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

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

摘要:就时下国内科研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来看,其尚处于会计电算化时期,但是从工作开展上来看,还局限于对传统记账模式的替代,对于管理中至关重要的财务分析、战略管理仍比较薄弱。管理会计在评价科研活动及其成果、分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又支持内部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加强战略管理的作用。基于管理工作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必须要在财务工作中强化管理会计的应用。文章将对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开展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就如何加强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战略管理;管理会计;决策支持;问题;对策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指出“管理会计在会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是针对单位机构的内部管理工作的,即基于数据信息的分析,结合其财务工作,从而在规划、决策等方面的工作中起到辅助性作用。基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科学事业单位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其主要集中在性质、类型以及业务等内容上。此外,其在管理工作方面出现了变化,主要体现在要求得到提高。科学事业单位作为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组织机构,其业务活动主要是围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学普及等公益性活动展开的。为了有效反映和监督这些活动,履行公众受托责任,科学事业单位需要依靠财务会计(对外会计)发挥其职能作用。但是在评价科研活动及其成果、分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而帮助内部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加强战略管理上,科学事业单位还需借鉴企业关于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经历以及先进经验,从而促使管理会计的作用能够在单位决策中发挥出其功用。在科学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与应用,不仅是顺应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还是促进科学事业单位决策科学化、合理化,加强其战略管理,提升科学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科学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予以重视,并注重其在单位决策中的作用极其必要。

一、科学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现状

由于国内在管理会计方面起步较晚,为此,在体系建设上所开展的工作较少,体系成熟度较低,还不够规范,此外,国内各单位在管理会计应用方面尚存在欠缺,无论是范围,还是深度上都十分有限,科学事业单位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科学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及其工具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监督等方面。大部分单位对管理会计及其工具的认识不足,既没有设立单独的管理会计岗位,更没有建立管理会计职能部门,也缺少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管理会计相关的专业培训,单位几乎不存在使用管理会计进行决策的情况。硬件投入上,专门针对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的严重滞后,使得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仅停留在一般财务会计功能上,管理会计的创新工具和复杂的模型、公式没有得到利用,促使其职能作用难以得到体现,基于上述因素的作用,促使其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受限。

二、科学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体系与实务发展需求的矛盾

尚未形成规范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的现实情况与科学事业单位发展实践需求的矛盾。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科学事业单位性质、类型、治理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之后,对会计职能转化的要求也愈发高了,会计不仅仅要辅助单位进行核算、监督,更多的还是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加强战略管理。由于管理会计完整体系的缺乏,其尚不能为科学事业单位实务发展需求提供理论支持,单位人员的管理会计思想认识不足。虽然部分科学事业单位已经先后采用了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监督等工具,但仅是简单套用管理会计工具并未发挥其决策支持和战略管理的职能。大部分科学事业单位会计职能仍停留在报账、审核、记账等财务会计核算范围内。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家财政部门就开始对管理会计予以重视,并就其体系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促使其能够得到更好地应用。管理会计最先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中得到了快速应用,并积累了部分经验,随后在一般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科学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缺少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

科学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以财政拨款收入为主,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占比小。由于科学事业单位多是政府主管部门,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资金,“等靠要”“吃皇粮”心态普遍存在。其次,在产权归属上,科学事业单位表现不明确,并且其在委托机制上也未得到落实,为此,对应效果不明显,基于市场经济的多边形,管理模式上也必须要做出调整,从而促使其能够与市场和科技相契合。此外,其还存在无形资产不入账或账实不符、无形资产未经评估就投资于项目且不在账面反映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发现无形资产成本高于效益。此外,在实施委托模式时,由于对应监督的缺乏,促使财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未能得到有效的监管,相关工作在规范性上存在严重不足。对于单位管理人员来说,基于监督的缺乏,其在工作中不能明确自身职责,工作缺乏执行力,故而在管理会计应用上表现较差。

(三)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碎片化

科学事业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上存在单纯套用管理会计工具,缺乏管理会计的战略管理思想问题,整体上管理会计工具运用呈现碎片化特征。单位没有分析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所反映的问题及追踪其深层次原因,更没有发挥管理会计信息支撑管理层决策的作用。比如,科学事业单位引入全面预算的管理会计方法,但是单位内部仅将预算当作是上级部门所下发的工作任务,或将其当作单位内部的财务计划工作,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预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仅仅用于平衡内部资金,促使其实际效果得不到体现。此外,在单位中,人们对于预算的认识不够,认识其仅仅局限于某些部分,比如财务部门等,为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他部门缺乏认识,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预算编制准备不足。从下发上报“一上”数据通知,到上报,间隔时间不到15天,而在“一下”预算数下达到准备“二上”数之间时间甚至更短。预算编制仓促,预算编制粗糙,最终影响预算执行效果。同时,执行过程又缺乏实时控制、事后又没有形成完善的预算考评制度,对预算不能进行客观有效的全面评价。甚至可以说,科学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

(四)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基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各事业单位均面临着改革,科学事业单位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就其改革进展来看,其在内部机制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也就制约了管理会计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推广及应用,也严重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和范围等。其中,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控制薄弱。基于内部控制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便可见一斑,想要促使其能够在控制力上得到增强当前最为重要便是就其机制进行完善,从而促使其在管理会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使系统在制度、内部沟通以及风控等方面有所保障。就科研事业单位现状予以分析不难看出,多数单位在内控方面表现均一般,并且其中还有许多问题继续解决,其主要集中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机构不健全,部分单位缺乏内控机构,或有岗无人;二是合同规范性较差,对于合同缺乏管理,在审核上力度不够;三是资产管理存在缺失,其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购置计划、账簿不健全等方面;四是风险管理能力较差;五是缺乏内部审计监督等。

三、加强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一)促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完美结合

从职能上来看,科学事业单位主要促使各部门在管理会计体系上实施系统化,但在此之前,其应该要加强对自身的认识,立足于单位现状,集合各部门会计人员的工作需求,独居简单的借鉴,学习早先应用管理会计单位的优秀研究成果,加强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就其在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优势予以明确,就其宝贵的经验予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创新,从而得到适合自身的方法体系,促使管理会计的功用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管理会计在科学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功能实效如何,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进一步推广,很大程度取决于对经验的总结,对案例的分析归纳。以武钢为例,其“实际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管理”、上海宝钢的“全面预算管理”和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等,都能够在现实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故而,在就管理会计予以应用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从某个层面出发,要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双管齐下,从而得到适合单位自身的方法体系。同时,加强对其发展规律的总结,促使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力能够得到增强。优化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基于其在自身科研业务能力优势,提高自身创收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增加技术资源的投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基础配套设施及相关人才配备,奠定应用管理会计的技术和人才环境。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学事业单位的改革政策,从而为管理会计在各部门的实践以及推广营造适合的氛围。科学事业单位在改革工作上需紧跟时展步伐,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进自身改革。此外,政府方面也需要加大介入力度,从而促使科研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促使其更加有利于科学事业单位构建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单位在产权上得到明确,从为其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使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更具环境优势。

(二)转变会计职能、引入相关工具

现代管理会计是因为会计工作在职能上的转变而逐渐形成的。从职能上来看,会计从以往简单的信息支持,转向与管理决策,为此,财务部门也出现了对应的变化,拥有了决策权,为此,其不仅需要对工作过程负责,还需要对结果负责。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财会人员在职能上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专业信息保障,开始向决策者身份转变,基于职能的转变,相关工作对财会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希望其能够对单位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为其发展确立战略计划。而会计人员则需要将在计划分析上加大工作力度,并能够积极深入到多项工作中,尤其要在管理决策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工具方法引用上,可以从下述方面入手:1.立足于目标成本,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成本的数量加以关注,同时也要就成本的产生加强了解,要明确其差异,并就具体数额进行确定,究其原因,从而促使成本得到持续有效的控制。2.借助作业成本法,促使成本控制、绩效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得到正常开展。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输出的内容是服务,而这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够得以显现,一般多是公益活动、相关政策,但是在此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收支不平衡,即消耗过大。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分析,就其有效性、增值性等方面情况予以了解,从而就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促使其更加有效,从而促使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积极控制作业环节的服务费且控制服务质量条件下,确定最优的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效率。3.将责任中心制应用到工作中。责任中心制所强调的基于管理权的不同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也有所差别,为此,需要在内部管理上确立独立的核算部门,从而实施动态核算,该项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工作内容的划分,从而促使权责得到明确,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能够实现对全局的把控,而各层级的管理者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开展工作,从而促使管理工作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借助绩效考核,对工作进行考评,从而促使工作人员积极性更高。确立该制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责任中心和单位的契合度,要促使单位管理层次能够与其类型划分相一致。给予责任中心的逐步完善,还需要加大管理会计的应用,从而促使内部核算工作能够得到正常开展,进而获取到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管理者决策服务。

(三)促使内控体系得到有效完善

想要促使内控体系得到完善,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促使内控机制得以完善,这是基础性工作。为此,科学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促使内控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促使其执行效率得到增强,同时还需要构建其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促使信息得到有效反馈,便于工作的动态调整。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将会拥有适合的环境。首先,合理的设计建设业务流程。在科学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协调部门,要积极承担其内控体系构建工作,并就相关活动实施策划。其次,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积极的编制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立足于改革环节,就其内容流程予以明确,借助图示,促使其流程得到直观的展示,能够为人们的了解,在图中还需要就一些关键信息予以标注,比如关键岗位、环节等,并且还需要借助风管系统,促使风险得到有效的监管。最后,在内控报告实施环节,根据客观性和全面性原则科学事业单位可以组织有效的内控评价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要从制度入手,促使单位内部以财务计划为代表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制度的保障,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管。还需要加强对不相容控制制度的应用,从而促使管理系统得到完善,借助信息化措施,促使其在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能够与管理会计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在单位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促使信息在部门间得到传播。

参考文献:

[1]隋德才,姜成钢,屈昊.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适应管理会计需要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7(01).

[2]王洪侠,田蕾,费亚红.科研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J].江苏商论,2016(19).

[3]李宁.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5(16).

[4]林太平.推进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5(12).

[5]穆家乐,马月兰,范耀奇,等.浅谈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改革[J].中国内部审计,2009(01).

[6]黄菊芳.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4(10).

作者:陈靖 郝媛 罗仕华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兰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