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论文范例

信息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1

1.财会信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由于企业在经营关系上分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两种,由于两者的利益出发点不一样,导致财会信息出现了层次性和不平等的现象。

2.财会信息的生成具有一定的过程性

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财会信息的生成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在财会信息生成过程中需要对发生过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为了克服财会信息存在的滞后性,可以通过缩短财会信息的加工时间来实现,以更好的使财会信息得到使用。

二、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会信息真实性不强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企业的财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财会信息管理模式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收集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能更准确的对财会收集的信息进行判断。但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不强,出现了很多财会信息弄虚作假的情况,财会信息的透明度不够,存在很多隐蔽的信息。

2.对财会信息的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财会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约束机制不到位,就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非法占用资金、挪用资金、转移资金等问题,严重时影响企业对外投资,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阻,或者在投资过程中因为一些人为因素,不能很好的对经营中的资金进行控制,例如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下设的分支企业,总部并不能很好的对分部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及时掌控,在财会管理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3.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保障企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将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企业要加强对财会信息的管理工作,要以资金为核心,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营运。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不注重财会管理工作,对企业的流动资金监管力度不够,造成资金浪费、非法贪污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财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很多企业由于对财会工作人员的选聘条件规定不到位,导致无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也混入财会管理工作中,导致财会工作人员素质低下,自身业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财会信息管理。甚至有的财会工作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做出一些违法行为,不能保证资金用到实处,降低了财会信息的质量。

5.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财会信息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管理人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财会信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领导员工形成统一的认识,而在现实的企业领导者中,很多管理者对财会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公开了财会信息就等于公开了企业信息,导致财会信息管理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财会信息管理工作止步不前。所以企业管理人加强对财会信息管理的认识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财会信息管理的措施

1.加强财会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的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把信息化管理引进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不断的创新财会信息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加强对财会信息化系统管理,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了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2.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

提高企业财会信息透明度,必须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才能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营运。第一、必须要做好企业财会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营运成本进行核算,以更好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对资金管理到位。第二、企业在进行投资前,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范围内进行资金流动,同时还需要做好绩效考核和内部资金控制工作。第三、做好财会日常监督工作,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各方面的财会信息,更好的提升财会信息的透明度。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想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要加强财务的监控制度管理,对财务信息管理实现严格的监控,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二要建立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对财产的去向进行定期的清查。使资金的使用率落到实处。三要做好对财产的记录工作,对实物进行保管,定期对资金进行盘点、核算等工作,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

4.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高低与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水平高、政治思想品德好的财会队伍。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只有通过财会考核的人员方可上岗,确保每一名员工都持证上岗,以提高每一名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另外企业管理者要根据工作人员的个性特点合理的安排岗位和分工,使人员得到优化配置,做到做到人尽其责、量才录用。

四、结束语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2

1.畜禽生产电子档案系统。

电子档案系统是产业信息管理体系的基础。2007年泰兴市兽医体制改革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队伍的管理和畜禽的安全生产,为此,泰兴市农委决定每两年对全市畜禽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全市畜禽生产电子档案,档案中准确反映了全市畜禽养殖户户主姓名、住址、畜禽饲养种类、数量等信息,并随时进行更新;通过建立QQ群,各乡镇将信息每季发送到市农委,以保证畜禽生产信息的准确性。

2.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对动物防疫信息进行监管,信息来源于基层防疫人员,每天防疫人员对生猪防疫后将防疫生猪的耳标号、防疫时间、防疫疫苗的种类、生猪出栏的时间等信息报乡镇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通过江苏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报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3.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

可追溯体系为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主要通过生猪的耳标号对生猪的产地、防疫信息等进行溯源。具体由乡镇防疫员在对生猪进行防疫时,在识读器上输入畜主的姓名、地址、防疫疫苗的种类和次数、扫描耳标二维码等信息,直接上传至农业部信息管理平台。部、省、市县、乡镇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掌握辖区内生猪防疫情况。

4.动物电子化出证系统。

电子化出证系统是检疫证的升级版,主要用于对生猪上市的管理。泰兴市共设立48个报检点,每个报检点配备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系统操作程序为:养殖户电话或上门申报生猪上市时间,检疫人员按规程登门检疫并获得耳标号码、检疫合格的由报检点登录农业部电子化出证系统平台,出具动物检疫证,出证信息即时上传到农业部电子化出证系统。根据管理权限,部、省、县可随时了解本区域内的生猪上市、检疫信息。

5.养殖企业内部信息系统。

该系统由大型养殖企业建立,包括纸质和电子化两种。纸质信息由市农委统一印制9种11本记录,包括生产情况、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使用、防疫、兽药的来源与质量、饲料来源与质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本场的生产管理信息;电子化系统主要包括实时监控和内部生产信息(母猪、仔猪、肉猪存栏、上市、疫病防控等信息),内部生产信息由生产区主管将每天的生产信息通过QQ群或微信发送到企业信息管理人员,其中存栏、上市与防疫信息直接通过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平台上报市农委。企业之间通过泰兴市畜牧兽医QQ群对生猪市场行情、饲料供应与价格、疫病防控等实行信息共享。

6.基层畜禽生产信息系统。

基层畜禽生产信息系统主要通过防疫员采集基础数据(纸质),上报乡镇畜牧兽医站,由兽医站在畜禽电子档案中进行更新,每季上报市农委,这是一切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通过几年的努力,泰兴市生猪信息管理体系基本实行了全覆盖,生猪电子化出证率、免疫信息上传率均达到100%。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全市畜禽生产情况、动物疫病的防控、畜禽的上市和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情况以及每个防疫人员的防疫情况都能随时把握,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全市畜禽安全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质量事故,多次被评为全省的畜牧工作先进县、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县。

二、主要工作措施

畜禽产业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但这也是一个新课题,如何构建信息化系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在构建生猪产业信息化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统一认识,建立健全基础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是数据,针对多年来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顽疾,2009年市农委多次召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会议,消除畏难情绪,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要求使大家认识到建立基础生产信息体系是搞好畜牧兽医工作的基础。根据公安部门户籍信息,按照统一设计的表式逐村逐户进行畜禽生产情况普查登记,以普查情况为基础,历时4个月建立泰兴市畜禽生产电子档案系统,全市共调查26.4万户,其中养猪户2.2万户,占总农户的8.2%,畜禽养殖户占总农户的41.6%,从而掌握了全市畜禽生产的家底,为其他信息系统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培训,初步构建生猪产业信息化体系。

2011—2013年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江苏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化出证系统等工作相继开展,针对乡镇防疫人员文化水平、年龄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多次举办数据采集及电脑、识读器操作培训班,并实行市农委技术人员一对一挂钩联系乡镇形式,使乡镇所有防疫员掌握电脑及识读器的操作、使用、数据上传等基本技术,保证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3.培育典型,逐步拓展信息来源。

基础数据系统的建立解决了散养户和中小型养殖企业的数据信息问题,但由于大型养殖企业管理和防疫的特殊性,数据信息的采集一直是一个难点,为此,我们组织大型养殖企业外出参观学习、讲授数据采集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动员其建立自己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江苏永兴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苏华衡亿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牛鑫养殖公司等10个年上市生猪万头以上的猪场都建立了实时监控系统、内部生产数据系统等,江苏永兴及江苏洋宇两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走上了信息化之路。通过典型引路,现有20多个大型养殖企业的数据信息可与市主管部门共享,解决了大型养殖企业数据采集难和不准确的难题。同时,大型养殖企业也通过内部信息系统改善了内部的管理,适时发现问题及发生问题的原因,使企业的管理更规范、更科学。

4.严格考核,实行长效化管理。

各乡镇对畜禽生产电子档案必须及时更新,每季将更新的数据发送至市主管部门,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市畜禽生产普查,对数据更新不及时上报的、畜禽生产普查准确率低的、防疫数据弄虚作假的或数据不实的实行倒逼机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的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几点体会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3

1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化构建设计

对高校而言,人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网络化构建需要根据学校人事管理的需要进行设计;对教职员工较多的学校而言,需要组织部门考勤、薪资、奖励等方面内容进行信息化管理。另外,一些学校规模较大,需要对教职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信息化管理,每个学校都要根据自己人事管理工作需要,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的人事管理设计,使网络化人事管理系统构建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根据学校需求有效开发相应功能。高校在人事管理网络化构建中,若依旧采用传统设计方式,在面对新需求时,必须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导致资源浪费。若采用信息化构建技术,则可以根据新需求,不断提高系统开发速度,根据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进行体系系统升级,这对有效促进人事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有重要作用。针对这种需要,高校认识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化构建的关键点在于:利用现有技术和软件构建信息化平台,以满足未来工作需求。构件框架的应用开发模式需要营造框架需要的运行环境,按照框架要求进行系统框架搭建,并在此基础上快速开发Web应用,这种系统开发要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根据未来工作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为新任务开发提供新的接口,而对暂时不需要的系统功能,可以暂时不用;若需要,系统可以实现即插入即用的功能,有效满足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创新发展需要。

2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的实现

2.1对人事资料进行模块划分和管理

在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创建中,要对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领域进行分析,按照不同领域进行信息网络化系统建设。一般而言,按照高职人事管理的不同方面,信息管理内容可分为以下七个模块:人事资料管理、组织管理、奖惩管理、考勤管理、社保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这七大模块包含的内容决定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建设的框架设置,信息化、网络化系统框架的业务功能要与这七大模块对应。在这七大功能模块中,人事资料管理模式是人事信息化、网络化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人事资料管理模块为例,对高校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实践途径进行研究。人事资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对岗位描述、教职工聘用合同、教职工个人基本信息、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等的网络化进行管理设计,进行网络化建设,要记录相关基本信息,并能存储在几种数据库中,实现对教职工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这种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数据更全面,信息更完整,同时网络系统局域强大而灵活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能为学校进行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依据,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把相关管理人员从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事资料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化有利于建立和查看每一位教职员工资料,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自定义档案信息,实现对人事资料的有效查询和管理。

2.2建立具有抗毁性的网络体系

实现人事资料管理网络化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抗毁性的网络体系,在任意一对节点间设立多条传输路径,若一个传输路径出现问题,通过节点间的其他传输路径实现信息资料有效传播。学校在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中,要能设置足够的带宽容纳额外流量,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2.3优化路由策略设计

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实现过程中,要对路由策略进行优化设计,有效的路由策略是维护网络稳定的基础,是网络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事实上,很多网络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路由策略不当。因此,优化路由策略,对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实现有重大作用。一般而言,根据传输路径切换方式不同,路由策略分为静态路由策略和动态路由策略两种形式。如果采用静态路由策略,当网络出现故障时,故障部分的两端节点会把通过故障部分的传输数据切换到另一条传输路径上,保证数据正常传播。在进行这种路由策略设计时,计算复杂,技术难度大,取得最优链路宽带的难度大,需要经过大量仿真实验才能保证求解CFA问题的有效性及解的高质量性,才能攻克技术难题。而采用动态路由技术,如果网络出现问题,传输业务的源端就会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及链路上的备份宽带,在网络上另选一条能到达终端的传输路径,保证信息顺利传播。此种手段不需要预留带宽,利用网络空余传输能力,就可以实现信息准确传播。其缺点是必须保障网络足够的备份带宽,同时,要求路由选择时间要合适。学校要能根据不同需要对路由策略进行优化设计,这是保障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发展的基础。

3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人事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当务之急。学校要能通过人事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网络化管理手段,提升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投入,保障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谭振?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研究

1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现状分析

1.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普遍分布于不同地域的计算机内,只有通信电路互相连接才能确保资源的有效共享。计算机网络具备数据传播、远程数据处理、集中管理和分布式处理等不同的功效,其中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网络体系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各部件间的不同功能和计算机默认通讯协议的有效集合,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的精准定义以及完成以上不同功效所遵守的各种通讯协议的总称。

1.2计算中心主要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计算机中心的主要业务流程和任务是实现高校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对设备和人员的管理也是围绕保证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核心业务的顺利进行这一重点工作展开的。只有将计算机中心进行规范化、系统化与科学化管理,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管理工作是对系统信息进行集成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相关管理。这样一来,计算机网络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使各项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中心的工作效率,也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2高校计算机中心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网络结构与数据库的设计

2.1设计原则

高校计算机中心集成架构的设计原则是要始终坚持以现代科学管理为主,完善主流技术和设备,并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计方式来对计算机网络中心集成架构系统进行有效管理。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系统涵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对网络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来说是一种综合管理技术,既反映当今先进的信息化水平,又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融合性。这一架构可以有效确定计算机网络中心的业务水平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只有将高校的管理特征、现状与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才能保证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每个阶段的管理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2.2主要功能

高校计算机中心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架构分析以信息整合为实施基础,以有效地建立计算机中心数据库架构系统相关数据的整合和集中优化为主要工作内容。建立一个计算机中心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来作为存储所有计算机中心的公共数据信息,高校计算机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工作能对高校管理工作做出系统科学的分析,并保证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3高校计算机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系统实施研究

高校计算机中心管理体制必须从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组织结构、制度保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3.1优化组织结构

计算机中心只有合理安排学校冗余的下设部门,有效缩减计算机中心管理的容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使业务的衔接更加密切。只有优化各部门的管理方式,使之转变为岗位制管理,将分散的管理集中于一处,才能节约信息交互的时间,加快信息管理中心的反应速度。优化后的计算中心组织结构取消了教学部、技术部和培训部的部门设置,保留办公室;中心各项管理工作由办公室统一协调分派,按照机房的管理职能、技术职能设置机房管理岗和技术岗。高校计算机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工作能对高校管理工作做出系统而科学的分析,并保证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率。组织结构优化后趋于扁平化,中心主任的角色由偏重于监督、控制转变为偏重支持、协助、信息交换和管理等方面,管理工作由各部门分散管理变为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3.2制度保障

完善的制度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的业务流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保障。相应制度的顺利实施是计算机中心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因此,只有根据计算机中心的人员结构和知识层次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使系统顺利发挥作用,使中心的综合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计算机中心发展壮大的长久之计应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并加以量化,以量化的工作指标作为各项管理和控制工作的依据,同时必须做到有章必循,中心负责人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作者:赵新权 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学院

第三篇: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管理研究

1数字化校园概述

数字化校园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校园自身的网络设备为基础,以计算机等网络设备为终端,以当前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包括: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通过高效整合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数字化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信息管理虚拟资源池,在一定安全认证和统一管理的保障下,使各类用户群在自身的权限内,通过使用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在不限时间和空间的前提下,利用各种基于网络技术开发的应用软件合理地调用和分析与自身工作有关的信息资源,从而创造一个信息数字化和通信网络化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无限延伸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范围。

2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状况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最先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大学教授肯尼斯•格林(KennethGreen)所主持的“校园信息化项目”(TheCampusComputingProject)课题。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长期、定期的问卷、采访形式的调查,对全美几百所大学在信息技术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和应用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我国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互联网的方式开始步入正轨。国家教育“十二五”提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提升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有效利用先进、主流的信息技术,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个性化、开放式服务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创新政务管理和校务管理,扩大服务范围。这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已基本形成了各种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如教务管理平台、学生工作管理平台、图书馆信息平台、邮件系统、科研系统、离校系统、学校办公OA系统等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3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业务描述

高校治安管理工作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是高校治安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学生素质结构的不断变化,高校学生治安管理工作的内容日益复杂,学生治安信息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高校学生治安信息不仅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高校学生日常安全管理的常规性数据,数据质量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治安管理工作的质量。当前,高校的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普遍保持传统手工操作方式,虽然部分纸质文档已经实现了表格电子化,但是日常学生治安信息的分类、录入和查询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查阅大量基础性的文字档案和纸质材料进行综合管理。特别是日常学生治安案件的案件情况经过、案件涉及人员、参与案件处理人员、案件处理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的记录和管理,都必须是第一手资料以便日后查阅,所以必须采用人工书写记录,分类管理保存和查询的方式。

4现阶段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主要通过人工书写备案和查询,同时部分结合电子表格的方式进行,在具体操作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工作程序繁琐、文件的保密性和保存性差、内容的录入更新和查询效率低下等问题。

4.1日常工作的记录和更新缓慢

日常的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基本都是靠当天值班人员通过记录本进行手工书写录入后,再对当天发生的各种治安信息进行分类,最后分别放入各种档案袋中备案,致使工作记录和更新进程缓慢,效率低下。这将严重影响治安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处理。

4.2治安信息的和查询渠道不畅

虽然部分文档资料已经输入电脑备份,并且各学校电脑的普及率普遍较高,但是大部分电脑未连接网络,特别是异地化办学、多校区办学的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导致无法在整个校园内实施治安信息共享。这使得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生治安信息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孤岛,直接导致学校的治安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和传达,广大师生员工因此无法及时了解和查询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学校治安信息,严重影响学校治安防控、宣传和处理等相关工作的效果。

4.3治安信息缺乏相互支撑

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种类繁杂,即使能够做好日常信息的记录、更新和查询工作,但是就单个学生治安案件而言,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治安信息体系,提供以往其他学生治安案件的相关信息作为该案件借鉴和参考的支撑材料,将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治安工作的处理程序和进度。同时,也不能对学校今后开展治安管理工作提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工作建议和决策参考。

4.4治安信息保密和保存性差

主要以纸质文档作为高校学生治安信息储存的载体,不仅在安全保密性方面存在极大隐患,而且在其长期管理保存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隐患。虽然目前已有多所学校普遍将部分数据资料输入电脑,但是通过数据形式保存的信息仍然存在单台电脑数据丢失和损坏等安全隐患。治安信息的保密和保存性差,将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管理的基础信息建设工作。通过调研和规划,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运用云技术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1)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使得普通用户能够在高效利用云环境中资源池的同时,获得比肩高性能服务器的计算能力。(2)低碳经济实现资源公平化:对高校而言,云环境的个人消费化形式是非常有利于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减少学校提供教育资源的开支。(3)虚拟化服务:虚拟技术是云环境的核心技术。(4)保证服务品质的可靠性:云环境能够动态调配部署分布式的服务器,其高度的容错功能能够通过良好地容错调度方法有效地回避这些失败节点,保证各项服务具有很高的可靠性。(5)弹性和稳定性: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及时动态调整资源各项部署和计算能力,通过改变自身服务尺度以动态的方式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6)量入为出,按需服务:云环境能够在客户和服务提供商签署的服务水平协议(SLA)的前提下,客户在不同的需求背后获得不同的服务。(7)以网络为基石等:网络是实现云环境的重要基础。同时,充分运用虚拟化技术、大规模分布式数据保存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

5结语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4

通过对医院各部门充分的需求调研与分析后,肿瘤医院与广州市H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一起构建了综合性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统称e-HR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软件,e-HR系统除具有传统系统基本人员信息管理功能外,还综合集成多个其他亮点功能。

1.1网络版

与传统只能在特定计算机登陆、运行的单机版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软件不同,e-HR系统通过在中央服务器上安装管理软件,再分配账号,即可实现在有网络连接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登陆与运行该系统。网络版可实现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登陆系统,进行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导出数据等操作。通过分配账号与设置权限,医院领导及医务处、教务科、科研科、护理部、党办、财务处等部门均可自行登陆系统,管理相应模块人员信息,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的同时,做到权限分配的针对性与安全性。不需像传统单机版模式,任何人力资源信息都要向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员索取,从而可充分发挥人员信息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网络版可实现员工自助操作。每个员工均可分配到以员工编号为用户名的账号,用以登陆e-HR系统。登陆系统后,员工可查看其本人的人力资源信息,并可在系统上直接申请更新个人信息(如户籍信息、住址信息、学历信息等),同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的扫描件即可获批。通过在系统上直接抓取数据,员工还可以直接在e-HR系统申请多种业务,有打印在职证明、收入证明、计划生育证明等,填报提交新员工信息采集表、出国培训申请表、年度考核表等。如新员工入职信息采集方面,员工只需要自行登录填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即可写入系统,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同时,亦可省去大量信息录入的工作量。相比于传统单向的人员信息管理模式,员工自助功能可实现员工与医院双方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对称沟通,以保证人员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亦可一定程度上增强员工主人翁精神。

1.2多管理模块的集成性

e-HR系统是一个动态管理的综合性系统,系统内集成了多种子系统。

1.2.1考勤管理模块。

传统的考勤模式是各部门于每月月底填报纸质考勤数据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再由人力资源管理专员手工汇总,再结合工资、奖金标准核发待遇。如果在人数较少的组织里,这算是一种高效而节省管理费用的模式,但在一个拥有近2400位员工的庞大组织里,传统落后的考勤方式会给工作人员带来相当大的工作量。e-HR系统集成的网上填报考勤功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考勤角色权限的设置,以及对各部门考勤员分配角色后,考勤员可以通过网络在各计算机终端直接填报部门内部人员的出勤情况,甚至可通过考勤打卡机直接记录出勤情况,于月底网上一键提交考勤数据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在e-HR系统上审批、归档,并可自动汇总月度、季度、年度的出勤数据而用于薪酬计发与员工考核等工作。该功能可省略大量的手工汇总纸质考勤数据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归档后的每条考勤记录,均写入职工本人基础信息库存档,可用于日后的查询、统计、分析。

1.2.2劳动(聘用)合同管理模块。

该模块详细记录每个员工每份劳动(聘用)合同的内容,如合同签订次数、合同起始时间、试用期时间、终止时间、合同期限类型、补充协议内容等,通过设置预警信息,系统可在管理员登录时自动提示即将要处理的合同情况,员工亦可通过自助服务随时查看本人的合同情况。相对于传统的使用纸质文档或者office办公软件记录与管理劳动(聘用)合同数据,e-HR系统的按人员逐条记录与自动提醒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3计划生育管理模块。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医院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做好管理工作。e-HR系统通过员工自助操作功能,翔实记录着每一位员工的计划生育信息,以保证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可完整、及时地掌握全院近2400名员工的计划生育情况。对于离职人员,该系统可自动打印计划生育移交函,严格按照上级计生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交接工作。系统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一键式统计出省、市、区、街道等各级管理部门的计生报表。

1.2.4职称评聘管理模块。

医院作为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知识密集型组织,职称评聘无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医院,都显得尤其重要。肿瘤医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专科医院,一直秉持严格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素质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中山大学对校内教职工的职称评聘条件远远高于国家、省、市级别的评聘条件,对每个级别职称的通过率都有详细要求,这就客观上使得医院的职称评聘管理工作趋于复杂化、难度化。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职称申报者需要手工填报大量的表格,提交大量的佐证材料,职能管理部门通过人工审核、手工计算、手工排序、手工投票、手工计票等方式进行运作。大量的手工操作容易使数据发生错误,亦使得工作效率底下。e-HR系统集成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块,通过在系统上对各级各类职称评聘条件的设定,申报者可通过员工自助操作功能,直接在系统上填报各类表格。系统根据各个条件指标的相关逻辑性,自动判断申报者是否符合基本条件,自动审核哪些业绩材料符合条件,自动计算科研分数、教学分数、工作量等指标,根据指定的若干个指标自动排序等等,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障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1.2.5统计分析管理模块。

肿瘤医院作为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某些工作归属于国家教育部与中山大学管理。同时作为副厅级的卫生行业单位,医疗业务又归属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卫生厅管理。上级部门的各类人员统计报表种类繁多、难度不一,给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工作量与难度。通过e-HR系统管理模块扩展功能,可在系统内编辑逻辑关系设计各式各样的人员信息统计报表,如《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年度编制统计报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等,以及中山大学与医院内部的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报表,均可实现一键统计。通过e-HR系统管理模块扩展功能,可对人员信息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如人员职称机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流失率、床护比等,是医院建立科学的招聘计划和人才梯队建设计划等的重要支撑保障。

1.2.6预警提醒功能模块。

系统可根据预先设置的条件,在管理人员登录系统时,自动发出预警提示事项,如当天生日人员、试用期满人员、合同到期人员、外出培训人员、即将离职人员等,并可通过系统自动给生日人员发送祝福短信与邮件。e-HR系统具有多样化管理模块扩展功能,相对于复杂的代码编程设计,该扩展功能操作比较简单,可在系统前台直接编辑子集与字段的加减,由此可自由设置譬如薪酬管理、培训管理、教务管理、学历情况管理、工作经历管理等。

1.3多应用系统的对接性

e-HR系统除了自身集成的多项管理模块外,亦与医院其他的信息管理系统或网络平台做了良好的对接。

1.3.1招聘系统的对接。

在e-HR系统开发前,医院网站主页已有一套招聘系统,医院所有的招聘启事均通过该系统对外,所有应聘者亦只能通过该系统填写简历与申请岗位,而实现了无纸化招聘管理工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在招聘系统上筛选简历、通知面试、确定人选后,可在招聘系统上直接将入选者的基本信息转入e-HR系统人员信息管理模块,既保证了信息的原始性,亦可避免重复手工录入的麻烦。

1.3.2自动化办公(OfficeAutomation,OA)系统的对接。

医院已使用OA系统多年,系统上的各种模块功能已逐渐趋于完善。该系统上有全院员工的基本人事信息,用于支持医院的HIS、HBOS人员数据。在与e-HR系统对接前,每次的人员信息变动都需要在OA系统上进行调整,造成工作量的重复,且难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对接后,只需要维护更新e-HR系统的人员信息,即可自动更新OA系统的人员信息,进而可自动更新医院大部分需使用员工信息的系统数据信息。

1.3.3科研系统的对接。

为适应高速发展的科研工作,医院近年来上线了先进的科研管理系统,该系统可详细记录每位员工的每篇论文、每项基金、每项课题、每项专利等,并可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员工的科研业绩对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有重大影响,e-HR系统与该科研系统的对接,可使科研业绩数据很好地跟职称评聘管理模块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员工职称评聘管理工作。

2体会

2.1管理层的重视

任何一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务必需要管理层的重视,才能强有力地高效实施。尽量使领导充分认识与肯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改进的必要性,使该项工作提升到必要的高度,寻得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一定程度上提前扫除工作开展的障碍,降低工作开展的难度。

2.2充分的需求调研

开发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需求调研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满足某个部门的需求,亦要满足多部门的需求,甚至一定程度上要满足全体员工的需求,又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拓展性,以便于将来的二次开发与其他系统的有机对接。广泛进行需求调研,反复进行需求论证,提早搭建系统框架是构建整个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

2.3开发公司的甄选

市场上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非常之多,鱼龙混杂。开发构建一套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工作量大、开发费用高,故需对项目开发公司实力进行严格评估与选择。医院可海选几家知名度较高、美誉度较好的软件开发公司,最好是主营业务方向是从事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开发的公司进行对比,选择几所已经完成终验项目的客户医院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公司开发人员的实力与数量,可更直接地考察合作公司的综合实力。

2.4严格按计划实施

一旦确定合作开发系统的公司,就必须严格按照开发计划稳步实施,以保证项目开发的进度。安排具有较好计算机能力的员工全程跟进项目,与开发公司保持紧密联系与沟通,将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开发公司。

2.5做好后续维保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5

①统计指标不统一,朝令夕改。企业的诸多统计指标,各成体系,变化频繁。②数据管理不规范,各自为政。没有设立归口管理专业机构,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自行管理数据,且各职能部门报表变更频繁,数据应用效果大打折扣。③系统建设不完善,资源浪费。统计信息系统建设较为分散,没有规范统一的统计信息管理平台,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不利于统一建立标准的指标体系。针对以上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应给予高度关注,充分认识统计信息统一管理和加强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统一的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使统计信息真正意义上发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服务支持的作用。

2健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原则

统计信息管理机制需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数据服务机制,统一是指以“三统一”标准(指标定义统一、指标口径统一、实现逻辑统一)为核心,规范是以数据归口管理为手段,高效则是以“统计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使企业的统计信息应用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全面提升企业的统计信息内部服务支持能力,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统一高效的信息服务。

3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定位

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满足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需要,各部门可根据自身管理需要确定统计指标和统计报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相对稳定并具有延续性的统计报表可为有效的管理提供服务,统一的统计指标,为公司管理的稳定性、高效性提供支持。为了高效管理企业庞大的数据需求,建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定位如下:①以服务决策参考为核心,以支持经营管理为着力点。建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以提高公司管理效能为目标,为各级高级管理者提供快捷准确的决策参考信息,便于管理者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提升公司应对市场能力并做出决策。②以宏观数据为主流,以明细数据为辅助。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主要针对企业的宏观数据,主要展示企业汇总的、整合的数据,并以各层面的明细数据为补充。分散的微观层面的清单信息不纳入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统计范围内。③以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指标为主体,以使用频率较低的重点指标为补充。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以提高数据和报表的使用效率为根本原则,因此统计报表应以各职能部门常用的指标为主,设置使用频率为月/季比较合适,个别使用频率为半年、年度的指标可视其重点程度纳入到统计指标体系中。④以前端运营系统为基础,尽量避免手工统计。统计信息管理机制应以统计信息系统为信息化载体,可在企业建立统一的统计信息管理平台,以平台为依托,为取数平台,数据来源应为企业的前端运营系统,由平台从前端运营系统采集、收集数据,全过程为自动化,杜绝手工参与,确保数据准确性。⑤以总公司为核心,以分支机构为扩展。对于大型企业,设有较多的分支机构,可先以总部机构为起点和核心,满足企业总体层面的宏观管理需求和对全系统的整体掌控,便于在短期内形成一批企业内系统通用的、有代表性的报表体系,和统一的指标体系。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稳定时,可将统计信息管理机制推广至分支机构,推广标准指标体系和订制报表格式。

4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4.1建立企业的唯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三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这是健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基础,指标选择、规范定义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是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关键因素。统一指标名称、统一指标定义,并统一指标的实现逻辑是“三统一”原则的核心内容。“三统一”有利于企业对指标的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统计指标和数据的稳定性,也是统计数据数据质量和统计效率的重要保障。

4.2建立企业的常规统计报表体系,对报表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常规统计报表体系可按照层级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级:①KPI报表:服务于决策层面,分类别展示企业经营管理各层面重要信息,供最高管理层使用。②公司级常规报表:服务于决策层面和管理层面,分类别、按维度和分支机构展示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重要信息,供企业最高管理层和部门管理者(按需)使用。③部门级常规报表:服务于管理层面和事务层面,按需求部门展示企业的某一经营管理层面的详细信息,供各个部门具体使用。

4.3搭建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统一管理。

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物理化、电子化载体,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以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物理基础,对统计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分析、查询的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企业内部统计数据报送、统计报表查询、智能报表生成、指标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并可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进行功能扩展。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依托于企业的各个运营系统,以保险企业为例,保险企业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财务系统等前段运营系统都是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前端数据源。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应在数据加工过程中尽量杜绝手工加工和手工填报。

4.4建立归口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各项统计内容进行规范化管理。

确立统计信息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在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管理、使用、开发、维护等工作中的职责,规范归口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使统计信息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5保险公司建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应用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6

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房地产公司的数字化管理,简化、规范房地产公司的日常操作,降低公司的成本,提高销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房地产公司全盘管理向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迈进。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帮助房地产公司管理人员对公司中大量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信息的劳动强度,使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手段和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1.1房源信息管理模块

作为房源信息平台,系统支持本公司的房源信息,并可以对房源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找等功能操作。

1.2客户管理模块

管理客户: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并对客户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功能;客户留言功能:注册后的客户才能、修改和删除求购求租信息、售房信息,用户登录后才可以留言信息等功能。

1.3中介信息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中介公司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浏览中介信息等功能;中介公司通过系统的审核之后,可以房源信息,修改公司注册密码等功能。

1.4管理员管理模块

超级管理可以完成管理员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添加删除管理,为不同类型的管理员分配不同的权限。

1.5基础数据维护模块

基础数据维护功能包括房源代码维护和基本代码维护,房源代码维护包括建筑类型代码维护、房屋类型代码维护、房屋配套设施代码维护、户型类别代码维护等功能,基本数据代码维护包括地段类型代码维护、市级代码维护、省级代码维护、验证码维护等功能。

1.6公告管理模块

公告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添加、删除、修改、浏览、查找公告。

1.7新闻管理模块

新闻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添加、删除、修改、浏览、查找新闻。

2系统采用的相关技术

本课题研究的“房屋系统中介管理系统”将采用B/S模式开发的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集成开发环境(IDE),编程语言为VisualC#,数据库系统是SQLServer2005。开发工具:VS2005(VisualStudio2005)。

2.1B/S模式简介

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B/S结构的优点:(1)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2)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3)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4)开发简单,共享性强。

2.2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集成开发环境(简称IDEIntegratedDevelopEn-vironment)是用于提供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就是集成了代码编写功能、分析功能、编译功能、调试功能等一体化的开发软件服务套。所有具备这一特性的软件或者软件套(组)都可以叫做集成开发环境。如微软的VisualStudio系列,Borland的C++Builder、Delphi系列等。该程序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和其他程序并用。IDE有3项必须集成的基本功能:“编辑器”、“编译/链接器”、“调试器”。还有一些更强大的功能,如:代码提示、项目管理、界面设计、建模功能。IDE多被用于开发HTML应用软件。例如,许多人在设计网站时使用IDE(如HomeSite、DreamWeaver、FrontPage(Sharepointdesigner),等等),因为很多脚本可以自动生成。

2.3C#简介

C#是一种最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使得程序员可以快速地编写各种基于Microsoft.NET平台的应用程序,Microsoft.NET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服务来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计算与通讯领域。正是由于C#面向对象的卓越设计,使它成为构建各类组件的理想之选--无论是高级的商业对象还是系统级的应用程序。使用简单的C#语言结构,这些组件可以方便地转化为XML网络服务,从而使它们可以由任何语言在任何操作系统上通过Internet进行调用。

3系统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所获得的相关信息来建立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模块间的关系,设计全局数据库或数据结构,规定设计约束。概要设计应力争做到功能模块之间有比较低的耦合度,而功能模块内部有较高的内聚度。设计的软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总体结构并尽量降低模接口的复杂性。

3.1系统概要设计

3.1.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通过对系统进行业务需求分析和功能需求分析,可以确定系统总体功能及每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房屋管理系统具有7个管理模块。

3.1.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数据库的需求分析,确定该管理系统应具有的数据实体和数据实体的属性。在房屋中介管理系统中包括的实体对象有房源信息实体、客户实体、中介实体、管理员实体、代码实体、公告实体、新闻实体等。对每个实体的属性关系进行设置,例如中介实体中主要包括ID号、名称、登录密码、注册时间、地址、联系电话、经理、邮箱、公司网站等属性。

3.2系统详细设计

3.2.1数据库物理设计

数据库是系统信息的有效中心,一个优秀的数据库设计应考虑到系统工程的功能,系统的执行速度,以及是否可能引起系统工作的异常等。数据库的设计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程序设计的质量,而且影响到系统的实现。房屋中介管理系统根据数据库设计原理和为该软件所做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在设计时考虑尽可能减少数据冗余,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来创建数据库的。该系统采用SQLServer2005来创建数据库,它以.mdf为扩展名。数据库的设计是我们对数据库实施各种操作的基础。下面就房屋中介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进行实现,这个阶段完成由数据逻辑模型向数据物理模型的转换工作。本人所做管理模块涉及到的表有14张,每个表都有对应的主键。表之间通过外键关联起来。数据的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调用存储过程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创建存储过程来提高数据访问的时间和空间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3.2.2详细设计及系统功能实现

经过上述的需求分析以及数据库的设计,确定了房屋中介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和所需数据库的数据表,下面根据软件工程学对系统详细设计的任务要求,对该软件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及功能实现。在此过程中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来改善控制结构,降低程序的复杂度,从而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可维护性。根据对房屋中介管理系统所做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来实现中介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根据面向对象的设计要求,将系统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从而完成具体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4总结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7

(1)计算机软件技术有助于人才测评体系的完善。

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相关培训的信息管理,能够科学整理相应的信息材料,方便人才信息整合和利用。在人才测评的工作中,其极大地方便了相关信息的搜索与使用。进而能够有效地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征的人才评测体系,完善考核制度,提高运作效率。

(2)计算机软件技术有助于培训信息管理的存储。

当前,许多企业在对其员工进行数次培训后,相关的培训信息就会出现一定的缺漏。在此,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的存储,能够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其不仅能够及时地保存相关的培训数据,而且方便企业的人才培训档案的查找与管理。以上都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有效地掌握人才信息和资料,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企业对员工培训之后,应当及时地将相关培训资料加以保存,并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方便以后的测评工作。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加强对员工资料的管理。

2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内容与重点

(1)管理信息的采集与录入。

信息的输入工作,其重点在于对培训信息进行联网输入。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和培训信息两个方面的输入。培训信息输入主要包括:员工工号、培训单位,培训时间、内容、考核成绩和证书编号等。将以上内容通过网络传输给相应的服务器,或拷贝进相关的信息系统,再由具体人员进行必要地整合,进而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内容的输入。基本信息输入工作主要包含有工号、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和身份证号等。工作基本信息,例如工号、岗位名称、职务、编制、岗位性质和在聘情况等。其中还包含有本人的学历和获奖情况,即毕业院校、专业、学历、荣誉及其获取日期等。

(2)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方便查询。培训信息系统能够极大程度上方便企业对员工基本情况的查询。运用该系统进行检索,能够快速高效地搜索到相应人员的信息资料,极大地降低了企业信息成本,提供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过去的管理都使用纸张档案管理,不仅加大了管理时间消耗成本,从资源角度来看,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使用信息系统管理,益处多多。

(3)注重信息库的保护。

在信息海量化的同时,诸多电脑病毒也以多种方式隐藏于信息之中,从而威胁到信息库的安全。假若病毒乘虚而入,则会造成大量信息的泄露与丢失,甚至会造成系统崩溃。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对重要信息的保护,不仅要使用最新的防毒软件加以保护,而且要对有关信息进行保存与备份,进而建立起安全、完善的员工培训信息库管理体系。

(4)注意管理权限的设置。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8

本文研究的地形图信息,是指关于地形图各方面状况的描述、反映和记录,而不是指地形图本身所包含的房屋、道路、等高线等地物、地貌要素。其其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图的变化信息、更新信息及相关规划信息。这些地形图信息一般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形图信息的空间分布范围,另一方面是地形图信息的具体内容。地形图变化信息是指地形图变化的具体内容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此外还包括发现变化的时间(巡视时间)、发现变化的人员(巡视者)。地形图更新信息是指关于地形图更新过程及成果具体内容的记录。本论文所指的地形图更新信息主要包括更新方法、更新的数据源信息和更新的过程信息。相关规划信息是指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成果。规划信息具体包括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项目的名称及编号、项目的完成时间、完成人员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用地红线范围等。

2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方法

2.1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的含义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份: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一般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和40cm×50cm矩形分幅,10cm×10cm为一个坐标格网。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是指在空间上以格网为最小单位对地形图信息进行管理。从实现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将地形图信息赋予了相应的地形图格网。在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时,格网的空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来合理确定。

2.2地形图信息的格网化方法

本文主要以1:500、1:1000地形图为例进行研究,地形图格网的划分在地形图图幅的基础上进行,格网的编号也在地形图图号的基础上确定。以格网编号为关键字,建立整个测区的地形图格网的索引。地形图信息的格网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获取的原始地形图信息在空间上一般表现为不规则多边形范围线,所谓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就是将不规则多边形范围线转化为规则的格网范围。该过程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在同一坐标系统下进行,二是规则的格网范围必须完全包含不规则的多边形地形图信息范围线。地形图信息范围线格网化的同时,根据其坐标值,可以计算相应格网所属的地形图图号,进而得到格网的编号。经过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可以得到多个与之对应的格网,这些格网通过编号可在整个测区范围内进行统一管理。(2)地形图信息内容的格网化地形图信息内容的格网化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将原始获取的地形图信息内容作为属性赋予地形图信息范围线,二是将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属性以格网编号为关键字,赋予相应的每个地形图格网。为便于管理,不同类型的地形图信息范围线可以设置不同的图层、颜色等。

2.3地形图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格网化后的地形图信息可以通过格网编号在整个测区内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主要包括存储、查询和统计等。建立地形图信息数据库是对格网化后的地形图信息进行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存储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地形图信息,可以利用数据库的查询语言,根据地形图信息中的某项或者多项具体内容进行单一条件或多重条件的查询和统计。建立地形图信息数据库的主要工作就是定义数据库表,确定其数据结构。本文根据实际需要定义了格网表、格网巡视记录表、地形图变化内容表、格网更新记录表、格网放线记录表、项目信息表、项目类型表等七种相互关联的数据库表。

2.4地形图信息的入库

地形图信息的入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图形编辑软件中完成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绘制、属性输入,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格网化,二是利用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接口,以格网为单位将地形图信息范围线的属性数据传输至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库表中。

2.5地形图信息查询方法与结果输出

地形图信息查询包括地形图变化信息、更新信息、规划放线信息三类信息的查询。地形图信息查询主要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满足单一条件的地形图格网,可以数据库表中的任一字段为关键字进行,查询满足多重条件的地形图格网,可在满足单一条件的地形图格网中继续查询,进而得到查询结果。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的满足设置条件的所有格网,可在图形编辑软件中展绘出来,并根据需要定义图层,输出为图形文件。

3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以《苏测院数字化地形图现势性格网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为例,介绍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以AutoCAD2008为平台,Microsoft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利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VisualC++8.0)和AutoCADObjectARX2008SDK开发包进行二次开发而成。

3.2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系统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功能,一是基于AutoCAD2008平台的图形处理功能,二是基于MicrosoftSQLServer2005平台的数据库管理功能。系统参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设计。根据系统需实现的功能,将系统分为图形绘制、格网计算、数据交互、数据库管理、查错纠错、成果输出六个模块。

3.3系统应用

3.3.1利用系统实时掌握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成图时间

通过查询地形图更新信息,实时掌握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成图时间,了解地形图的新旧程度。

3.3.2利用系统快速统计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现势性情况

通过查询地形图变化信息,以格网为单位,快速统计出测区内所有地形图的现势性情况,为地形图修测项目的立项工作提供客观、充分并且定量的依据,并可利用系统输出地形图现势性情况统计图。

3.3.3快速获取其他专题信息

利用《苏测院数字化地形图现势性格网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快速获取其他专题信息,如某年内利用建设工程竣工图更新了多少面积的地形图,某年内地形图修测项目更新了多少面积的地形图,某年内完成了多少规划放线测量项目,涉及多少个地形图格网,于是可以预测这些区域的地形图即将发生变化。

4总结与展望

4.1总结

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是一个效果良好而且切实可行的方法。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较之基于图幅管理地形图信息,在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根据基于格网的地形图变化信息、更新信息及相关规划信息,测绘管理部门可以编制更加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地形图修测计划,从而避免重复测绘,节约测绘费用。以AutoCAD2008为操作平台,Microsoft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开发基于格网的地形图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地形图信息进行系统、高效的管理。可以实现海量地形图信息的安全存储和快速查询,是基于格网管理地形图信息方法的较好解决方案。

4.2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