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作用(6篇)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作用(6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生艺术通识教育管理作用

摘要:

少数民族艺术是各少数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展示出各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教育的宝贵资源,将这些宝贵的民族艺术融入本土高校通识教育,对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少数民族艺术;传承;高等教育;人文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研究课题:“多重宗教信仰下艺术通识教育对提升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结项论文之一。

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可以反映该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是各民族精神寄托和凝聚力的基石,在高校多重宗教信仰的环境下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应时而生的学生管理方法,是在新时期面临统一思想战线问题所必须研究的重点。

一、高校传统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挑战

(一)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断层

据对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调查显示,全数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了解仅限于节日或音乐、服饰特色,对与生活相关的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缘由并不了解,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传统民族艺术出现了碎片趋势,很多少数民族的优秀艺术资源并没有得以传承,甚至呈现出消亡的趋势。原因有两点:1、家庭传承教育过程中对于本土文化意识的淡漠;2、西方国际化文化改变了价值观,强烈冲击了民族凝聚力。

(二)对少数民族艺术的错误理解

在对部分高校的走访中发现,对民族艺术缺少正确引导,例如缺乏对地域与民族差异的考虑,新疆地区除了维吾尔族还有塔塔尔族、回族等其他民族艺术的共存与差异;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有许多属于跨界民族,即同一民族的人分别定居于不同地区境内;而将民族习俗与落后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本土艺术的理解,将之视为原始民风的代表,不愿意接受少数民族艺术中体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习俗。

二、搭建非民族类高校艺术通识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美学价值以及多元特征,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利的艺术资源。不仅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益探索。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艺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为国家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树立音乐教育多元文化观念,同时牢牢抓住民族音乐艺术之根,是我们在将来立足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根本保障。

(一)以维族舞蹈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为例

维族舞蹈主要分为自娱性舞蹈(“赛乃姆”“围囊”)、礼俗性舞蹈(“多朗舞”“撒玛”)和表演性舞蹈三大类。维吾尔族大多数舞蹈动作方向性强,幅度大,需要下定决心练习才能完成,展示了不怕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并且风格多样,粗狂奔放、委婉细腻、活泼明朗、沉稳端庄,展现了高度的灵敏性和注意力,对教育中的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等形成内外审美的统一。

(二)藏族节日的作用

藏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天的“采花节”;夏天的“赛马”;秋天的“香浪节”;冬天的“藏历年”等,与节日相对的传统仪式、歌舞、曲调,流露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把能歌善舞的天性作为宣泄情感的窗口,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唱词多为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称赞美人,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等积极向上的内容。有些高校把“锅庄”舞作为一种健身舞的模式加以精炼和推广,通过社会环境加强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平台,使人从心灵上释放自我,意识上要求进步,提高民族感、尊重本土文化。

总结

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多元文化环境下,少数民族艺术中蕴含了许多符合教育规律、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诉诸情感的有利教材,挖掘民族性特色艺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解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传承人文素质,对全面有效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澄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5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3]姬宁.浅论动作美是舞蹈美的首要因素[J].郑州:美与时代,2007(8)

[4]李松.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

[5]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3.

[6]冯茵,桂杰.中国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N].中国青年报,2004-2-21.

第二篇: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优化对策

摘要:

政教育体制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成为大众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为了优化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建设合理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首先要从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特色进行思考,选择具有可行性策略促进高校艺术教育长远的发展,使高校的艺术教育模式更具有独特性和可行性。本文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优化对策

我国经济随着当前的大好形势在不断地发展,高校的发展也是紧跟着国家发展的进程,艺术教育向着大众化迈进,使高校的艺术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双重刺激。传统的艺术管理模式很难再适应新形势下的艺术教育要求和大众需求,高校的艺术教育模式要及时的更新优化,以适应新时期的艺术教育发展需求。教育理念要科学、合理,思想要先进,遵守高校教育的统一要求,实现艺术教育的主体目标,最终确立合理、有序、切实可行的特色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发挥积极的社会实用性作用。

一、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在我国的特点及现状

1.艺术教育管理特点

政府以及大众都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健康教育,能够满足当前学生学艺术的需求,然后艺术教育的发展方针越来越具体化,能够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独特性。艺术教育管理注重道德文化素质以及科学素质,管理方向包括课内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艺术氛围建设。管理理念是因地制宜,方针切实可靠、时效性强,遵守传播和提高结合、课内外结合、实践与学习结合的基本原则。并且注重现代化建设,包括教育管理网络化建设、电子设备辅助监管等。

2.艺术教育管理现状

艺术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在此期间,高校管理艺术教育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比如,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能够对艺术教育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析,进而提高了高校整体重视艺术教育的程度,能够形成规范、统一的教育体系;建设了综合的管理体制,并且设立相应的职责部门,对管理工作进行了合理的分工管理,管理秩序稳定,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且注重资金的合理分配,使资金的获取和支出能够得到保障。不过,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校领导没能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导致教师的热情也不高,真正的教学方式依旧沿用了传统的模式;衡量对学生的管理尺度不准确,教育和管理不协调,甚至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需要不断的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优化理论

1.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体制化

艺术教育能够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进度,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优化时要注重体制化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逐渐完善体制化的建设。想要建设好体制化管理模式,就要从建设教育管理体制、行政控制体制、教学研究体制、审核评估体制、师资团队组建体制、配置奖罚体制、学生管制体制、资金控制体制、综合质量监控体制,应该加强艺术教育管理力度,加强行政单位的执行力度,使高校的艺术教育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体制化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确发展目标,统一管理资源,对教育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然后建立各个职能部门,以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推动高校健康稳定发展;最后搭建教辅部门,即辅助教学管理工作,是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高校的各个部门、机构相互借鉴、相互协调,共同为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作出贡献。

2.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革新化

人类社会的进步来源于创新,教育事业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提高创新意识,才能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升级。高校进行艺术教育应该尽快进入到创新理念中,建设有特色、可持续、高价值的艺术教育理念。创新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结合区域文化和特色学科优势、历史资源和现实艺术优势,实现特色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二是建设特色的高校艺术课程,取缔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加强创新教育在课程中的融合力度,进而获取艺术教育持续发展力。

三、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优化对策

1.建立激励制度

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是优化高校艺术管理方法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实行激励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者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主动的发起并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有利于创新性管理模式的发展。管理者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人员,其积极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管理效果;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受者,是教育效果的主要体现因素。对于表现优秀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给与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这也是对其能力的一种肯定,所以,高校必须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来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向着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确保并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2.完善考核评估制度

合理的教学审核制度能够有效的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而完善考核制度的关键是确保监督和审查的有效实行,这是考核制度起作用的基本条件;另外,建立有效的审核评估制度,能够客观的反映教育的现状,并积累经验,对后续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科学的借鉴作用;最后,有效的运用审核及评估结果,采取多样化手段,奖励先进,激励后进,使艺术教育在高校中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3.加强师资力量

新形势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高校去提高自身的师资力量,我们要为管理注入新思路、新科技、新秩序和新方式以激发创造能力,完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高校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建立合理的培训体制,使师资队伍变的高层次、高素质。师资队伍组建时,要考虑到年龄和资历的差异,使教师队伍中包括资深老教师、杰出中年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提高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性。

4.管理中融入科研的元素

先进的科研项目可以有效的提高艺术教育管理在高校中的作用,在对艺术教育进行管理时,应该及时的汇总成就,选拔出优秀的科研作品,利用科研作品提高高校的艺术教育水准以及艺术教育管理模式的科学性。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平衡的态度来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相关设备的质量,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部门要充分调动、发动高校艺术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并且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加大教育管理的覆盖面积,提升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日渐增长的艺术教育需求,推进了高校优化教育管理模式的力度。本文分析了我国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艺术教育管理的新理念和优化对策。通过这些分析,希望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促使高校艺术教育长远发展,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笔者的微薄力量。

作者:齐悦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兵,万立军,董芫彤.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特色研究与优化对策探讨[J].艺术教育,2015(9):123

[2]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徐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转型研究[D].宁波大学,2013

[4]孙晓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及运行中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

第三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初探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的需求也已不限制在物质需求,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社会文化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高校中音乐教育又在艺术文化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是发展社会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关于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的文件,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导致高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音乐教育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与其他国外资深的音乐教育相比还显得远远不如,所以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人才、不断完善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管理。

【关键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育管理

音乐能陶冶情操、升华情怀,在当代学生中颇受欢迎,所以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应受到极大的重视。但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许多高校在校生只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忽视了艺术教育。虽然近年来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社会上受到了极大重视,对音乐教育管理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但是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匮乏、设备落后等,这也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缓慢的因素。一般来说,音乐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教育方案,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的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

一、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异导致了同地区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音乐教育增加了难度。不同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不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音乐天分。有的学生来自城市,从小就接触音乐,并且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但是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基础较差,这就形成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巨大差异。来到大学后,学生的需求已远远不再局限课本知识,越来越多的同学对音乐有了更大的需求。如果不重视这种差异性,会使基础较差的同学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

(二)师资队伍匮乏

音乐教师在发展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在具备较高的音乐艺术素质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行之有效的专业方法,这样才能使其具有批判、组织、表达、交流的综合能力。但根据有关调查发现,还存在许多教师学历低、专业知识缺乏等现象。除了专业素质方面的欠缺,很多教师存在着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只会依据课本的古板知识教育学生、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音乐教育变得脱离现实脱离实践,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必说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长久发展。所以,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三)缺乏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教学设施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先天不足起步晚、后天畸形发展慢,再加上早期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所以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在教育设备的先进水平和更新换代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国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更有甚者还未开设与音乐有关的专业课程。为了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更好地助力高校的音乐教育进程,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批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和音乐社团活动,还要使音乐走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科学的形式发展艺术文化,形成一种良好的音乐教育体系。

二、解决我国音乐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推进因材施教的进程

要减弱学生间的差异性就要从源头出发,加大不同区域的经费投入,改进教学条件,让音乐课程普及到每个地区,使各区域音乐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已经步入高校的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天分,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对他们进行有差别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最大程度发挥潜力。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时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参加各种歌唱比赛和文艺演出,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从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出发,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乐理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找信心,增强兴趣,促进其快速进步。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选拔要提高要求,挑选专业对口、专业技能高的教师,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音乐素质的教师,平时要多举行培训活动并为他们提供尽量多的学习机会,对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向他们传输现代先进的教育方法,扩大音乐教师的视野。为了培养全方面的音乐教师,要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要对练耳、乐理、作曲、音乐鉴赏、视唱等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师技能,能够科学地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大投资改善教育环境

加大高校音乐教育投入经费是发展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是高校音乐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完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为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同时也要投入专用资金,用于音乐教育的专项利用,比如投建专用的舞蹈教室、音乐欣赏教室、合唱专用教室、排练厅等。应该丰富学生的课下活动,举办多种多样的音乐比赛,加大在灯光、舞美、音响、服装等方面的投入,让学生们在实际的音乐应用中提高音乐技能。这样一来,一方面带给了学生们更多的乐趣,提升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增长了见识。

三、结语

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在人才培养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存在着巨大进步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在高校音乐教育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正影响着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与突破,所以如何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前进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希望政府、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共同努力,根据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实际情况找到正确的途径和合适的方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前进并取得优秀的成果,也希望本文的见解与想法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前进贡献应尽的力量。

作者:卢海英 隋欣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爱真.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

[2]吴岚.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模式探讨[J].教师.2011(17).

[3]于辉.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5(03).

第四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实践

摘要: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以育人为核心,是一项琐碎复杂而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管理者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网络语境之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断变化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在实践中创新管理模式,将“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教育管理;导航工程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和网络逐渐占据大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大学生沉迷网络、理想缺失、身体羸弱、学风散漫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校园。如何“拯救”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铸就新时代有志向有作为的理想青年,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从实际出发,针对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特色化、专业型教育引导,形成了具有体院特色的“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由入学导航、学业导航、职业导航和学风导航四部分组成,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既涉及学生内在精神的引领,又涉及学生外在形象气质的提升,致力于打造内外兼修、德行出众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入学导航”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从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专业认知与职业前瞻、学校生活介绍、实验室参观、学籍管理简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生手册》学习等方面,全面深入落实“入学导航”工程。通过入学导航,引导学生做到三个“认知”:认知大学,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认知专业,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认知城市,了解襄阳文化、产业结构、风俗人情等。大一新生接受入学导航的教育,对大学生活有了直观和初步理解,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规划。

“学业导航”通过隆中讲坛、体院论坛等高水平学术论坛,让学生接触学术界内前沿思想和热点理论,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学术走向的预见能力和参与意识。辅助以大型体育类赛事,通过篮球联赛、足球赛,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充分体现学院的“体育”特色。学业导航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的专业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引导学生明确在大一至大四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要求一二年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三四年级练就就业和创业本领,积极投身社会实习实践,积累经验。学业导航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在于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考研考证、参加学科竞赛,锻炼独立思维能力,训练学术科研能力,进而冲击省级、部级学术创新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职业导航”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SYB创业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外在形象气质,职业导航的重要板块“大学生形象设计工作室”开设专业形体与礼仪课程,通过教授服装搭配、化妆技巧、行走姿势、言谈举止等多方面礼仪知识,让学生在实训中模拟职场空间,提升职业素养。同时,职业导航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比赛,学生的形象、气质、仪表、谈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对创业兴趣浓厚的学生,学院聘请专家讲授SYB创业课程,从自身评估到市场评估再到行业评估,全方位提供支持,大大提升了学院学生的创业水平和创业质量。“学风导航”是“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大学的学风是衡量学校教育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院通过学风建设动员大会,文明教室创建,诚信考场创建,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逐渐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改善全院学习风气。同时,依托策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模拟人才招聘会等大型赛事,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策划能力。“学风导航”还将考研教育纳入范畴,在学生中间积极开展考研经验交流、考前心理辅导、考后专业指导等专题教育。体育专业学生近三年的考研比率一直维持在10%以上,体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综上所述,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围绕“怎样上大学”展开,分为“入学导航”、“学业导航”、“职业导航”、“学风导航”四个部分。从入学教育、学业规划、学风建设、到职业规划,涉及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此工程使学生从刚进校时的懵懂、无知到毕业时成为一个专业技能过硬、有目标、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的合格当代大学生,是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之所以能够在体育学院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得益于学院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和协同培养理念。学院党委将“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补充,要求各系部全员参与,实现全员育人。学工口作为项目主体实施方,教学口与科研口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逐层深入地有序开展。高校学生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管理方法,渗透人文情怀,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将先进理念进行落实。“大学生成长导航工程”在取得各项成果的同时也吸取了相关经验,首先是导航工程要从新生入校开始就有序开展,将学生基础打牢。其次,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要有不同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因材施教、因时制宜的理念。重中之重在于,要将学生作为导航工程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导航工程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在大学能够学到真本领,毕业之后能实现人生的理想,收获心仪的工作岗位。

作者:李贵成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晓晴,王佳琪.基于成长导航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24)

[2]徐伯才.实施成才导航工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第五篇: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层面,对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秩序的稳固、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未来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从而来更加全面提升高校整体教育工作的质量,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管理低效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成长。本文将从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入手来进行分析,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

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

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涉及到高校教育中的各个层面,对于教学秩序的维护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不断地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是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不断促进教学效果地核心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铸就蓝图。

一、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影响了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从目前高校教育管理来看,工作机构建设不切实际,体制不健全,组织协调不够准确,各部门管理工作的责、权、利并未统一,学生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同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涉及的范围并不是很广泛,对于后勤管理、校园文化、宿舍卫生、校园秩序、学生心理等多方面的要素都认知得不够深入,这正是教育管理体系中所欠缺的重要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成熟,不利于教学管理效果的顺利实现。

2、忽视了人本教育管理目标的确立

高校教育管理构建必须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即将学生的学习诉求放到首位,从而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然而不少的教师、辅导员思想观念存在较多的误区,认为教育管理工作就是教学日常行为的管理,忽视了人本思想的渗透,这对于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十分不利。一方面很多教师过多地将自己的精力放到教学和科研之中去,不注重对于学生思想的教育,忽视了育人工作的展开,这对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十分不利;另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存在理论和观念上的偏颇,很多老师将教育管理定位成对于学生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于育人、服务等方面的渗透,这不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与达成。

3、高校教育管理者素质不够高

很多教育管理工作者素质不够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者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他们工作繁杂琐碎,精力投入大,耗时多,很难对于所有的教育管理工作都面面俱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管理工作的疏忽和漏洞。同时很多辅导员工作经验较少,加上专业不对口,导致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偏低。另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评估相对来说不够合理,学生的考试情况、学习情况、违纪率、就业率等内容都是其工作范围之内的重要要素,这种庞杂的教育管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作者的压力,不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

二、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思路研究

1、实现全方位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

实现全方位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不断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成熟与发展,从而为全民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第一应该保证教育管理内容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涉及到教学管理、校园秩序管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卫生后勤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来不断地促进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成熟。第二应该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性,不断地从理论建设、实践层面来进行有效的构建和提升,以此来更好推进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这对于学校建设等多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从学生出发进行管理目标设定

从学生出发来进行管理目标的设定,尊重人本地位的实现,以此来更好地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成熟。首先,所有的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内容都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结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思想行为、个性习惯等要素来进行管理工作方案的设定,以此来不断地强化教育管理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在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给予学生充分地参与空间,比如通过成立学生管理组织来参与其中,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

3、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推进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第一,定期对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对于他们专业能力、工作素质、管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来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促进他们熟悉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果。第二,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自觉性,多学习教育管理知识,从而来更好地推进工作顺利开展,为高校教育育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是维持正常工作秩序的关键所在,从而不断地强化高校教育效果。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体制不完善、人本性不够、教育管理者素质不高等问题,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目标的达成。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应该实现全方位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从学生出发进行管理目标的设定、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等,从而来最大化地增进高校教育管理效果,为高校教育目标的达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映 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兵.浅析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9:7-8.

[2]刘宏山,宋清萍.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84-85.

[3]胡冰.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22-26.

[4]高媛,张扬.关于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74-76

第六篇: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机制分析

摘要

高校教育管理纠纷是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局面日益严峻,而且呈多发的趋势。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需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有效地运用法治思维及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构建和完善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依法制定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本文将先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产生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机制。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机制

1当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现状

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主要是指高校与学生、高校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的纠纷。本文主要是论述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也就是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中最常见的一种。当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解决机制主要是高校通过合法手段处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问题,合理对双方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与裁决,并给予公正公平的解决制度,即法律诉讼的解决机制。目前我国制定的高校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有《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专门针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制定的法律,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制度。另外,国家并没有具体规范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解决程序及相关处理部门的职责,因此我国现存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还尚不成熟和完善。

1.2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虽然有一定的解决机制,但实际解决效果却并不理想。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一旦学生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就会通过一定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出现了学生把学校告上法庭的现象,这样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再加上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内容上都比较宽泛和原则化,并没有明确规定学生维权的程序、如何申诉、如何判断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损等问题,所以学校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实际情况与相关规定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结果效果也不太理想。

2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产生的原因

2.1校园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由原来的封闭型教学转变成了社会型教学,大学校园现在也发展成为了一个小社会。学校除了教学楼、住宿楼、食堂之外,周围还有公司、超市、银行、医院、宾馆以及网吧、KTV、电玩城等一些娱乐场所,这样复杂的环境不仅使校内社会上的人口流量增大,还给高校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时常会进入校内进行盗窃、诈骗,甚至是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直接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危害了学生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麻烦。

2.2交通事故多发,矛盾纠纷增加

高校人口流量大,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学校周围复杂的环境,所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2.3高校教育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都比较陈旧,跟不上新的形势,而现在师生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比较强,因此高校当前的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反而还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比如说学分制的管理、校外人员进出的管理、对学生的处分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管理等方面,学校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导致各种纠纷矛盾逐渐发生。

2.4学生维权意识过强,行为过激

随着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的建立,学生的民主、平等、法制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是有的学生自我维权意识过强,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损,如何申诉,也不知道受理的主体和程序等等,导致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些过激,这样不仅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导致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利益均受到损害。

3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完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的纠纷是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的稳定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育管理、培养人才的基础保证,大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学习,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学生只有在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新形势下,国家要求高校应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还要及时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以防产生更恶劣的后果。因此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不仅是落实依法治校的新形势要求,还是建立和谐、稳定校园的重要步骤。

3.2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有一项完善的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的合法机制是高校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根本保证,高校教育管理的纠纷主要涉及了学校课程设置、学分制教育、违纪处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是很有必要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解决不仅有利于依法治校政策的推进和落实,还能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以及学校的和谐稳定。

4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的相关措施

4.1转变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

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人权型”的价值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是关注能否有效地规范和维护正常的教育管理秩序,而更多的注重学习的教育管理对学生公正公平,以及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另外,还要司法机构还要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的介入,这意味着高校教育的管理权力受到司法的制约,这样不仅实现了依法治校,还能有效对高校教育的管理进行监督。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很多诉讼案都是由于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缺陷而导致,司法机构应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并作出合法的认定,以确保学生的权利保障有法可依,学校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4.2确立正确的处理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原则

首先,高校应遵循先急后缓、先大后小的处理纠纷的原则。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纠纷,学校应先对纠纷的急缓、大小进行评估,然后给予有效的处理。其次,高校应遵循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纠纷时,要注重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对于较小的纠纷,进行一定的教育疏导,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再而,高校应遵循依法治校的原则。在处理纠纷时,要坚持依法办事,不能因为私人情感而偏袒其中的一方,要促进问题解决的公正性、公平性。最后,高校要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高校应将教育管理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不同的部门和人员管理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纠纷,一旦出现问题,将由主管负责的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4.3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相关解决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4.3.1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风险评估机制

高校应联合有关部门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各方面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分析预防的相关措施,以降低纠纷的发生概率。

4.3.2建立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产生的预防机制

建立纠纷产生的预防机制就是要防患于未然。首先,学校应向学生公开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项目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对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事务机构,专门处理学生对学校公开事务的一些问题的咨询。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向学生公开学校的管理制度、如何维权的程序及相关问题。

4.3.3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排查解决机制

对于管理纠纷的排查方面,学校要经常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集中、定期、重点的排查,以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纠纷的因素并控制。学校还应加强校园内部的治安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等,以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对于管理纠纷的解决方面,学校应设置专门负责学生申诉的机构,制定规范的申诉程序,以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将纠纷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另外,学校还应规范心理咨询机制和矛盾调解制度。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化解思想矛盾,减少纠纷的发生。发生矛盾时,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学工办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调解,通过沟通、协商,最终化解矛盾,从而也就制止了纠纷的产生。

4.3.4建立信访工作机制

高校应建立相关的信访工作机制和部门以处理学生的投诉和诉求,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以防止各种纠纷投诉无门或者迟报、漏报,导致纠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5结束语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纠纷成多发趋势,且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得到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处理是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并且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不仅实现了新形势下依法治校的要求,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构建和完善一套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的纠纷解决制度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作者:肖艳红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扩青.仲裁制: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理想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3).

[2]李攀贵.论我国高校与学生教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3]范履冰,阮李全.高校教育纠纷性质探析——兼论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