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巡检维修信息管理系统

设备点巡检维修信息管理系统

一、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机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管理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强,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机电设备管理的需要,暴露出来的安全、故障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能不能最大程度上提前预知隐患,改变不利趋势朝着有利于设备稳定运行的方向发展,能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人性中的弱点所造成的行为缺陷(管理终极追求之一),现实再一次向管理者提出了挑战,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正是基于这一社会大背景提出来并进行开发应用的。

二、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是一套技术先进理念超前的标准化管理系统,系统由完善的理论体系设计作为基础,先进的软件开发作为神经中枢,优良的工器具仪表硬件作为媒介和执行体,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整体—系统—区域—线路—设备单体进行完整合理的点检和巡查,采用在线检测和专业人员巡检相结合,实施结果实时上传到系统服务器,系统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较、判断,实现自动缺陷告警,并做出针对性提示提醒,按流程要求处理等。系统由网络平台、应用软件程序、服务器、数据传感采集器、数据上传设备、设备区域标识卡等组成。硬件选择市场上技术最先进、操作最方便可靠的工量测传器具;软件系统由精英团队按照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设计,可以及时完整的全面采集、传输、保存、整理、分析、报告数据,并进行相应的缺陷告警和提示,具有专人、专机、专区识别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在“定人、定器、定时、定点、定标、定法”六定要求下,在完善的系统、严谨的流程规范下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工作。

三、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理论基础扎实

如果能实现过程的可控,完全可以实现一定时间范围内结果的可控,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设计和应用。也就是说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是从系统完善的设备点巡检过程中完成对设备的观察监测,实现对设备实时状态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实施预防为主的维修制度,设备的工艺、结构、原理、生产情况仅作为参考,与以时间周期为基础的计划预修制度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实施的依据更真实可靠,修理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强,避免了传统设备管理过程的过维修或欠维修。设备真实状态参数的采集、分类、汇总、分析、判断,是其主动维修实现的前提。而设备实际的状态参数,是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结合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程序,在完善的标准、路线、措施、方案规范之下,应用性能优越的测量传感器具获得的。即通过对设备规范合理的检查诊断,发现倾向性劣化,从而预测设备及零部件的寿命周期,确定检修的项目、措施、人员、时间、器具、材料计划等,工作的针对性强,目的非常明确,因“机”制谊,“对症下药”,确保了设备始终处于稳定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

四、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指导原则正确

此体系之所以优于以“修”为主的传统管理,是在指导思想上是以“防”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或实现设备零故障的追求。防得住、防得好,了解管理者自身和熟悉设备的性能状态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设备的管理主体是管理者,是修理工、操作人员、保障人员、全体员工。由于自身习惯等原因,靠自觉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工作由软硬件组成的机器、工具系统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人性中的弱点。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系统的开发,正是利用了现代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从避免人性弱点出发,开发和应用到设备管理领域的。改变了由制度措施规范人类行为的情况。人类社会在智能机器设备系统的监督管理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人机和谐。其次认识设备本身,它是管理的对象,是目的实现的工具和手段,只有了解它的原理结构情况,掌握它的实时状态,因“时”因“情”制宜,才能就问题作出高效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五、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标准体系完善

点检定修制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即所谓四大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润滑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它与传统习惯用的设备“三大规程”即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检修规程有所不同。点检就是把设备可能发生劣化和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设定为若干个区域(定位),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每一个点位合理的参数范围(定标),设置固定的岗位人员(定人),按照规定的时间(定期),遵守严格的要求(定法),使用先进的器具(定器具),即在确立合理严格的程序和完善严谨的规范下,逐台设备、逐个项目、逐条生产线的落实完成设备的点巡检工作。这套标准体系的建立,是点巡检主动修理体系实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它比原有的体系更先进、更科学。除点检标准外,在账票设定和其它项目管理上也力求完善,包括有周日点检计划表、点检精度表、润滑计划表和作业记录表、倾向管理表、精密点检计划表、故障(事故)记录表、修理记录表,设备履历表、机旁备件管理台账、维修项目预定表、月维修实绩分析报告表等。

六、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组织强化

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与传统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强化的是基础管理,建立以点检为源头的维修管理体制,管理目的强,让最了解、最熟悉现场设备技术状况的点检人员来掌握编制设备修理计划的权力是比较科学的,因点检人员有经验、懂设备,最有发言权,可以更好的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甚至连修理现场的指挥也由其担当,因此更能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管理方法上,减少了传统管理多余的环节和层次,信息反馈畅通,使用者与管理者联系更紧密,更有利于实现高效率管理。

七、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目的明确

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与传统管理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实施此系统后,其管理目标集中到两点:一是减少设备故障,二是降低维修费用,即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为目标。而传统的设备管理工作是以定期量化目标为主,如设备运转率、完好率、事故率、检修计划执行率等。点检主动修理体系由专职点检人员负责定期点检,并进行劣化倾向管理,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尤其是对设备的关键、重要部位,设置传感检测探头进行状态监测,或按照点检周期采用诊断测试仪器仪表进行精密点检和记录,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并由此作出修理的决定和计划,实现了积极预防、主动维修的目的。

八、实施要求

点检主动维修体系和计划检修制有很大的不同。

(1)主动维修在制定主要生产作业线设备的检修日期、检修时间时,根据设备的劣化趋势,结合生产实际和系统情况,制定具体明确的定修计划,要求控制严格准确。定修计划是要纳入生产计划,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动。实施中由于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程序去做,每个检修工程项目都编订了工时工序表,计划的完成率很高。既保证了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又保证了设备检修工作量的圆满完成,体现了定修与生产的协调性、统一性。

(2)主动维修不分大、中、小修,检修的立项依据是设备的劣化程度,即根据设备实际的状态情况或劣化程度来确定是否需要检修以及何时检修,保证了检修时机最佳。如果检修立项依据修理周期确定,到了修理周期,不管设备状况如何,一律进行强制性修理,常导致过维修或欠维修。

(3)主动维修是建立在点检制基础上的,每次检修实际指挥者就是点检作业人员,点检人员既是设备的管理者又是检修的指挥者,克服了传统检修组织体制指挥者级别高、问题把握不透,组织实施不力,执行效率不理想的情况。

(4)主动维修的目标任务实行全员分解并考核,改变了过去只有部分人参加设备维修管理的做法,实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即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关心和参加设备管理工作,特别是生产操作人员负有用好、维护好设备的直接责任,要承担设备的清扫、润滑、紧固、小修和班内点检业务。生产人员与设备维修人员融为一体,为全员生产管理打下基础。

(5)主动修理强调在管理上采用PDCA工作方法,每月定期召开各级实绩分析会,即自下而上逐级召开,逐级提供资料,资料中用大量直观的数据和图表来分析当月的设备状态及劣化情况、检修实施情况和维修费用情况等,并提出改进对策和实施措施,对提高设备维修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主动维修坚持安全第一的管理方针,采取劣化预知、趋势诊断、问题解决、安全确认4项有效措施,坚持以点检为始为源为主,实行点检人、检修人、使用人三方安全确认挂(摘)牌制度,有效的防止了设备故障、人身伤害的发生。

(7)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维修技术的日益发展,点检主动修理对专职点检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要求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管理能力突出;检修作业人员有较高的整体素质,能够高效率完成大难度的工作。这也是机器的性能越来越高和“人机和谐”的发展要求决定的:机器管理使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

九、主要认识误区

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经常会提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生产流水线上某台设备有劣化或故障倾向即实行预防性修理,会不会造成频繁修理和时间浪费?所有的倾向发展成结果,即量变到质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是经验和技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段内是可以采取优化措施、计划控制来避免结果的发生。可把生产线、工厂所有的设备,看作一大台设备,假如所有的劣化趋势都得到有效避免,就可避免频繁修理和时间浪费。二是点巡检非全过程实时检测,非检测时间段的劣化趋势引发故障怎么避免?点巡检的位置方向、时间间隔是根椐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的,劣化倾向到故障形成是需要时间过程或诱发因素的,除了人为因素及不可抗力外,设计合理的点巡检系统,只要执行及时到位,突发故障是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避免的。

十、应用障碍

对投资合理性、回报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让人顾虑重重;单位的一些制度中存在不利于求变创新的因素。例如点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在某集团下属企业应用推广,效果非常理想。原来的老式点巡检制度是否继续执行,企业管理层出现了意见分歧。这种情况下,基层就要有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及时果断地请示报告,邀请高层管理者到现场观摩,以期做出正确的决策。随着企业责任追究制的严厉,把钱花在软件系统占投资比例较大的项目上,让很多决策者心里不踏实,这也是许多企业未能接受并实施设备点巡检主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一、实施建议

建议设置设备点检主动修理信息系统专职管理人员,授予他们标准确立、计划编制、目标管理等权限。由于维修计划的制定来源于点检,目的是防止项目劣化,实现以预防为主以修理为辅的目标性管理。如不设专职点检人员,设备的检查工作由值班维修工或其他人员承担,因其没有设备管理职能,仅有向编制维修计划的管理人员提供状态情报的义务,很难做到对设备问题的组织处理。由此编制的维修计划,其目的不是为预防而是为了对劣化和缺陷的设备进行修复,重心依旧下移,久而久之,下的还是“修”的功夫,无法摆脱以修为主的被动检修或抢修。

十二、优势

(1)系统针对性强,可以做点、做线、做面,即做单台设备、做生产流水线、做生产区域全覆盖。

(2)系统实用性强,设备状态监测全面到位,数据采集合理准确,信息处理简单方便,主动修理及时精确。

(3)方便掌握和操作,易于执行和监督,利于考核和管理。

(4)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

(5)除了解决普遍问题外,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和实际情况作个性设计和配置,针对性的解决特殊问题。

(6)本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信息管理系统,可随时升级和改进。

作者:戴宏伟 李良权 单位:河南格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合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