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项目管理》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相对比较强的课程。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管理》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出现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因此需要做好对《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以更好地推动《项目管理》课程的开展。

【关键词】《项目管理》课程;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项目管理逐渐发展成为经济管理领域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各个领域的高度关注。如今,各大高校开始相继开通了《项目管理》课程,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从而使学生对《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把所学知识与《项目管理》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项目管理》课程概述

《项目管理》属于我国大专院校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工业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既属于基础性课程,又属于应用性课程。《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项目进度控制、工程项目策划、项目施工管理、项目成本预算和控制等相关的基本理论、技能和知识。通过实际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体系,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管理》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

《项目管理》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而且跨多门学科,其不仅包括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理论和知识,而且还包括了管理科学、材料科学、基础数学、技术科学、建设法规、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对这些学科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二)具有较强的发展性

对于《项目管理》课程来说,发展性是其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其与工程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项目管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和理论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学校教育和各种技术创新、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门学科,因此,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项目管理》课程的发展。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实际上,《项目管理》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学习,其最为关键的还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实践。通过开展《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如今,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教师主要以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并以相关专业书籍资料为辅,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只是借助板书及PPT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虽然与一些实际的典型案例相结合,但是该教学模式过于抽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无法从案例中对《项目管理》课程相关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致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能确保《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由于《项目管理》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中的《项目管理》教师,有一部分来自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往往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无法准确地把握《项目管理》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实践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非常强的渐进性和实践性,如果教师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教学,将无法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的讲解,无法将其真正还原到《项目管理》实践之中,从而导致教学实践活动空洞与杂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课程具备非常强的时效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我国各大高校中担任《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师,教学观念普遍比较落后,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过程中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无法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项目管理》属于新兴的课程,要想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一般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以更好地推动教学手段的创新,为《项目管理》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时,侧重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打折扣,致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而且还会使学生无法把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应用到实践操作之中,无法更好地发挥理论知识的使用价值。

四、《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由于受到全新教学观念的影响,《项目管理》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得到了改革与创新,此时也需要对《项目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项目管理》课程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考核学生对《项目管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其一般占总成绩的20%;二是对学生平时课堂发言及到课情况进行考核,其占总成绩的20%;三是对学生操作《项目管理》相关软件的能力进行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其一般占总成绩的20%;四是对《项目管理》团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按照团队各个阶段所上交的资料及成果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40%。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对《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构建项目团队,更好地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演练

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有6~8人即可,然后按照自身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关项目,并确定项目的具体责任人。在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演练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紧扣项目本身,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第二,每一个项目团队中的成员都要按照要求来开展各自的模块,同时还需要做好与其他学生模块的联系,以确保项目团队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从而有效避免发生项目内容和流程混淆的问题。第三,项目相关负责人要发挥协调与引导作用,做好相关信息的传达工作,及时告知负责各个模块的同学进行项目汇报PPT的准备工作。通过对《项目管理》实践演练的开展,不仅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项目管理》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当引入项目管理软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现状来适当引入一些与《项目管理》课程相关的软件,这样一来,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与《项目管理》相符的教学环境,而且还能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控制,有效提高《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同时,在对《项目管理》课程进行具体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对项目管理软件的恰当引入,不仅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来确保《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在进行项目管理软件选择过程中,教师最好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确保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与软件实际操作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对《项目管理》课程的全真模拟,同时,还能够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的全面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着密切关系。而《项目管理》课程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为了确保《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与培训,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培训和理论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项目管理》课程知识的掌握。其次,需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评价与考核,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结语

《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体系,一般是以项目为中心来进行项目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各大高校对《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取有效的对策给予解决,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实践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振.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4(5):38-39.

[2]何焱.CDIO理念下《会展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4):165-166.

[3]仲作伟,木莉莉,冯斌.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8(3):77-78.

作者:李燕 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