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行内就业问题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行内就业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实际情况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行内就业率较低,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后,并没有在专业范围内就业,这种现象在很多高校存在。一方面是国家对旅游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行内就业率的走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高职院校和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业指导较少

学生入学开始,逐步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旅游行业有了感性的认识,在面对就业时,对工作的认知、薪酬待遇、个人的择业价值都出现不同的问题,甚至再就业一段时间后,依然很难适应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出现这些问题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面对毕业生展开,主要以就业指导课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大多为开设时间较短,或者以慕课的方式在网上教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较差,对以课程进行开设的就业指导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是学校没课上了,才给他们开了这门“没什么用的”的。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会大大降低,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毕业离校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高职院校肩负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在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就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结合当下的就业情势,帮助学生提前分析行业内就业。就业指导教育应该在大学整个过程中进行,而不是集中在某个学期。

二、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

旅游业本身要求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处理人际关系、了解政策法律相关信息,身在游客立场为游客着想、心在旅游公司为公司牟利。这要求旅游工作者是“全能型”人才。但高职院校资源有限,培养什么样的旅游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最大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都会把培养目标简单制定为旅游管理方向。方向的不明确致使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就会出现庞杂、重复的现象,有些课程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性开设,比如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主的《中外民俗》、《旅游地客源国概况》,这两门课可以选其一开设;《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概况》可以不开设在以导游为主要方向的培养方案中。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给学生传授的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适应学生就业的课程,教会学生融会贯通,比如对滕王阁景区的讲解能否利用《导游基础知识》里的古建知识对滕王阁建筑进行讲解,而不是简单按照百度的导游词来讲解。

三、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缺乏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鸿沟

很多学生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之初,认为这个专业就是可以到处玩的专业。在毕业找工作时,发现期望薪酬远远高于实际薪酬,工作的难度超出自己想象的程度。以导游为例:面对不一样的游客说着相似的话,强体力劳动下还要回答不同游客相似的问题;加上一些社会评论对导游的片面认识、导游本身不高的底薪;工作中没有处理好的各种关系增加了就业者的精神负担。这些都让刚就业的学生被迫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这种不满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其他人,形成恶性循环。结合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希望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意义。

(一)丰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类型,这类课程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对于以课程形式安排的学习内容有较大的抵触,所以笔者建议,将就业指导教育做到课上、课下相结合。课上,教师除进行理论讲解外,建议将任务驱动法切实应用,比如对国家旅游发展的分析、旅游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的调查分析等,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本人认为不必可以追求标准答案,在调查、分析、理解过程中,相信学生自己会形成认识。课下,讲座、社团必不可少。学校、院系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本校优秀毕业生,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认可度的专家开展讲座,实际工作与心灵鸡汤同时灌输。建议减少读稿纸一类的讲座,大多数学生对这类的讲座不认可,很多学生也是“被逼”去听这一类的讲座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建议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从大一的专业定位,到大二的间接感知,到大三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在学校的阶段不同,因时施教。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价值取向,提高行内就业率。

(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方向性

现代旅游逐步趋于智能化、国际化、全域化,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也应该逐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体现特色,突出方向性。以导游方向为例:旅游管理导游方向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针对这一方向的就业,除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要求外,还有一项硬性规定:考取导游证。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定,导游资格证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只设置考试大纲,内容规定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范围内。如果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导游方向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应该突出其特色,将有利于导游考试的课程和实践相应设置。

(三)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实训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感知工作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训基地一定要真实,不只是购买桌椅板凳后的理论操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陌生游客进行练习。以导游带团为例,游客来自四面八方,秉性各异,导游如何集中、如何讲解、如何回答问题、如何互动,这些都不是单靠理论知识可以解决的。但是对于学生在旅游旺季进行顶岗实习,淡季补充理论知识,笔者建议慎重考虑,一定要结合本校学生本身的特点和情况。以上只是笔者浅薄的认识和理解,限于知识、能力难免有偏颇的地方,希望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行内就业稍有作用。

作者:魏雅姝 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