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构建

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构建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高校社会实践已经从学校为主的单边行为逐渐转化为社会多方参与合作的双向行为,培养目标逐渐从精英化转变为全员参与的个性化。高校必须逐步转变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努力构建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多样化、全员化、社会化、常态化、制度化的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教育新模式,让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下充分了解国情、关注社会、感悟成长,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

关键词

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立体本位型;教育大众化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已经开展了30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了他们的才干,锻炼了他们的意志,无形中也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社会实践本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传统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亟须创新。

一、高校现有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局限性及创新的必要性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真理和生活需要分不开,探求真理不能脱离实践经验。“做中学”是他倡导并从哲学的认识中做出的推论,也是他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著名论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结构、就业方式及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教育环境的深刻变革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和重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亟待改进与创新。传统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主要以“主题式”为主,即各高校根据当年国家的重点选取一个主题,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时间较短,仅有一周或者数周,学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二是参与人数不多,没有达到广泛性;三是形式单调,学生收获较少。近年来,虽然各高校的社会实践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但相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来讲还远远不够,必须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创新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时代的发展呼唤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呼唤作为锻炼大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重要平台的社会实践工作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基于此,高校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建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创新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目前各高校施行的“主题式”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主要有纯粹精英化、时间的局限性及内容的单一性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使得高等教育必须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努力构建社会化、全员化、多样化的新型育人模式,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也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更能凸显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强调人才不仅在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要有突出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较强科研精神,在注重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同时培养一定的开拓意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供给的层次和类型日益多样化,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正确认识、科学设计和推进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

二、“立体本位型”育人模式的构建原则

要构建新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必须在客观分析当前众多高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单向的学校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多边参与的双向行为,从培养精英化转变为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的培养模式,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构建包括组织方式、实践内容、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努力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程化、全员化、社会化、常态化、系统化。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必须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诉求,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既要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般性,又要考虑实践的特殊性,创新校内与校外、平时与假期、集中与分散的结合模式;既能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又能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地进行。“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了这一需求。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能够深化对实践育人的认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育人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再次强调社会实践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明确提出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中心位置。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要将实践放在人才培养的高度,紧紧把握人才培养这条主线,转变旧有的传统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高校社会实践放到“关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形象的高度来认识”[1]。“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就是在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是针对当前高校社会实践现状,在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实践体系,是在总结以往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而提出的,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模式,更突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更能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积极性,切实拓展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能够体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

三、“立体本位型”育人模式构建思路

“立体本位型”模式是针对当前社会实践的框架结构而言的,力图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的实践育人模型和体系。与其说它是一种实践育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运行机制,即要实现活动载体基地化、组织结构全员化、实践内容多样化、实践过程常态化、运作模式项目化、导师指导制度化和保障机制激励化。活动载体实现基地化。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充分依托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提供重要的载体和支撑。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交流,积极寻求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并主动与社区、乡镇、企事业单位等建立持久的联系,努力建设好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接受锻炼,逐渐成长,同时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高校要将校外实践基地与校内的实践点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三结合,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高校实践基地逐步由单纯的实习基地向教学科研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形式转化,即将单纯的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的创业基地、实习基地、科研基地相结合,“提升基地建设的层次”[2],从而把社会实践基地真正建设成为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实践平台。组织结构达到全员化。组织结构全员化主要是指促使高校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全员社会实践是“高校要创设一种机制与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的内在积极性”[3],让每位在校大学生都有机会、有渠道、有意愿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的大潮中得到锻炼。全员社会实践是高校社会实践一直追求的奋斗目标。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远远没有达到全员社会实践。目前的调查显示,除了普遍的军训必须参加,大学生参与过社会实践的比例仍然偏低。在所调查的630名学生中,真正参与过社会实践的有386人,仅占61.3%。实现社会实践的全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社会实践的组织部门、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都要将社会实践看作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从制度、经费和组织上给予切实的保证。学校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其次,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切实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真正懂得社会实践不是应付了事,要有任务、有要求。最后,学校要积极做好宣传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实践的意义和成果,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呈现多样化。

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之尽快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平时我们谈到的社会实践,大多指团中央号召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个系统的工程,指的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有组织地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一个过程。它“较之于校内实践,除了客观现实性、创造性、社会性,还具有社会参与性的特征”[4],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含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科技发明、军政训练等内容。在这些形式中,实践教学、军训、暑期“三下乡”以及调查研究是学生较为喜欢的。多样化实践形式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参与到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更加主动地利用资源,使得社会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实践效果更加显著。实践过程实现常态化。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暑期和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仅仅是这一过程的组成部分,仅仅局限于暑期和寒假两个阶段,这样的社会实践多是走形式、走过场,很难达到实践育人的真正效果。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常态化、日常化,必须在时间上有所保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管理运行、宣传和评估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助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这样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才能突破内容、时间和人员的限制,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运作模式实现项目化。运作模式项目化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从开始到结束,从设计到开展,从经费的预算与使用,从人员的选拔与使用都采用项目的方式运作。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学生及团队进行申请,提出实践活动项目方案,由所在院系进行审核,并组织相关的专家、教师和有经验的学生组成评审组,对申报活动的意义、可行性、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评审。项目组成员进行答辩,通过答辩才可实施的一种方案。这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有条理、更加规范化,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联络更多的社会有效资源共同对学生开展的活动给予支持帮助[5]。当然,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审核和拨付经费。但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要有专人进行管理,要做好台账,要进行实践方案论证。社会实践活动不一定要有完整详细的方案,但要能够纳入社会实践的体系之中。以项目运作模式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评价方式,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具有实效性[6]。导师指导趋向制度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广泛开展有赖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无论何种社会实践方式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完成的,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建立一支“由相关教授和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队伍,即社会实践专业委员会,给予社会实践以专业和技术上的指导和支持”[7]。

除了专业教师的指导,还需要聘请校外人士,如在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社区的工作人员、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等,作为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的指导老师。要想实现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导师的指导就不能只是形式,而要固定下来,形成一种制度。校内教师作为导师的要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校外人员担任导师的要有聘任方案,更要有一定的指导经费。导师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实践的专业性和科学化,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己的方向,促进高校社会实践的有效展开,推动实践育人成果的转化。实现保障机制激励化。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要设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并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给予不同的经费,保障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注重多种类型激励的有机结合,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入创新与实践学分,作为对学生进行考评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把教职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计入一定的工作量,作为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要将支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体系中。“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既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又考虑实践主体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将平时与假期、集中与分散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这种社会实践模式既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又能让他们积极地关注社会,灵活多样、务实有效,确保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地进行,是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有效模式,值得提倡。

作者:张绪忠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5):109-110.

[2]王雪,王巧玲.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研讨[J].绥化学院学报,2009(1):165-166.

[3]袁伟菊.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的现状与实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69-72.

[4]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5.

[5]刘瑞明.突出育人主题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9-01-14(07).

[6]陈扬.基于项目运作模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69-70.

[7]帅建强.重庆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探析[N].重庆日报,2011-07-13(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