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探究(5篇)

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探究(5篇)

第一篇:科研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

摘要:

随着科研事业单位内外部运营环境的变化,其业务活动形式日益复杂化,对单位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会计作为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规范单位经济秩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证经营决策正确性、强化单位内部控制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科研事业单位要积极探寻管理会计在本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应用规律。本文对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措施建议,期望对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一、科研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大分支体系,通过利用相关信息实现财务与业务活动的相互融合,服务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项内部管理活动。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促进管理与核算相结合的迫切需要

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对社会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科研事业单位对外提供的公共产品也随之增多。在此形势下,原本以核算为主要内容的财务会计已经难以满足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营需要,必须拓展会计工作范围,借鉴企业管理运作的经验,通过引入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决策控制、信息化管理来协助科研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实现“管”、“算”相结合,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运作,共同服务于科研事业单位发展。

(二)实现一体化管理会计模式的迫切需要

从科研事业单位的现有会计体系来看,财务会计仍然存在一些细节性问题,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以及国家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下,财务会计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而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只在科研事业单位的个别业务中有所体现,且各项业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如,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执行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活动,但是却没有实施与之相匹配的决策体系;科研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内部控制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却难以保持制度的切实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覆盖范围有限,能够在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中实施,但是却在其他业务活动中几乎不涉及。为此,科研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促使各项经济业务协调运作。

(三)是推动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迫切需要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管理会计建设是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重要举措,也是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路径。管理会计建设可以激发事业单位管理活力,为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与评价提供信息服务,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强化经济管理的迫切需要。为此,科研事业单位要认清管理会计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深化会计改革,提升会计工作层次,不断推进会计事业步入新阶段。

二、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持续稳步推进,紧紧围绕和服务于经济财政工作大局,在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化、内控规范等方面基本建成了会计标准体系,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持续平稳开展。然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远远落后于财务会计发展,难以为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提供指导,导致管理会计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在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经营部门均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大部分会计人员履行管理会计岗位职责,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与服务。同时,管理会计也在西方公共管理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只重视财务会计,而对管理会计知之甚少,导致管理会计建设远远滞后于单位发展。2014年,我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管理会计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进行了明确,但是仍缺少与此相关的实施细则。

(二)管理会计建设阻力大

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使得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同时,科研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形成支持管理会计建设的内部氛围。从管理体制上来看,科研事业单位存在着产权归属模糊、所有者虚位、委托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加之科研事业单位的诸多经济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程序,如非理性贷款、无形资产评估不规范、入账处理不及时等,充分表明了科研事业单位缺乏管理会计建设动力,没有将管理会计融入到单位内部管理中,加大了管理会计建设与应用的阻力。

(三)管理会计制度建设滞后

科研事业单位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制度,造成单位经济管理活动较为混乱,难以实现管理会计与业务活动的紧密结合。部分科研事业单位仅在财会部门设置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岗位,从事简单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如记录日常支出、进账以及报账等工作,在缺乏管理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不重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不利于单位领导层掌握预算执行、资金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四)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内部控制是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够为管理会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风险控制系统以及内部沟通机制。然而,我国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在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中缺乏管控力度,严重弱化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如,在物资采购方面,因缺乏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经常出现超标采购、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问题;在资产管理方面,经常出现购置决策盲目、资产账簿不全、资产核算不完善、资产报废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在票据管理方面,经常出现发票不合规、虚报发票、随意入账等问题;在风险管理方面,不重视风险识别与分析,使得单位运营面临着风险隐患等等。

(五)管理会计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一直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现有会计人员队伍只能完成简单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导致现有会计人员队伍难以满足管理会计实施的要求。同时,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还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知识体系单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要合理借鉴企业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特色,逐步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科研事业单位要重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积极推动科研项目立项,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研究经费,确保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活动有序开展。同时,科研事业单位要积极与企业、高等院校展开合作,建设管理会计专家数据库,总结和梳理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实施的经验,加速理论研究成果的形成。此外,科研事业单位还要转变传统的会计工作观念,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主动学习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最大程度地支持管理会计建设。

(二)健全管理会计制度体系

管理会计渗透于事业单位的各个层面,所以科研事业单位要从多视角出发健全管理会计制度体系,确保管理会计制度与本单位具体情况相符合,能够规范和指导本单位各项日常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避免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如,科研事业单位在采购某项物资时,需要结合单位财务信息作出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物资供应商;科研事业单位在强化内部管理时,需要分析各项预算指标、成本控制指标,以确保各项业务活动与会计管理活动紧密结合。同时,管理会计制度还要与财务会计制度、成本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相协调,避免出现管理制度矛盾。

(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控制

科研经费是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保障科研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此,管理会计建设应将科研经费纳入到管理范围内,重视对科研经费审批、预算编制、使用全过程的分析与控制,为科研事业单位决策提供有力依据。首先,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事业单位要明确科研费用的开支范围、经费审批权限,禁止擅自挪用费用,并减少费用报账的随意性。管理会计人员要加大对科研费用的核算力度,及时收集与费用使用相关的手续资料,检查各项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做好相关账务处理工作。其次,科学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对科研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并建立起集事前预算控制、事中经费监督以及事后财务验收相结合的管理会计程序。再次,强化预算监督检查,尤其要加强结题结算的监督力度,全面掌握项目执行与经费使用情况,并对经费使用效益进行经济性分析,将其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内,作为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四)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科研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优化业务运作流程,强化对关键岗位和关键控制点的有效监控。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可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从以下五大要素入手进行建设:其一,在控制环境方面,科学事业单位要设立内部控制机构,配备专职的内部控制人员,明确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其次,在内部控制活动方面,科研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并且针对财务管理活动内容健全相关内控制度,具体包括内部牵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稽核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为管理会计建设奠定制度基础;其三,在风险评估方面,科研事业单位要找出风险控制点,引入风险管理系统,对单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监测和管控;其四,在信息与沟通方面,科研事业单位要将会计工作融入到业务流程管理中,使业务流程与会计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并通过会计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和整合各项业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对业务运作情况的全方位监控;其五,在监督方面,科研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监督、会计稽核职能的发挥,定期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进行监督审查,重点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中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五)建设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科研事业单位要重视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管理会计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要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引入,对现有的会计人员队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使会计人员既要熟悉科研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而且还要了解风险控制、模型计量、IT、金融方面的知识,使自己拥有相对丰富的知识体系。此外,管理会计人才还要具备职业判断力、敏锐洞察力、风险控制力以及战略思维,能够从单位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处理经济问题。

四、结论

总而言之,科研事业单位要重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会计职能,使会计工作不再局限于会计核算层面,而是深入到预算管理、资金控制、内部控制、决策系统等层面,为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科研事业单位要不断总结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构建起符合本单位经济发展和内部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体系。

作者:王洪侠 田蕾 费亚红 单位: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翠华.完善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6(3):82-84.

[2]张晓红.加强水利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4(6):121-123.

[3]胡浩.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2):75-76.

[4]任娟.对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4(1):98-99.

[5]张顺梁,金奕敏.浅议新会计制度下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5):45-46.

[6]胡铁鸣.利用系统思维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142-144.

[7]陈庆红.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以财务管理内控建设为例[J].当代经济,2015(2):132-133.

[8]任旭梅.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3):72-75.

第二篇:管理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结合

摘要: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正处于探索阶段。在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能否使其与行政事业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发挥其职能,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管理会计在行政单位中的作用,介绍了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途经以及对管理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结合进行了重点阐述,希望对有关人员的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结合

2014年10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加速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事业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更需要转变思想、开拓创新,要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单位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地应用,从而使其成为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一项工具。

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1.全面预算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优势明显。第一,通过对单位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可以掌握各部门的基础数据。第二,业务部门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整个环节需要管理会计参与,并且在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各部门资金需求量必须要结合部门主要工作客观地确定,确保财政预算资金的合法性、有效性。第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单位干部职工的管理水平和宏观视野,从而对单位管理工作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预算执行

由于财务工作的开展要受到财经法律法规以及财务制度等的限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原则性很强,经常会与业务部门在工作上出现矛盾,这一矛盾是由于严格的制度和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所造成的[1]。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对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目标的相一致。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要从服务角度出发,在对资金使用进行跟踪检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以及数据的形成是否合理,而且还要学会如何改善异常情况以及如何维持现有的良好状况。在与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交流时,不仅要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还要加强警示教育,使各部门明确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法律后果,进一步提升部门的自我控制能力。

3.预算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重要性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点从绩效评价被写入《预算法》中就可以看出;同时,绩效评价也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要求[2]。在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应用管理会计工具优势十分明显,可以通过创新寻找突破口。

二、提升管理会计水平的途径

1.增强管理意识

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如果单位领导不理解、不支持,管理会计应用也必将成为“空头支票”,无法兑现。这样即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再完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再高,也无法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作用。因此,构建单位管理会计体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单位主要领导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辅导等方式,强化管理会计应用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宣传力度,认识到管理会计不仅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全面的基础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培养复合性人才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掘。管理会计应用的广泛程度也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知识。管理会计需要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3]。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员工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讲座、考试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单位管理人员既懂管理,也懂会计;不仅有原则,而且有创造;不仅精通网络知识,懂信息化,而且要从单一的核算管理向全面财务管理转移。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依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适当引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以提高单位内部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激发单位活力

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相关制度对单位进行全面管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的内控制度无论做得多么完美,如果在具体操作中未得到合理、有效地执行,其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构建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活动的有效执行[4]。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制度之间必须紧密联系。在具体工作中,可适当借鉴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将单位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有关人员,以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进行明确,激发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力。

三、管理会计与行政单位的结合

1.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要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范围相适应

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所以两者在范围上应当协调一致。从构建制度的角度分析,因为各行政执法单位基本上不会涉及投资活动,因此在设置会计决策分析、控制活动时,就不需要对投资活动加以考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较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需要通过管理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促使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最终“落地”。

2.管理会计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更加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框架之上,并且还要将相关的内容全部融入到单位管理制度中,并予以具体化、固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正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从具体情况来分析,部分单位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甚至错误的行为或做法。因此,在单位构建管理会计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管理会计手段对有关活动进行进一步规范。从理论角度分析,如果对单位物资采购活动进行管理,则需要结合本单位日常物资、设备的采购实际情况,针对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如选择供应商、选择商品、审批制度、签订合同等)涉及到的理论进行规范化。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单位在培养人才的方式、人才考核等方面不规范,那么就要在人才的培养、考核上进行规范,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顺畅单位选人、用人的机制,不仅要能培养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转的管理会计人才,而且要使这些管理会计人才在单位管理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制度构建角度分析,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内部管理制不规范,则需要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对日常管理进行规范。从构建信息系统角度分析,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删减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行为,那么,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时就要对单位信息系统进一步加以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当通过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不断完善与规范单位的管理制度,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结语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单位中的应用程度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借助使用管理会计工具来完成。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应用后,才能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提高单位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范围会对管理会计的构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对管理会计的完善过程中,又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性,周而复始。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管理会计,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在不断探索中将管理会计恰当地融入到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中。

作者:王春科 单位:陕西省公路局路政执法总队

参考文献:

[1]柳?.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民营科技,2014(10).

[2]刘伟.试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5(26).

[3]申瑞军.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2(25).

[4]张晓鸣.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2(10).

第三篇: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流程研究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的发展趋向同一,管理会计在国外的许多先进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尽管在国内的一些企业当中也有运用,但是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这一管理学名词的认识却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中有运用,但没有凸显其作用的状况。本文以此为基点,介绍了管理会计的概念以及其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运作中的职能与作用,分析了其与企事业单工作流程相结合的必要性,力求提出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中与工作流程相结合的建议,促进现代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运用与发展。

关键词: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职能;建议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基于经营者对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而诞生发展的,管理会计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有着重大的作用。管理会计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所成效,对我国的经营管理活动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在与企事业单位相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找出这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就极为重要。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内涵

管理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当中对管理当局的一些资料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与传达的一个过程,其要引导管理当局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需要对其所做的分析结论负责,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管理会计现代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属于二级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管理会计与企事业单位工作流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事业发展当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正确地提出和评价决策方案,管理会计从本质上能够站在一个决策者的角度,参入决策计划,参入企业的经营活动。在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在各行各业均有发展,既附属于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之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着准确、科学的信息服务,其自身又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当中的一部分,而且还在某一管理方面处于核心地位,这与其他会计分支相比,有着无可体第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管理会计却有一些问题,比如,理论研究不能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无法很好的融合进企事业单位的各个工作流程之中,这让我国的企事业单位不能更好的进行经营活动,因此在我国企业中要结合工作流程,实际应用管理会计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各工作流程中的职能及其作用

(一)提供企业全面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客观展示企业生产现状

管理会计能极大限度地提供与企业内部管理息息相关的各种管理信息,其中既有经过加工、修正处理后的财务信息,也包含着大量的有着特定形式和内容的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与会计学的其他分支不同,其不受会计政策、会计制度的影响,它能够结合企业的工作流程,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还有一些行业的习惯性做法,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业务信息,就能比较全面客观的反应出企业在各方面的状况,如生产、经营等方面,在整个企事业单位运作工程中,管理会计处于一个先行的地步。

(二)通过分析指标变动,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企业的每一次经营活动都有数据,通过揭示这数据背后的故事,分析数据的变化,来监控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提醒管理层。同时,通过对局部数据的分析,结合纵向上的历史数据,可以得出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发展趋势,揭示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分析变化的原因,判断可能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能与用行业做对比,找出差距,为企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确定好努力方向。

(三)通过预测分析,参与经营管理决策,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管理会计对企事业单位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资金、利润、税务等,可整体的了解企事业单位的情况,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其能够更加的科学,决策能更加的合理。

(四)通过全面目标管理,协调企业内部达成一致目标

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企业目标是息息相关的,所有经营活动的前提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又是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事业单位各方面数据分析所得到的一个结果来确定的,这样就让管理会计成为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其是通过提供内部经营管理、决策与控制等一系列企业管理所需信息,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这个目标并达到这个目标,调动了各方的力量,使企业内部协调一致的达到了目标。

(五)用数据客观展示各事业部、各部门工作情况

企事业单位内部构成的组织架构基本都由职能部门和事业部构成,每一个部门都有着各自的职责,有着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部门之间由于专业的限制,很容易造成每一个部门的人都有坐井观天的既视感,对其他部门的情况完全不了解,这个时候就急需要一个制度来改变这种现状,而管理会计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其能够公正的分析各部门的业务情况,让不同部门之间通过管理会计的分析报告来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以达到了解企事业单位整体情况的目的,从而促进不同部门间的交流,带动氛围,有效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关于实现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与工作流程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企事业单位发展实际,制定科学战略规划

为了保证管理会计职能能有效的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相结合,在工作初期,企事业单位必须要统领全局,处理好企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以及后续工作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制定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以及战略规划,并在经营活动中得到落实。除此之外,企事业单位还要充分的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积极引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将其贯穿于实施的全过程,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后盾。

(二)不断完善企业评价体系

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与工作流程相结合中,还需不断完善企业评价体系,其有几个实现途径:

1、业绩评价指标方面。在企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制定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举行对业绩的评价活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转变自身的发展思维及理念,突破传统体系的框架,一步一步的推进企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形成一个有创新、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业绩评价机制。

2、业绩评价理论体系方面。企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完善评价指标,同时,在业绩评价的准则制定中,要考虑企业方方面面的能力,如对风险状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从而防止企业不顾长远利益,因小失大。

(三)不断强化人本管理

企事业单位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可以充分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内在的追求动力,从而使其在达到个人目的的同时,促进企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而且如果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建立一个合理的竞争机制,以及制定一些奖励制度,还能激发职员的热情并能让职员相互间在竞争中共同的前进发展,能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的电算化水平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也为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流程中的各个阶段,所有的信息都能完整的储层下来,在经营决策的时候,输入企业的一些有关资金及其他一些方面的信息,就能够迅速的分析出多种可行的实施方案,领导层只需要在这些方案当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即可,而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有了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就能选择合理的活动方式,避免做无用功而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要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还要加强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管理会计向电算化方向发展,才能使管理会计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结合在一起。

五、结语

总之,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中与工作流程相结合是很重要的一点,同时也是容易忽视的一个点,之前,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够,甚至是有脱节,这就增加了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与工作流程相结合的难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管理会计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加深,这些都已不再是问题,现今,管理会计如何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相融合发展才是重点,二者协调发展将极大的推动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

作者:于淑兰 吴方韬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01):13-20.

[2]崔琛.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山东纺织经济,2012:4

[3]王斌.跨职能团队的管理控制问题:一个理论思考[J].会计研究,2011(7):38-44

第四篇: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研究

摘要: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当今企业求生存、谋发展和增加竞争力所必须努力的方向,而管理会计作为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主要手段,己为国内外大企业普遍接受。文章通过从对管理会计的简单介绍,并假定以A所为研究对象提出当前传统成本核算和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象,到探索以作业成本法和营运资金管理法为代表,将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于A所日常经营管理中,并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期促进A所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

管理会计工具;作业成本法;营运资金管理

一、前言

A所作为某院的主要专业所之一,为实现某院提出的“推动专业所向小型产业集团方向发展”的目标,近年来,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创新,推行事业部体制模式,实现了经济规模和经济运行质量双突破的优异成绩。但是,A所当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趋复杂,不仅需要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开创新局面,更需面临国家价格政策环境日趋复杂的考验,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的大势所趋必然导致军品价格竞争的更加激烈。如此复杂局面下,A所不仅要稳固国内一流专业系统研究所的地位,并不断做强做大,拓展国际化市场,逐步向国际一流专业企业迈进,就必须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管理水平上有更显著的进步和提高,而管理会计正是强化成本控制、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的一种关键的现代化管理工具,现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将对A所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当前所内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成本管理模式略显粗旷,为所快速发展发挥的支撑力不足

1.当前成本管理概况。A所作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一员,拥有900多员工,目前设置多个职能部门,并建立了6大事业部,成本核算方式一直沿袭着军工单位传统的模式,按照研制型号任务设置工作令,成本费用按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和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间接费用分配依据是根据所人事部门对各事业部及研究室统计的设计和生产的人工工时为依据,工时基础是各事业部(研究室)人员工时。当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间接费用普遍占产品成本的50%左右,间接费用的发生往往决定于科研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的要求或科研项目的研制阶段等因素,因此,在间接费用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的情况下,以人工工时作为唯一的分配依据显然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存在失真。

2.当前成本管理中的弊端。

(1)产品成本失真,给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带来很大影响。产品成本失真,给所对外报价和定价带来很大困难。产品成本信息是军品报价和定价的依据,但成本信息的失真,使军工科研单位很难根据现有的成本信息报价,往往是根据一些主观判断给军品报价。也正由于成本信息的不实,军方认为支付了他们认为的最高价,但在实际研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调整和投入,给所事实上形成了一定的负担。

(2)产品信息失真,影响事业部制改革的有效性。目前所里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事业部,实行事业部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模式,但主要的抓手还是依据现金流,由相关部门依据财务提供的现金流作为成本,加上相应比例的管理费用进行结算,体现的不是当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完全成本下的经济数据,很难对该事业部真正的经营成果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因为成本费用数据的不完整缺陷,使得事业部本身在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方面、对部门内职工的经济责任考评方面以及事业部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都缺乏有效的依据和手段,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存在脱节。

(3)产品成本管理水平依然低下,损失浪费现象依然严重。由于成本管理模式粗旷,损失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成本居高难下,对所的科研生产和经济效益带来相当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竞争格局愈加严峻的情况下,难以摆脱竞争劣势的局面。企业收益得不到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在人才流失,企业缺乏发展后劲,这些现象的症结在于成本管理水平落后,存在浪费现象。

(二)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偏保守,管理效果不显现

1.营运资金概况。随着企业理财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日益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财务管理者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占用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也就是说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在财务管理研究中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营运资金管理作为资金管理类管理会计工具,是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营运资金管理是指通过有效手段,加强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科学进行的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保障资金的安全。

2.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现状。企业的营运资金按渠道可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又可分为采购类、生产类和营销类营运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主要取决于各营运资本的周转率和周转期。可以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进行分析,以A所为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来看:

(1)实际应收账款周转期长,资金回笼速度难控。长期以来,军工科研单位主要承担着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在合同签订及资金回笼方面一直处于劣势,较多合同签订延期,应收取的项目经费均在取得拨款后再进行会计入账,由此形成军工科研单位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入账不及时或不入账的现象。也正因如此,财务账面上应收账款规模被人为切小,应收账款周转期也随之被虚短。事实上,A所作为科研型号前端产品,即便项目资金按总完工进度按时下拨,对A所而言已经形成了前期自有资金的代垫,而随着所承担科研任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如此现象不降反增,影响了整体营运资金周转效率和周转期。由此可见,事实应收账款相对收入大幅增加,加上基本建设贷入大规模金融资金,使A所在一定时期实际经营上形成了一边免费给客户提供资金,一边又对外付出高额的财务费用的现象。

(2)存货周转期长,资金占用规模大。存货周转期指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并销售给客户所需要的时间,存货周转期越短,存货流动性强,占用资金越少。从当前存货规模的纵向变动看,A所存货呈现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与营业收入的增长规模配比度有差异,导致存货周期较长,存货周转速度相对缓慢,部分原材料长期未周转以及部分在制品没有相应的拨款进行核销确认,长期挂账。由于存货在所营运资金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60%左右,因此它的周转速度和周转周期严重影响了所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3)应付账款周转期长,信用风险及实际代价大。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企业从收到供货方的原材料到企业付款的时间。这个指标越大越好,因为这表示企业占用了应该付给供货方的货款时间,这部分资金是没有成本的。A所目前应付账款规模虽然纵向比有所减小,但总体名义无偿占用外部资金的比例依然较大,流动负债中除了预收账款外,主要就是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实际上是从供货商那里得到的一种短期信用,过多地占用供应商那里的外部资金,虽然对A所自身来说应该是有利的,但受军工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指标上均存在特殊性影响,很多供应商的选择度很小,供应商本身给予的商业折扣就比较有限,A所在占用供应商利益的同时,供应商为保证自身的利润,必将在产品价格、商业折扣或支付条件等各方面寻求自身的价值体现,如此看来,最大限度利用供应商的经营杠杆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所自身利益损失,只是在形态上起了一定变化。

三、管理会计工具在A所的应用设想

管理会计是指在组织内部,为管理者提供反映组织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管理者以此做出经营管理决策,以更好地实现管理者的管理控制目的。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鉴于目前财务管理中重要又较突出的成本和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我们尝试从管理会计工具中重点选取作业成本法、营运资金管理两种方法为代表,以A所为对象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所经济效益提升寻求一条更有效的管理途径。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1.侧重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

2.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利益。

3.面向未来。管理会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运用一些方法对企业未来的活动进行描述并合理预测,然后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将会计工作的重点从记录过去扩展到筹划未来。

4.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利用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制定最优化的可行性方案,将管理工作定量化,分析评价其经济效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管理会计曾被称之为成本会计,关键原因是它所做的所有分析基本上都是围绕成本,经过对成本进行预测、计算、控制、考核,就可以得出最准确、最真实的数据,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从而督促和帮助企业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成本控制离不开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

(二)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

成本费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成本费用的控制就是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常用于企业的以下应用方向:

(三)管理会计之作业成本法运用的理由

军工科研单位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理念受到了挑战,而作业成本理论的发展应用已经突破了单纯的产品成本核算领域,渗透到企业成本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企业较为普遍应用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1.作业成本法定义及其优势。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即基于作业成本的成本计算法。指间接成本归集对象是作业,通过确认资源动因并计量,将资源产生的费用归集到作业上,再通过确认作业成本动因并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或客户、客户组上去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挖掘成本发生的动因,将资源消耗分配到产品、产品线或其他成本对象上,通过对各项作业成本的准确计量与确认,密切追踪各项作业活动,并动态反映,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作业成本法并不是代替传统成本计算方式,而是改善使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间接成本核算反映的成本信息的局限性,从而提出的一套创新型成本核算方法。对直接成本的核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一致。

2.作业成本法适用的理由。

(1)当前军工科研单位的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比重约55%.

(2)产品品种较多且内容复杂,特别是对于个性化的要求比较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

(3)军品大多是垄断生产,在军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两个企业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一般商品与军品基本没有可比性,并且军品同类产品中也存在着个体价格差异,使得军品的社会平均利润难以界定。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军工科研单位产品定价难的问题。

(4)目前我国对于军品定价实行的是“成本加成法”,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军品价格管理体系,但现行军品价格管理方法的局限性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军方和军品科研生产单位之间的各种矛盾。

(5)作业成本法所计算的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与现行军工会计制度所要求的计算成本不谋而合,它完全可与现行的会计系统融合,节省大量人力,更容易被管理当局接受;

(6)运用条件愈加成熟。一是事业部体制的实施,使责任单元划小,事业部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对成本费用控制的动力和积极性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远远比原来体制下的上级指令性管控更有效;二是军工科研单位拥有信息化实力,有助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总之,作业成本法根据成本动因来分配成本,从而使得成本的信息更合理与可靠。作业成本管理从军工科研单位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消除一切不能增值的作业,使军工科研单位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军工科研单位整体的优化,确立军工科研单位的竞争优势。可见,作业成本法在军工科研单位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探索作业成本法在A所的应用

1.以假定数据为依据,运用现行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产品成本情况介绍。将直接费用(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费、试验费、外协费)按产品使用情况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其他所有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社保、其他研制及管理费用)统一以人工工时为依据在所有在研在制产品中进行分配。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不同部门不同环节所产生的间接费用分摊集中为人工工时,计算非常粗略,成本信息被扭曲,因此,无法从具体成本动因上找到降低成本的关键点,成本浪费和损失现象问题严重,成本居高不下,为所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和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一定制约。

2.以假定数据为依据,运用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产品成本情况介绍。

(1)假定物理电源事业部为各事业部代表,确定各作业中心主要作业,确定成本动因。研究作业成本首先要研究作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它可以是一个事项、一项活动或作业。从广义上说,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的一部分;狭义的看,它又可视作企业控制制造费用努力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并可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作业和成本动因的区别在于作业是为达到组织的目的和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目标所需的种种行为,而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升降的因素。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间接生产费用项目复杂、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较大、管理上要求提高成本精确性的企业。经过对A所业务流程的反复分析,假定选择一个简便的原则来确定作业中心的主要作业,将各部门(各班组)的职责确定为主要作业,将围绕完成一个主要职责的所有作业作为一个主要作业,针对确定的作业将对其成本控制起重要影响的因素设为成本动因,并以其为标准来分配成本。具体设定如下:

(2)将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解到各作业成本库中。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①某项资源耗费发生时,可以直观确定为某一特定产品消耗的,可以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的成本,包括传统成本下分摊计入的直接人员工资以特定关系直接计入产品成本。②将直接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按各类资源的资源动因进行第一次分配到各作业中心。③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库再分配至所属的各个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数。这一计算过程由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核算员负责完成,计算的原则和作业中心成本库的计算原则相似:在费用发生时可以确定为特定作业所耗用的,直接计人特定作业的成本库;在最初消耗上表现为各作业混合耗用,根据资源动因进行分配。④根据成本动因,将每项作业的成本分配到特定产品。首先由成本核算员根据工作计划任务书,统计各作业成本动因的总数,并计算各作业的单位成本动因的分配率,其次统计各产品所耗成本动因数和成本动因的分配率相乘得出各个科研项目承担的间接生产费用。

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和评价。通过比较,我们看到,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之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同传统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曾被管理当局视为利润主要创造者的C产品成本被大大低估、利润高估,ABD三种产品的利润却被低估。这种差异源于作业成本将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行分解,将间接费用按动因进行逐一分配入产品成本,这种精细化的成本计算方式,远远优越于传统成本法下简单粗略的成本计算,这种方法大大有利于所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事业部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有利于产品报价的依据准确性、有利于绩效激励和成本费用损失的控制等,总体而言,对所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当然在实际流程来看,运用本方法对所基础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但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足以跨越以上障碍。

(五)运用作业管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法既提供了准确的成本信息,又提供了大量与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相关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利于对从事的作业的分析、评价、选择,找到一种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事业单位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和经营结算的重要依据。

1.通过作业改善控制成本。A所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决策并实施决策、评价业绩与学习。消除不增值作业降低成本,选择最佳作业降低成本,改善作业管理方式降低作业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实现作业共享、合并相似作业实现规模经济下的作业效率,降低所成本。

2.定价与产品组合决策和设计决策。作业成本法给管理人员提供了关于生产和销售不同产品的成本信息。依据这些信息管理人员能更准确地作出定价和产品组合决策,包括事业部内部转移价格决策和经营结算。同时,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当前的产品和流程设计如何影响作业和成本的评估,从而达到寻找新设计以减少成本的效果。总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使成本核算和责任会计融为一体,不仅使得成本核算信息更加准确,而且更加科学合理地将标准作业分配率作为衡量责任部门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有助于成本管理与控制和经营决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

四、管理会计工具之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管理质量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能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在充分考虑财务安全性的条件下,通过增加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水平来减少营运资金的持有成本,有助于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提高,因此,A所在确定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外,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管理,降低营运资金的低效占用,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益。

(一)提高“两金”管理,降低两金资金占用

1.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实际周转率。在当前事业部运行体制下,市场领域将不断扩张,A所在应收帐款管理方面应形成更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客户信用框架体系,根据国家指令性任务和市场性任务进行分类,衡量赊销带来的销售扩大利润与所的信用成本,给予按销量或信用分类的客户不同的政策;探索采用先进的应收账款融资方法,如运用无追索权的保理融资方式,盘活所帐表内的动态数额,化数字为现金,加速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速度同时大大降低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变成坏账的风险;协调内部人员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以预算为牵引向各事业部下达应收款指标,避免因主观原因而导致的合同倒签等现象,积极主动执行项目完工和应收款核算的同步骤实施,将应收款情况如实在经济数据中得以反映,并加强其跟踪管理以及资金回笼。

2.加强存货管理,降低资金占用。原材料周转方面:规范供应商的开发和选用程序,建立供应商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与订单比例直接挂钩,从而增强供应商的竞争意识,以此降低采购价格,同时最大化利用供应商信用;研究各产品线供应链特点,增加主要物料采购的供方数量,做到重点材料供方资源储备充分,合理降低安全库存储备,有效控制存货规模;以全面预算为牵引,控制年度原材料采购资金投入量,下达年末原材料库存量的控制规模,一头一尾进行原材料管控;结合事业部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对赊购物质进行责权对应,事业部缺乏资源支付情况下必须以借用资金的形式向所本级支付资金成本,有效控制采购需求和存货规模,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难以利用和周转困难物质,向各事业部折价转让,尽可能实现物质的利用价值,确定无法使用的,向社会公开变卖,加快存货资金变现速度。在研在制品方面:清理所有在研在制品挂账成本,按军工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对符合核销条件的项目进行及时核销,如实反映项目亏损或盈利情况;运用作业成本法等核算方法,提高型号产品的成本精确度,如实反映产品成本与收入的匹配度,降低因成本数据失真而导致的难以与其收入确认核销的风险;提高收款管理,加快项目资金的回笼速度,降低所先期投入的垫支成本;优化策划成本的顶层设计,完整策划成本年度全周期的生成和核销,降低挂账规模,提高存货周转效率。

(二)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选择最优应付款策略

完善供应商信用框架体系,建立应付账款内部管理制度,最优利用商业信用,降低营运资金成本。具体包括,财务部、科研保障部、事业部等相关方面的共同配合和相互监督,科研保障部定期进行供应商的信息考核,以各项考核指标分析供应商的规模、信誉、给予企业的商业信用、资金调拨方式等,并有针对性的对较大型的供应商或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的相关信息进行持续跟踪维护,财务部按账龄分析法对应付帐款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所的信誉成本与资金使用价值之间的大小,结合资金状况下达应付帐款支付计划;当前A所理财型营运资金和经营型营运资金的权重约为40%和60%,也就是说目前所里拥有一定的支付能力,理财模式以理财存款和放贷为主,获取一定的收益,但从所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模式下的资金管理偏保守,可以适当降低理财营运资金权重并将其转移到经营型营运资金上来,加快经营资金周转,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主体营运资金效益,比如尝试与长期合作又对所物质供应产生重要影响的供应商开展洽谈,权衡理财资金收益和降低采购成本的利弊选择最优策略,争取以一定的支付条件为代价,获取更大的商业折扣,并为后期采购成本的持续降低垫基同时维护好A所商业信用。企业只有与上下游、企业、债权人等利益主体和谐相处,才能提高企业营运资金周转率。

(三)建立运营资金评价体系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服务于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具体评价可以分为企业营运资金结构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两个方面,主要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与营运资金周转。A所管理当局可以根据所历年情况并结合同行对标情况,设定营运资金评价指标,纳入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指标的变动和诊断,调整决策,为所营运资金获取利益最大化。

五、结束语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市场都是复杂变化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也即将面临体制改革、即将投身进入公平竞争的浪潮中,为了能在这愈演愈烈的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势在必行。笔者以作业成本法和营运资金管理法为代表,重点描述了管理会计工具在A所财务管理中运用的设想,以期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促进A所管理水平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的标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因此,在财务管理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选用有利于提升企业实力的管理方法,通过实践来获得新的认知,取得更有效的管理突破。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与财务管理水平乃至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相辅相成,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必然推动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尤其体现在成本费用管控方面。由于时间、能力与篇幅的限制,笔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与研究,现代管理会计工具在军工事业单位的应用将不断地完善与提高,管理会计也必将为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顾静燕 单位: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刘艳.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系统构建探析.江西财经大学,2012

[2]洪刚.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华北电力大学,2010(5)

[3]张姗姗.基于作业成本法的L炼油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研究.山东大学,2012

[4]韩耀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成本研究「J」华东经济研究,2008(3)

[5]胡媛媛,梁延军.军工科研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0)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策略

摘要: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行政组织机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行业的一部分,在行政事业单位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会计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现,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并不是很完善,本文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展开研究讨论,探究如何把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好。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逐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劲头越发蓬勃,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与政府服务职能的正常进行和人民大众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对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国家和政府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能力

随着现如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对政府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这就要求政府从自身做起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全方位地改善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建设能力,在这其中,管理会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管”和“算”相互结合,真正发挥管理会计体系的价值。所以来说,构架好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对政府整个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能力,受到大众的欢迎。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对单位内外部信息的收集与整合,对信息加以信息化处理,通过系统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可以高效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管理会计体系运转正常。

2.有利于政府决策效率的提高,促进机构的内部改革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历史长河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其中有很多问题都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这些问题当中存在着管理会计体系信息的缺乏导致有效信息的缺乏,从而影响了政府的有效决策和正常工作的开展。这对于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能够大大的促进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这种体系的建立能够大大地提高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的改革,可谓说大有裨益。

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基础力量支持

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要坚持做好相关的预算,只有在合理预算的前提下,政府的相关职能,包括监督、策划、审计等等相关的工作都可以有序地进行。保证政府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社会对政府工作的支持,提升政府的权威和决策能力,做到真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服务,实现工作公开化和透明化。

1.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理论力量支持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强有力的支持,现如今公共经济学的有力研究大大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相对来说,早期的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窄,主要是一些传统的财政学的一些知识,没有系统的全面地去分析具体的问题,所以多多少少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给当时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公共经济学越发地关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生成的信息和效果的整合,所以对接下来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了足够有力的依据。

2.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实践力量支持

随着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坚持风险防控建设,这其中包括对单位内部细节的把控与绩效管理、财务制度、奖评制度等的规划。有一点不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与企业还是不一样的,二者虽然是不一样的,但两者可以在中期预测以及业绩考核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合作,从而能在另一种程度上增强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应对风险的能力,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3.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法律力量支持

国家应对相关的问题现在已经颁布了各种法律来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这也让体系的建设有了法律的保障。会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慢慢搞好体系的建设。就目前来看,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基本条件都已经成熟,适合开展下一步的工作,这也是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必然举措。

三、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策略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与协调才能完成。这包括各级财政部门,各级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才可以完成。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繁琐和细致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计划和策略来完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规范的财务会计

相对规范的财务会计是实施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根据的国家的帐务标准进行业务的报账以及相关报账报告的出台都是要走正规的程序。务必要确保各类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给会计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

2.促进管理会计建设的信息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应该加强会计建设的信息化道路。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要促进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加快软件与系统的搭建与组合,使二者达到一个合理的组合,从而能加快管理会计的建设。在国家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这种信息化的表现会大大加强监督的力度,增强政府财政工作的透明度,有效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系统本身就是辅助管理会计的一个工具,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基本框架的构建,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方便,全面地原则,否则,将无法发挥它实际应有的作用。

3.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

在当今这个社会,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最关键的是要有优秀的人才。管理会计工作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在未来的几年,大量地培养优秀的管理会计师,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能进一步完成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证,尽快地让他们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的重要职能机关,随着时代改革的步伐和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了适应即将来到的不可预测的挑战,务必要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内构建好管理会计的体系,让这个体系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对行政事业的正常运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它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重要性就不再过分地去强调了。至于如何构建好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从多个方面开始着手。从最基本的合乎规范的管理会计到管理会计建设的信息化以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对于建设合适的管理会计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日后的政府工作中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财务预算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李娟 单位:山东泰山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安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

[2]陈莉.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认识[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

[3]刘永泽.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