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管理创新简析(3篇)

高职教育管理创新简析(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发展

摘要:在当前,大数据行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对许多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同样如此,大数据将对于其教育管理提出一系列挑战并同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必须结合大数据发展的实际,对自身的信息化、数据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个性教育;终身教育

一、大数据与高职教育

(一)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起源于2004年麦肯锡公司提出的“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于2012年《大数据时代》的畅销,使得“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成为国家层面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之一。大数据的英语为“bigdata”,大用于指数据规模超过十TB,数据是指一切可以在互联网以代码表示的信息内容。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对大数据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1]简单来说,大数据就是对超大规模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云计算挖掘数据背后不为人知的价值信息。大数据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关键作用,当前大数据主要应用于国内的教学平台,在线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分析如何改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二)高职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共有两千多所,在校生多达上千万人,与本科生教育基本接近,但从质量层面而言,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便是,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由于教育领域信息相对滞后与脱节,学校专业课程并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传统行业培养人才供过于求,新兴行业培养人才供不应求。同时,教师队伍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大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只能完成理论知识教学。加上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差,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出现各种厌学情绪,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大数据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一)提升信息化教学效果

大数据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结合,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性复合人才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满足市场实际需求,满足社会发展与产业技术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的技术人才。而大数据通过对产业发展实际、课堂实际教学、学生学习动手效果等一系列过程的数据搜集,能够有效挖掘行为数据背后的学生个性特点与长处所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培养自己符合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的能力与素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大数据可以通过数据追踪,完成对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人才供求关系的分析,得出相对应的调查结果,为高职学校有目的调整各专业招生人数与教学计划提供参考,与政府、企业完成多方合作,从而实现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使得人才培养不在与市场脱节,及时更新教学计划,提高供不应求专业的招生与培养人数,改善高职院校以往人才培养的落后现象。大数据可以通过与网络平台、高职专业课堂相联系,为社会上的广大有志学习者提供另外一条学习的渠道,使得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广大在校学生的同时,为社会公共服务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为全社会的终身教育增光添彩。同时,也能改变在校学生的认知观念,学习与教育不一定局限于校园,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不再是阻碍学习的主要因素,必须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培养自己对于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定与主动性,强化自身能动性,不断对于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做到更新换代,做到终身学习。

(二)改变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以往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更多的只是老师在讲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理论知识过多,动手操作实践不足,制约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影响了专业技能的提高。将大数据应用于各专业教学中,将极大的改变目前所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而是作为组织微课、慕课等内容的组织者,同时负责在参与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成为参与新型教学形式的主体。教师通过对大数据的使用,对关键教学资源的把握,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掌握数据处理能力后,可以共同参与专业教学的讨论中来,在沟通与互动中使得自己的观念得到碰撞、更新、升华,为知识结构的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相关应用,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当前利用大数据的多种教育平台,都为教师提供了选择空间。例如湖南所有高职院校都参与的基于云技术共享的世界大学城空间,贵州启用的智慧教育云平台等等,而大数据的应用将有可能将这些分散的教育平台进行资源集合,届时,教育数据资源将呈爆炸式增长,同一门课程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将是之前几何倍数,从海里数据里找寻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行为必将催生出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2]

(三)建设智慧校园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大数据,建设智慧校园,对于校园内外网络平台的信息发稿、转发、评论等内容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对部分言论影响学校的进行整理,及时改善学校教学与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改善办学质量,更好的服务学生。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改善了以往的人工服务模式,提升了人力、物力的利用效率,还能够提高相关数据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校园的智慧化服务。如学校发生故障反应,大数据会马上准确进行反应,然后自动化地进行维修。实现智慧校园,就是实现智慧化的服务。[3]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大数据与教育管理方面的结合与应用,数据分析是关键问题,具体是指能否对收集到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挖掘,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是真正意义上,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利用好大数据技术的核心所在。要想提升大数据对于教育管理的积极意义,就必须提升数据分析水平,构建起高水平的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政府、企业与大数据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得不承认的是,能否有效利用大数据,是整个大数据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大数据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许忍.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与对策:以L大学2006—2015年研究生招生情况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3):123-128.

[2]任璐.浅析大数据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12-13.

[3]余战秋.高职院校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242.

作者:孙文兴 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高职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及应用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建设对职业化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部分院校的建校时间比较短,教育管理模式相对传统,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鉴于此,有必要在对高职教育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教书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确立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这直接带来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在校人数的增加,也对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条件。目前的高职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学习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仍旧带有比较大的行政色彩、应试思维,对招生管理和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影响了整体上的教育管理效率和效益,所以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和应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个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从而带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始发展。高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同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进步

首先,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达成了共识,把学生作为学校基于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上,除了要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外,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基础教育也非常重视,以便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有助于保障职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其次,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规模的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也就逐渐得以确立,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系级管理部门拥有比较大的管理自主权,可以负责专业班级的具体教学管理工作,而校级管理部门可以将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宏观管理上,做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分工,避免了职能交叉和重复管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对传统教育管理经验的依赖性比较大。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依赖传统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缺乏与时俱进、管理创新的意识,如依据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对学生进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体现出严重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特征。但是高职学生在学校应该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也比较明显,有些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比较强,所以过于依赖传统管理经验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严重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采取事后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管理的任务,而缺乏教育管理的主动意识和灵活思维,容易造成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如高职院校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教育管理工作就是代表学校管理学生,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当出现教学问题或学生犯错时,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所以多是采取“事后管理”手段,“事前管理”、“预防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管理手段也不够先进,最终影响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再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教育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由于很多一线管理人员多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教育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所以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比较低,容易出现离职现象。同时,很多院校不够重视教育管理人员,待遇和地位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培养和薪酬激励措施,所以容易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和均衡性,限制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应用实践策略

(一)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按照功能角度进行划分,组建管理组织结构,如根据学校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分别确立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校园文化管理等目标,然后逐个去实现。但是这在实现基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很难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效能。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任务的日益繁重和复杂,在有限的教育管理资源内追求管理效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要积极确立效能目标,对传统的组织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探索学校教书育人和教育管理的内在作用机制,明白如何管理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人才培养会更加有效,招生工作会更加高效,学生就业工作会更加顺利,从而逐渐确立学校的效能管理模式。例如,高职院校各个院系部门之间可以实现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教师等资源的共享,所以应当在整体上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搞“平均主义”,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基于高职院校效能管理模式构建的现实需要,学校可以加强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教育评价等教育管理手段的应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行为的有效改善。

(二)实现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以“分工制”为基础的,所以通常会根据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组建教学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外联部们、校园文化管理等部门等。这种传统的功能管理模式,虽然内部分工比较明确,各个部门与人员的职责、职务会比较明确,但是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战”,有时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很难实现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统一指挥、有效协作。例如,学校的财务部门、人事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基本实现相互孤立,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各个部门会相互扯皮、内耗,所以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思想会比较严重,不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就是要求学校打破传统的职能管理思想,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要求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都必须具体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当出现部门利益之间的冲突时,要以整体利益为主,做到顾全大局,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上多给予支持与协助。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加强规划理论与方法、对策理论与方法、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应用,这对于协调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整体优化管理模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学校现代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三)实现从封闭强制管理向柔性开放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很多高职院校倾向于强制化的封闭管理模式,以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但是这样很容易与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相冲突。此外,有些学习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辅导员的依赖性比较大,而辅导员往往还承担比较多的学校管理任务,加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很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同时,带有强制性的封闭管理模式,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所以教育管理工作缺乏“服务学生”的主动意识,也缺乏情感教育因素的有效导入,很多管理者甚至不了解学情、不认识学生,机械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导向作用,积极转变过去“训导型”、“封闭型”的落后管理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积极创设开放型、咨询服务型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开展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借助柔性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例如,学校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对其进行疏导,避免问题扩大化;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可以赋予校园文化更多隐性管理职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管理的相关作用和职能;校园制度设计的人性化,有助于实现学生对规章制度从被动遵守向主动遵守的有效转变,避免校园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硬性束缚,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和谐。

(四)实现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以“教”为中心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管理者的管理任务进行组织设计,说要实施的“单主管理”、“单向管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能够方便教师组织、管理以及控制管理进程,将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校园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却遭到了严重忽视,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参与校园管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智能,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自主权,老师等管理要更好的充当组织、引导职能,注意学生的自主管理动态,做到及时监督与有效指导,切记“越权”和不当干预,达成“双主”管理模式下双方之间的平衡,例如,高职院校的院系或班级在做出一些重大决定时,学校要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学生参与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参议权,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营造出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管理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五)实现从传统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下,很多教育管理都是依靠“人”来实现的,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管理效率也比较低。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也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学校的传统管理思维方式要做出积极转变,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其更具“数字化”的特征。例如,学校的素质测评、学籍管理、招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实现;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匿名沟通;各类通知和文件的下发也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下发;学校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都可以组建电子档案;图书馆管理可以实现在线预约、电子文献阅读与共享等。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实验与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教育成果,在管理模式上也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上的创新,然后积极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管理、从机械管理向人性化管理、从“单主”管理向“双主”管理的积极转变,以促进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管理实践中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益。

参考文献:

[1]潘锡泉.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和“自理”的耦合[J].职教论坛,2017(22):43-48.

[2]姚树伟,谷峪.高职院校发展动力因素与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18-20.

作者:许旭丹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激励理论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进步,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也逐步完善,在未来的教育管理工作布局中,高职教育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激励理论是当前高职管理工作的新理念,从整体上说,激励理论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大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竞争能力,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掌握学生的需求,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激励政策,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对激励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推动激励理论在高职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激励理论;目标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激励理论作为新的概念越来越走入人们的视线。从本质上说,激励是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有个体行为的起因皆是起源于人的需求,如果这种从内心迸发的需求没能被满足,人们就会感到紧张和压迫,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人们就会被激发出强烈的动机,从而去努力实现心中既定的目标。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只有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为我们国家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所以,如何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需求,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需要肩负的责任。在目前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严格化的、刚性的管理政策必不可少,但是柔性的管理政策也日益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高职学校的管理者应当灵活的运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激励理论分类研究

从激励理论的本质上来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内容型的激励理论和过程型的激励理论,这两项均为激励理论的研究发现,都是管理者通过了解被管理者的相关需求,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促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不断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1.过程型激励理论分析

从激励理论的内容来分析,过程型的激励理论更侧重于研究被管理者的个体行为,主要研究的是被管理者的个体动机以及到行为实现的过程,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激励的过程中被管理者所作出努力的大小、绩效的高低等细节,其中还包括被管理者对于获得奖励的相关反应和认识。一般而言,过程型的激励理论还包括了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通俗地来解释,在工作中,劳动者往往会和与自己处于同一劳动岗位的其他员工比较薪资水平和待遇标准,如果两者之间的相差不大,则劳动者往往是认为公平的,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别太大,超越了劳动者的承受水平,那么他就会感觉到很不公平,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就会明显下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平”能够显著影响劳动者内心的感情,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动机,这也就是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而且,期望理论也是影响激励效果的主要理论之一,美国的著名学者曾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指出,目标的存在会对人们的激励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目标效价是重要组成部分,即人们会对自己工作成果的最大价值进行估计,如果目标工作的成果较大,劳动者则更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其二,劳动者期望值的大小也会影响激励程度,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会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主观的估计,如果可能性较大,劳动者则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该理论认为劳动者工作积极性的大小可以通过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来体现,也就是说,只有劳动者认为目标工作的成果较大或者实现的可能性较大时才更愿意付出劳动,最后,强化理论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激励理论的内在含义,它认为:人的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刺激,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应答反应,而且该行为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调控,只有管理者不断地使用有效的刺激行为来调控劳动者的某种行为,劳动者才能更好地展现出积极性。

2.内容型的激励理论分析

所谓内容型的激励理论,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该种激励方式主要侧重于内容,也就是劳动者的需求,这种方法着重研究究竟是什么东西的存在能够使劳动者采取相应的、不同的行为,从而激起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在心理学方面,著名学者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按照由低级向高级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五大领域的内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人们的需求的增长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只有劳动者没有达到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而另一位学者赫兹伯格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他认为对劳动者起不到激励作用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保健因素”,例如工作环境、工资、福利等,而具有一些激励作用的因素,例如被承认、地位的上升、晋升等因素则会对劳动者产生极大的激励,因此,在学术上也将赫兹伯格这一研究内容总结为双因素理论。

三、激励理论在高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激励理论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会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在不同的环境着扮演不同的重要角色。高职学生人群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整体上来说,高职学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而高职学生又共同聚集在同一个校园环境中,他们会有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又体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

1.培养其独立能力

从目前高职学校的招生范围来看,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下降,其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比不上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的,他们的自理能力较差,学习观念较为淡薄。而且当前环境中的高职学校学生大多数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很多都是被娇生惯养长大的,所以其独立生活的意识非常弱,进入高职学校中,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高职学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环境,接触着不同的新同学,他们脱离父母来到了新的环境,生活和学习需要靠自己来完成,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格的成熟,高职学校的学生也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安排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地长大。因此,独立生活的能力是高职学校学生生理需要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激励理论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

2.培养其集体归属感的需要

高职学校学生初步迈入学校大门,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同学,他们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感情空白,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新的朋友圈是每一位学生的迫切需求,因此,选择志趣相投的同学是他们入校之后的感情需要,而对于高职学校学生来说,由于高考落差的存在,他们更需要老师来鼓励和关心,更希望能够在集体生活中扮演更优秀的角色,从而被集体认可,也就是所说的集体归属感,而激励理论的存在也能大力地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使其更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

3.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

相比更低层次的学生,高职学校学生对自身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相关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高职学校学生对自身有着比较高的期望值,他们愿意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社会价值。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家长的鼓励,能够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别人眼前。但是由于高职学校学生年龄尚小,思想不太成熟,往往只能听得进去好听放入话语,却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对于批评和讥讽非常不能接受。所以,教师应当适当地采用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让他们尊重别人,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激发自身的潜能,挖掘自己内在的潜力,为自己未来的道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完善激励理论实施质量的相关对策分析

1.了解学生需求,适当设置目标

从理论内涵来分析,目标和需求之间是存在着相应的联系的,目标只有充满了需求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纳,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坚定不移的完成。所以说,高职学校学生的行为动机主要是来源其自身的需求,对其的行为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但是,就目前高职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看,目标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避免盲目性,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型、创新型的人才,所以在激励理论的施行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时代背景,为学生设置合适的目标,使其具备最基本的理论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并且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

2.需求和动机向更高层次的转化

需求和动机是分层次存在的,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对于学生的心理暗示是不同的,这也就说明需求和动机是可以被引导的,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分析,高职学生不同于中职学生和本科生,他们对于自身的定位是比较难的,如果他们仅仅把学习当做谋生的手段,那么其学习动机将会大打折扣。在激励理论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的需求和动机向更高层次的转化,把学习的动机作为精神上的需求,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为我们这个社会、为我们中华民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种高层次的需求和动机会激励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学习观念,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引导着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

3.正负激励手段双管齐下

在高职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赏罚分明,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因此,正负激励手段是需要同时使用的,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高职学校中一些学生的纪律组织性较差,往往会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予批评,给其他同学一个警示的作用。如果有的学生因为高考落差的原因,进入学校之后愤世嫉俗、情绪低落,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沟通,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他们新的希望,帮助他们树立其信心,战胜自我,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4.运用好“暗示”这一利器

心理暗示在教育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虽然“暗示”看起来悄无生息,但是对于学生的功效确实十分巨大的,暗示作用的存在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心理暗示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当然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环境的不同合适地选择暗示方法和时机。例如经常发生违纪行为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采用比较严厉的手段,从而在其心理产生强烈的暗示,当下一次学生再想违规时,就会想到曾经的暗示,而对于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仅仅采用比较轻微的暗示即可,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积极地改正。

参考文献:

[1]张鑫.激励理论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7(14):313-314.

[2]张小玮.激励理论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4(18):60+62.

[3]杨丹.基于双因素理论再议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激励策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29(5):78-80.

[4]陈智行.推进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措施研究——激励理论视角下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6(24):3-4.

[5]安妍.认知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4(17):189.

作者:沈小红 单位: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