集、处理、保存,来实现馆藏文献的有序化。进入信息时代后,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倾向于服务,也就是说,转向依托图书馆资源的服务。图书馆员工有三类:(1)图书馆管理人员。这类人员一般是具有图书馆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高级人才。他们虽然不直接从事图书馆的业务活动,但是能够决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制定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合理地分配资源,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效率。(2)图书馆专业人员。这类人员一般受过正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他们对图书馆的使命和核心价值有透彻的理解,能够通过专门的业务活动,使图书馆所收藏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信息服务的能力,他们的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优劣。(3)图书馆辅助人员。现代化的图书馆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支撑的大系统。图书馆除了需要专业的人员外,还需要专门的管理设备、资金、计算机的人员。除此之外,还需要清洁、保安等勤杂人员。以上所述人员,构成了图书馆员工的重要资源。

3.图书馆建筑与设备资源。

所谓的图书馆建筑,就是为图书馆服务所提供的固定的场所。图书馆建筑是为了体现图书馆存在的重要标志,所以它的地理位置通常在交通便捷的中心城区。现代图书馆建筑可分为以下几部分:提供读者书刊外借、阅览和咨询的场所,提供收藏保存文献信息的存储场所,提供读者娱乐休闲的服务场所,提供图书馆计算机系统管理和水电设备管理的技术设备运行场所等等。图书馆建筑的建造花费巨大,而其本身就是图书馆的极为重要的资源。图书馆的设备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设备,图书防盗设备,文献数字化加工与复制设备,自助借还设备,书架、阅览桌椅、办公家具设备等其他设备。这些设备大多数直接用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服务资源。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个体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从图书馆实际出发,选择、收集、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符合办馆宗旨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2.系统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保持内容的完整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内容连贯、比例恰当的完整体系。

3.分工协调的原则。

也就是说各图书馆之间,从大局出发,科学布局、资源共享、互相协作,建立有特色的专业图书馆,并形成各具专长的图书馆群。

4.发展与剔除的原则。

也就是说图书馆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剔旧与更新。只有这样信息资源体系才能合理,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

5.经济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合理的利用有限的经费,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6.思想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选择文献应该考虑其所带有的编著者、出版者和发行者特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等,使图书馆不但适应社会需求,而且还代表社会的发展变化。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我们不但仍应遵循上述原则,同时还应顺应网络化、数字化、知识化的新要求,遵循下列要求:共享性的原则。资源共享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主要特征,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体现出“大众公平地获取知识信息”的理念。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特色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赢得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个体图书馆建设应遵循有特色、有重点、专门化的信息资源体系。合法性的原则。也就是说遵循知识产权等法律规定。我们要做到:从正规渠道选购正版的信息资源,拒绝盗版的信息资源;合理使用馆藏信息资源;注意虚拟馆藏建设的合法性,主要是馆藏数字化中的法律许可问题。

三、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建设途径

1.网络环境下馆藏资源载体呈现多元化

但是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信息建设仍居中心位置,不能忽视;印刷型文献的采集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本馆的性质与用户的需求,审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集中有限的经费用于重要的印刷文献的购置,突出专业化和特色资源。

2.首先购置如清华大学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权威性数据库的许可权。

这些是做好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衔接的重要工作,并加强商业化数据库的采集与入藏,和对大学商业化光盘文献、数字型文献的采集和入藏。

3.图书馆要实现共建共享的重要工作任务是做好特色馆藏转化为数字化资源的工作。

只有对原有文献数字化才能变传统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施这一工作要依本馆拥有的优势和本馆用户需求,把握原则性、前瞻性、效益性,先易后难地分步实施;要坚持高起点、标准化,尽可能选择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的技术,以便联网,实现共建共享。

4.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已成为最大的信息资源载体。

目前,全世界约有40多亿公共页面以及6500多亿深层网络页面,用220多种语言写成,为广大用户使用。面对网络信息的动态性、极易破坏性和大量的信息垃圾,使得整理加工工作十分迫切。因此,应选择可信度高、系统性与稳定性好、符合本馆信息资源建设要求的有价值的网站作固定信息源。

四、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对信息资源的共同了解和认识、共同看法和建设以及共同利用,就是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1.时展的必然性。

如今的世界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每个文献信息机构,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已经处在世界图书馆体系中,还要与世界出版体系和学术交流体系发生联系,并进行协助、融合,才能够促进本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本地的信息资源共治共建共享的发展和实现。

2.图书情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用户至上、读者第一”为宗旨的图书馆,只有通过协调信息资源在时效、区域、部门、数量上的分布,才能使信息资源的布局更加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并满足用户的需求。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而产生。

3.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信息时代,建立一个又大又全的图书馆是不切实际的。只有走协调发展、分工协作的共知、共建、共享的道路才是有前途的。从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看,人们已经走过了一条从馆际互借和藏书分工协调到书目控制,再到馆际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的道路,即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一些图书馆协作体开始利用联机技术继续编目资源共享的尝试,书目利用共同体由此产生。多年后实践证明:以图书馆联盟为代表的馆际合作组织是图书馆之间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而资源共享的理念又是这些馆际合作组织建立的最初动因和思想指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图书馆服务以图书馆资源为支撑,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数字信息资源、空间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在网络环境下,不管图书馆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都不会改变,而且会因其内涵的丰富变得更为重要。

作者:朱凤娟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