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研究(共4篇)

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研究(共4篇)

第一篇: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建设

一、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行教学计划中知识点重复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的本科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大量存在。在本校授课过程中,囿于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这种重复现象尤为突出。《行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从教学内容和等多个方面都是雷同的,很多学校都只是开设一门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校的教学计划中则是将这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并在相邻的两个学期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特点,无法就某一特定现象做精准而深入的研究,故在重复讲解过程中,学生们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而事实上,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涉猎是其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公共管理学学科特性使然,也与本校教学计划设计有一定的关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使然没有建立起公共知识平台,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导致学科特色不突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没有形成核心理论基础,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维系,学科整合的任务尤为繁重。从上海海洋大学的个性表现来看,本专业的教师以前大多是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中,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外,还要兼顾教师的学术背景。

(二)实践教学环节阙如

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公共管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偏重。行政管理专业需要新的突破,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接触实践的机会,而目前的状况是,大学授课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上海海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授课也没有例外。大批量的教师都是从大学走向大学,没有实践经验,更鲜有政府部门就业经历,授课思路较为老套,照本宣科居多,缺乏为学生的求职就业输送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虽然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毕业实习,但这种就业前的演练无法替代专业学习中实践课程的传授,毕竟后者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积累。学生的就业准备如果始于大三,这已经明显滞后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属性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实际,多为学生开辟实践教学内容。

二、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现实性

(一)课程群建设的经验积累

课程群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优点,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上海海洋大学也已经开启课程群建设,并由教务处投入经费支持各个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理论基础的夯实和学校政策的支持有利于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校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长期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相关经验。本项目群的7门课程中,1项是校级精品课程,1项是校级重点课程,都是本项目成员多年来承担的主干课程。近五年来,项目组成员对教学工作不断钻研,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每年都有教学相关成果发表,累计已达7项。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课程群的任务。

三、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梳理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将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过程,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旨在构建以政府组织为行为主体,梳理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衔接,研讨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进,修改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具体方案。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以组织结构为主线进行梳理,整合与之密切相关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形成整体系列课程。公共部门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以优质、高效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策过程。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政府组织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该门课程从行政权力、行政组织、行政领导等各个方面诠释了行政管理。以课程群建设中的7门课程中都要囊括的一个知识点,组织结构为例,行政组织是开展行政活动的基础,《公共管理学》中对于行政组织的讲解侧重于行政组织特性的阐释。

(二)整合课程内容

如果在课程群建设中,每门课程只是在各自内部小修小补,则不可能呈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原先隔离、重复甚至矛盾的内容不会改变,庞大而繁琐的框架也将照旧,无法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因此,课程群建设应以单门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单门课程传授中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饱受诟病,课程群建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以公共危机管理这一特定的知识点为例,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关涉到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本课程群建设中其他课程的共同知识点。在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中,传统的授课思路每门课程各行其是,依据教师选取的教材不同进行讲解。课程群建设引入以后,则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由《公共管理学》教师负责传统政府职能和政府能力等内容,再由《公共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属性予以细化,在这两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既可以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现代政府能力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公共危机等热点事件来具体阐释政府能力的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讲授中则可以就非盈利组织的特性和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等展开,最好能结合新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热点解读。而在整个危机的周期中,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政府的政策,《公共政策学》中从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评估亦可将危机处置作为案例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的发生频率较高,在《城市管理学》中对于如何应对“城市病”,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同样不能忽视,危机管理中社区组织无法独善其身,《社区管理学》的讲解既可以将公共危机作为现象解读,更可以把我国社区组织的行政化色彩予以延伸。以上所有关于理论建构和模型分析都要运用到管理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技术支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涉及到的电子政务等操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将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措施和行为主体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机结合以上专业课程,使其内容互相衔接渗透,在知识结构上构成一个整体系列,从而构建一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水平本科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沟通

沟通中的两个70%问题是管理学和领导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教学中沟通不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即使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大家很少见面,彼此缺乏交流和沟通,更不要提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构思的共同讨论。如要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群的建设,就需要加强课程群群内、群际教师的沟通,形成一个好的教学团队。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组织结构这个授课内容为例,在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纳这样的思路:基于学生们前期所学的《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理论的一般认识和组织结构的初步了解,从共性的角度认知组织,《公共管理学》授课教师可以将行政组织的个性则在此得以淋漓精致地体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技术层面)在定性认识之后,教会学生们做定量分析,从而对政策现象做深入的解读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应坚持每2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并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院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制定本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每学期初还应制定本课程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时写好课程组工作总结。

作者:齐海丽 郑建明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

第二篇: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一、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

鉴于公共管理类专业面临热门专业的冲击,公共管理类课程范式改革全面推进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也迫在眉睫。探讨其评价机制是改革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后续改革的基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教学范式改革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付之阙如。研究者多从教学范式改革的某一方面着手,如从实践教学角度、实习基地建设,或从教学模式角度,对该课题进行系统、综合、多维度、深度研究亟待加强。

1.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机制构建是检验教学范式改革效果及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目前,各高校教学范式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领导及教学单位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2013下半年开始进行第一批课程教学范式改革,2014学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第二批教学范式课程改革。因此,对教学范式改革进行科学评价尤为必要。

2.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机制构建是公共管理类课程后续改革的前提。

公共管理类专业目标是培养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用型人才,这也决定着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对教学范式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和制度建设,是后续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基础。

3.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机制构建是公共管理类专业长足发展的需要。

公共管理类专业作为较宏观的专业,在各高校纷纷放松转专业限制的背景下,现有生源存在着较大的流失风险。公共管理类专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获得社会的认可。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是获得在校学生的认可。因此,构建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机制,才能督促教师想方设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主客体分析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现有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主要以学生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呈现一元化的趋势。由于学生知识积累不足、思想方面不成熟,对教师评价往往具有个人感情的色彩。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很难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有必要构建包括教师本人、同事、本校督导组专家、外校专家、学生等多元评价主体,进行全方位测评,以对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进行全面客观评价。

(二)评价客体的全面性

现有的评价客体主要是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考核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授课录像及各类证据。同时通过专家听课、召开学术研讨会、汇报等形式对教学范式改革进行评价。笔者认为评价客体呈现了一元化的特征,应不断丰富评价客体的内容和结构。一是应该对该教学范式改革团队进行总体评价,同时要对团队中的所有教师在教学范式改革中的贡献进行客观评价,避免课程负责人唱独角戏。二是从学生角度对教学范式改革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判的机制则相对薄弱。实际上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目的不仅针对教学过程,更应关注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因此,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的客体应涵盖所有团队教师与学生。

三、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过程评价机制构建

(一)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施方案评价

目前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评价侧重过程评价,事前评价则常被忽略。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施方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之前,要进行方案的设计、规范和修正。因此通过师生座谈、同课教师之间、兄弟院校同行以及与专家组的探讨对教学范式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修改和提高。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指标构建

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是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重点考察教学范式改革课程申请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使用情况,是否每一章都同步上传教学课件、相关参考书目、视频资料、案例、精品期刊文章和报纸文章,网络资料能否及时更新。与此同时考察学生对网络课堂的使用和参与情况。学生能否自主查找资料、编写案例资料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2.教学方法改革评价。

在具体实践中,教学范式改革课程教师能否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即使同为公共管理类课程,各课程之间教学方法也不宜拘泥于教条,而应该遵循“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向生求法,诸法合一”的原则,鼓励教师大胆创新,突出课程特色。当然,教师在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秉持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3.课程教学运行评价。

课程教学平稳运行是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最低要求。教学改革评价是对教师与学生双重考核的过程。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在于考察其对整门课程教学的把握、控制、组织、协调,对学生的考核侧重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情况、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作品完成情况。

4.学生拓展学习评价。

学生实践活动是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避免其流于形式。因此要通过学生分组学习、社会调查、大学生创新项目、实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课下拓展学习。同时为了对学生拓展学习进行督导,可以尝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强化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效果的监督和检查。鼓励学生通过录音和视频的形式记录学生典型实习和访谈过程,随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和监督实习过程和效果,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5.教学范式改革课程改革效果评价及应用。

对教学范式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教学范式改革课程效果进行多方位和总体评价,为后续改革提供方向。当然,笔者认为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进行教学范式改革的教师,因为任何改革都很难完美,改革中存在着不足也是正常之事。现阶段还应对教学范式改革课程教师激励为主,因为教学改革本身耗费时间和精力,而成效显现则需要较长时间。在事业单位考核偏重科研成果的背景下,教师能积极进行教学范式改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四、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保障机制建设

1.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推进的基础和持续动力。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快车道,绩效工资推行。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平衡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多从科研角度考虑,教学方面只是达到基本要求即可,刺激教师追求科研成果,从而导致教学范式改革缺乏动力。因此应该加强制度建设,确立教学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比重,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界定教学范式改革团队中其他教师的权利义务,避免出现负责人唱独角戏的局面。

2.加强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个持续、全方位的过程。但是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一个教室、一个讲台、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就足够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体现在讲台上,还体现在学校能否为学生拓展学习提供软硬件设施及空间。如为学生上网及网络资料的查询提供更方面、快捷、低廉的服务;为学生相关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摄影、摄像等设备;为学生及教师活动提供更方便的空间和电脑等设备。教学范式改革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时间、空间背景,现行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有些是合班课,桌椅固定。学生讨论、发言和沟通缺少氛围,因此建议除了第一课堂之外,还需要延伸第二课堂,同时为本科生提供研究条件,为分组学习和讨论提供空间和技术条件。

3.教学范式改革激励机制的构建。

各高等学校目前的教学改革热火朝天,未来教学改革任务更加繁重。客观上看,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教学成果和教学成效很难用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因此需要对教师教学活动、教学科研活动加大支持力度。为教师业务培训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以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范式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除了学校的资金支持之外,二级学院也应该提供包括人员、政策、资金、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支持。

4.建立外部支持机制。

公共管理类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宏观,实用性较弱,因此需要构建教学范式课程之外的支持机制。应当完善学生实习制度,加强学生实训工作,丰富教学和教学参与的载体和形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课程范式改革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与实务界的联系与合作,在教学范式改革中鼓励教师邀请相关管理部门的专家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支持,或通过做学术报告、授课等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带领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公共管理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也非常必要。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平台。当前实习基地建设依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短板。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灵活的合作模式、实习基地模式已经迫在眉睫。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教学范式改革中担任助教和辅导教师,充当联系学生和教师的纽带,为教学范式改革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范式改革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与时俱进、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范式改革评价则是检验改革成效,进行后续改革的基石。因此,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范式课程改革,同时通过制度建设、教学环境建设、激励机制建设和外部机制建设来为教学范式改革保驾护航。

作者:李妙然 杨月君 赵建强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

第三篇: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特色

1、实用性。

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就是一门运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应用性科学,一般来说公共管理学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如何解决某类公共问题方法或手段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归纳总结。

2、交叉性。

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性是基于其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的问题内容而言的。公共管理学科以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某一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必定涉及到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及案例选取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理论与现实结合,完善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它不仅仅是教师讲某一理论和相匹配的案例结合起来的一起分析,更是一种学科理论知识与社会的接轨。

2、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一般来说,社科类学科教学总是显得比较呆板,学生会认为理论性太强,课堂缺乏一个活跃的气氛。然而案例教学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好方法,现实性的案例总能给学生一些可触感,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公共管理案例更是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案例教学不仅是对教学形式的一种丰富,更是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工作接地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若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老师单向将只是传输给学生,总难免有些狭隘之疑。实际上,教学也是老师学习一个很好的形式,这种学习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提高上,也更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再思考和更跟新上。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尽可能接触更多的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很具有实时性的,在案例对认识收集、认知、分析、讲授系列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帮助教师学习到了更多的新知识,并使得教学工作接地气,不归属空中楼阁。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关于案例选取的一些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早已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在理论研究上已然有很多成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也已是相当普及,但存在的问题也依然是很多,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本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案例选取存在的一些问题小作阐述。

1、难离理论式讲授,案例少。

虽然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在教学中长期以来都在极力推崇案例教学,但或许是出于社科类学科的通病,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还是难以走出思辨的窘境,难离理论式的讲授,选取案例很少,甚至是以老僧读经般的精神去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咀嚼无味的理论。

2、陈年旧事,缺乏时效性。

不容否认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存在很多经典的案例。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总具有的时代性又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时效性,如此说来,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案例也就必然不存在永世的经典。

3、不具典型意义,缺少代表性。

案例作为个案来分析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为了找出解决这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无论基于哪个原因都无疑要求所选取的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而现实总会有不少教学案例的选取过于随性,不能代表某一类问题或说不具备典型性。

4、过于高大全,脱离实际。

当知识也有了统一的标准,总难免会出现一些高大全的东西,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不外于此。在标榜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标准化后,不少教师容易在教学中紧扣标准要求,在选取案例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模范案例,而忽然了现实环境,严重脱离实际。

三、关于案例选取的想法

1、穿插讲授,突破理论化的枯燥。

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不仅要考虑数量和质量,还应对案例出现的时机予以考量。案例扎堆出现容易偏离中心理论主题,理论过于集中又容易让学生反感理论的枯燥,所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穿插进去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2、结合最新时事,注重案例的时效性。

前文我们已经对案例时效性的重要做了相关阐述,新的时事总会具有很强吸引眼球的功能。教学过程中选取新时事作为案例来讲解,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案例相关理论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更多理论知识去分析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物。

3、讲典型,注重案例的代表性。

典型性案例不仅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很能加强人们对它的兴趣。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典型性案例的一般都是一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事情,选择这类案例来结合理论讲解,能很好地带动大家参与到课堂的案例分析中来。并且,由于大家都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在参与分析中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有较好的思考和发言,这也是案例教学中极为难得的。

4、案例接地气重生活,解析要通俗易懂。

案例选取应该接地气,即应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来。如教师跟学生讲国家治理雾霾来作为环境治理的案例,肯定就不比与学生分析其家庭所在社区对公共卫生环境的处理更让他们有亲切感和参与较为强烈的参与愿望。在案例的解析中,也应该尽可能地通俗易懂,动辄就跟学生讲大家们的公共管理理论多会让课堂变得更为陌生和沉寂。

作者:郭恒 单位:河池学院

第四篇: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一、推行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一)落实应用型二本院校办学理念和定位

陇东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把“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办学定位。而将这一办学定位有效地贯彻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中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推行实践教学。通过推行实践教学,不仅为学生找到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当途径,也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效果。

(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

实践教学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理论价值的深切认识,并且也能为理论创新提供经验素材。应用型人才崇尚能力本位,学生的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炼和提高。另外,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也使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识逐步转化为观察、处理各种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使其理论知识、行为准则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管理类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要求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陇东学院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已经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以下原因,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一)实践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教学模式以书本和课堂为核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理论知识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后,也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比如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讨论、辩论、专题讲座及增加了模拟实习环节等。这种认为加强实践教学就是与理论教学相分离的观念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误区。例如,公共危机管理总教学课时依然是54学时,只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教学36学时,第二部分是实践教学18学时。笔者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应该是相互渗透的。理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实务案例,虽然是纸面文字,但是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理解实际工作,利用理论知识进行逻辑推理,这是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体验岗位角色有效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地参观、上机操作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因此,目前的实践教学理念需要及时更新。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薄弱

在很多二本院校,实验室建设定式思维地被认为是理工科院系的专利,而文科院系实验室建设则常常被忽略。以陇东学院为例,开设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没有建设电子政务等专业实验室,只有经济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有电脑上机,只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手工模拟实验室和ERP实验室,购买的软件也基本全是财务会计软件。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仍是教师根据一本教材讲课,学生听到的除了专业理论之外也不过是一些综合案例分析,而各种实践操作都被忽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显然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培养实践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不尽完善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特定的教学模式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既然教学已经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那么实践教学部分也应该建立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目前,理论教学质量考评已经十分完善,有考试、论文等,但实践教学质量考评体系还不尽完善,大多是学生见习、实习后交一份见习或实习报告,报告上有用人单位、实践指导教师的评语,并加盖了用人单位公章。陇东学院的见习和实习采取学院统一安排和自行推荐两种方式。学院统一安排的一般基本能够完成规定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学院的相关职能部门都会协同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情况及时总结、考评,出具实习成绩评定表。对于自行推荐的学生常常缺乏有效的考评指标。据了解,许多学生为了逃避见习或实习而申请自行推荐实习单位,私自安排个人事务,待见习或实习结束后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一份实习成绩评定表应付学院。因此,学院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尤其针对自行推荐实习单位的学生设计一套合适的考核评价指标。

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新的构建,涉及教学观念、学习方法、师生关系等多方面。重新定位师生关系,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扮演新的角色,并且角色转变的快与慢、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学改革应该在勇于探索,更新教学观念,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强化实践环节的指导、监督、考核,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进行理论提升等方面有所突破。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能适时地调整自己对实践的看法和认识,强化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自主性。教师也从单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以知识传授和应用技能指导、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上来。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成为实践教学中的关键和基础,资金紧张是高校经过扩张阶段后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节约资金,校企合作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最佳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将应用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构建“认识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认识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除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外,还集中安排参观实习、见习,形式以参观、调查为主,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企业的管理、运行和工作标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对课堂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为专业实习作准备。认识实践还包括策划、组织实习结束的学生举办实习交流会和实结会,使下届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实践、专业实习工作。

(二)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主要是尽可能利用校内实验(训)室,如已建成的多媒体教室、ERP实验室、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以及即将建成的电子政务实验室、经济学综合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以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公共管理类专业模拟实践教学是通过创造一种接近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实际情况进行的一种操作处理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实践性和能动性强,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能为实际工作积累经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有效途径。

(三)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半年时间的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专业实践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以顶岗实习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行和工作标准有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学习、掌握相应的管理、操作和服务技能;培养从业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对课堂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思考、凝练,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选题和材料、案例准备。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企事业单位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能够给企事业单位带来生机和活力,为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企事业单位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

(四)管理实践

现实中的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管理型人才既要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更要有应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强调操作和服务的基本技能,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更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管理思维方法的训练。管理实践贯穿在模拟实践教学及专业实践的过程之中。以企业管理实验课程为例,通过在ERP实验室操作平台设置仿真运营氛围,让学生按照企业组织结构,以岗位角色转换设置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塑造学生的情商素养。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层次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其实践教学应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在服务实习的基础上参加策划、营销等管理方面的工作。管理实践中,要求学生在实习后做出深刻的反思,并聘请实习单位管理者作为学生实习导师,要求学生每周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经营管理的问题,组成研究小组在实习单位管理者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经营管理问题的调研和分析。

(五)研究实践

二本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定位要体现鲜明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特色,既重视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又具备厚重的理论基础和学习、研究能力。提倡学生选用来自于实践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由学生来完成,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升理论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这两个关键环节,指导老师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利用实践机会,采用真实案例,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来进行专业学术研究,探讨行业前沿问题。

作者:王玉岳 毛粉兰 马永祥 单位: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