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初探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初探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望正在急剧增加,从而可以看出国家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视,因此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开始改变教育模式,不再仅仅专注于课本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其中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由于毕业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对于高校现有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作为出发点,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高校

1引言

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基本统计,目前已经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包含还没有该专业毕业生的院校)的高等院校已经高达六十一所,从统计中可以得出国家重点高校比重约占总比重的百分之四十三。此外,本统计有两个要求:一是不包含专科院校和研究生院,二是仅仅是针对于本科教育并且是已经有该专业毕业生的院校。“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得•德鲁克提出,当前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巨大的挑战。

2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一直是学界热议的问题,综合来讲,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弊端

3.1课程体系及内容结构不科学

当前,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校里的课程内容表面上是服务于企业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的职能的。但实质上理论居多,欠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环节。

3.2不完备的教学模式

要想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成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实行因材施教,创造出适合的独特教学模式。而我国各高校的教学方法依旧是传统模式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学生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应用知识。

3.3师资队伍质量不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近年兴起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高校任课教师都是硕士以上的学历,但不少是高校留校毕业生,没有人力资源行业经验,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知识积累明显存在很大的问题。

4拓宽培养高校专业人才的渠道

4.1正确定位和明确目标,培养相应的人才

每个时期,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指引了该专业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当前中国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反映了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一是该专业人才适用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二是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人才缺失;三是社会管理部门缺少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由此可知,高校应掌握社会需求,从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具有胜任力的人才,将培养目标立足于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样才能使该专业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

4.2多角度剖析该专业

统计和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选择情况,了解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针对调查情况,为学生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此外在较高年级设置选修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例如想要从事人力资源规划的学生,可以开设社会学等课程。想要学习人力资源培训的学生,学校可以为其提供教育学、岗位实践机会和实践课程。

4.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对该专业人才着重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有利于学生掌握更专业的技能,不仅要多进行案例剖析教学,还要将更有用的知识注入到实践课程中去。学校可以适当举行与该专业相关的活动,例如让学生模拟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运行以及其他体系的设计等,除此之外,安排学生到真实岗位实习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模拟实验可以刺激学生主动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企业知识,在真实接触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4.4提高教师团队规模和教学水平

着眼于当下,本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已有的教师自身水平较低,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更多的关注专业教师的培养。第一,学校要鼓励支持教师出国进修,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教师多多参与科研课题的探讨,参加相关会议。第二,实践出真知,因此学校也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实践机会,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派出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结束语

当今社会,国家实施人才战略计划,对人才培养异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是其战略关键。高校与企业多进行合作与交流,立足于自身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这样既可以提高高校就业率,也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富强,肖洁,陈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2):66-71.

[2]古银华.转型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可雇佣性培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5):42-45.

[3]黄利梅.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2,(7):127-129.

[4]金延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管理观察,2011,(10):130-131.

作者:曾昌良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