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中人才培养探讨

学生管理中人才培养探讨

一、做到“三驱动”,把学生管理融于社会发展之实。

1.知识更新的加快驱动教育培养功能的转变。

现代社会的科技日新月异,专业知识的学习明显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才是高校教育要培养的一种核心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要彻底改变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没有自主的鉴别,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人文精神入手,具备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的人,才会不断地去探索、探知未知的领域,才能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生管理人员,要始终做到公平、公正,要勇于坚持原则,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入党、评优、选干上严格依法办事,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感受到公平、公正,让他们心灵感受到文明社会阳光照耀,既做到了独立人格的建立健全,也让他们自觉地去做一个高尚的人,文明的人,也才能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

2.社会结构的转型驱动思想教育内容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员的流动性加大,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孤独、自闭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现在的学生也大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既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也影响到学生的安全稳定。结合这些问题,学生管理工作以树立或恢复学生的健康心理为目标,让他们懂得自爱,懂得幸福来源于付出和关爱他人,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学生具有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才能形成团结和谐的班风、系风、校风,才能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目标,才能有利于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

3.学生特点的变化驱动学生管理方式的转变。

随着社会在发展和进步,电脑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使现在的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年轻人极少进行体力劳动,这些特点都要求我们学生管理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服从意识。他们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再盲目地服从老师的“管”。简单的管理方式可能让他们更加逆反,造成与老师和学校之间更加对立。因此学生管理方式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以“老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以“管理”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转变。

二、实现“五对接”,把学生管理融入学生自身发展之需。

1.思想教育要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接。

人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适应环境,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生活上的挫折。造成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老师的教育方法等。学生的差生角色,家庭溺爱或是爱的缺失,老师的放弃,家境的变故,都造成了学生具有的自闭、自卑的心理。所以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要把自知、自爱、自尊、自信、自强、自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题。让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给自己定位合理,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对此,老师首先树立信心和耐心,这些在短时间里每个学生不可能都能做到,但是应该有意识的教育学生,注重在这些方面进行自我培养。另外,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还要教育学生善意地和他人相处,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既乐于助人,与同学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社团管理要与专业培养相对接。

学生社团是学生社交和培养兴趣爱好以及锻炼能力重要载体,应该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现在的大学生社团以娱乐性和健身性为多,真正和专业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性社团较少。专业性社团是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的问题进行研讨补充,最终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学术性、专业性团体。专业性社团其专业的交叉性和具体的实践操作性,以及目的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要加大专业性社团的发展。专业性社团的开展,既有利于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又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明创造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学校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于专业指导老师要有补助或是其他相关要求。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系,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如果专业性社团遍地开花,那么学校的良好学习风气自然就形成,学生的就业就有好的前景,学校的服务当地经济的职能也能得到实现。

3.学生活动要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对接。

学生的不自信,学生的自卑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的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就需要学生的通过各种活动来锻炼,只要走出第一步,就会取得成功。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让胆小的同学,让不愿意和同学交往的同学进入到班级这个群体和集体中,让他们找自信,从封闭中走出来。同时学生活动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并逐渐适应社会。

4.四项常规要与学生的评优树先相对接。

早操、上课、自习与就寝是保证学生具有安定有序的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和保证。通常,学校和各系都比较重视这四项常规的检查和评比,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四项常规的意义逐渐在弱化。从学校来说,评比结果是系排名而已;从系来看,检查的结果是班级排名而已。最终是系领导要求班主任,班主任要求和批评自己班的学生。但对于学生来讲,四项常规的好与不好对自身没有切实的影响,遵守的和不遵守的没有区别,久而久之,学生就是去了遵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主任的要求也就不起作用,四项常规检查也就流于了形式。因此学生四项常规的好不好要和学生的评优树先相结合,要让真正遵纪守法的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要让真正学习遵纪的学生得到奖励和表彰,这样既杜绝了学生评优树先当中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杜绝评优树先中了不良风气。让学生由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地遵守校规校级。

5.宿舍管理要与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相对接。

文明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公民来讲是基本的,对于大学生来讲更是基本的要求。但现在学生自理能力差,文明习惯意识淡薄,缺乏大学生所应有的素质,这也是现在学生管理一个难点问题。因此要把宿舍管理作为学生一个文明习惯养成的平台。从宿舍管理目标上要求做到整洁、干净、雅致;要按时就寝和起床,起床、就寝做到迅速安静;不随便调换床位,未经允许不能留外人住宿;不得夜不归宿;就寝期间有事情要做不能影响到他人,更不得打闹、嬉戏;不得在宿舍内点蜡烛及其它可燃烧物;不乱拿他人东西,借用他人物品要及时归还。保持宿舍地面、门窗、床铺、清洁用具的卫生;不得在宿舍及走廊、楼梯乱扔杂物,剩饭菜要倒在指定的地点;不得向窗外、门外倾倒污水、污物,不得随地吐痰;最好做到每晚洗脚,每早洗脸、刷牙;鞋、袜要做到及时洗刷。上课期间要锁好宿舍门;节假日关好门窗,检查有无关好电源等;室内外设施损坏后要主动赔偿;室内装饰美观雅致。这些虽然都是些生活小细节,但只要持之以恒的去做,就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宿舍管理需要宿舍管理人员的协助,宿舍管理人员要真正负责任,要敢管、能管,否则只依靠班主任的抽查和要求是做不到的,要制定与之配套的公寓管理制度,要形成合力,只有这样,宿舍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整洁、有序,成为学生良好的休息场所,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和行为。

三、结语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神圣而艰巨,需要我们学生管理人员认真地研究和探索。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按照科学的指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就一定能过取得成效,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合格公民,为我们的社会和民族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石吉勇 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