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机械设备管理浅谈

井下作业机械设备管理浅谈

摘要:随着井下作业行业的发展,机械设备逐步向大型化、智能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井下作业技术和机械化施工的迅速扩大,设备的管理就成为了满足工程作业的基础,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井下作业;机械设备;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包括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随着井下作业行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开始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设备管理成为促进井下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工程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井下作业施工多为野外施工,时间紧任务重,工作环境恶劣,这就对技术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同时,随着井下工艺的不断进步,工程技术服务越来越依赖现代化设备,因此,设备管理几乎涉及到井下作业的全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1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一线,生产进度能否连续进行,因此,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技术服务队伍在能源市场的声誉,是企业生存的基本保障度,对于企业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井下作业设备工况的良好,直接保障了技术服务队伍开展作业施工,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得以加强。反之,如果设备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得不到最快的恢复,则耽误整体生产时效,影响油气的开采,会降低井下作业服务的价值和市场声誉,甚至丢掉市场,丧失生存的根本。

1.2关系到服务的成本和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井下作业设备的管理除了对技术服务产生深远的影响,还表现在设备投资效果、维护保养以及材料消耗上。加强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和减少停工损失。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遍使用,设备所占资金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显然,想要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合理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程度,而这当中设备的挂你无疑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具体说,就是取决于设备经济管理的一系列环节是否达到最佳水平。

2工程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设备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

井下作业设备管理人员往往不在技术服务第一线,不能第一时间对生产一线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而生产现场的施工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做到对设备、机械进行有效的保养和使用,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这样工程设备设备管理被大大削弱。

2.2施工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恶劣

在技术服务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任务量大,技术服务劳务人员匮乏,投入的工程设备数量又不多,多数情况下,靠加班作业来完成施工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设备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有些时候甚至在带病作业,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设备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工程设备设备的老化。结果导致大量工作集中在维修阶段,而较少注意设备全过程的管理。不能适应对现代化工程设备进行系统管理的要求。

2.3工程设备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少

(1)现场使用问题。施工现场工程设备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又加之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先上岗操作一段时间,再去补办一个操作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原则性的漏洞,另一方面,说明现场施工人员很难掌握设备的准确要义,往往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此外,个别操作人员责任性不足,在自己有事需要离开本岗位时,没有进行必要的流程而是随便叫一个对本工程设备而言没有操作经验的人来代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设备真实能力的发挥。施工现场有时为了应急,不少施工现场会出现随意叫一个略懂一二,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当然也不具有操作证)的人员来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往往这样做一则影响设备真实能力水平的发挥,二来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出事怎么都好说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这种通过某种渠道去搞一本操作证来应付检查,忽视必要的培训,会使设备操作人员不能真正掌握操作的要领,难以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且存在较大的风险。(2)培训问题。传统设备管理培训,只注重设备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参加,也没有针对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互动沟通的教材,往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生产一线的说机关的,机关人员无法体谅生产一线的人员,总而总之,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同时使双方越来越难以协调,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

3工程设备管理措施

目前,井下作业工程设备管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归根结底是设备管理思想、制度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成为制约工程设备管理发展的瓶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工程设备进行科学有效地综合管理,仍是井下作业工程管理中的一件大事。

3.1树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思想

工程设备管理现代化,首先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将设备管理与互联网相融合,即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明确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位置、环节,同时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将设备数据化,将问题紧密化,当有问题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设备管理技术人员,方便生产现场与设备管理技术人员互动,形成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的格局,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改变过去孤立地看待设备管理的观念,做到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步发展。

3.2完善设备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从制度上对设备管理责任进行明确说明,同时不断调整、改革设备管理与维修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将设备管理理念与员工组织结构相适应,结合互联网思维,形成设备与人员、组织结构相结合,强化设备的管理理念。健全设备前期管理、状态维修、改造更新和奖惩制度,以适应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3.3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

推广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将设备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划分,按照难以级别进行区分,从而为维修奠定基础,从状态维修向预知维修发展。应用ABC分类法提高备件管理水平,应用网络技术组织关键设备大修理工作,达到缩短修理工期和维修费用、资源优化的目的,以提高设备寿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经济性。

3.4加强岗前技能培训

操作人员上岗或转岗之前都必须按照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操作、维护保养培训,并进行认真地上岗考核,要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熟练、会维护设备、懂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及如何处理等。与此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懂得技术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不光是为企业而生产,也是为了确保自己在干活过程中的自身安全着想,做好必要的宣传引导工作。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施工安全、生产效率,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3.5强化施工作业中工程设备管理工作

一线作业项目要周密安排,搞好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调配。加强班前会制度,让操作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保证施工过程的平稳安全。工程设备操作手要服从作业项目安排,结合工程设备状态视情况作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随时观察设备的动态状况,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工程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机械部件随着使用的延长,常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磨损,这就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并且对于易于磨损的机械部件做好必要的储备工作,减少设备维护造成的占产周期过长的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使用现代化设备,岗位分工较细,经常是单工序操作,设备结构复杂,人的感官能力难以适应。但也因为这些原因使人与人直接的沟通减少了,因此,要求加强人机关系的研究,以保证人与设备的协调。现代化工程设备技术综合性强,全过程环节多,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服务体系得优化运转。

参考文献:

[1]范新忠.探析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J].化工管理,2015(29).

[2]邵晓宇.如何通过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井下作业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4).

[3]王学宝,韩军,张俊桃.井下作业及监督要点[J].民营科技,2016(10).

[4]刘伟.浅谈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及对策[J].石化技术,2016(09).

作者:牛燕 单位: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