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浅议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浅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各级各类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在学生管理中,各种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引起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深入探讨各种学生管理制度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建设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高等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探索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了不少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但是,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错综复杂又在不断变化,此外,大学扩招、网络的推广普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显著、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等诸多因素也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学生管理工作中内部存在的问题,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应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积极剖析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深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即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制度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建设中难以回避的重要议题。因为学生管理制度就好比校园中的法律法规,是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划出了每个学生的行为底线,是每个学生的行为准绳。比如学校规定上课的时间,学生必须在上课铃声响起前坐到教室里自己的座位上,这就是制度,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否则教师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无法展开正常的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学生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学生管理的基础。

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制度的危害

(一)缺乏了行为的依凭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危害,无论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而言,还是对学生来说,都会觉得无所适从。任何缺乏规章制度的组织都是混乱、涣散的组织。就好比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看似可以随意走,但实际上由于双方的抢行会让交通愈发混乱,反而造成了通行的不便。同样,缺乏制度,即没有统一一致的行为标准来约束,学生会觉得做好做坏一个样,做得好没人表扬,做得不好没人批评,这无形中打击了一心向上的学生,也伤害了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学生,而纵容了错误的行为。

(二)增加了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制度的规范,学生管理者处理事务将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办事的因人而异,学生难免会感到厚此薄彼。造成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感缺失,而这将损害教师的权威,对教师的个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也对整体的校园氛围造成负面影响。

(三)降低工作效率

学生管理工作者办事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自然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使管理工作呈现混乱局面,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二、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的意义

(一)制度可以将很多优秀的学生管理方法固定下来

制度使学校优秀的学生管理方法得以传承,再通过逐步地系统化完善,形成统一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管理制度。比如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是毕业就担任辅导员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明显不足,这时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中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管理办法的明确规定就可以对他们起到充分的指导、引领的作用,使这些年轻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尽快融入自己的角色。而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转岗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即降低了个人因素对整体学生系统的工作的影响。

(二)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

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更规范了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行为。它们提供可遵循的行为准则。学校学生系统中各级各类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其自身的性格与能力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处事方法与管理方式上都存在差异,这可能造成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一致性,使学生管理出现波动。这时,应用制度管理,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差异与波动,使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备一致性、可预测性和可复制性。

(三)制度中的奖惩细则使学生管理具备公平性

古语云:民不患寡而患不均,道出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性。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一碗水端平”,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权力得以公开透明地运行,避开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与学生管理者自身的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加强了对各项权利的控制与约束,从而使学生因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公正性感到信服,去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

(四)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制度化让办事流程一目了然,制度使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割清楚明晰,这样,各级各类的学生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理解得更加透彻和深入,减少了工作推诿的可能性,有利于工作的衔接和操作。同时,制度化的办事流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学校的学生管理统一标准,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可预测,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更容易开展,整体管理效率会大大提高,管理目标也就更容易实现。

(五)制度使学生有了清晰的奋斗方向

比如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学生具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努力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不是制度缺失或在评定条例上模糊其辞,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是让管理者暗箱操作大行其事,以此来制约各种投机者。总之,制度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但有时制度也因过于刚性或是不够人性化而深为诟病。人性百态,每个个体对制度的解读都是不同的,但此时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就应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如果要切实考虑每个个体的利益,在诸多顾虑下就无法制订任何制度了。

三、进行制度建设的要点

(一)注重制度建设中的奖惩体系建设

制度的实施,与奖惩体系密不可分,甚或可以说奖惩体系是维持制度公平性与公正性的必要手段。比如学生迟到了,教师可以按照制度规定对其进行处罚,以儆效尤。因为如果不处罚的话,对违反制度的同学来说,既然犯错成本为零,那么下次再违反规定也没关系。但对于遵守制度的学生来说,看到触犯规定的同学并未受到处罚,内心感到不公,认为遵不遵守制度都一个样,既然如此,就没有遵守制度的必要了。所以必要的责罚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可以有效地保证制度贯彻执行。再比如,各级各类的奖学金制度就是对努力学习者的褒奖。因此,可以说制度与奖惩体系相辅相成,有效地维持了学校内部的公平与公正。

(二)注重制度建设的实操性

因为制定制度的目的即在于执行该制度而不是制定完后束之高阁,那么一个制度必须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被应用,否则即失去了制度的固有意义。但一个制度如果标准模糊,实操性差,也会让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比如,助学金制度中,如果这样规定:给予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一定助学补助。那么,“贫苦家庭”的界定与“一定补助”的多少都将给具体发放助学金的学生管理人员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因此,健全制度首要地要考虑制度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不可用的制度、内容空泛的制度形同虚设。笼统、模糊的语言应尽量具体、明确。此外,为盲目追求制度的完整性,制度制定者直接从其它学校照搬照抄,这时有可能出现不适用的情况,比如北方院校的宿舍管理制度就和南方院校的宿舍管理制度大相径庭,这时如果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原样照搬的结果是很多细则用不上或不适用。借鉴其它学校的制度自然可以取长补短,但这时一定要结合本校实际做有针对性的修改,而不是直接原样照搬,因为可能出现无法在本校有效操作的情况。

(三)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学校各级各类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则应自成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自上而下,先整体而后局部,既要考虑全局,又要考虑各个制度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各系的学生管理制度不能与学校的发生冲突,而当制定助学金制度时,同时需要考虑制定配套的监督制度。

(四)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化

制度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将学生管理的行为形成体系,进而发挥出最优化的管理效能。因此,在制度建设中,思索制度执行的前瞻、规划、布置、实施、反馈五步骤,并按流程化、规范化、量化完成这五步骤,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制度建设。总之,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善于总结过去管理中的经验教训,要思虑周全,能对种种管理效果做出准确的预判,能分析利弊得失,权衡各方权益,需斟酌制度中每一条细则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与细则间的逻辑关系,如此才能设计出好的学生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孙立强,解明,李继霞.浅谈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教导刊,2014,(7):224-225.

〔2〕唐冬芬.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34):254-255.

〔3〕卢铁光,王立.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启示〔J〕.教书育人:普教版,2002,(6):34-35.

〔4〕张玲,张惠瑀.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6,(3):87-88.

〔5〕洪志钧.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5,(4):92-93.

〔6〕施盛威,吴昌政.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50-52.

〔7〕杨彤,廖菁.高校学生管理人性化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57-158.

〔8〕付文红.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7,(9):49-51.

作者:岳博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