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出口企业发展论文

中小型出口企业发展论文

一、中小型出口企业存在的竞争优势

1.较强的创新性。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创新成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而且中小企业组织层次少,上下级关系近,对市场反应灵敏,这些优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2.低廉产品成本的优势。

劳动密集和劳动力的廉价,是中小企业在资源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动成本比较低,加之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材料配件价格低廉等,这些生产诸要素的优势,构成了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廉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以物美价廉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中小型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出口困境

中小型出口企业在21世纪初呈蓬勃发展之势,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发展中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出口困境。

1.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家族式的管理体制,虽然这种管理体制能够满足企业经营要求的统一性和行为的一致性,也能节约管理费用。但是这个家族式的管理机制在随着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企业销售制度、人事招聘管理、人事分工、职工培训、办公室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突出。许多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总是一边闯市场,一边凭经验对企业进行管理,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强调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

2.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等成本攀升,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成本攀升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攀升和原材料以及能源价格上涨等方面。金融危机后,企业综合经营成本普遍上升,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由于受到东南亚等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竞争,只有少部分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将部分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而且提价的幅度很低。近几年,企业工人工资水平上升较快。即便如此,工人流转率仍居高不下,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招工缺口明显。随着市场环境逐步回暖,企业生产订单增加,同类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大提高。而且,近几年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但不同行业原材料短缺情况不同,价格上涨幅度也有所差别。受国家能源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国多个地方出现限电情况,能源供应趋紧已成为制约企业生产扩大的重要因素。

3.品牌竞争力普遍不高。

大多数出口型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由于利润微薄,人才匮乏,很难培育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一些小型出口企业为跨国公司充当加工组装车间,靠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和销售渠道维持生存,出口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能力均不足。加上中小企业的产品可替代性强,面对激烈的行业内部竞争,缺乏产品定价的话语权,以至利润被一再压低,部分出口型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4.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难以良好发展的主要外部原因。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进出口受限,市场需求下滑。虽然我国经济自身具有的特殊性让许多企业受到的波及不大,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出口企业却难以置身事外。大量的外向型外贸企业利润严重下降,许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因为订单不足导致企业倒闭。与此同时,金融风暴导致我国对国际市场投资基金下滑,这也让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国内人民可以用更为低廉的价格购买许多国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对我国低廉劳动力和低附加值的产品的购买量就严重下降,这无疑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这也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发展。

5.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融资难,限制了中小型出口企业经营发展和出口规模。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瓶颈,一般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的途径有两条:(1)内源融资,即企业将自己的积累转化为投资的过程;(2)外源融资,即企业吸收其它经济主体的闲散资金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内源融资获得。而在出口业务中,中小企业缺乏进出口信贷支持和出口信用保险,限制了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并且使出口业务的风险缺乏防范措施。在创业初期,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利润留存来满足企业资金运作需求。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需要从银行间接融资,考虑到中小企业信誉及偿还能力,许多国有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这就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由于缺乏国家或银行的进出口信贷支持,使得中小企业出口规模受到了限制,而且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6.制约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外贸政策体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日益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外贸易的体制障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根本性消除。但是,目前仍有不利于中小企业出口的地方,外贸进出口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以后,对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出口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目前从登记制手续上看仍然存在着不利于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地方。登记制的手续并不比审批制少,由于管理体制产生的高成本并没有得到有效消减。

三、提高中小型出口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深化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阶段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冲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合理实行分权。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者无法处理企业所有事务,此时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分权,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其次,企业应该建立标准的规章制度,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但是一定要有章可循。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领导者能对企业内部实行更有效的控制,尤其在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的形势下,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并且使企业经营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促使中小企业尽快成为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和国际化经营需要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体。

2.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中小型出口企业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采购、生产、销售、资金运筹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扩大产品的利润空间,以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口的,进入国际市场的中间环节较多,企业出口成本较高。中小企业应当加强与国外客户的联系或在国外设立销售公司,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经营效益。

3.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自主品牌。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此类产品不能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领头产业。所以,我国企业应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产品更新,让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改变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思想,而以产品质量和服务及创新为企业灵魂,努力开发技术含量高的制成品替代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出口,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并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4.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同时扩大国内市场。

以欧美为出口对象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在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市场明显萎缩,此时,应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来分散出口风险。同时,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出口型中小企业可以开拓国内市场。

5.依托电子商务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发展路径。

在电子商务日益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开始入驻互联网,其已成为企业拓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之一。对于中小型出口企业自身来说,电子商务可以节省经费、增加贸易机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了依靠中间商带来的约束。对于海外买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进而更加依赖电子商务的采购,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能够使中小型出口企业以更便捷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拓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销售渠道。这是由互联网的特性所决定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能够有效地联接企业和消费者,并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

6.加强汇率机制研究,规避汇率风险。

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将外贸出口企业直接暴露于汇率风险之下,使得当前出口贸易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汇率风险束缚了外贸企业的出易。为了有效防范汇率风险:一方面中小型出口企业应通过引进外汇专业人才,学习和掌握外汇保值套利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外汇买卖来套期保值,降低外汇汇率变动的风险,减少因汇率变化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深化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符合当前出口贸易需要的避险工具与解决方案,以减轻汇率风险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7.发挥监管服务功能,推进中小型出口企业金融服务。

银行监管部门继续发挥监管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中小型出口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引导银行业探索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出口型企业的经营特点:(1)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议抵押物评估、登记部门适当降低贷款抵押物的评估和登记费用,并适当延长抵押物登记有效期限。(2)建议由政府牵头,组建灵活多样的信贷担保机构,为出口企业取得信贷资金支持,提供更多的机会,缓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不足的问题。(3)引导银行业创新信贷方式,如对优质抵押物可以适当提高抵押率,对经营效益较好、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发展前景稳定的企业,可以适当延长抵押贷款的期限。

8.为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

加强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宏观协调指导。围绕中小企业的出口和国际化经营,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和贸易政策。将中小型出口企业纳入我国整个国际化战略体系之中,做好中小型出口企业国际化战略转移。另外,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精简外贸审批及登记程序,是中小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节约时间和费用,更快更好地抓住商机。

四、结语

总之,助力中小型出口企业走出发展困境,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亦需要出口企业苦练内功、转变思路、并能够活学活用、审时度势,进而抓住契机、求得发展。

作者:毕忠伟 单位:宁波辰昊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