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管理实践研究

有效课堂管理实践研究

【摘要】

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现有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原因剖析,提出有效课堂内在、外在与支持标准,并给出提高课堂管理有效性方法建议。

【关键词】

教学管理;课堂管理;有效性;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学习知识主阵地。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良好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一、新建本科院校课堂管理问题

1.目前课堂管理问题颇多,效果低下

从目前大学课堂状态不难发现,教师讲课缺少方法、缺少激情、缺少交流、缺少趣味、缺少课堂容量,学生不爱到课、不爱抬头、不爱交流、不爱做笔记、不爱做作业。这普遍存在的“教师五缺少、学生五不爱”状态下的课堂是教师辛苦、学生痛苦、课堂沉闷、效果低下。

2.新建本科院校课堂管理问题更为突出

新建本科院校建校时间短、规模发展快,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专职少、兼职多,教师管理困难,学校课堂管理要求难以贯彻;传帮带效果不明显,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困难,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也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有效把握重点难点,并灵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另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在大学这种教育模式下,不能有效配合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甚至是逃课,课堂管理问题更为突出。

二、影响课堂管理有效性因素分析

1.师资队伍

新建本科院校近几年规模发展迅速,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薄弱,前期以兼职教师为主,近年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但由于在办学水平、职称评审、科研条件、教师待遇及职业前途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有一定差距,对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特别是学科专业带头人没有足够吸引力,以至于高水平的专职学科专业带头人较少,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35岁以下青年教师较多,缺少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教师。

2.学生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录取分数低,学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对于教师引导、约束有很大依赖性。而较多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组织不够严密,课堂授课内容空洞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有极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不布置作业,不抓课堂纪律,以致学生学习目标缺失。

3.课堂管理支持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都加强了教学监控,每学期都有开学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日巡查制度,对于教学秩序进行监控;专家督导,深入课堂一线听课。但这些措施的重心多半在于对教学秩序的维持上,即便是专家听课也因为人手原因,覆盖面不够,另对于单个教师的指导持续性也不足。使得教师们虽然对于课堂教学要求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三、综合改革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1.有效课堂是课堂管理的基本目标

目前对于课堂的描述很多,有效、高效,甚至是卓越,都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本质———那就是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的最大效益化。有效课堂是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表现出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有效课堂是基本目标,高效课堂是中级目标,卓越课堂是高级目标。

2.有效课堂的内涵

课堂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与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教师是课堂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均处于较好的状态,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从职能部门进行管理的角度讲,能够方便、有效地指导、监控和保证有效课堂的开展。

3.有效课堂建设原则标准

课堂有效性包括教师教的有效与学生学的有效及职能管理有效。可以将有效课堂按照外在标准、内在标准与支持标准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外在标准主要指教师教学基本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板书水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教学状态是积极、富有感染力和魅力;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不良行为的发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听讲状态。内在标准主要指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把握、设计及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教师教学内容是符合培养目标规定,其深度和容量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能够降低学生接收知识的难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教师通过作业等方式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初步巩固,并通过课后的复习作业进一步巩固或深化;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使学生在课堂、课后乃至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端正的态度、良好的学风。

4.课堂管理改革的关键内容

课堂管理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方法的选取、教学课件的制作等,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成立课程组来解决,可以形成规范性的资料执行。但如何将这些教学基本文件很好地贯彻执行是应该重点研究的,也是教学管理改革的关键内容。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重视过程性学习评价与考核,化一次终结性考试为多次过程性考试,对学生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和任务,并及时进行考核;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考核范围。灵活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学术小论文、课程设计、调查报告、读书心得、案例策划、小组学习等),以考促学。完整的课堂管理应该将学生课外的学习变得有目的、有内容,把课内外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又反馈了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提高课堂管理有效性方法建议

1.职能部门转变管理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普遍薄弱,专职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不甚丰富,要加强对于他们的教学规范指导。比如教学规范可以进一步进行内容丰富,附加知识讲解等。课题组对教学规范从备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仪态、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纪律、课堂组织、课后作业批阅、辅导与答疑都作出全面细致的梳理。并对教师理解困难,或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附加讲解,比如提供教案与讲义的区别、教学方法的认识、教案编写样本、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2.规范过程性考核

化一次终结性考试为多次过程性考试,按照考核阶段不同,可分为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过程性考核所占比例为30%—100%。对学生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和任务,并及时进行考核;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考核范围。灵活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学术小论文、课程设计、调查报告、读书心得、案例策划、小组学习等),书本内外、课堂内外有效衔接,以考促学。同时将行为规范要求纳入课堂管理范畴,建立严谨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并严格要求学生;首次课就向学生公布考核要求,及时制止课堂学生一切不良行为,引导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

3.鼓励师生进行教与学反思

鼓励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并不断实践改进,有利于弥补日常教学中的失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改进教学设计,也有利于反思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计划要统一学生学习笔记本,并在笔记本的隔页上印制鼓励性话语,让学生在使用上有所期待,另设置与教师互动沟通模块,可以直接多渠道与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4.搭建课程建设平台

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课题组试点采用项目制形式进行推广实施。本阶段选取3门课程进行试点,对选定的课程进行建设支持(提供经费补贴、规范建设内容与要求),并在期中教学检查予以监控。旨在鼓励教师进行规范教学,形成样板示范作用,逐步带动其他教师进行。

作者:宋天妹 苏光霞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燕:《课堂教学质量评教结果的分析与建议》,《赤子》2015年第7期。

[2]张嘉敏:《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专业课启发式教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