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

中职学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

【摘要】国务院在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并全面推动素质化教育的重大决定中表明,要推动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同时“中职学校需重视中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即要想实现素质化教育,最关键的是开展创新教育。为与创新教育的新要求相适应,本文先简单介绍了中职学校园艺专业的基本概况,对当前中职园艺课程结构提出了调整,同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概述,最后总结出对园艺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研究。

【关键词】园艺产业;园艺;专业人才;创新教育

中职园艺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园艺方面基础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力,使其符合一线岗位的需求。众所周知,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将工作重心从社会经济的建设转移至发展科技以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积极发展公共教育事业,提升全民素质,将当下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发展优势。这也推动了园艺产业的发展,由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使得园艺产业未来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如何培养出创新性的专业化园艺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园艺产业的发展。

1中职学校园艺专业的基本概况

园艺专业旨在培育具有从事综合性园艺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培养园艺行业的工匠型专业化人才。这一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与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生产、科研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形成拥有园艺企业经营与管理、园艺植物的生产及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基本实力。一个合格的园艺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数学等基本的理论性知识;掌握园艺学、生物学、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园艺场所的规划与设计、园艺品种的选育、作物的栽培、种植资源的保护以及优良品种的繁育、园艺产品的商品化处理、病虫草害的防御等方面的技术;具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识与相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与园艺生产的发展趋势与前沿科学;掌握资料查询与科技文献自主检索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调查研究并决策、文字与口头表达的基本能力,具备创新与独立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能力[1]。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园艺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基础宽泛、模块灵活”的方式,基础主要分为专业、专业大类、普通文化三大类,比如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均为普通文化基础的范围中,均属于必修课;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均属于专业大类基础;园艺设施、园艺植物保护等为专业基础。模块灵活指的是开设了许多和学生职业能力相符合的课程,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进行课程的选择。然而如果办学方针将就业作为指导,课程灵活性、应用性会大大降低,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为了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符合,园艺专业应当培养具有良好理论基础与技能的人才,这就需要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建立专业化模式,调整课程解构,改革课程设置。

2对中职园艺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园艺专业基础课程在坚持够用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理论应用,进而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主干课程。此外,还应当和当地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知识。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实际岗位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当前园艺行业中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园艺专业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间,比如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昆虫头部构造大多数属于理论内容,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授课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讲解病虫害的调查与治理。再比如在讲解农药基础知识时,可重点讲述安全用药、用药禁忌等实用性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真实的知识与技能,加强校本课程的研发,比如《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性、实用性比较强。此外引导中职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双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把学习、技能鉴定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园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鉴定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因而更加符合职业岗位。此外,园艺专业能够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以便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在花卉课程中,在教学生插花的同时,并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经营理念,鼓励学生去花卉市场进行调查,了解花卉市场的现状、流通方式、盆花处理等,进而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途径。

3园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应在观念上进行创新。要树立正确全面的发展观念,努力成就高素质高智商的全能型人才;要确立人人成才的思想观念,针对全体的领导及干部,促使领导干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要建立多样化人才的价值理念,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鼓励不同个性的共同发展,不拘一格的完成优秀人才的培养;要强化系统性培养的观念,推动小学、中学与中职学校之间的有机衔接,并将科研、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学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多种类型的联合培养方式,最终形成机制灵活、选择多样、体系开放及渠道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次应从人才的视角上开始革新,同时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加以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要想使创新式思维习惯能够集中体现,就必须培养发散性与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及习惯。①不盲从、不迷信,任何事都应独立进行思考,敢于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②在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执拗于常规,要善于通过多种角度及变异来寻求所需的答案。要养成创新式的思维习惯,就应给学生自由的时间、空间以及自由的意志,这里所说的自由不仅仅是指让人们拥有独自选择的自由,最根本的还是给予人们随意表达以及思想方式的自由。另外,创新式思维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一定要从小抓起,并贯穿整个人生历程,逐步的培养大家的创新式思维习惯、创新勇气与创新意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最后还需要对考试评价的制度进行改革。我们要知道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其中,常见的考试评价制度在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我们要克服以往“一考定终身”的不足之处,逐渐形成综合评价、多元化录取的教育制度,体现目前教育招生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进行选择的机会,同时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总的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在一个多领域、全方位的大环境下有效的运行。最为关键的是这一创新教育模式的进行是面向社会全面化发展、面向全体大众的,因而各级教育部门都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应知晓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利用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改革教育的评价体系等有效途径,使园艺专业人才的素质得到提升、人才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够增强,最终形成园艺行业乃至其他各个行业在创新发展方面都人才辈出的局面。

4园艺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研究

4.1构建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的设置,与培养目标相互适应的课程设置,不仅给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自身都具备了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与园林教育相关的专业化课程体系首先要调整好人才培养方向的专业化创新课程设置,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目前园艺产业的发展形势,为其顺利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2构建适应创新实践需要的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终极目标在于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园艺行业的发展需求[4]。要构建适应园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实践化教学体系,带领学生到相关领域进行实践研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将园艺教育的理论知识了解透彻,并可以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高效的进行。

4.3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地发散自己的思维,结合实践情况,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同时学校也应密切关注园艺行业的发展需求,将行业的发展与教学的方向相互结合,为社会与市场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5结语

综上可知,我国的园艺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给园艺产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各个问题,并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更为合理的有效建议,同时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制度管理及理论体系管理等方面来提升园艺教育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园艺产业的健康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李成忠,姜宗庆,等.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8):128~130.

[2]徐记迪,龚小庆,李智.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18):278~279.

[3]黄炜,逯明辉,李大伟,等.创新教育模式下园田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14439~14440,14474.

[4]周会玲,何玲,唐爱均,等.园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108~109.

作者:陈小丽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