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探讨(4篇)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探讨(4篇)

第一篇: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管理;挑战;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高校研究生比例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本科生,这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生辅导员缺乏威信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甚至是社会生活的历练,研究生已经不像本科生那样思想单纯,他们已具备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研究生知识结构多元化,学术思想活跃,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具综合性。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从年龄结构上来讲基本与研究生处于同一年龄层次。由于工作经验匮乏,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工作要求,所以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目当中缺乏威信。

(二)教学科研与教育管理相脱节

目前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主要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研究生辅导员为辅,实际上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重心更多地偏向学术科研,而日常教育管理容易被忽视。此外,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是思政专业出身,缺乏所在学院学科的专业背景,因此在对研究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理论支撑,导致教学科研与教育管理平行共进,缺乏交集。

(三)研究生群体结构复杂化

目前研究生群体的结构趋于复杂化。[1]首先是生源分布广泛,学生类型多样,应届生和往届生,定向生和非定向生,本专业学生和跨专业学生,等等。其次是年龄层次跨度大,目前研究生群体呈现多年龄层次结构,有“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层次,从而导致社会阅历的差别,婚育情况的不同。再次是入学动机不同,有的读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有的是为了提高学历。研究生科研压力较大,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集体观念淡薄,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在对待问题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与合作意识。[2]

(四)研究生心理问题多样化

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群体结构的复杂、就业形势的严峻,加上大部分研究生都到了适婚年龄,使得研究生不仅要面临学业上的压力,还要面临就业、婚恋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1]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可见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不少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也确实帮助了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生,但对于那些不愿意向陌生人袒露心声的研究生来说,还需要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尤其是研究生辅导员在平时给予关心和帮助。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者普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出现问题之后往往需要向外界求助。

二、破解研究生教育管理难题的途径

(一)研究生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丰富的生活阅历,较高的管理水平,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这些都是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素质。研究生辅导员要想做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首先辅导员自身要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知识武装自己,同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等。其次,高校要重视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加强经验交流,注重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研究生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改进工作方式,注重情感管理

首先,研究生辅导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情况,例如学生家庭情况、学习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形成共鸣,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增强他们的认同感。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要拒绝“填鸭”,应点滴渗透。研究生在接受新事物时往往带有批判和审视精神,他们从主观上不愿意接受说教式的思想灌输,对于陈旧的教育管理模式比较抵触。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与他们平等地进行交流,切忌“一刀切”和“下命令”等方式。总之,研究生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用合理而细腻的“情感”润滑剂来克服刚性的管理制度带来的冷漠。

(三)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研究生面临着学术科研、就业、婚恋等各方面的压力,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必须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经济资助和思想帮扶,引导他们自立、自信、自强;对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要给予心理辅导;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为其提供专业学习辅导,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对缺乏目标、迷茫惆怅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让其迅速定位,确立目标。研究生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通过日常观察、个别约谈、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对于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要及时干预。此外,还要进行研究生新生心理普查,对于普查中显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亦可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或开展心理团辅。

(四)以新媒体为载体,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研究生,在学习、工作、交流过程中已越来越依赖网络。研究生辅导员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合理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交流,通过QQ、博客、飞信、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构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同时以网络和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以缓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做到在情感上与学生相互交融,增强他们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通过近距离接触,可以深入了解研究生的品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这样研究生也能理解和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将辅导员视为知心朋友,愿意接受其教育和管理。

(五)学校教育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结合

在研究生管理过程中,研究生辅导员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管理,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过去以教育管理者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转变观念与工作作风,以学生为本,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相结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各种学生组织的功能,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党建带班建,以科研促学风,为广大研究生营造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学习生活氛围。

(六)把握研究生思想行为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目标

由于研究生群体结构复杂、社会化程度高、学习任务重、流动性大、集体意识淡薄,导致班委会、党支部功能弱化,致使其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格独立,主要是指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往届生,体现在对学生管理的“免疫”、浓重的利己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二是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使得导师成为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因此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更直接;三是学习生活压力大,突出表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求职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研究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研究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辅导员要引导其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导师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帮助研究生摆脱学习生活压力。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新时代的辅导员队伍来推进,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辅导员,我们要顺应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工作中准确定位、完善机制,通过加强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研究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马骁 张华 单位:江苏大学

[注释]

[1]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7).

[2]徐莉炜.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第二篇: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矛盾协调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就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以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与协调为研究课题,分析了高校管理权和大学生权利冲突的现状,并从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矛盾的协调策略。

关键词:

高校教育管理权;学生权利;矛盾;协调

当今教学体制的改革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有些高校在教育管理中难以把握管理学生的度,容易触犯学生的基本权利,这就造成学生和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高校管理人员应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中触及学生权利的规章制度,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一、高校管理权和学生权利的矛盾

1.高校管理权和学生财产权之间的冲突

现代化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笔记本,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尤其是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讲,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他们在枯燥无聊的各种医学课程之余的必备娱乐工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有保护学生个人财产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教学中,很多高校都出现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情况,在教师多次劝导后依然屡教不改,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上课秩序,不得不没收学生的手机,这在无形中就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2.高校管理权和学生人身权的冲突

每年,高校都会进行教师评教活动,医学高校教师的评教活动更加严格。但在实际评价中,教师会利用自己的管理权,限制学生的评教活动,把学生的评价活动限制在条条框框中。甚至有教师利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要挟”学生必须给予教师好评。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言论自由,并且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二、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协调策略

高校教学管理权和学生权利之间原本不应该是对立关系,之所以出现矛盾,是因为高校教育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对于外界事物也有了更多的自主判断,于是在旧的高校管理和新的学生思想之间就产生了很多矛盾。

1.协调学生财产权和高校教育管理权的矛盾

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想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改革,教师就必须认清学生的权利,因为学生财产权和人身权是学生权利和高校教育管理权矛盾的根源。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学生财产权和高校教育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手机放在桌面上,或者放在教室里的收纳盒中。这样,既没有侵犯学生的财产权,又能让学生专心听课,可谓一举两得。

2.协调学生人身权和高校教育管理权的矛盾

高校教学管理权和学生人身权矛盾产生的源头是教师的评教。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复杂问题,首先,教师要端正学生的评教心理,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成果;其次,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是学生的个人权利,但是教师可以监督学生的评教活动。这样,既能保证评教活动的公平公正,又能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三、结束语

如今,高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当下大学教学的突出问题,也是很多教学管理者面临的难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就应该深入剖析时下高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主要矛盾,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协调高校的教育管理权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

作者:刘嘉仪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崔家新.论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自治权的边界[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樊华强.从大学生权利反思高校教育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3]樊华强,蒋亚娟.失范与防范: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权审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

第三篇:高校单独招生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

高校单招生具有生源的多样性和自身素质的特殊性,当前学校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完全适应单独招生的学生.为此,在教育管理中应搞好顶层设计,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尊重学生个体,强化教育效果;抓好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锻炼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关键词:

高校;单独招生;学生;教育管理

随着高校单独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为提高高校单独招生学生(以下简称单招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从学生管理实践入手,分析单招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其教育管理问题,并提出建议.

1高校单独招生制度的实施情况

为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突出职业特色,2007年,教育部批准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省8所国家示范性高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1],生源范围为职业高中、中专、中技的学生,旨在选拔有突出特长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到2015年,高校单独招生的规模、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有500多所高校进行了单独招生,生源也扩大到了所在省报名参加当年高考的学生.在单独招生实践中,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新突破,职教实力明显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2].单独招生有效地实现了高中毕业生向高职教育的分流,促进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对接,使得各高校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同时,因所招学生良莠不齐、质量不高,给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单招生的教育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

2高校单招生自身特点及教育管理现状

(1)学生生源具有多样性

单招生有普高毕业生和中职、中技、中专的学生.部分学生已离开学校就业一年,普高生在中学学习三年,部分职业中学学生参加了各类大赛并得奖.他们的文化课基础差异很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多元化明显.

(2)学生自身素质具有特殊性

一是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目标.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在学习上吃苦精神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力差,部分学生专业技能较好,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差,对一些课程如英语、高等数学等,由于在中学阶段没学懂,学习很吃力,主观上存在畏难情绪.单招班级出现了如学风不浓,课堂纪律较差,逃课较多等问题.二是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较强,但集体观念较差.如部分学生存在思想迷茫,是非观念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度下降等问题,在集体活动、公益活动和服务他人方面表现不足,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荣誉感,具体表现在宿舍卫生差,喜欢抽烟等.三是学生的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从单招生的行为习惯来看,虽然他们生理上已成熟,但心理、思想发展却不平衡,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沟通能力较差,与人相处时常会出现小摩擦,且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一些小挫折就可能使其失去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3)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单招生实际不相适应

高校在招生宣传和招生考试录取方面都有单独的政策,但对单招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基本上采用和普招生相同的方法,而这并不完全适合单招生的特点.政治思想教育不能贴近学生的水平和个性特点,甚至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有畏难情绪,不能用肯定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单招生,管理方法简单,过于严格或标准太低,“堵”而不“导”,“严”而不“爱”;出现问题急于解决,头疼治疼、脚痛医脚;利用心理疏导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少,没有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单招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授课内容和方法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做到“量体裁衣”,在实践中出现了教师很累、学生受罪的尴尬局面.

3加强高职单招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1)搞好顶层设计,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单招生群体,从招生宣传、考试录取到入学后的生活、学习状态和日常生活习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报考单招的心态和希望,坚持“不求人人是全才,只求人人成才”的原则,研究制定适合单招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二是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细化管理措施,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技能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以单招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活动中,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管理目标和措施要具体、细化,注重总结、反馈和激励,并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对单招学生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机制.三是制定单招生的培养方案.单独招生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可根据专业特点、职业岗位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转变考核方式,可以把专业成绩、社会实践、体育竞技比赛、志愿活动、道德品质等体现在培养过程中.四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要求,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教育管理单招生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探索学生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效果[3].

(2)尊重学生个体,强化教育效果

针对单招生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管理中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坚持“低目标、小步子、快反馈、多鼓励”的工作思路.在管理中,根据单招生的特点,以恰当的态度对待单招生,不能拿单招生和普招生的文化学习做比较,着眼于发现单招生的潜能和闪光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优缺点,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要轻易否定和语气过重,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等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做好发展规划.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课堂、贴近宿舍、贴近学生心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学生释放正能量,共同提高和进步.

(3)抓好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基本组织,是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基本群体,也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管理的基础.因此要立足单招生的具体情况,抓好班级建设.一是定目标、促养成.学生有目标,才有奔头.单招生入学后对大学学习、生活处于懵懂状态.在学生入学伊始就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学习,引导其树立个人目标,再将个人目标分解成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年度的目标,比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课,整理好宿舍内务等,让学生自己完成,自我鼓励,自我努力.二是勤思考,摸规律.对单招生的日常行为抓苗头、抓倾向、抓规律,在日常行为管理中做到:学习看劲头、注成效,生活看秩序、注多彩,活动看情绪、注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生工作规律,深入班级,研究规律.对学习基础较差,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有偏差,心理上存在障碍等问题的学生,要用肯定、互动的工作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三是抓骨干,带整体.班干部是辅导员的参谋与助手,他们与同学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学习,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愿望、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班干部是学校各项活动最基层的组织者,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抓好班级的学生干部工作,调动其积极性并严格要求.要建立班长、团支书为核心的班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包干到人,让学生自觉地管理自已.

(4)搭建锻炼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根据单招生的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搭建舞台,发挥学生特长,让其在活动中尽情散发青春活力和激情,体验成功的快乐.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走进农村和社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社团建设,发挥社团学习、教育的重要作用,安排专业教师、辅导员对科技专业型、实践服务型社团进行分类指导,搞好社团建设工作.同时,建立学生管理学分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参加社团,发挥特长,并通过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是根据学生爱好、兴趣和特长,积极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做到常规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多样化、大型活动精品化,如在体育活动方面,组织田径、篮球、排球比赛和跳绳、绑腿跑等趣味体育活动,体育运动会,冬季越野赛等活动.同时,举办文化艺术节,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吴鹤明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毛兆婷,柳路行.甘肃省高校单独招生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62-63.

[2]黄小林,肖雪梅.高校单招学生科学化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6):45-46.

[3]张海珍.高校单独招生学生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3(5):103-104.

第四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

高校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是:研究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调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本文根据高职学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社会职业结构飞速变化。各行业产业转型、企业升级公共服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国家对高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带新人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年来我们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设人才需求。社会出现企业聘人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合格大学生,是每个教育者因该高度重视的问题。要想把学生培育成国家有用人才,首先要认真分析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要认真研究管理的对象,掌握情况后对症下药,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高校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雷同化缺少特色,学生选择专业盲目性、趋同性严重。就业指导措施不力,虽说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缺少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效果无法保证。部分学校重本科以上专业发展,轻高职专业建设的思想。

3.近年来高校重视校企合作,但存两点不足,签约的单位多落实的项目少,大部分为虚名。学生实训的岗位与专业不符,学生的实践平台有待加强。

4.国际交流活动是大学发展和拓宽的重要渠道,但人们对国际交流项目的认识不足,存有固步自封的思想。

二、高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素质差:高职学生在大学里是最底层,他们也有过远大的理想,有很高的个人目标,考入一个好的本科院校读本科。他们也努力过,拼搏过,而总不如意,结果还是读了专科。看自己的同学读了本科心里失衡,怀疑自己而产生了自卑心里。

2.心理问题较多:高考失利造成心理失衡,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压力;文化基础差学习吃力,想学学不懂造成的压力。大学环境不适应等产生心理问题。

3.自理能力差:现在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生活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养成了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和偏激的自我意识,加之家长的溺爱,养成了自由、松散,组织纪律性差的不良习惯,导致个人自理能力差。

4.学生文化基础差:近年来高校扩招,录取分数下调,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很差,上进心不强,有的甚至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为此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活动重心不明确。在管理目标上,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为中心,围绕学生不同的专业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活动中获取专业知识。但在管理中学生文艺活动开展的多,以教学为中心的活动少。

2.辅导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多数辅导员知识结构单一。做一个合格的学生教育者,不但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心理教育知识、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3.辅导员角色模糊,职责定位不明确,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点工作,陷入庞杂的事务中。

四、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1.在教学中专科和本科一定要分开管理,两套班子各负其责。教师队伍分开管理,岗位明确,分工到位。专业设置,一要根据学校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二要符合社会人才需求,不能盲目跟风。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把专业办出特色,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业。学校要按专业招生,并做好新生报到专业指导工作,避免专业过大和太小,影响正常教学。让有经验的老师做专业介绍,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学习该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就业前景。

2.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从始至终,采取各类不同方法,请企业人结合专业作报告,请毕业生讲创业,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服务意识,培养良好的就业观。为了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并要做到专业对口。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创新。

3.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如开展两国高校交流学习、高校语言课程体验、企业实践等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承受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方法

1.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开展不同形式的报告会,讲座等,加强高职学生思想建设,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生入校辅导员要常下宿舍,解决学生困难,指导学生独立生活,教育其如何做人和做事,帮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2.学校要建立四级心理健康辅导站,(校级、院系级、班级、公寓)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台账,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监测,并跟踪治疗。辅导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体质摸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高职生的文化基础差,要合理修订培养方案,做到专业知识够用,实践比例适当。授课方法灵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新生入校后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对口协议,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并要有计划地开展谈心活动,做到跟踪指导。

六、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学校实行优化组合的原则,分期分批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促使其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同时招聘具有特长的人才,使辅导员队伍逐步向“双师型”发展。

2.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理顺辅导员的工作关系,改变辅导员的多重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方法,把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辅导员有时间读书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七、结语

高校要多举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进步中明确自己的人身规划。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管理中心,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关键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人才质量的提升靠的是教育的提升,教育的提升靠的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学生管理队伍,为此要充分重视这两支队伍的建设。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入门的条件也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高质量的人才,必须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通过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构建好责权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真正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不断为加快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马杨利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晓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2]吴盛卿.高职高专学生工作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5.

[3]郑宝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刍议[J].辽宁高职学报,2002,02:12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