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反思(3篇)

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反思(3篇)

第一篇: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壮大,但在管理工作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急需对管理体制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才能满足在新时期中现代化发展的管理需求,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分析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与管理方式,重视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的发展水平、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功能。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现行管理现状分析

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保障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更贴近师生对图书信息的借阅与应用,同时也开放更多的使用权限,使得师生不受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及时获取学校的信息与资源,最大程度上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捷。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过去的传统管理方式显然不适合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无法满足现今图书馆服务职能与需求。这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与服务质量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今,还存在一些高校图书馆不分配师生借阅权利的情况,部分教师查阅文献资料都必须进入特定的阅览室,甚至还要受到职称级别等方面的限制,这是图书馆职能丧失以及学校服务工作严重缺失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文献资源的浪费[1]。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从整体上还需要实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立,要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服务中心,树立完善的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加强图书馆自身文化与专业服务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能力以及服务质量。我国的图书馆目前可以分为三大体系,分别是科研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这三大图书馆系统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负责和引导,但是由于在资金来源方式、负责人员配置、业务开展形式等方面的不同,都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开展管理工作。而目前很多图书馆内部所形成的资源库并不完全支持资源共享,这种决策严重影响图书馆职能的发挥以及创建资源工作的价值。

二、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必要意义

(1)当前高校图书馆现有的很多体制管理者思想上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在过去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其配备的管理体制仅仅将图书馆作为学习氛围的营造场所,而现代化的理念中过于死气沉沉的图书馆正如一潭死水,无法活跃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氛围,更难以实现学习气氛的营造作用。另外,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创设相应的鼓励机制,任意安排非专业人士对图书馆进行管理,错误地认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安逸轻松的性质,这就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与现代化的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不相符。为此,必须从高校图书馆整体的管理体制改革着手,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上,才能满足现代化背景下全体师生对图书馆功能的需求。

(2)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改革管理体制过程中还要努力推陈出新。

高校的不断扩招与扩建,办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展,要求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更大的提高。在不断地发展建设中,也有一些图书馆已经度过了瓶颈期与磨合期,逐渐建立健全并创新了管理体制。另外,在素质教育的深入与推动下,一些独立私办的学校也实现了扩展的过渡,并将提升的重点工作放到质量上,于是也都从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着手。很多高校图书馆逐渐展开了图书编目工作,采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手段与检索功能促进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些全局性因素的集体推动,才使得当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改革不仅仅局限在量上,还需要质的推动[2]。这也为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那就是必须保证改革的规范化,且尽可能实现推陈出新。

(3)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先进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受到各种历史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先进管理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和理念还不够强,而如美国等世界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中是绝对不允许与读者说“没有”二字的,由此可以看出与先进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差异。其次,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有很多具备专业管理知识的工作人员从事的却是辅助员工作,图书馆管理本身的工作性质大多没有特别的技术含量,但有丰富经验与专业技术能力的人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分配工作,就使得图书馆提供的咨询和参考服务过于薄弱。再者,我国高校图书馆设置了各种不同的机构,机构的杂乱与无序导致难以协调与管理,于是形成一种养“闲人”的现象。最后是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开放的时间较短。有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时间平均每周累计并没有超过70小时,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高校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累计却超过了100个小时。

三、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1)经费管理实行分离制。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书刊的购置费用开支上大多通过两个渠道进行管控,而总体的费用支出则通过院校财务预算来支出,具体到各个科系的支出则由各个系之间各自进行划拨,一旦高校中的某一个系经费出现管理问题,或是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进行管理,那么图书的购置经费就很有可能出现被挪用等情况,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造成消极影响。另外,有的高校图书馆针对不同的科系划分资料室,而资料室中的文献储备又与具体师生量的情况不相符,于是出现很多重复购置甚至放弃购置权的情况。

(2)文献资源存在浪费、封闭、分散、重复利用以及匮乏的情况。

在科学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中,应该针对具体的馆藏资源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等资源配备,但现实则是高校各个系的资料与文献资源经常出现重复利用的现象,而高校其他的院系却没有权力挪用文献资料,从整体上看,各个系之间很多的文献资料都比较分散,相互之间还存在信息封闭的情况。师生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完全得不到满足,而其中具备的阶段性与集中性的特征又会使得文献信息资源在一些特殊的时期处于闲置和浪费的状态。与其他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且面对的是大量高素质与高文化水平的师生读者,各种书刊和文献资源都存在共同的特性,而资料室的相应服务对象却仅仅局限于本系的师生,那么收藏的资源突出的却不是共性而是个性。由此可知,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会有很多读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资源则出现了匮乏与闲置相矛盾的情况。

(3)图书馆管理人员与培训人员等方面的缺陷。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各个系的资料室中工作人员管理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两处人员在全校工作范围内的所属单位或部门不同,缺乏交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全面地了解各个科系的师生学习情况,而真正的管理人员在这方面又相对缺乏责任感。而有一些资料室负责的人员只能参与较为简单的工作,无法为各科系的师生读者系统地整理、购置资料。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与业务培训上还比较欠缺,甚至有的处于较为边缘化的境地。

四、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分析

(1)引进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引进与应用应该遵循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要在各个岗位与部门之间形成竞争机制,在促进岗位部门之间人才流动的同时,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与服务效率。对于图书馆内人才岗位的管理要采用竞争机制,而相关辅助人员则可以竞争一些流通的阅览室管理岗位,针对一些能力较强、专业性更高的人才可以破格录用,并尽可能提供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鼓励工作的上进。

(2)深化改革人事制度,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才以及干部级别的管理者要实行聘任制,将范围由校内延伸至校外,拓宽选择渠道,扩大选择范围,促进各个在岗职工之间关于管理工作的交流与沟通。选任工作人员的方式可以实施双向选择制,事业编选用专业人士,其他辅助工作人员则可以与临时制度相结合,明确划分专业与辅助之间的具体性质,预防出现分工不合理或是工作与待遇相矛盾的情况,同时强化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对管理干部职称的管理和评定要积极实行评审分离的聘任制度,并根据实际的需求与情况分配相应的职位与工作。

(3)突破自我封闭的服务模式,开展开放有效的管理。

现代化高校教育模式具备了一切开放性的特征,因此高校图书馆是一种教育后再教育的自觉学习场所,高校学生肩负了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实现现代化高素质培养的使命,突破自我封闭的服务模式,开展开放有效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对资源的利用、职能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也是对高校周边地方性质的公共图书馆缺陷的弥补,实现馆藏资源与文献资料的更好利用,还能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

(4)将三大系统的图书馆进行有机合并,从而为公众建立公共的知识宝库。

在改革开放以后,各单位、企业等执行的管理体制尽管更偏向于行政管理,但却始终遵循市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导向原则,比如我国的高校普遍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设置上的拆分与合并,每一次的改革都实现了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同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只有将代表社会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三大系统进行有机的连接与合并,才能真正为公众建立公共的知识宝库,才能为社会的服务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才能实现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化的深刻改革。

五、结语

对我国当前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就是要结合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趋势以及具体的图书馆管理体制情况,充分利用社会市场需求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机遇,真正实现管理体制上的全面彻底改革,真正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高速发展。但是,任何一种管理体制上的改革都是一个长期复杂且艰难的过程,所以投入改革工作中的工作人员需要认清现实形势,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增强自身的活力,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以及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作者:刘江华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郝建军.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7):28—30.

[2]田青.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9):57—59.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

【摘要】

教育在进步,课程书籍也在进行改编。俗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去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学生获取知识最好的场所是学校的图书馆,由于图书馆书籍种类繁多、书籍内容应有尽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量,提高了他们的外壳阅读能力。然而,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阅读带来阻碍作用,也影响了高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现状问题;管理方法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步入信息化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于广大高校学生而言,图书馆是他们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营场。

一、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主要是由学校实行统筹管理,这是一种比较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都是由学校直接实施管理,对学校拥有较大依赖性,导致图书馆自身缺乏独立性。除此之外,学校对图书馆的管理方式缺乏重视,致使学校图书馆在学校只是一个摆设,粉饰门面。第二,图书馆没有对书籍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关于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法律法规仍然没有制定出来,导致现在的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缺乏引导性和规范性。第三,高校的图书馆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这种方法不利于发展的个人能力水平,难以实现图书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前途,所以他们很容易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从而降低服务质量。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具体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

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和一些热爱书籍的读者,他们能在图书馆内平等地享受图书馆内提供的各种服务,这就需要一批文化、思想素养较高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更好的管理。学校可以通过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的岗前培训、教导教育、进修等渠道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为馆员提供一个学习与发展的平台。除此之外,学习还需要为图书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可以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和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没有责任心的图书管理人员应当给予批评和被处罚。这样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服务环境,增强馆员的民主管理意识,提高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他们的工作乐趣,激励他们奋发有为,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二)为图书馆营造良好的人才管理环境

一个良好的人才管理环境需要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提供课外阅读知识和开阔视野的重要基地,然而,图书馆在实施管理方面,会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影响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进程。这就要求图书馆需要加强和学校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相应地提出一些图书馆的改革方案和应对措施。净化馆内服务环境和提升服务质量,充分满足学生在馆内的各种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并不例外,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求,才得以充实图书馆这个神圣的地方,让知识的芳香撒满校园内一个角落。在进行馆内管理人才进行挑选时,取其精华,优胜劣汰,让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挑选人才之时,要求相关人员需要精通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和计算机技术,在努力培养一支专业性强的馆内管理人才,建立健全图书馆的择人机制,让馆内人员主动发挥认识能动性,将竞争与结合相统一,为施展人才的才华提供广阔平台。

(三)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创新在各个行业有重要作用,是行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第一,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思想。各大高校应该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勇于增强竞争观念,推陈出新,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突破自己的原有传统思想。但必须结合图书馆的现状和自己能力水平相对应地套索和创新管理方式,以达到适合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证高校教育的稳定发展。第二,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当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过于集中,必将阻碍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亟需建立完善的馆内管理体制,稳建一支坚固的图书馆组织架构。由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为了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组建不同的项目管理小组,合理分工,分配任务。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加强各个组之间进行业务讨论和需求联络,加深工作力度,增强合作意识。第三,创新高校图书馆的文化组织。文化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个人的整体形象。加深学生对文化理念的认识,让文化发展意识充实每一个人头脑内,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守各项行为规范,树立个人价值观。

三、结语

由于图书馆在教育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图书馆同时又作为一个服务性部门,能够给广大学生提供充足的知识和信息来源,这就要求馆内人员在服务方面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引导正确的学习和阅读方式,保证图书馆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彭丹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卓燕.浅谈新世纪高校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06):45~46.

[2]严刚强.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34(05):67~68.

[3]张向宇.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管理创新[J].科学之友,2014,56(05):779~780.

第三篇:高校图书馆管理新理念研究

[摘要]

新媒体文化迅速的占领了高校师生的视野,利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阅读书籍更加符合现代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真正价值,就必须革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采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实施管理。笔者将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进行分析讨论,为推进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性的支持。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阅读需求;管理理念;理念革新

1人本化管理理念

1.1理念概述

所谓的人本化管理理念就是指以尊重人性为基础的实施管理活动。人本化管理理念重视员工和读者的韧性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员工进行管理、为读者提供服务。人本化管理理念可使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建设以读者为起点,更加人性化,有助于营造温馨、放松和舒适的阅读环境。

1.2如何实施人本化管理理念

第一,对员工的人本化管理。员工是高效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执行者,他们是高校图书馆运作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员工管理中实施人本化管理理念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员工的工作需求,明确每一名员工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是否存在困难;制定严格的员工工作制度,保障工作秩序和服务秩序,同时也要实施弹性化的管理模式,工作制度用于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而弹性化的管理理念则用于调节硬性工作制度中的不足之处,起到归拢人心的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员工培训,主要从思想培训和技术培训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让员工热爱阅读、热爱工作,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读者角度去思考,为其提供服务,加强技术培训则是让员工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后续计算机管理模式的实施做好铺垫。第二,服务方面的人本化管理理念。对于读者来讲,图书馆对他们最大吸引力就是有一个舒适宽敞的阅读环境以及优质的服务,针对图书馆服务落实人本化理念,图书馆首先应当把握读者的心理需求,借鉴一些营业性图书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立项,将其引入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坚持平等原则,为每一名读者提供优质化的服务,爱护并尊重读者,不用异样眼光看待一些有独特阅读习惯的读者,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第三,实施学科馆员制度。高校图书馆管理也应当有品牌意识,近年来,北京大学、西安交大等学生陆续在社会上打响了校园图书馆品牌,其馆藏资料中有其独有的资料,例如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等,这样的一个图书馆不仅使得读者更具自豪感,同时有利于吸纳广大的社会资源进行图书馆建设,如武汉大学近几年以达到品牌化大学图书馆获得了很多的图书捐献、著名历史典籍、原版文学文献资料等,图书馆的浏览量也是如日剧增。通过实施学科馆员制度,高校图书馆管理在专业化管理方向上将更进一步,对于打造品牌化大学图书馆独具意义,这同时也推进了科学化阅读服务的提升,奠定了人本化管理理念实施的基础。

2一门式管理模式

2.1一门式管理模式简介

一门式管理模式是指只设置一道入馆关卡,读者只需要进行一次身份验证,就可以进入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阅读图书馆的任何书籍,各个阅览室都是所有读者共享的,不存在VIP阅览室一说,文献资料的借阅在前台办理借阅手续、留置一定的押金即可。

2.2一门式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第一,撤除图书馆除大门以外的一切关卡,提高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图书馆应当撤除图书馆除大门外的一切关卡,开放各阅览室,让所有读者共享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图书借阅在前台进行办理,学生需留置一定的押金,归还书籍时退还押金。第二,开放文献资料。在保护重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放图书馆的馆藏书籍,提高图书馆的书籍资料的阅读量。

3质量管理理念

3.1质量管理理念简介

所谓的质量管理理念是指一种以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运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宗旨的管理理念。质量管理理念有利于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优化图书馆的阅读环境质量以及加快科学服务理念的建立。

3.2质量管理理念实施策略

实施质量管理首先应当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对图书馆环境质量、服务质量等进行改善,并以动态化和发展化的思想去看待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分析图书馆管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定制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每一个管理项目的实施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不断地从图书馆的实践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积攒经验,坚持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最后,要让质量管理理念深入每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内心,营造积极服务、主动进步的工作氛围。

4资源管理理念

4.1资源管理理念

资源管理理念是关于图书馆书籍资源的管理理念,包括现有资源的管理、编目、采购、上架更新等。现代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以资源高效化利用为基本准则,以充分提升和发挥资源效应、开拓资源渠道为途径,不断地进行资源扩张和资源更替。

4.2资源管理理念的实际运用

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的开拓资源渠道,拓展图书的采购获取渠道,加强与供应的合作,编目工作也可与供应商共同承担,降低图书馆编目工作的难度;对于图书馆资源的更新,应当深入了解各类书籍的浏览量,浏览量持续保持平稳或递增趋势的书籍可延长上架时间,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对各类书籍,尤其是技术类、理工类以及理论类目书籍和相关知识领域的更新进行了解,保持图书馆书籍的实效性。

5生态化管理理念

5.1生态化管理理念解析

生态管理理念是一种以实现人与书籍、环境与人、服务者与服务受众间平衡为目的的管理理念,其意义在于推动资源集约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实现,节约阅读资源,保持各元素之间的平衡。

5.2生态化管理理念的实施

第一,实现人与书籍、环境的平衡。一些高校图书馆为了树立品牌效应,获取更多的建设资源,以为利用增加馆藏书籍、扩张馆室面积来提升图书馆的品质。而实际上,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容量、面积占位应当以高校图书馆的长期人口流动量为准进行设置,避免人与环境和书籍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问题。图书馆应以“人本位”为中心思想,做好各个资源的容量管理和环境的规模管理工作,严防资源损耗问题的出现,防范建设资源长期得不到利用的出现。第二,实现服务者与服务受众间的平衡。首先,在数量上服务者与服务受众之间要实现平衡,这一管理方式的实施比引起时间理念,例如,以1个服务人员满足30人阅读服务需求为准,在某一时间段内,图书馆的读者为300人,那么就需要10个服务人员,考虑到300人不可能同时呼叫阅读服务,可适当的缩减1~2名服务人员;其次,在思想上得到服务者与服务受众间的平衡,即使是作为服务人员,他们在身上与服务受众间并没有任何悬殊,所以,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要深刻的意识到自己与读者之间角色上的差异,没有其他任何悬殊,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全面维护员工和读者间的平等关系。

6结论

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为高校师生提供阅读和资料文献查找服务,在其中担当着知识传播媒介的角色,现代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推崇使用人本化、生态化理念。提倡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在使用这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服务人员一定要注意实施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郑世竹 单位: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景海燕.拓展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及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6(3):182-183.

[2]曲杰,李彤.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中人文关怀理念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625-626.

[3]尹亚蕾.浅析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33-634.

[4]彭道杰.论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与图书馆智能化建筑设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6):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