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浅析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浅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对于我们已经不再陌生,随着网络的推广普及,全世界的网络用户已达30亿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如何确保网络的使用安全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网络的常见安全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信息使用安全的基本对策,希望以此对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提供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信息;管理;安全

一、国内外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

计算机网络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事方面以局域网的形式存在的,伴随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始向民众开放,美国的民航订票系统开始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随后的二三十年间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经过几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换代更新,逐步形成了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络。我国是在1994年开始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初使用网络的还不到六千人,经过国家的大力推广普及,目前使用互联网应用的已超过3亿人。如此庞大的使用量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犯罪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从事网络诈骗产业的人数至少有160万人。因此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它使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产生的数据在互联网上实现了共享,使得沟通信息变得简单,人们称互联网下的全世界处于同一个地球村中,这是对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形象的比喻,但对于网络的使用安全问题一直是IT界首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只有保障网络的安全,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网络信息的使用价值,使广大用户放心使用。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3.1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见问题

1)机房操作环境不规范:机房是存放电脑的主要场所,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常见的问题有消防安全缺乏保障,计算机属于电子产品,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电路电压及无尘干燥的场所,因此机房的用电安全及卫生环境都会威胁到计算机的安全性能,同时机房应当有专人负责,非指定人员不得随意出入。2)计算机设备使用不得当:计算机存储大量的信息数据,甚至决定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对计算机设置安全防护,相关的开机密码及操作密码应当尽可能设置周密一些,并定期更换,对于数据的拷备、修改等都应当有专门的制度管理,不得任意下载修改数据。3)网络安全措施不得力:目前针对网络安全有着多种防范措施,但如果这些措施使用不得当,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防火墙的设置问题,如果与系统不相匹配,与常用的软件衔接不正确,则易造成网络漏洞,在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隐患问题,严重的造成系统崩溃。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推广,各种网络运营也层出不穷,给网络病毒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很多病毒存在着传染性、寄生性等特点,难以防范,更有缺乏道德操守的职业黑客,使网络操作环境危机四伏。

3.2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对策

1)立法规范:法制社会背景下任何事物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有力的立法支持。我国目前已于2017年6月1日起全面推广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一法律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网络信息的使用已经进入到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制行为,而不像从前只是从道德方面加以约束,这样就给予各种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以严厉的打击,遏制了网络犯罪的势头。《网络安全法》将网络信息的使用、传播、推广等一系列行为都处于法律的监管视角下,坚决不允许有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盗取信息等伤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2)制度保障: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加以约束则会造成信息的丢失、篡改、毁坏,因此针对入网的用户应当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制度来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对入网资格进行审查,对于指定用户的网络信息访问权限应当向管理员申请入网账号,一经批准,则登陆账号为其唯一专用,不得擅自出借、冒用他人账号,管理员对其登陆账号的IP地址进行跟踪,出现异常时及时中止其入网权限,以防止不法分子入侵网络信息。3)技术防范:网络是一项通讯技术,因此对其进行规范除了采取立法约束机制外还应当配合技术手段,才能使网络的推广过程更加绿色健康。各种防火墙的设置应当实时升级更新,加强端口管理,以密钥等加密方式防止非法入侵。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经过不断地尝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随着立法的修订、各大杀毒软件的推广,密钥的升级,网络的安全问题基本得到了保障,但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不法分子从来没有停止犯罪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将网络的安全管理手段不断升级,推出更加周密、前沿的网络安全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局势。相信在我们不断地努力下,未来的网络平台一定更加的安全、健康、有序!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化君.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李俊娥.计算机网络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科技风》2008年14期.

作者:滑卫 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