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技术管理措施

养蚕技术管理措施

摘要:蚕儿饲养的好坏,蚕茧质量的优劣、产量的高低,和蚕儿的饲育环境和技术管理措施是密不可分的。着重探讨了蚕儿在饲育过程中的环境调节和相应技术管理措施。

关键词:蚕桑;温湿度;桑叶;眠起处理

0引言

蚕儿自收蚁到结茧要经过四眠五龄的发育过程,在正常的温湿度保护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情况下,要经过24天左右方能老熟而吐丝营茧。此期间的管理得当与否,对蚕茧的产量高低、质量优劣和提高家蚕叶丝转化,提高担桑产茧量,增加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养蚕期的环境管理

蚕是生活体,即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不能离开环境而存在,且在其生活过程中,不断吸取外界物质转化为其本身的营养物质和构成细胞。同时不断从外界取得能量或通过分解营养物质释放能量,作为生活的活动能力。因此对蚕生长、发育、繁殖、对刺激的反映等等生命的现象和特征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加以了解。

1.1温湿度调节

稚蚕期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比壮蚕期大得多,为了促使发育齐一,稚蚕期应重视保护。稚蚕期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壮蚕期则相反,要求较低的饲育温度和较干燥的环境,高温多湿环境易使蚕体虚弱导致发病。因此壮蚕期饲育温度以23~24℃较为理想,茧质优良,产量表现良好。

1.1.1稚蚕期。稚蚕期对温湿度要求高,室内要达到目的温度必须加温,这易使室内干燥,桑叶虽采用防干育,但由于蚕座残桑薄,切桑分寸小,叶易干萎而使蚕遭到饥饿,因此调节的重点在保温保湿。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薄膜覆盖时间。蚕座覆盖薄膜对桑叶保鲜,防止过早萎凋发挥重大作用,但也容易造成蚕座湿度增大,特别是阴雨天气尤为厉害。因此必须灵活掌握薄膜覆盖时间,提前揭去薄膜,促使蚕座干燥。

1.1.2壮蚕期。壮蚕期对温度要求不高,但空气中湿气较重,室内由于给桑量多,水分蒸发量多,常处于低温多湿或高温多湿的环境,多湿对壮蚕危害较大,必须用各种排湿的方法促使室内干燥,如室温偏低时可开窗加温,高温多湿时用电风扇鼓动气流,减轻蒸热危害。

1.1.3变温饲育。蚕在千万年的自然驯化过程中,无日不遇到变化的温度,蚕的特性是适应于变温。如果温度在不高于适温和低于起点温度之间变动,那么温度的变化可以使蚕儿发育加速,增强蚕的体质,蚕的适温范围为:1龄26.5~28℃,2~3龄25.5~27℃,4龄25~26℃,5龄23.5~25℃。蚕儿在各龄给桑初期宜适温偏高,中后期宜适温,偏高温度有利于提高蚕儿食桑速度,提高食桑量。适温情况下,有利蚕儿对桑叶的消化吸收,减轻新陈代谢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利提高蚕儿叶丝转化率,提高担桑产茧量。蚕儿少食期宜适温偏高保护,此时有利提高蚕儿食欲,提高食桑量;蚕儿将眠期在适温偏高温度保护下,有利促进蚕儿加速入眠,提高就眠整齐度,方便后期操作管理。

1.2蚕室气流调节

蚕儿给桑初期适当控制通风量,以利桑叶保鲜,延缓萎凋速度,中后期桑叶基本吃完后,适当加大通风量,促进室内空气新鲜,减轻空气湿度,促进蚕座干燥。低温干燥天气,也应适当控制蚕室气流,以增温保湿为主。

2蚕的饲养管理

养蚕就是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优良桑叶,依据蚕的生长发育阶段,按一定量给予,促使蚕健康发育,吐出较多的丝束,群众总结出“良桑饱食”四个字,可以说是养蚕技术的基本要求。

2.1桑叶选择要求

2.1.1不含有害物质。对过多施用速效性氮肥,尤其施用硝态氮时,如果桑叶采摘过早或长期遭受阴雨,硝态氮被根部过度吸收,不能全部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蛋白质,在叶中多量地硝态氮存在,对蚕虽无害,但经还原为硝态盐则对蚕易产生中毒。

2.1.2营养价值高。营养价值高的桑叶,还原糖含量充足,在蚕体内积蓄的能量增多,对蚕构成一定体质所需能量减少。有利提高桑叶叶丝转化率。叶质优良蚕儿食下后,营养积累足,蚕儿就眠率、就眠整齐度高,有利蚕期操作管理。

2.1.3叶的被食良好。蚕所食桑叶,以很少残余为有利,如1龄叶,以叶肉大部被食,留存上表皮为合适,2龄用叶则要求能被食穿成孔洞,这种良好的桑叶,蚕的消化率也较高。

2.2桑叶选择标准

秋期收蚁一般用3~5位叶,以后用4~6位叶,二龄用6~7位叶,饷食用上龄盛食期叶质,三龄和四龄初桑叶要保持质量,不可忽视。春天三眼叶要按排三、四龄蚕使用(表示)。

2.3桑叶质量调节

由于非人力所能克服的不良气候影响,有时不可能采到各龄适熟叶,或是因受干旱影响,桑叶中的水分、粗蛋白质、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显著比正常发育的叶少,蚕对这种桑叶食下量就少,食下后的消化率也低,对小蚕的损害较大,此时可在清晨采摘桑叶,并在叶面进行补湿,以增加食下量和提高消化率。如在水涝和多雨气候影响下,叶质成熟缓慢,各种营养物质合成量少,在此情况下,可在傍晚时采叶,并应适当延迟贮桑时间,以减少叶中含水量,使一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糖而提高营养价值。从蚕龄发育来看,各龄起蚕抵抗力都较差,食欲不很旺盛,此时要选择较好的叶饲养,至盛食期叶质可以差些,接近将眠期,为力求眠起齐一和眠蚕贮存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样要求叶质优良。

2.4用桑量调节

2.4.1看蚕给桑。根据环境条件,蚕的动态、食欲情况,确定给桑时间。蚕胸部膨大、头胸部昂举或体躯伸长静伏,皮肤呈暗色而紧张,这是饱食状态。蚕胸部稍带透明,体躯伸长爬动,这是求食状态,此时为给桑适时。蚕胸部透明,皮肤松弛,口吐丝缕,这是受饿而疲劳状态,此时应抓紧给桑。

2.4.2根据蚕的生长发育掌握给桑量。少食期:皮肤多皱,约占一个龄期的25%,这时消化机能弱,不能给桑过多,饷食用桑约占前龄盛食期的80%,此后渐次增加,通常这一阶段以给桑后至下一次给桑前将近食尽为宜。中食期:体色逐渐转青,体躯细长,约占一个龄期的25%,给桑量也不宜过多,至下次给桑前有少量残桑为适度。盛食期:体色青白,皮肤紧绷而有光泽,体躯细长,约占龄期的37%,食欲旺盛,食桑量多,必须达到良桑饱食,使其积蓄充足养分以供眠中消耗。催眠期:皮肤紧绷发亮,体躯粗短,约占龄期的13%,食桑量逐渐减退,给桑量可以酌量减少,但要防止饿眠。

2.4.3根据给桑回数掌握给桑量。由于给桑次数有多有少,每回的给桑量也有所不同。一日内给桑次数多,每次给桑量少些;反之,给桑次数少的每次给桑量应多些。

2.4.4根据气象情况掌握给桑量。在低温多湿时可酌减,但在高温干燥时应酌量多些。

2.4.5依据蚕座密度掌握给桑量。少、中食期未能及时匀、并匾,蚕头希、残桑多,浪费桑叶,应适当控制给桑量;盛食期往往因扩座分匾不及时,蚕座密度大,给桑量不足,叶很快被吃光,引起蚕食桑不足,此时应适当加大给桑量。

3养蚕期的眠起处理

眠起处理是对蚕的群体处理,要通过个体观察,照顾大多数来适当处理。这是一件比较复杂细致的工作,处理得当与否与蚕体生长发育好坏关系极大。

3.1饱食就眠,适时加眠网

加眠网前给桑不能偏少,桑叶不可切得过大,给桑时保持蚕座平整,加眠网时要扩到最大蚕座面积。加眠网适期为:一龄体皮炒米色,0.1%个体达将眠,蚕体上粘附有蚕粪;二龄体皮渐呈乳白色,体皮紧张发光,体肥短,有蚕驼蚕现象,0.5%将眠;三龄体皮乳白,有光,体躯肥短,有0.1%的将眠蚕;四龄有0.5%~1%的眠蚕。小蚕比大蚕,高温比低温加眠网宜偏早。

3.2早止桑

1~3龄加眠网后8~10h,4龄不超过12h止桑(撒干燥材料)加分批网,要求加网后2~3h提青,防止出现起身蚕混到网上青头蚕内造成处理困难。提出青头蚕根据数量多少进行并匾,但要防止并匾蚕头过密。提青网提去后,随即在眠蚕上撒一层防病1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3.3眠中环境

温度比食桑中降低1~1.5℃,避免强风直吹和震动,保持光线均匀,湿度保持差1.5~2.5℃,见起(1%起蚕)后,上下左右调匾2~3次,遮密窗户,注意补湿,做到眠中前干后湿。

3.4适时饷食

饷食应掌握以蚕群体基本蜕皮完毕,大部分蚕的头部呈淡褐色,有食欲表现为适期。眠中感受温度高低直接影响饷食适期的确定,在眠中各龄适温保护的前提下,每增减1℃,饷食可提前或延迟1h。笔者认为,蚕儿饷食时间在适时的前提下宜偏迟不宜偏早,因为偏早饷食部分蚕儿口器及新长得回食膜都处于偏嫩状态,加之偏迟饷食有利于提高蚕儿肠液的pH值碱性浓度,有利于增强蚕儿的抗病能力。饷食时先撒防病1号,再撒焦康加网。过稀的蚕匾饷食后第二次给桑进行并匾处理。饷食用叶应保持适熟新鲜偏嫩。进入三龄,饷食添食抗菌素应提前喷好,晾干使用。

参考文献

[1]汪健.养蚕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92-293.

[2]杨建设,丁志伟,黄振涛.云南高山区栽桑养蚕关键技术措施[J].中国蚕业,2013,34(4):71-72.

[3]王永生,范永慧.云南元阳县栽桑养蚕技术探讨[J].四川蚕业,2017,45(1):33-35.

[4]王宗才.浅析山区栽桑养蚕的技术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2016,(5):27-30.

[5]雷建东.刍议养蚕技术措施[J].大科技,2012,(17):237-238.

作者:陆明 杨信昌 姜郁花 陈步楼 单位:建湖县钟庄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建湖县蚕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