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摘要:文章从旅游人才供给侧改革的角度,论述了“一带一路”旅游国际合作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指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过程出现的偏差,最后提出面向“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需要的旅游毕业生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一带一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缩写B&R)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于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借用历史上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国家间的旅游活动也将更加频繁,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上升,这对我国旅游人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对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因势利导,精准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

一、面向“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旅游合作必将扩大国际的旅游合作,推动沿线国家间的国际化发展,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国际旅游业生力军的摇篮,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第一,全球视野观。就是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旅游业。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遍布全世界,旅游者也是在全球流动的,尽管不同消费偏好的旅游者有一定的流动规律,每一位旅游者不大可能走遍全球,旅游流的强度也有大小强弱之分,但从整体上来说,旅游业是全球整体的活动。第二,全球价值观。既然旅游是跨国界的贸易活动,就需要具备全球的价值观来衡量旅游活动,而不能仅仅用一个国家或局部区域的价值观来认知或经营管理旅游业。因此,从业者必须以普适性的价值观来看待人类的旅游活动。第三,全球文化观。各区域性的文化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会表现出文化的冲突和隔阂。旅游从业者必须冲破这种局限性,站在全球的利益上来消解文化的障碍,用欣赏的眼光甚至学习的眼光来认知全球文化差异。第四,全球生态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自然世界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旅游者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因为旅游者走遍全球,就更应该爱护我们的地球,用生态保护的责任来开发旅游业。从业人员更有责任宣传和教育旅游者保护环境。第五,全球命运观。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共识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他们也在不断地做出努力。旅游者相对来说属于强势群体,不能够凌驾于弱势群体之上。应树立人人平等的理念,在活动中尊重目的地人民、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和文化。第六,全球信任观。旅游活动的前提是安全与稳定,只有互相信任才有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旅游者需要建立全球的信任观。从业者更需要走在前面,带头和示范,信任别人,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面向“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

国际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被认为是跨界的、无国界的、甚至是无边界的活动,决定了旅游人才知识的国际化和丰富化,因此,只有旅游人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旅游环境,服务好各地的旅游者。第一,历史知识。旅游活动是一种学习和认知,旅游者需要从导游那里学习旅游目的地的历史知识,这既是旅游吸引物,又是学习对象。因此,导游人员必须是一位“世界通”,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世界历史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给旅游者传播真实的悠久的人类灿烂文化。第二,地理知识。旅游活动就是跨地域的消费活动,旅游者离开生活环境到异地进行消费活动,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地理知识,同时地理的差异性也是触发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导游人员必须是一位“地理教授”,随时接受旅游者的地理知识咨询。第三,民族风俗。不同国家的居民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表现出来就是民族风俗的差异化。导游人员必须是一位“民俗专家”,从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角度给旅游者有的放矢地提供各地礼仪和习惯,引导旅游者在尊重各地习俗的前提下进行消费体验。第四,各国禁忌。由于信仰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各地有许多禁忌,旅游者需要“入乡随俗”,不能“凌驾”地方禁忌。导游人员必须把这些禁忌全盘告知旅游者,并告诫旅游者遵守和服从。第五,旅游知识。旅游者队伍越来越庞大,但不少旅游者是首次出境旅游,即使是多次旅游的人,也未必是成熟的旅游者。因此需要旅游从业人员运用自己的丰富的旅游知识对旅游者进行帮助或者教育,提高旅游者的游览满意度和旅游体验。第六,文明知识。国际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文明素质的体现,旅游者还扮演着民间外交大使的角色。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跨国交流的文明知识,在游客面前以身作则,带头进行文明沟通,以教化旅游者。

三、面向“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

旅游业既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敏感的行业;旅游业还被认为是跨属性的行业,既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从事旅游业工作,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够做好相应的工作。因此高等学校旅游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以下六种能力。第一,多语种能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语言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言人才有巨大的需求。据统计,“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四十余种,这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外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常用的英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泰语、马来语、越南语等,学生应该尽量有所掌握。同时对于汉语除了普通话以外的其他方言,譬如,西南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等也需要有所掌握,甚至一些少数民族方言,譬如,壮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能够说上几句日常用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深度沟通能力。旅游的魅力在于差异化,越有差异就越难以沟通。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与多种多样的人打交道,学会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打交道,学会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人打交道,学会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打交道。第三,当代科技能力。随着当代科学技术譬如,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的运用,旅游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作为未来的旅游从业者,在校的大学生必须全面掌握这些当代科学技术,以便在工作中轻车熟路地使用这些技术,以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第四,心理宽容能力。旅游从业者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游客和居民,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也复杂多变,难免会产生焦虑的心态。因此需要旅游从业者学会宽容和包容,学会化解困境。第五,坚强体格能力。旅游活动需要跋山涉水,需要日夜奔波,需要连续工作,体力消耗极大,没有坚强的身体素质便难以胜任这个行业的工作。旅游院校必须对学生进行体能的严格训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野外生存能力。第六,善良正直能力。旅游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低级趣味的诱惑和精神污染,如果意志不坚定,自制力不够强,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具备正直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面向“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需要的人才培养偏差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培养方案以大类为主,忽略了专业性和特殊性,同时培养方案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造成一些偏差,需要引起业内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否则今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

(一)旅游专业院校培养高端人才比重低

2016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共604所,开设旅游管理类高职高专的普通高等院校共1086所,开设旅游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924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的比例仅占四分之一左右。2016年全国旅游相关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360人,毕业311人,在校1403人。全国旅游相关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1679人,毕业1390人,在校4481人。本科方向全国共招生3.4万人,毕业4.1万人,在校14.8万人[2]。由此可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总数少,旅游管理专业高端人才比重较低,招收与培养的人才较少,并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旅游人才的庞大市场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走向两极化

目前旅游教育培养理论与实践不能同时兼顾,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教育。对高职高专类的旅游专业的学生,他们更注重实践版块,平时的课程也是以实践操作课程为主,外出实践的机会比较多,但是理论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理论的缺乏会阻碍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限制了他们的职业高度。同时高职高专类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与旅游业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脱节。对本科类的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版块被忽视。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较差,进入市场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实践与理论的不平衡也会产生思维障碍,阻碍学生的行业能力的发展。同时到了旅游行业也会与业内的老员工产生“冲突和矛盾”。对于研究生来说,如果能在本科阶段就有一定的旅游实践基础,对他们研究的方向及实用性都很有裨益。但是,不少考生是从其他专业考入旅游管理专业的,并不具备专业的基础能力,他们的择业目标并不是旅游行业,致使学不致用,造成严重的培养成本浪费。

(三)课程设置涉外内容少,缺乏创新思维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存在课程总量严重偏多、课程范围过窄、课程内容滞后的情况。高职高专的课程总量比较少,学校在校的时间非常少,只有两年时间,能学到的知识比较有限,一般是基本通识课和必要专业课,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与旅游专业要求的“杂家”距离太大。本科类院校的课程总算比较多,但仍然不能避免课程范围过窄的弊端,通识类课程较多,专业课不足,涉外的课程几乎没有,与旅游专业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人才的要求距离太大。“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需求非常迫切,而且要求很高[3]。目前的人才培养状况根本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

(四)教育机制保守传统,缺乏国际化竞争力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重要的途径。但是当前我国旅游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明显偏低,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非常传统,课程的国际化程度非常低,多语种课程少、外国历史、文化、风俗课程等国际视野培养类的课程太少;与国际著名旅游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不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运作缺乏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国际院校间旅游合作交流项目没有良性的沟通合作机制等。致使毕业生缺乏国际意识,不具备国际就业的竞争力,根本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旅游合作需要。

(五)简单的移植性教学,知识创新力不强

很多院校旅游专业都是从其他学科演变而来,基本师资与基础知识受制于原来学科背景的制衡,大多数是移植性教学,简单的学科加旅游,旅游学科新知识没有与产业同步发展,一些教师信息化水平较弱,很难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新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与需求,也有一些年轻教师学历很高,但缺少系统的实践专业训练,导致所授课程滞后于当前形势,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旅游教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性突出教材,大多数是基于简单的学科知识加粗浅的旅游知识,没有真正反映旅游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规律,这些现状制约着学生的创新力和旅游业的发展。

(六)社会认知出现偏差,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社会认知的偏差,中国旅游企业准入门槛过低,导致一些人认为旅游业不需要高学历人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很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人才的认知偏差,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认知错误,对旅游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从业热情不高;同时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吸引人才的能力非常弱。

五、面向“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需要的旅游人才的培养方法

旅游业具有开放性和跨界性的特点,旅游业还被认为是跨属性的行业,既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因此具有走向国际的化先导基因。培养先导产业的从业者必须有先导的观念和方法。

(一)加大供给侧改革,机制驱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予以支撑。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加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高等院校需要加大供给侧改革,面向“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确保人才的供给。需要增设新的专业,譬如,邮轮接待专业、旅游策划专业、旅游电子商务专业、旅游运动专业等,适当扩大国内旅游专业的招生数量,扩大硕士和博士的招生规模,尤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更多的留学生[4]。从源头上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供给。

(二)革新课程设置,设置国际化课程

革新课程设置,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的是国际化人才,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大量的国际化课程。其次,适当均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配比,弥补短板,提升毕业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最后,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课程,丰富大学生历史文化知识。

(三)多语种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可以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壮大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是就业的前提。在外语教学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可以作为一门大类,但是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中,英语不是唯一的沟通语言。高校可以适当增设多语种选修课,为中国与不同国家间的旅游合作输送合格人才,这是旅游专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本方法。

(四)加强境外合作办学,扩大与国际跨国旅游企业的合作

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联先通的独特优势,旅游专业应当主动作为,先动先行,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旅游先通”。随着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日益深化,包括旅游教学的合作也需要深化。譬如,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境外移动课堂教学、互授学位。这将有效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5]。同时加强与扩大国际跨国旅游企业的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使毕业生提高对行业的认知度,对行业的忠诚度,毕业后到旅游业就业,学以致用。

(五)实战化培养,适应时代要求

培养面向“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需要的旅游毕业生,需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进行实战化培养,使学生养成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譬如,学生宿舍设计成高星级酒店,餐厅设计成“一带一路”的特色餐厅,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服务、的体验服务,进而养成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另外,创建智慧旅游实验室和旅游大数据实验室等,提高学生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能力。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需要贴近实战化的教学,贴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观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合格与优秀的。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材质量

由于高等院校对教师队伍的评价指标失策,致使教师队伍走向两个极端,要么重理论,要么重实操,没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首先“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是两者平衡的发展,国内与国际视野两者平衡的发展,不可偏废。其次需要双向交流,旅游院校的师资到旅游企业挂职,旅游企业的高管到院校兼任教师,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有利于促进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眼高手低”或“手高眼低”。最后争取全国统编教材,本着培养国际一流毕业生的目标,尊重教学规律,编写出一流的教材,保证教材的质量。或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换教材。总之,“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和模式,从源头上保证高质量人才的输出,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冉晓彤.浅谈“一带一路”的深远影响[J].科学导报,2015(14):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人事司.2016年全国旅游教育统计培训[DB/OL].

[3]郭福春,王玉龙.“一带一路”建设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121-124.

[4]刘宝存,张继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地位、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5):11-14.

[5]周?.“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专业教育初探[J].职业,2017(14):43-44.

作者:凌常荣 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