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要:当前社会的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高校的管理工作也逐渐应用了信息网络技术。后勤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开展后勤管理工作的时候应用信息化技术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从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入手,讨论并提出一些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正在加入更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求后勤管理有更好的服务质量。后勤部门需要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对服务意识的转变,逐渐从传统服务转化到多样化服务。通过信息化实现高效管理,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的利用率不够高

很多高校在开展后勤管理工作时,为了建设信息化后勤管理,已经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且购置了很多计算机相关设备及很多网络设备,不过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做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应用很好的使用方法,并没有很好地将设备服务于广大师生。

(二)软件的应用性不够强

一般的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并没有非常专业的信息技术类人才,因此很多管理软件与管理系统都是直接购买来的,一些深层网络软件的使用方法很难被利用好,人才的缺少导致软件并不能得到很好地利用。而后勤管理的信息化首先需要对后勤管理的标准进行明确,对所有的业务进行熟知,同时还要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积极进行相关市场调研。但实际上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导致了软件使用不当和人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管理方式不合理

当前高校学生后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的差异性明显,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系统不完善。因为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生源地,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必然导致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且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生源质量较低,成绩差距明显,部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不足,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此外,小部分高校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偏低,这主要是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父母的溺爱所造成的,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过于依赖父母,必然缺乏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这给高校学生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其次,当前高校从院、系再到每一班级的学生后勤管理工作效率普遍较低,大多数教师和其他管理工作人员未能正确认知学生后勤管理工作,将该项工作视为表面工作,工作经验不足,创新意识薄弱,缺乏有价值的借鉴方案。另外,高校学生后勤管理工作尚未形成完备的管理体系,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在软件方面,很多高校在后勤使用信息管理知识为了临时的需要,包括设备、人员都不够专业,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在于系统不够完整,只能在单一的某一范围进行操作,没有宏观上大的控制,具体操作范围也很有限,只能是学校内的几个部门或是单个学校进行使用,如果在管理上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及需求,很有可能不能使用或是达不到要求。而且,系统研发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受专业知识的影响,没有一定的专业性很难进行科学合理的软件应用。

二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制度

高校后勤管理向信息化转变,该过程较为复杂,要能将后勤业务和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完善管理内容首先进行制度上的统一规划,减少内容上的重复建设、无序建设、无效建设内容。要保证后勤管理遵循行业管理规范开展下去,遵循信息技术标准开展管理工作,保证后勤管理工作信息高效、便利。

(二)引入后勤管理系统,对工作内容进行规范

引入后勤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后勤管理工作效率,从静态方面来分析,管理系统机构必须健全、管理工作者之间的职责须明确,权责应对称,不仅要分清上下层次的关系,而且要注意平衡不同层次的关系,通过分工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从动态方向来分析,高校学生后勤管理系统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有序运转,不但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而且要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高校学生后勤管理系统。

(三)借助政府力量,增强高效后勤信息化建设

建设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支持,当前国家对于高校的资金支持有限,高校能够在信息化建设上使用的经费并不多,就只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再压缩预算,这就导致了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并不能满足使用时的要求,虽然有了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但是由于后期资金缺乏导致软件维护和硬件更新难以继续下去,逐渐无法满足后勤信息化的要求,所以这里就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对高校后勤的信息化管理提供资金帮助,能够直接解决很多问题。

(四)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高校学生后勤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学生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能,在加强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完善文化职能、服务职能和创新职能。加强管理职能即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避免学生出现迟到、无故早退、旷课和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完善高校学生后勤管理工作的功能则需要在执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融入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以及德育因素和美育因素,提升管理的文化性,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特色管理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取向,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管理工作者必须坚持“管理即服务”的工作原理对学生予以文明管理和服务性管理,学会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的难处,帮助学生调节心理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主动的满足学生合理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挖掘学生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职能必须整合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改革考核方法,在学生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适当引入社会工作,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了解社会知识,增长必要的社会经验。高校理应创新学生后勤管理工作队伍,管理工作成员不能只有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加入管理队伍,他们应具备独立完成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创新管理工作。而且,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需要遵循“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让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创新能力,增强管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面提升学生后勤管理工作水平。高校还应该不断完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引导学生灵活应对火灾、地震、抢劫、诈骗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院校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对学生予以安全管理教育。告知学生:面对火灾,理应用毛巾捂住口鼻,以免缺氧,然后,及时从安全道和楼梯进行有序地疏散和逃离,不能从电梯逃走或者使用电器。在发生地震时,不能过于惊慌失措地往外跑,应及时躲到桌子或者床下。随时注意交通安全,提高警惕性,谨防被骗,不能夜不归宿或者半夜独自回学校,不要孤身进入酒吧和音乐会。院校可以结合情境教育模式和远程教育模式,向学生传授安全教育视频和案例。

(五)合理配置院校管理资源

高校应合理配置教学管理资源,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创新能力,对校内的教室、教具、图书等物质资源予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并定期维护教学设备,为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奠定坚持的基础。此外,院校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不仅要注意纪律,而且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增强高校学生后勤管理工作的活力和文化性,汲取柔性管理的优势,组织学生书写各种文化性管理标语,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学生后勤管理工作质量。而且,高校应注意维持学生后勤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不能把管理工作看作“面子工程”,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全面构建学生后勤管理网络,借助QQ、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平台来优化学生后勤管理工作机制,运用学生后勤管理网络对学生予以管理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协助院校做好管理工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的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高效的后勤管理相对比较复杂,需要重视其系统的规划,并结合信息技术、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逐步完善信息化高校后勤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建村.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J].企业导报,2012,(18):233-234.

[2]金波.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展望,2014,(8):128.

[3]葛雪峰.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J].青春岁月,2015,(19).

[4]轩诗涛,金玲.浅析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研,2016,(7):00269.

作者:杨叶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后勤保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