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管理论文

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管理论文

一、教师为何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定位局限及困境

分析传统教学理论对教学方法的理论规定,“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等”。从中可以解读出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其一,具有浓烈的目标导向性,即符合于既定的教学单元、课时目标的要求以及讲授固定知识点的需要;其二,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即要求教师、学生必须共同遵守、遵循这些方法、步骤以及策略。反思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规定,其自身存在着过度的预设性、机械的程序性和僵硬的固定性等诸多内在局限,而消解与隔离了教学的生成性逻辑。传统教学理论之所以会面临这些理论的局限以及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试图“建立一个基于演绎或归纳之上的完美的逻辑系统;但事实上,它是建立在残缺的或虚假的基础之上的,……遵从机械论的和决定论的模式来考察世界的学说只是一种虚假的合法性”。这种虚假的合理性势必引发以下问题: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在这种教学方法面前,教师完全受制于这种外在的、预设的和固定化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角色自然成为教科书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的机械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与搬运工,这势必将教师的反思精神、批判意识等从自身剥离,而最终丧失了教学的智慧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彼此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美国课程学者BernardRicca曾明确反对这种在教师熟知学生学习情况与状态之前便提前选择了目标、评价以及课程,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缺席以及不在场。

(二)超越传统教学方法的内在局限———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

产生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在寻求一种关于课堂教学的普遍性知识的同时,却带有根深蒂固的简单性思维,忽视或遗忘了教学实践本身固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教学实践中学生、教师、学科知识和课堂情境之间的互动,进而产生教学实践中无穷的丰富性、动态性以及开放性,由此也引发了传统教学理论不得不面临一个悖论———“复杂情境不是被有效控制了,而是被有效逃避了”。也就是说,“试图以僵硬模型适应管理和操作的需要,来描述一个复杂系统,就像试图用一个不能弯折的木板覆盖一个球:我们连必须的合格目标都完全不能达到”。于是,消解传统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的简单性思维与教学实践所内在的复杂性便构成了鲜明的冲突,呼吁着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明确预设、正在执行或所潜移默化的个体性、缄默性等形态的教学知识进行知识管理。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将其不断地显性化、明晰化以及编码化,并分别从学生的角度、教学情境的角度、教师自身的角度以及学科知识的角度将其创造性地生成、自组织性地转化。这期间,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看作了一种待开发、亟待管理以及不断动态转化的知识资源;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机械执行者、实施者渐渐转化为反思的实践者以及自觉的管理者,学生也会成为主动影响教师教学方法改变、转化的参与者与行动者。也就是说,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并非单纯将教学方法进行简单叠加或随机转变,而是将学生、教学情境、学科知识以及教师的反思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并共同构成了教学方法产生、实施的关键因素。整个进程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弹性化、情境性、适切性、生成性以及复杂性,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生成性也由此得以恢复与实现。

二、教师如何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

依据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至少涉及对教学方法的表征、编码、转化以及分享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之间彼此联系、相互递进又不断更新、循环反复。其具体过程如下:

(一)教学方法的表征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实现对教学方法的自觉省察,其表征的途径至少包括:一是教学故事的叙述。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故事和课堂情境的具体描述,从而对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反思;二是教学案例的整理。教师通过对教学故事或事件为素材的教学案例的整理,来对其中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由此实现将教学方法的隐性状态转化为显性自觉的形式;三是教学生活的分析。教师通过对自身专业成长生活史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发觉教学方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地位,由此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并逐步深度地清晰化。

(二)教学方法的编码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对所觉知的各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分类、编码,实现对其理解、反思的条理化与清晰化。编码的分类可依据教学的宏观、微观层面,教学方法可以区分为: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讲授法、讲读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和阅读指导法等。依据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可以区分为:备课、导入、授课、提问、答疑、处理突发性事件以及课后辅导等方法。确定了教学方法的分类标准之后,教师便将教学设计中所预设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分门别类地编码,为下一步实施课堂教学场域中对教学方法的转化提供明确、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方法的转化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对所预设的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动态性的生成,以此消减乃至消除由于教学展开前的教学方法的预设而诱发的简单性趋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持的是:一方面为反思性思维,即对预设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权衡利弊;另一方面为开放性思维,即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保持“悬置”,对教学的展开保持一种动态、开放的思维,等待教学实践的延绵与持续。教师实施对教学方法的转化可以依据以下维度:一是学生的维度。教师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体参与、言语提问以及神态表情等反馈维度。二是学科知识的维度。教师要依据课堂情景中的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史、学习体验相联系的情况以及师生对学科知识探讨的进度、程度等;三是教学方法的维度。正如费耶阿本德(PaulK.Feyerabend)曾指出的:“每一种方法都既有其一定的作用,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有必要考虑课堂中对预定的教学方法的自身长处、局限以及实践中的实施状况等。四是课堂情境的维度。课堂情境中“,没有一种经验情景能够永远把它的这种最后特征保持不变,因为构成这个情境的互相关系就是一些交互作用的状态,而他们本身也是变化不定的”。教师依据课堂情境中的突发性事件、随机影响以及各种关系变量的角度,审查教学方法的使用境况以及由此确定是否进行更改的必要。最终,依据上述四个维度,教师“对实践情景进行反复讨论权衡,以对情景获得‘一致性解释’,最终做出切当的、一致性的行为决定并执行所做出的决定”,并最终实现对预设的教学方法加以适应性调整与转换,对教学方法做出弹性化、生成性的设计与改变。整个过程体现出所经过知识管理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学科、课堂共同交汇融合而自组织生成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的分享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整理何时、何地、何种理由进行了教学方法的转化与调试的记录,或教学方法转化发生的情境或缘由,亦或是基于学生、学科知识以及课堂情景等之间的何种关系考虑而进行的教学方法的转化等。通过这一环节,一方面将上述教学方法知识管理的过程形成各式各样的交流场,实现了教师彼此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个人实现转化教学方法,以此使知识由个人的经验扩散到学校组织的层面;另一方面,教师个体自身在反思与创新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分享,了解到不同教师的知识管理,可以此获得相关教学隐性知识,从而帮助自我反思。

三、教师何以实现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

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体现出教师扎根于自身课堂教学场域,自下而上地从事学生研究、教学反思、课程审议以及课堂领导等的行动研究。教师实现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至少涉及以下条件:

(一)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增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敏感性

长期以来,由于深受计划经济体制与课程统一管理方式等因素的钳制,我国教师始终处于“忠实执行者”的教学身份与角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过多局限于考点的掌握与背诵,这也直接导致教师普遍信奉固定性、统一化的传授法、讲解法为教学中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认为毫无必要对其反思或加以质疑,久而久之导致了教师严重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以及相关于课程开发、领导与生成的知识和能力。而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则势必呼吁提升教师自身课程意识的必要与必须,从而教师才得以从整个课程系统、课程过程的视角,一种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自觉意识审视教学方法的使用与转化。此外,课程意识的提升也意味着教师逐步摆脱作为固定、静态和机械的教学方法执行者的角色,而是要在课堂实践中基于课程运作的整体视域动态,主动以及参与式地反思、建构以及领导规划教学方法。

(二)构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体系,实现教师知识管理的专业养成

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既是一项依托自身课堂教学场域的实践活动,同时更是一项理论参与的专业活动。这便要求教师不仅应清楚自身所掌握教学方法的样态、种类及其功能所指,还需明确其产生的背景、自身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同时还需要理解教学方法知识管理的意义,以及如何将教学方法进行表征,如何将教学方法按照理论逻辑或实践逻辑进行分类、编码和如何对所设计、预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转化和生成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单凭教师自发的实践经验可能缺乏理论支撑,而最终导致低效重复或机械形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体系,增强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学研究者的交流、合作。在此过程中,教育研究者与教师一起合作、扎根课堂,向中小学校提供知识管理的相关咨询和建议,帮助教师完成自身教学知识的更新、管理以及重塑。而且,两者间的合作有必要建立在寻求相互对话、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两者间的共识与视域的融合。

(三)构建学校知识管理体系,配套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管理的制度条件

学校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为教师个人层面开展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与条件供给。这一知识管理体系促进了教师个人层面与学校层面知识管理的相互互动与彼此促进,最终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提升与发展。具体来说,学校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至少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一是变革学校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有必要构建扁平式的学校知识管理和组织结构,最大限度地将学校知识管理、组织的决策权向学校管理、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以此提供给教师充分的参与权、决定权,从而改变阻碍知识共享、交流的组织结构。二是建立知识管理的奖励机制。有必要构建学校知识管理的奖励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从而推动学校整体的知识共享与创新。三是创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学校文化。构建旨在崇尚知识管理、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分享的学校文化,打破教师思想封闭、合作意识淡薄的思维模式,由此实现教师通过相互交流、合作与分享,不断将个人教学方法的知识管理转变成为学校层面相互分享的知识资源。

作者:李舒波 单位: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