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对行业经济效益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对行业经济效益影响

摘要: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首要保障,其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就人力资源对行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展开论述,并提出完善发展策略,以期能对相关人士有所裨益。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经济效益;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行业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市场发展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现代企业,有效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非常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人力资源价值链的管理,即: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人力资源价值链。本质是创造效益,是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根本目标,也是企业实现技术革新、设备引进和规模拓展的经济基础。在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管理制度优化改革的背景下,只有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结合市场发展形式,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才能为各行业当前工作的开展和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行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1.行业特征

任何行业都有其独特的属性,而这一独特点始终影响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行业的特征与企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同时也是形成我国不同企业形式的保障条件,因此,行业与企业的发展均需要对行业特征提高重视程度,从而保证本行业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动力。具体来说,人力资源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始终受行业特征的影响,对二者的研究需要建立在行业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

2.所有制

现阶段,为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也由传统的经济所有制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成为企业所有制转变的主流趋势,而这种转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企业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始终受其同阶段的所有制形式的直接影响,而所有制的转变直接引发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

3.地区因素

一个行业的发展及生产经营行为受当地政策、经济、市场等发展情况的影响。该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控制企业的外控变量与两者之间存在关系的影响。其次,不同地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因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出入较大。为此,在企业经济效益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企业需要以该地区各项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及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参考依据,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全面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发挥不足

行业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块上更多是注重理论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上,而对于实际所需要展现的部分,体现和运用的不够彻底。另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还体现在,现代的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根据其他的企业或者是国外的先进理念,对于说好的东西只一味的进行引进。而没有考虑到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否适应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没有充分掌握这些情况下对企业采用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使得它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水平。

2.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缺乏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挥不充分还体现在管理者之间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缺乏。其一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充分。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是对于相关管理的基本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其次是相关实践管理能力的部分。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它还包括在此之上所延伸出来的,如对于劳动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绩效考核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延伸思考。

3.缺乏整体协调思维和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处理很多的繁琐的相关事宜,这就需要相关管理者具有非常好的对于工作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在繁琐的工作中还能够保持相对应清醒的头脑和准确的工作判断能力。相关的管理员需要处理好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于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指导人员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薪酬绩效的管理、人员的考核、对人员的鼓励等等问题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需要面对的工作内容和需要处理的问题。

三、基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以提升行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1.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通常以静态信息管理模式为主,难以整合单线信息与信息碎片,加上企业缺乏高水平的管理者,过于强调职位的设置,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不足。因此企业应当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适当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形式。首先,以人才为核心的管理。企业的发展是以专业知识为支撑,只有以人才为核心,使每一环节都配备有能力出众的员工,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应该打破以职位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将人才作为管理核心,充分考虑人才的需求,为人才创设良好的条件,以便其工作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其次,构建全新的数据管理流程。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以能力管理为基础,对能力与岗位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系统与科学的培训来增强职工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实现能力与岗位的高度契合。最后,加强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融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成立相应的网站,对人才招聘网页进行合理设置,提供相关的求职登记服务,科学引进人才。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目前,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很多企业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到位,很多企业没有了解清楚员工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使得员工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工作,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员工的个人才能,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完全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潜力。所以企业要通过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企业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得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每一个企业岗位的具体职责,同时还要对企业员工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可以对员工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将人才的作用最大化,还可以通过考核或者选拔的方式进行人才的筛选。当然在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同时,也要及时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从而使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还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忠诚度。如果有条件的话,企业还可以安排一些优秀员工出国去学习国外先进的专业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技能,对其他员工也能起到一定激励作用。

3.优化培训内容

人力资源培训的主要内容涉及知识、素质、技能等,知识是最为基础的一种培训形式,就是使员工的知识内容以及结构等进行更新优化,保证员工能够获得先进的工作理念,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企业也可以不断优化设备、工艺,使得自身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与进步。通过知识培训能够让员工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出某一类型的人才。技能培训是处于中间层次的,也就是使受训者的能力得到补充强化。素质培训是最高层次的,积极转变员工思想理念,让员工形成好的思维习惯,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员工培训中要注意培训层次,结合培训需要明确培训的内容,使得员工的培训更具针对性。

4.强化员工的绩效管理

企业需要以提升自身绩效为目的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进行科学调整,将企业绩效与员工的薪资及奖金直接挂钩,从而强化员工的集体意识,转变员工消极怠工、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大型企业可以在程度及方式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例如,将原有员工基本工资标准进行小幅度下调,适当设立满勤奖、团队奖等基本奖金项目之外的绩效奖金,员工在拿到符合自身对企业创造效益相匹配的奖金时,其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会更好地被激发出来。此外,各类奖金的设置不单单是利益方面的诱惑,更重要的是荣誉方面的尊重,从奖金获得中,优秀的员工可以得到企业对其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认可,有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工作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行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因此,企业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加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以便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正堂.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6,(7):131-133.

[2]李保明,欧阳玉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之间作用路径模型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5-101.

[3]赵曙明,高素英,耿春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研究——基于在华跨国企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1,(3):164-165.

[4]张霞,胡建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薪酬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创新设计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109-111.

作者:张仕琴 单位:玉溪公路局澄江公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