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网络资源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网络资源应用策略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育最为显著的一个教学特点,就是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这得益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数学一直都是高中教育的基础、重难点学科,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影响其数学的学习,还涉及对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因为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教学节奏较快,无法及时内化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高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有效的自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承转合,认识到某个数学知识产生的起因、发展以及应用方法,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学中,教师应依照学情与教学内容甄选网络资源,建立有效的网络互动模式,建立数学课程网络资源库,使丰富具体的网络资源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一、依照学情与教学内容甄选网络资源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信息,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会从大量的信息中甄选出恰当的、能够满足自身数学学习需求的资源,才能够发挥这些网络资源的效用。同理,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数学教学时,也应依照学情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种多样的搜索引擎以及大量的学术论文、报告等网络资源中,有部分信息是收费的,如果这些信息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与免费的网络信息的效果大致相同,教师就应该选择免费的网络资源,以此来节省教育成本,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体现。例如,在“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的实际作用,并且学会具体的求解方法,整体来说,学习难度不大。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树立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对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意义的理解可能会出现问题,而这源于学生对统计学的社会作用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具体。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对统计的各类作用进行网络调查,了解统计的性质以及起因,并且通过网络了解一些具体应用统计的实例,如人口调查、出生证明登记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统计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教学,就可以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学习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建立有效的网络互动模式

新课改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就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体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具体、深刻、全面、持久的感悟,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的全面发展。而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即时,因此,教师也应该利用网络技术来建立有效的网络互动模式,除了在课堂教学能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之外,还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及时交流,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下辅导。在数学教学中,博客、QQ、微博、微信、贴吧等网络联络工具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常用工具,除了会利用这些工具来上传某节课的教学PPT之外,还要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视频、语音交流,或者在留言部分写下自己的疑惑点、创新。例如,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一课教学中,有的学生在班级的“数学贴吧”中留言,“为什么我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模型呢?我怎么根据一个实例来判断这个实际问题所对应的具体的函数模型呢?”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了分享,积极地为这个学生出谋划策。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认真浏览每个学生的回复,就每个学生的回复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指正,标出学生的创新点,并用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同时,教师还应就学生的提问进行解释与回答,帮助学生学好函数模型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难题展开网络讨论,希望优秀的同行能够提出一些建议。例如,就“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发起贴吧讨论,有许多热心的教师提出一些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如设计一些教学游戏、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明确的学习任务等,而这些建议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建立数学课程网络资源库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微课、微博、博客等来展开数学教学,还会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上传到网络,对此,教师应将其进行汇总,建立一个专门用来学习数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让学生能够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教师也应利用网络下载或在线观看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教学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在学校的网站上上传教学资料,如自己设计的教学课件、某节课的教学心得,还包括自己制作的一些教学微视频,尤其是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资料的点击率与下载率是十分高的。这些资源对全校师生都是免费公开的,师生可以随时在校园网上进行学习。教师及时在网站上上传教学资料,可以将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资料进行分享。网络资源极其丰富,教师必须要以数学教材为基础,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与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者:杨自男 单位:宁夏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