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茶文化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摘要:应通过优化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来为大学生创造出适合自我探究能力提升的外部组织环境,以及在教育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借助大学生群体内的人际互动来强化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意愿。为此,需要发挥茶文化思想的作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构建的实施路径包括:聚焦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明确教育管理各主体职能防止出现工作短板、以班级为单位发挥辅导员的茶文化传递职能、对大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辅导推动茶文化传播。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教育管理;融合;构建

高校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从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过程中,来增强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问题探究能力。这里的“问题”不仅指向了与专业相关联的学科性问题,更指向了基于技术、经营管理为主线的创新、创业问题。通过优化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来为大学生创造出适合自我探究能力提升的外部组织环境,以及在教育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借助大学生群体内的人际互动来强化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意愿。此时,问题就转换成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方向是什么。笔者认为,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方向应定位于两个方面,即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适宜的思想交互环境的同时,还能聚焦他们的心理特征来引导他们能够以平常心面对创新、创业活动。因此,这里需要重视茶文化思想在其中的作用。

1对茶文化内涵的认识

1.1形态层面的茶文化

我国作为茶文化大国和古国,其茶文化已经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为茶文化组成要件之一的形态层面的茶文化,则是以品茗、茶道、茶艺鉴赏等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元素。其中,品茗又是深得国人喜爱,并围绕着品茗又衍生出诸多社会人际交往文化传统。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可知,多数大学生有过品茗的经历,且2/5占比的大学生具有日常品茗的习惯。

1.2思想层面的茶文化

思想层面的茶文化主要以精神文化元素呈现出来,其中“感悟、反思、自省”等构成了该精神文化元素中的重要构成要件。而且,我国诸多茶文化思想发端于宗教文化系统,如道教、佛教,而在这中间都能够从上述所提出的“感悟、反思、自省”中得到概括。反观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偏好和思想特点,塑造起具有自我干预、自我控制的心理调适能力,将助力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活动。

1.3两层次的逻辑转换

从认识论的视角出发,茶文化思想植根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之中,应遵循“形态层面茶文化———思想层面茶文化——大学生群体思想意识提升”的内在逻辑。这就要求,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过程中,需要在以上逻辑转换关系下,来增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茶文化思想与高校教育管理相融合的机制分析

2.1茶文化思想助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下沉

之所以提出“下沉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归因于对当前工作现状的方式,即现阶段无论是在教育管理目标定位还是在手段应用上,都未能有效的与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化要求、创新创业心理干预等形成契合。从而,这就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思路难以落地。通过借助茶文化思想的渗透作用,便能助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下沉。

2.2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拓展茶文化思想的实践

我国的茶文化思想不仅属于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还可以作为引导个体完善自我思维能力和修养心性的文化来源。在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可知,目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浮躁、焦虑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情绪,这不仅无助于他们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无助于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动。因此,这里的“拓展”也体现为,挖掘茶文化思想的教育价值,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3二者互动营造出和谐平和的校园生态环境

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属于系统性工程,其中培育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仍是它的活动内容之一。校园生态环境的形成需要借助行为文化的塑造,所以在茶文化思想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互动下,便能营造出和谐平和的校园生态环境。

3茶文化思想作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着力点

3.1着力于整合茶文化思想的传递主体

高校教育管理主体主要由教学院系、教务处、学工部等部门组成,因此,将茶文化思想作用于教育管理中来,也需要在以上三个部门的分工协作下来实现。笔者认为,下沉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应在于教学院系担负起茶文化思想传递的主要任务,而教务处则在教育管理制度的设计上发挥主导职能。学工部门则拓展茶文化思想传递途径上发挥职能优势。

3.2着力于管理茶文化思想的传递目标

基于对茶文化思想传递主体的分类,这里便涉及到对茶文化思想传递目标的管理。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构成可知,其主要由目标分解和目标协同两个环节组成。对于目标分解而言,则需要细化教学院系、教务处、学工部的各自职能,而这在上文中已有所提及。关于目标协同,则要求建立起以教学院系为领导主体的,以茶文化思想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实施路径。

3.3着力于挖掘茶文化思想的校园载体

前面已经指出,高校学工部门需要拓展茶文化思想的传递途径,进而这里应着力于挖掘茶文化思想的校园载体。为了使茶文化思想在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互动中,营造出和谐平和的校园生态,则需要挖掘大学生社团的职能优势,且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职能优势也能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下沉。

4实施策略

4.1聚焦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

将茶文化思想作用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之中,需要结合当前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来展开。通过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自我心理干预和情绪控制的方法,来实现茶文化思想在应用中的落地效应。为此,各教育管理主体便需要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遵循形态层面茶文化向思想层面茶文化转换的内在逻辑,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包括:(1)在校内原则下,选择适合的品茗形式;(2)在现行班级管理模式下,选择合适的茶文化思想下沉路径。

4.2明确教育管理各主体职能防止出现工作短板

高校作为一类学科组织,其在教育管理中仍然面临着职能壁垒所带来的协同困扰。从教育管理实践中可知,教学院系的工作特点较为灵活,毕竟他们从事着教育管理改革的具体事项。与此相对应,教务处作为统筹教育管理的部门,则需要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制度机制系统;同时,教工部门则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来完成教育管理目标。因此,高校党委应牵头明确各主体的职能范畴,并建立主管领导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来协调各自的立场。

4.3以班级为单位发挥辅导员的茶文化传递职能

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应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发挥辅导员的岗位优势,来实现茶文化思想的下沉与传递。具体的做法为,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可以开展品茗交流、茶艺鉴赏等活动,并围绕着培养大学生健康情趣和提升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目标来展开。由于辅导员一般管理若干个行政班,所以可以以所管行政班为整体开展思想层面茶文化的专题讲座,并紧密联系形态层面的茶文化来展开。在讲座中主要应用启发式教学,在互动中来增进大学生的体悟。

4.4对大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辅导推动茶文化传播

高校学工部门应辅导大学生社团的专题活动,针对茶文化思想的传递活动,则需要设计出专题活动的主题,并在活动内容指导和茶文化知识支撑下,来提升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实施效果。笔者建议,高校从事文化传播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应成为指导大学生社团专题活动的指导教师,学工部应对这些教师颁发聘书,并以仪式性活动来增强这些教师的荣誉感和参与感。最后,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下来促进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整体优化。

5小结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构建的实施路径包括:聚焦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明确教育管理各主体职能防止出现工作短板、以班级为单位发挥辅导员的茶文化传递职能、对大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辅导推动茶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明霞.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神州,2012(33):25-27.

[2]董惠玉.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X):57-58.

[3]陈云利.浅谈多手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知识经济,2012(20):11-12.

作者:韩琳琳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