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人才管理发展启示

民企人才管理发展启示

摘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人才竞争力和人才管理水平在民企的发展中成为中心问题。本文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四大发展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营企业人才管理五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常态;民营企业;人才管理;机遇

一、引言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大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报告中提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于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说明我国民营经济将进入一个充满机遇及挑战的新发展时代。

二、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机遇

1.经济结构转型的改革机遇。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大力支持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培育实体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能;另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应当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整体水平。

2.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浙江有利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优劣势互补,各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开发区域资源禀赋。坚持走均衡城镇化道路,鼓励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加快中、东、西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城市群发展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3.市场发展环境和制度环境的肃清。一方面,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建立竞争有序,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同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了民企的合法权益,为广大民营企业安心专心用心谋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4.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活力支持。一方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高校、科研机构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多举措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培养创新人才后备军,推进“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双轮驱动,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另一方面,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的时代,需要更多的社会主体的全力投入。政府要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致大富”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坚守实业、创新驱动的动力,推动区域块状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产业集群的信心和勇气。新常态下,民营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结构转型改革为指导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源动力,在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和更完善的市场及社会环境中,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

三、新常态下民营企业人才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局性的人才观。众多民企认识到人才强企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对人才的本质性理解。部分企业强调高精尖缺人才的大力引进,认为高端人才是人力资本的集中体现,忽视了企业中大多数基层和一般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现。较为关注高端人才与自身行业技术的需求匹配程度,忽视了对中基层人才的素质的同步提升。

2.人才吸引后劲不足。高素质人才对企业平台的要求和自身未来发展要求较高。许多民营企业缺少平台魅力,在后期发展中没有将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有机结合,或难以为人才提供发挥效用所应有的资源,使其往往花费很多精力引进的人才,由于后期得不到预期的自身发展而大量流失。

3.人才视野宽度不够。由于国际间人才流动及技术流通的便利性,使人才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更新换代不断提速。目前我国众多民企存在引进人才渠道较为单一、引才方式缺乏创新性、引才方法专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这限制了民企选择高端人才的范围,缺少与国际高级人才或知识领域的接触和了解。

4.人才培养后备力不足。注重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企业内部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要来源。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平台局限,且缺少对培育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导致其人才后备力不足。后备力不足本身也限制了企业人才生态圈的健康发展,高端人才团队无法得到中基层人才的有效支撑,限制了人才效用的发挥。

5.区域企业人才合作欠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吸引力的提升,对企业人才吸引及留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不少民营企业仅将目光集中于自身,缺乏对地域人才共享和知识交流的正确认知和行动动力。区域内部人才合作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区域人才利用率,也能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

四、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方向的启示及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面对历史性发展机遇,民营企业要抓住转型升级红利,在“强化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战略指导下,加快企业发展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兴企、人才兴企”的核心竞争力。党的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方向模式应当充分结合经济趋势,从五个方面改革创新:

1.注重技术创新型人才发展,加快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当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供给体制质量上。按照精神,民营企业中的传统产业应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为此,民企应当着眼于技术发展与创新,培育出一批技术领先、踏实肯干的人才队伍,加快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同时要充分发扬企业家精神、匠人精神、劳模精神,为经济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繁荣打造坚实基础。

2.科技创新型人才培育能力提升,培养创新人才后备军。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报告明确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民营企业来说除了技术型人才之外,还应当注重对青年一代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以更有效的举措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创新动力。加强科技型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深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带头人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3.人才引进国际接轨,瞄准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近年来我国“”、“”等一系列人才措施,带动了人才和科研体制机制的大胆突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人才氛围。民营企业要充分抓住人才红利,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下,开发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放开全球视野,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特别应当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和原创成果的突破性研究,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及行业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4.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扩大人才辐射范围。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坚持走均衡化城镇化道路,就要在发挥城市群的整体效应基础上,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在多数民企,尤其是制造业民企面对地域劣势情况下,要缩小区域人才发展差距,不但要扩大人才辐射范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更要实现区域人才聚智效应,努力打造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人才特区”,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为保持区域人才数量稳步增长及结构持续优化打好硬基础。

5.完善人才机制建设及管理,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中国处于转型升级、创新改革的攻关时期,为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动力支撑,必须将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民企应抓住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由低成本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时机,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到科技型、创新型人力资源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新时代下民企人才管理应当着力建设具有开放性、高效性的结构优化的人才机制体系,打造重视人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及组织环境,充分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为企业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最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综上所述,当下民营经济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应当聚焦于留住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民营制造业走向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中高端提供人才支持,进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吴浩.贯彻精神 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17-10-23(004).

[2]庄聪生.深刻领会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N].中华工商时报,2017-10-20(003).

[3]杨西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J].煤炭经济研究,2016,36,(04):50~52.

作者:陈兰兰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