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改进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改进

摘要:

针对化学实验室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领导分工不到位、教师职责不明确、实验员信心不足等问题,我们采取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的机构改革,从而增强领导、教师、实验员及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建立学生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同时改变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等管理模式的创新,开发或引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改革措施,以达到使实验室管理运作简单化、有序化、合理化、高效化和学生自治化的目的。从学校实验室管理视角,探讨实验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深化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关键词:

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实验室管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科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化学实验教学与科研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实验的类型由演示→性质→验证→检验→综合→设计→实践→研究→创新逐步提高,这就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既要满足基础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如何建设与管理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师生顺利完成各项实验任务,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立实验室的宗旨,也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1]。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学改革日渐深入,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相对于教学与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显得不被重视,常常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领导分工不到位

由于实验室的管理从属于教学与科研,在领导看来实验室管理工作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加之领导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考研数量,科研成果,只求给学生提供学习科研场所,忽视对其进行行为规范的管理。使得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名存实亡,诸如药品取用、仪器洗涤、设备维护、废液处理、卫生打扫、仪器整理等成为管理的盲区。而这些行为却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重视这些基本的实验室行为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败和教学科研的效果。学生有章不循,自以为是,实验员的管理工作就无从下手,以至于无人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实验室的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1.2基础实验室实验教师职责不明确

实验教师上实验课前不下实验通知单,实验员就不很清楚教师对实验教材是如何处理的,这样实验员按教材准备后,有些仪器和药品就没有用,造成工作量增大,药品浪费;实验过程中,不记录仪器的使用和损坏情况;实验后不检查学生洗涤整理仪器,甚至不处理废液,不打扫卫生,实验室成了来去自由的地方。学生仪器柜中积存大量仪器,因为有些仪器上组实验的学生没有清洗,下组学生做实验时就重新领取,造成学生仪器柜中大量仪器闲置,特别是玻璃仪器保管不善,损坏严重,导致实验室的秩序混乱,卫生状况不尽人意,后续工作很繁琐。

1.3对于基础实验室实验员信心不足

政策方面的某些缺陷或政策的不落实,易挫伤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性;学校内部的软环境不尽人意,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偏低,对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较少,在评定职称、评优、奖励方面名额少等等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安心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基本技术功底,缺乏基本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对仪器设备的性质、规格、特点及使用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起到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使用、保养、维护)作用。缺少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再培训制度,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知识体系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实验室管理水平难以提高[4]。实验员历来被称作教辅人员,职称低一级,似乎所做的工作也低一级,说话没有分量,工作不被尊重,管理工作放任自流。加之实验员的待遇较低,没有激励机制,没有考核办法,干好干坏一个样。于是实验员不安心本职工作,以努力改变自身身份为目标,宁愿转为行政人员或教师,也要脱离实验员身份或岗位,使得实验队伍很不稳定,实验室管理名存实亡。

2管理模式的改进

2.1实行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改革

首先,将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管理分离,基础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分离,实行院(系)直接领导下的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就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造成的不良影响,实验员身兼数职(既要进行基础实验室的管理,还要肩负科研实验室大型仪器运作的职责)工作繁重等实际情况,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以及整改措施,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如实向(系)领导反应,使领导能够更多地了解实验管理工作中的盲区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完善。

2.2基础实验室要加强实验员与实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实验室是“铁打的营盘”,实验员是“营盘”的卫士,实验教师是“领兵的元帅”,学生是“流水的兵”。实验员与实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前提。实验员在学期初要明确实验教学大纲、学时安排、实验进度、学生分组情况以及代课教师的状况等。实验员要在课前主动向实验教师递交实验项目卡,明确实验教师上课时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品种、规格和数量,同时提出实验后仪器洗涤、设备维护、废液处理、仪器整理、卫生打扫等“进前、出后一个样”的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实验室既给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场所,也严格要求他们遵守有关的规定和制度。

2.3基础实验室要建立学生仪器设备管理机制

班长、学委、各实验组长组成学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负责各组之间的仪器交接、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登记、仪器损坏报告单的填写汇报、检查监督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和废液处理情况等。让学生参与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的管理,既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又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治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的自觉性自然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培养,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思想与业务能力实训的机会,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获得了实验与管理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2.4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分类管理

2.4.1公用设备

公用设备是实验室预备的多人共用的仪器,有规定的位置,不可挪移,不能单独占用,用时通电打开仪器,用后关闭仪器和电源。大型通风设备由教师开关,学生不得操作。

2.4.2专用设备

这些设备如电动搅拌器,使用频率不高,使用时教师指导学生有序安装调试,实验后有序拆卸归箱,定点存放。250mL、500mL和1000mL规格的电热套学生自己保管,如有损坏及时报告加以调换。

2.4.3低值耐用损耗仪器

这类仪器不易损坏也无消耗,如铁架台、铁圈、十字夹、石棉网、试管夹、升降台等,适宜一次配齐,交由学生保管使用。

2.4.4常用的普通玻璃仪器

部分常用普通玻璃仪器交由学生自己管理,如5mL、10mL和20mL规格的量筒,50mL和100mL规格的烧杯、滴管等,使用频率高,仪器价格一般,也不易损坏。

2.4.5常用的磨口的玻璃仪器

这些仪器价格比较高,专业性强,常用的有20多种。为了加强管理,特别采用分类存放的办法,平时全部分类存放在实验准备室。实验前按照实验项目要求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由实验教师(或学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取后发给学生使用。实验后,认真清洗,按照领取时的样式归还,并要如实报告仪器损坏情况和数量。

2.4.6其他不常用的玻璃仪器

不常用的玻璃仪器,如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油水分离器、层析柱、500mL和1000mL规格的烧杯、蒸发皿等与磨口仪器的管理办法相同。

2.4.7建立学生“账、物、卡”管理制度

学生保管的仪器,建立“账、物、卡”管理制度。学生要持卡对物,学期初认领,学期末清点核对,原则上不可有短缺,由学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组织负责,上届学生直接移交下届。

2.5大型仪器要开发或引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旨在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实验室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实验室的自身发展提供有利契机,为实验室全面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3]。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自行研发的一套实验室管理软件,经过6年的试用和完善,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合理性、科学性,并且已经有十多所高校引进使用。该软件包括大型仪器开放管理平台和库房管理系统。实行网页显示,用户名密码进入方式。大型仪器采用网络预约、运作实时跟踪、自动记录、限时操作等模式,实验技术人员、样品检测、学生和导师实名实时记录。实时产生检测费用,并由导师负责支付。仪器运行、预约、维修情况一目了然。库房管理系统采用预约领取,库存仪器药品按上限下限采购管理,出入库报表信息化,仪器药品价格公开化,领取情况一目了然。引进该软件后,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管理模式改进后的效果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最基本的科学态度的地方,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但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何从中总结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已经成为实验室有效管理的关键[5]。针对有关问题,实行相应的管理模式改进之后,实验室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教师、学生、管理员愉快合作,仪器的运作情况清楚明了,摆放有序,损坏情况没有盲区,不仅减少了仪器的闲置,也减少了玻璃仪器的意外损耗。同时使学生懂得了爱护实验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和对待实验仪器设备的严肃性以及保管好仪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大型仪器的运作和维护科学合理,给科研带来极大的便利。

4结语

我国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实验设备不断更新。实验员的角色正在转换,特别是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说,实验员既要进行基础实验室的管理,还要肩负科研实验室大型仪器有效运作的职责。管理和运作科研仪器,给实验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培训、进修、自学势在必行。随着实验队伍的不断更新,实验员不再是简单的教辅人员,而应该是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技术骨干。目前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和待遇已经有了新的认定办法,在提升实验员的素质能力的同时,正在改善他们的职称与待遇。使实验技术人员干的踏实、干的起劲、干的有信心、干的有前途,成为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特殊作用的坚实后盾和先锋团队势在必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简单化、有序化、合理化、高效化和学生自治化;有利于实验员从简单的实验管理工作中节约时间和精力,把主要力量投放在大型仪器的学习研究和运行操作上,提高大型仪器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实验员从简单的“坐班人员”,转换为实验技术人员;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使大型仪器的运作效率和科研成果成为定位实验员的工作业绩和工资待遇的标准。培养出具有高技术能量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化学专业院系急需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进高校教育科研快速发展的先足条件。

作者:刘秋文 任光明 范建凤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材料计算化学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戴克林,龚兵丽.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42-245.

[2]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271-273.

[3]盛苏英,堵俊,吴晓.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84-178.

[4]邓型深,姜吉琼.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112-113.

[5]夏雯.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