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问题简析(4篇)

高校后勤管理问题简析(4篇)

第一篇: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是高校后勤管理的根本目标之一。结合高校后勤服务要求与应用场景,从体系架构、功能架构、系统用例和数据库设计等方面介绍了一种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能够突破基于PC端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时空局限性,能为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

1引言

在高校后勤管理方式中,传统的基于PC端的后勤管理系统将后勤服务搬到了网络上,通过工作流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办事流程的规范化;以数据集中存储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冗余;借助计算机的演算能力,能够快速获取如设备损坏率等统计分析结果,从而有效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拉近了师生与后勤管理人员的距离。然而仍存在时效性低、信息交互不及时、访问方式受限等问题。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移动智能终端因其实用性、多样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已基本实现了全范围覆盖[1]。因此,借助移动互联网强大、便捷的信息交互特点,建立一个应用于高校后勤管理的移动应用系统显得非常重要且切实可行。本文结合校园后勤经营服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将传统的桌面终端后勤服务提升为“掌上后勤”服务,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校园设施故障报修、通知公告信息推送,能够有效解决传统PC端后勤管理系统的时空受限问题,进一步拉近师生与后勤部门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后勤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系统架构

本文设计的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采用B/S架构,系统的服务器端采用Java语言来实现,数据库选用MySQL,用户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PC访问系统,通过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系统的低耦合性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2],本文将系统划分为接口层、数据转换层、数据存储层、应用层和表现层五个层次。接口层实现与高校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如从学籍管理系统或职工管理系统中获取师生用户数据,提供后勤服务人员的评价数据接口供职工管理系统调用等;数据转换层负责对接口数据进行清理、更新与转换,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存储层负责保存系统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两类;应用层提供如故障报修、通知公告等系统所包含的功能;展示层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和操作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PC电脑等设备访问系统。

3系统设计

3.1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高校后勤服务原则与要求,结合后勤服务的应用场景,本文所设计的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包含一套基于B/S架构的服务器端管理系统与能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访问的移动应用端APP系统,系统功能分为系统管理、业务管理和统计分析三个类别,细分为系统管理、故障报修、通知公告、失物寻物、办事指南和统计分析六个模块。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管理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三个子模块,系统用户包括高校学生、教师和后勤服务群体,用户管理模块与学籍管理系统和职工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学生的信息直接从学籍管理系统中获取,教师与后勤人员的信息直接从职工管理系统中获取,从而有效促进信息共享,避免数据孤岛的形成,系统管理模块为系统中的其他功能提供支撑。故障报修功能包括故障报修单管理、维修工单管理、服务评价管理三个子模块,实现故障报修全流程管理,师生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快速便捷地上报校园设施故障。通知公告管理实现后勤相关通知信息的,通过消息推送,使高校师生及时掌握校园后勤服务动态。失物寻物包括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两个子模块,构建失物寻物信息平台,提高用户寻回失物的可能性。办事指南管理对后勤办事步骤和详情进行说明,使师生了解后勤服务流程和后勤服务事项,提升后勤服务效率与水平。统计分析包括服务人员评价统计和设施故障率统计两个子模块,为决策人员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3.2系统用例

依据对系统功能架构的分析,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中的用户有教师、学生、后勤人员三类,根据不同的系统功能,参与人员的角色各不相同,可依据不同的角色来划分系统模型。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的角色分为报修员、维修员、审核员、公告录入员、失主、拾主、决策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用户可以具有多个角色,如学生可以是报修人员,也可以是失主或者拾主,审核员可以审核通知公告,也可以审核失主的信息等。系统用例图如图3所示。以故障报修功能为例,参与的角色为报修员、审核员和维修员,报修员可以为高校师生群体,审核员为后勤管理人员,维修员为后勤服务人员。当师生在校园内发现某设施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时,借助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登录后勤管理系统移动APP,进入故障报修模块,填写如设施类型、问题描述等故障基本信息,支持拍照上传图片,提交故障信息后,由后勤审核人员对所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根据故障描述内容以确定是否受理,对于不受理的维修申请,必须填写不予受理的理由,对于受理的维修申请,应根据描述指派适合的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接收到维修单信息后,即可前往故障所在地进行处置,待维修完成后,反馈维修结果,最后由报修人员对该次故障维修工单处置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后勤人员考核标准中。

3.3数据库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如用户信息、功能菜单等基础数据提供支撑,同时,会产生如故障报修单、失物招领信息等大量业务数据,因此,需要使用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数据库设计应结合应用场景,从现实场景抽象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秉承原子性、原始性和稳定性等要求,确保数据库设计的高度结构化[3]。图4为故障报修实体关系图。在本文设计的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中,由于一个故障问题可能需要多个后勤维修人员多次参与,因此,一个故障报修单可以创建多个维修工单,而一个维修工单只能对应一个故障报修单,故障报修单与维修工单之间的关系为一对多。一条服务评价对应一个维修工单,一个维修工单对应一个服务评价,服务评价与维修工单之间的关系为一对一。

4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通过系统架构层次划分,降低系统耦合度,接口层的设计能够推动高校内信息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结合高校后勤服务场景,设计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模块;通过角色与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系统用例设计,并借助实体关系模型描述了部分数据库的设计。本文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一个具有移动性和高效性的高校后勤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在传统的基于PC端的后勤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丰富了服务手段,进一步降低了后勤沟通成本,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礼云.高校校园“微信平台”的舆情监控与引导[J].赢未来,2017(12):0011.

[2]聂常红,张屹,李宝智.基于Struts2的MVC模式在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5-97.

[3]陈宝贤.数据库应用与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黄振兴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第二篇: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如何加强对高校后勤服务的管理,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高校后勤管理的内容,分析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并对改进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提出对策,旨在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对策

在高校的管理中,后勤管理一直与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不管是在宿舍、食堂、教学楼以及设施设备等各个方面,其管理质量的优劣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只有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管理队伍、管理理念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高校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如何加强对高校后勤的管理,进而保证学生日常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是高校管理的重点,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本文将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内容

(一)宿舍管理

宿舍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宿舍作为学生日常起居的场所,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休息环境极为重要。故此,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宿舍的管理,保障宿舍的安全、整洁与干净,同时要对宿舍的卫生进行定期的检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此外,也要把宿舍管理纳入育人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能仅仅只是物理意义上的管理,要在日常宿舍管理中体现德育的内容。

(二)教学楼管理

教学楼是学生经常出入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对教学楼的管理,规划好对大学教学楼的清扫时间,保障教学楼的干净,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具体言之,要根据学生上课时间安排清扫教室的准确时间;楼道的清扫应该选在学生上课时进行,避免学生来回走动影响工作效率;卫生间的清扫要相对灵活,保证卫生间的清洁;等等。

(三)食堂管理

食堂的管理不仅是地板、饭桌、餐具等的干净卫生,食物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后勤管理部门不仅应该对食堂每天的采购数量以及采购种类进行仔细的比对,避免出现食堂工作人员借机谋取私利,而且还要重视餐饮制作过程的卫生控制,管好清洗、消毒、留样等环节,把卫生责任落到实处。

(四)设施设备管理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设施设备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以电路为例,电路是学校中最基础同时也是需求量比较大的设施,一旦电路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后勤部门对学校中的电路应该有明确的管理,且应该做好应急预防措施,一旦出现问题要有自备发电机或者对电路及时进行抢修等。其他设施如水、网络等的设施设备管理也是如此。

二、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

高校的后勤管理涉及到众多方面,如学校的安保问题、公共用房的管理问题、学生的宿舍管理问题以及水电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各个部门与机构之间如果配合不默契,职责划分不清楚,监督管理不到位,就会影响后勤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机构设置还缺乏科学性,职责划分还不够具体,还没能协调好各个环节等,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体系还比较落后,影响了高校后勤的向前发展,亟需改革。

(二)管理队伍

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专业性的系统,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动手,也要动脑。但由于高校日常工作十分繁杂,导致工作人员常常忙于具体事务,而花费在学习相关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上的时间就明显不足。加之时间、财力、人力有限,高校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够,对高校后勤管理的专业性学习不足,认识不到位,影响高校后勤管理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这是改进高校后勤管理服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管理理念

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理念主要集中体现在市场化与社会化的制度上,但是对于传承大学文化的责任认识不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后勤管理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以使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例如,如何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其中,这都需要高校后勤管理理念的提升。

三、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的对策

(一)创新管理体制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中,创新管理体制是提升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高校要健全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建立责任制,将后勤管理工作落实到相应的管理人员身上,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高校要加大对后勤管理工作的监督,强化后勤管理服务系统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管理问题的人员进行问责,及时解决问题,保障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后勤管理服务中,可以每个月举行一次后勤管理工作评价大会,对后勤管理工作突出的人员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通过开展后勤管理工作交流,让后勤管理人员之间进行技术沟通,以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而改进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中,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提升后勤管理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加大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对后勤管理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进而提升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高校可以引进先进的后勤管理人员,让新老人员进行经验交流,进而丰富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例如,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高校可以每个月举行一次后勤管理人员之间的文艺活动等业务活动,通过这些业余活动,建立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的文化,促进后勤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进而加强后勤管理的文化建设。

(三)更新管理观念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中,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塑造出具有特色的服务师生价值观,可以保障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为高校师生的生活和教学科研提供保障和服务,因此,树立服务师生的价值观是改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应该以传承大学文化为己任,以服务师生为核心,转变管理思维,树立起服务师生的价值观。只有管理理念改变,用心服务,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果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只是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没有赋予其使命感、责任感,那么提供的服务只能是冷冰冰的,无法让师生有感。只有从心底热爱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其提供的服务才是有温度的。

(四)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在“互联网+”的时代,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也必须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师生。例如,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通过互联网手段,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后勤管理服务额档案管理,进而提高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高校的后勤管理必须尽快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专业化和细致化的管理,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同时,高校将后勤管理的信息和资料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后,还要进一步借助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及时发现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及趋势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强化管理,使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例如,食堂掌握有学生的出生如期,在学生进入食堂消费时,能够及时提供生日面,这种惊喜会让学生倍感学校的温馨,更会激发学生爱校感恩的情怀。因此,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有助于促进高校后勤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五)树立高校后勤管理的良好形象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中,通过各种方式为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于提高后勤管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意识中,不仅高校师生,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自己对于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也存在认识的偏差,认为这些工作卑微,地位不高,这种潜意识制约了高校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改变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认识和印象,例如,通过一些管理后勤管理工作的视频和图片,让师生对于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让师生理解和支持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让师生明白工作无高低贵贱,都在为学校的发展做恭喜,进而能够尊重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形成和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良性配合。与此同时,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中,高校也要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教育,让其改变对自身工作的呆板认识,让其树立起后勤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中重要一部分的认识。高校要坚持贯彻让师生满意的发展战略,创建出和谐与融洽的服务环境,保证后勤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让广大师生都能够支持后勤工作与关心后勤工作。总而言之,高校的后勤管理,包括宿舍、食堂、教学楼以及设施设备的管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事关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进行改革创新,以保障高校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但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在管理体制、管理队伍、管理理念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及时改进。只有适时创新管理体制,建立责任制,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加强对后勤管理的监督力度,加大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理念,提高后勤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提升后勤管理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春阳,胡勇军,黄书诗.大学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研究[J].高教探索,2014(6):26-28.

[2]王天昱.大学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1):42-43.

[3]李新春.简析大学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J].经济管理:全文版:00066-00067.

[4]夏伟秀.探索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后勤服务管理[J].求知导刊,2017(12):75-75.

[5]程甫.党风廉政建设发展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研究[J].才智,2017(20):86-86.

[6]方芳.构建现代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路径[J].丝路视野,2016(19):88-88.

作者:连招杨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高校后勤部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其地位举足轻重,良好的学校后勤保障是办好学校的物质基础,高校后勤对学校财产充分管理和使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生活的改善,优质和谐的校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积极配合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是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能更好地为提升教育教学服务,本文针对频频出现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问题,从管理细节做起、对服务意识的强化、责任意识的强化和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问题;服务意识

1高校后勤的工作任务

高校后勤管理是一项综合型管理体系,他包括学生的在校生活起居、校园安全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同时对学校的各种教学设备、科研、教室等起保障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后勤是学校运行的重要基础部门,是合理分配利用学校资源的重要方式。为了顺应新时代下的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后勤的管理必须跟随新时代的步伐,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后勤的管理质量,完善管理制度,保证高校的正常运作,高校后勤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的重要前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因此,高校后勤的管理对高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2高校后勤的主要弊端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在近年间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后勤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需要强化;制度和体系的建设问题;高校后勤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问题等。

3后勤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1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首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每个后勤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后勤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着管理学校工作的重任,后勤工作人员对教育教学服务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要深刻理解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意识,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不论是老师还是后勤工作人员都是园丁,要取缔职位荣辱感。把为办优质高校,建设更美校园作为自己的天职,把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为教育改革提供优质服务而努力。

3.2要有全心全意服务的态度和奉献精神

服务是高校后勤工作最重要的职责。高校后勤部能够保证学校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同时要以为教育教学服务、为高校师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真诚热情的对待师生,对师生的合理要求要做到有求必应,服务到位,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意识。

4建立健全的制度管理体系

提高后勤人员素质,首先,高校后勤应积极安排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主持工作,引入新型的管理人才,将工作人员的待遇提高,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不定期的组织后勤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道德培训,以高尚的品德来服务师生,提高影响力。为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全体后勤职工工作中定岗、定位、定责。根据后勤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的实际需求,安排工作岗位,对每个岗位分别制定详细的工作标准;并且要求服务人员在确定的岗位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站位;明确后勤工作人员的职能、目标和责任,使每个后勤工作人员有更强的责任感。然后高校后勤工作应该积极完善监督机制,让师生都参与到监督机制中来,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提升工作质量;最后,建立健全的考核和奖励政策,这样能帮助工作人员改进不足,并且激发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5加强沟通与协调

高校应高度重视后勤部门与其他学校部门的交流沟通,尤其是后勤内部间的工作协调,是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前提。后勤承担着学校一切物资的采购与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任务,如果某个环节没有沟通好,都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必须加强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6总结

首先,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因为后勤管理工作是高校运转的前提,也是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同时高校后勤管理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推出新的管理理念来适应高校的发展。然后是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极力健全完善得体制体系,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协调部门之间的沟通,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后,后勤工作要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后勤工作还要有长远的工作目标。高校以全面育人办学理念,全心全意服务广大师生为办学宗旨。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制定出学校事业的发展规划,后勤管理必须以学校优质发展为目标,制定长期服务计划。再次,后勤工作要有超前意识,只有这样主动工作,才能真正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才能提高服务效率。

作者:袁艾辰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第四篇:高校后勤管理办法简析

[摘要]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顺应了时展要求,还能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但目前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管理方案、管理制度和人才队伍等方面。为弥补这些不足,高校有必要顺应时展要求,创新思想观念,制订信息化管理方案,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并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信息化;后勤管理;管理方案;管理制度;管理人才

0引言

高校后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做好该项工作有利于推动高校后勤良好运行,提升服务质量和广大师生的满意度,最终为他们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效后勤管理也发生了深刻变革,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后勤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就如何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开展具体工作提供启示。

1信息化背景下创新高校后勤管理方式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给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深刻变革,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工作实效性对高校后勤运行和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顺应时展要求

信息化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深刻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同时对高校后勤管理也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顺应时展趋势,创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不断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等设施建设,为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高校后勤管理提供支撑与保障。传统高校后勤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人工方式对高校后勤进行有效管理,不仅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也容易出错。而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支持下,有利于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数据运行和处理工作的效率,减少出错概率,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和满意服务。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要求,同时还能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方式变革。

1.2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过去,在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开展管理活动,由后勤集团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对高校后勤日常运行活动进行详细记录,有效规范和约束日常管理行为。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一定效果,但人工管理方式的效率低下,并且工作人员之间联系不大方便,同时也容易出错。而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能实现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构建健全的数据库,将高校后勤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有利于及时掌握高校后勤的基本情况。然后后勤管理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对策,更好地约束和规范高校后勤管理的各项活动,最终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后勤管理的实效性。

1.3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与便捷服务

高校后勤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仅有利于高校后勤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还能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保障。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后勤部门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录入详细的数据资料,有利于详细和及时掌握高校后勤基本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对策,最终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校、便捷服务,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2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不足

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虽然有利于提升工作实效性,促进管理水平提升,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后勤管理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一些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偏低,也不能有效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观念落后

创新管理思想观念,是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第一步。然而调查显示,目前在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不重视后勤信息化建设。事实上,在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和员工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工作结果。甚至可以说,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后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最终也影响了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效果。但部分领导和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不够重视,没有将后勤管理信息化摆在突出位置,投入的资金、财力和物力也相对较少,从而会影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2管理方案不科学

要想顺应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努力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实效性,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是必要的。但目前很多高校后勤在具体活动中,没有开展深入调查,忽视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管理方案,或者照搬其他高校的后勤管理方案,导致方案难以适应实际需要,不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2.3管理制度不健全

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背景和要求,高校后勤部门有必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从而既能有效规范和约束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还有利于实现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但部分高校后勤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忽视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此外,也没有建立并落实管理责任制,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职责不明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现象,从而难以提高管理效率。

2.4人才队伍素质偏低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工作实效性的前提和保障。但不能忽视的是,部分高校在后勤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优秀人才引进,也没有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机制,从而导致人才队伍素质偏低。部分管理人员忽视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其综合技能已与信息化背景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急需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让他们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办法

为弥补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不足,努力提升管理实效性,顺应信息化的要求,结合高校后勤实际情况和广大师生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3.1创新思想观念,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

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同时也为创新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后勤部门应该创新思想观念,更新管理理念,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校后勤管理,努力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后勤管理人员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加大高校后勤管理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信息化背景下为开展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保障。此外,高校后勤相关领导要提高思想重视程度,将推动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合理安排相应的资金支出,并加强计算机、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相应的数据库,详细录入各种信息和数据,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保障,努力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

3.2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订信息化管理方案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善于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详细掌握高校后勤基本情况,然后结合后勤管理需要,以提升工作实效性为目标,制订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方案。在方案制定之后,工作人员有必要严格落实所制订的方案,并结合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同时,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制订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构成、技术标准、功能实现和信息采集等内容,让广大职工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全面认识。此外,高校后勤部门要通过分步实施、不断优化等方式,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管理方案,最终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3.3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各项活动

健全的制度是开展高校后勤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保障。因此,高校必须完善管理制度,根据高校后勤基本情况,以提升管理实效性为目标,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最终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同时,后勤管理人员应该结合高校后勤服务和实际工作流程,对后勤管理进行规范化细分,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促进管理实效性提升。在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和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做到权责分明,定人、定岗、定责,制定并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明确他们的具体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后勤部门还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后勤管理制度得到严格落实。此外,后勤部门要善于开发贴近校园、贴近生活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并与时俱进,善于应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拓展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让高校后勤管理更加规范、合理,更具有成效。

3.4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

后勤部门应注重引进管理理论扎实、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强的管理人员,不断充实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同时,后勤部门要健全管理培训机制,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从而不断提升员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能力。此外,后勤部门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高校后勤信息化、专业化队伍建设,逐步打造专业基础扎实、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后勤管理队伍,大力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4结语

高校后勤管理应该顺应时展要求,注重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作为后勤管理人员,也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并落实管理制度,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有效约束管理人员的各项活动。此外,后勤部门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社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郑建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2).

[3]周建军.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4]郭君.网络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5]宋濂.基于礼仪文化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对策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4).

[6]唐艳平,张灿龙.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浅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7(7).

作者:孙滨 罗会华 单位:吉林大学后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