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差异探析

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差异探析

[摘要]

近40年发展繁荣的中国酒店业专业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专业教育改革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发达的美国高校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能为中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文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评价四个方面对中美教育进行了差异分析,并提出了如下对策: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培养学习热情及积极性。

[关键词]

中美差异;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发展对策

一、研究背景

美国酒店业发展较早,规模巨大,现拥有万豪、希尔顿、凯悦等众多世界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在美国本土有近100万家的食品服务企业,同时还拥有将近30万间客房的酒店,酒店经营和管理经验丰富,直接刺激了美国酒店高等教育的飞速成长,催生了大量以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而闻名的院校,如康奈尔大学、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休斯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及威斯康辛大学等。他们拥有鲜明的院校品牌特色、明确的培养目标、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及多元的成效评价体系,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高档酒店、知名旅游景区、、豪华游轮等。中国酒店业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近40年的学习和探索之中循序发展、日渐成熟,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分化的大背景下,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的酒店专业人才供不应求,酒店管理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565所、高职高专院校1068所、中等职业学校933所。其中,招收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总计131所,全国共招生10165万人,其中已毕业1336人,在校仍有23875万人。虽然中国酒店管理教育不断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毕业生专业就业率低、酒店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借鉴美国成功教育经验,思考探索中国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之路。

二、中美高校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差异分析

1.培养目标差异。美国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如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全球酒店行业培养领导型人才,以及为国际连锁酒店、餐馆等相关企业输送高级管理人员。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多追求高标准高要求,以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理论储备,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使其具备特有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酒店业中崭露头角,继而成为行业领袖。在此培养目标下,美国高校更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着重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析、探讨及合作,重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求更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中国酒店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则较为宽泛,如首创旅游管理专业的南开大学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国际化视野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北京联合大学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解决酒店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现实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国高校或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或过分强调一线操作技能,与企业高管、行业领袖培养相距甚远,给学生造成酒店从业人员皆为廉价劳动力的错误印象从而对专业就业前景失去信心。

2.课程设置差异。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酒店管理院校大多依照行业需求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数量较多,知识面覆盖广泛,体系清晰易懂,且专业课程安排较为实用。其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和行业指导性,教授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联系行业热点话题,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以康奈尔大学为例,酒店管理专业主要设置以下课程:酒店概论、餐饮服务概论、人力资源管理、烹饪原理与实践、酒店营销管理、餐厅管理、战略管理、酒店设备操作、服务运营管理等。另外,美国院校实行较为完全的学分制,学生在课堂时间、授课教师、学习方式、专业选择等方面享有极大的主动权,学生可参照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同时进行跨专业、系、学院甚至学校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学分管理制度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差异,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特点、自我期望和现实需求等因素选择课程,由此促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中国高校酒店管理课程设置大多依照学科的逻辑构造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及专业素养为指导方向,涉及较多经济学及管理学方面的理论。其在纵向上表现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横向上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划分,其中基础课程占比偏大,涉及专业知识较多的专业课程比重偏小。以南开大学为例,酒店管理专业主要设置以下课程:旅游学原理、旅游英语、营养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法、旅游市场营销、休闲美学、旅游饭店管理、休闲学概论、度假村经营管理等。这种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逻辑关系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但该模式不可避免地会过于偏重理论而轻视应用,导致授课内容与工作实际关联不够紧密,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校教育与行业就业的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习缺失目标引导。此外,相较于美国,中国实行不完全学分制,学生缺少自主选择权,课程基本由学校安排,选修课程的选择面较为狭窄,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行业的兴趣。

3.教学方法差异。美国高校教师由专职教师及业余兼职讲师组成,后者大多为在职的企业高管和行业专家,拥有丰富的酒店管理实战经验,掌握酒店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可根据企业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出现人才供需错位问题。授课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外,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话题讨论,通过针对性的游戏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引导学生对行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将学生分组制作商业企划来加强其团队协作能力,邀请行业精英来校分享职业历程以提高学生的领导意识和职业兴趣等,正是在多样化的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市场调研、企划制作、小组讨论、演讲等教学方法训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对行业的热情日益高涨,专业素养逐渐养成,各项能力得以强化。同时,实践教学也是美国教学方法中一大关键环节,院校设有相关的学生组织和部门来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大量行业资源,如协助本校开展各项展会及接待工作,提供在知名酒店、餐馆、展会及其他相关企业参观、实习以及志愿服务的机会等,对学生近距离接触酒店行业并逐步完善职业规划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相较之下,国内院校教师一般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及备受肯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多数缺乏从业经验,无法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第一手信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意,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内容与实际酒店业务脱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独立思考机会甚少,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很难做到对理论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中国高校大多仅依据考试成绩衡量学生能力,并将其作为升学申优的唯一标准,直接促使学生仅关注书面考试成绩而忽视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不利于其今后在酒店行业中的职业发展。

4.教学成效评价差异。在教学成效评价方面,美国高校不但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成果,更重视考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是否给予足够的关注、尊重和帮助,以及学生是否能通过教学过程在各方面得到提高。一方面,在学期教学工作结束后,学生按要求完成学校发放的教学评价调查表,内容以学生对于教学的切身感受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点,通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来衡量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将书面考试、课堂出席率、课堂小测试、分组项目、志愿活动、课堂参与度、专项论文等内容纳入课程的总成绩计算,以此体现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中国高校教学评价聚焦在教师的个人教学表现,较少涉及学生个人的进步状况,仅通过考试和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评价不关联。也就是说,美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收获,而中国高校更关注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体验质量。

三、中国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提升对策

1.创新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应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高星级酒店及相关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领导人才,由此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根据酒店岗位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来及时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重点,使得学生更快适应酒店岗位实际操作要求。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从目前多数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而缺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改革重点应是对原有课程体系加以整合梳理,删除重复内容,多设置综合类课程,明确各课程的授课内容,既避免重复又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其次,开发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在网络时代,技术和信息更新不断加快,酒店经营与管理也需要善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以组建创新小组、兴趣小组的形式开设实践课程,师生合作,充分激发双方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目前中国酒店行业人才缺口中,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线员工备受青睐。酒店运营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层普遍表示,虽然本科毕业生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理论知识教育,但是缺乏对具体业务的了解,无法快速胜任一线服务工作。而一线服务工作又是酒店人才职业晋升的基础,很多毕业生因无法顺利通过一线服务工作考验而得不到晋升,从而中断酒店职业生涯。因此,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加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基层操作技能的训练、服务意识的养成、服务热情的调动、企业管理环境的熟悉等,科学合理安排实践内容,使毕业生能快速顺利度过基层服务工作阶段。首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组织规划实践技能训练方面的活动,如专业技能竞赛、热门话题讨论、兴趣小组、商业企划制作、市场调研等,树立团队合作理念,提高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酒店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并进行分析与研究。其次,全面推行实景化实践教学新模式,采用现场教学、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场所进行教学,如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岗位要求进行教学指导,实现“零距离”对接,既巩固学生专业技能,又能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有利于提升现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完美联合。最后,尽可能多地邀请酒店业资深管理者、专家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以其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切身体会来进行实践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就业建议。

3.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如何更好地搭建学习与就业之间的桥梁是企业与高校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校企双方首先必须意识到学校教书育人和企业培训上岗之间存在价值观引导和能力培养重点的不同,双方需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资源互补,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的专业人才为共同奋斗目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累积了大量极具教学意义的现实案例,却缺乏系统整理而无法做到物尽其用,可考虑双方合作开发有关课程,丰富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南开大学“国际酒店管理英才启航计划”可以称得上近年校企合作的典范。该项目由中国南开大学、美国万豪国际集团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三方共同创立,包括18个月的校内学习和长达38个月的在线学习和实地见习,以学生在见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为依据判定其实习成绩。该计划的培养模式是校企紧密协作的重要成果,线上线下双向学习,中英双语教学,专业领域自主抉择,行业人士专业辅导。以能力培养及提升为方向,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理论知识、提升岗位技能和培养工作热情,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酒店行业当前最紧缺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万豪国际酒店集团还对优秀学员优先录用或推荐参加“启航者”管培生项目,培养其成为管理储备人才。该计划无疑创新了国际化酒店教育的合作模式,回归了高校酒店教育的本质,集合国内外顶尖人力和硬件资源为中国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打造适应中国现有国情和当前酒店业市场行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4.培养学习热情及积极性。根据笔者对中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真正热爱酒店业而选择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见,大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分数低被调剂等原因无奈就读,有些学生深受父母或传统思想、周边社会氛围影响,认为酒店业是“吃青春饭”的服务行业,社会地位低下,对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正确认知和学习热情。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担负起帮助学生摆脱偏见、培养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这一重任。首先,专业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不仅应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也需具备适当的酒店从业经验,生动的经历分享有助于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好奇。其次,高校应多邀请酒店资深管理人员来校分享职业感悟,其大方的谈吐、得体的仪表、认真的专业态度及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展现酒店从业人员专业精英的面貌,极大激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工作的热情和向往。最后,学生自己也应努力转变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科学理性的择业观,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和职业目标,以激发自我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

四、结论

为满足酒店业日益壮大而带来的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差异,在借鉴美国经验与尊重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联合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优化升级中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专业品牌特色,帮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提升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专业就业率,将专业知识和能力服务于酒店业,从而顺利踏入酒店职业生涯。

作者:吴新宇 陈佩佩 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商学院旅游系 苏州尼盛万丽酒店

[参考文献]

[1]陈作美.我国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1).

[2]陈运生.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2).

[3]方向红.中美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5(S1).

[4]葛晓虹,孙华迪,范迎宾.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9(49).

[5]刘亭立.中外饭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证分析——以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2003(S1).

[6]王文君.中美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4(S1).

[7]杨慧敏.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OL].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2016-08-26].

[8]杨舒媛.浅谈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与改革[J].青年文学家,2014(6).

[9]张飞.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之路[J].经营管理者,2011(8).

[10]钟栎娜.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J].学周刊,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