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研究

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随着集团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日益增加。当前,集团化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营地点缺乏集中性、控制跨度无法减小、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多等,故此,企业要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予以高度重视。文章将主要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新常态;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集团化企业要取得长期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其缺失和失效问题也暴露无遗,严重阻碍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这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充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故而,本文将以新常态下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主体,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析。

一、新常态下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信息缺乏有效互通

内部控制信息对企业而言,是其各业务真实情况的具体反映,有助于管理阶层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现状,为企业长远发展制定合理发展策略。企业内部控制的实现绝非某一部门的职责,更需要企业整体参与其中。因此,企业内部必须做到信息共享,保证各类数据能够无阻流通。但事实上,纵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来看,由于内部控制乏力,信息管理能力较低等问题,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并未实现互通,以至于信息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其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即内部控制的不完善,而一旦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会造成企业内部贪污受贿等问题,最终使得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二)企业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

要有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最关键的环节是监督工作,通常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包括内外部监督。其中,就内部监督而言,企业管理阶层还缺乏内部控制监督意识,其监督力度相对较弱,没能专门设置监督审计部门持续性地监督各单位。因此,极易造成部分岗位工作者饱其私囊,或是挪用公款等各种经济犯罪行为,严重危害企业财产安全。而就外部监督来说,企业最主要的外部监督主体即社会与政府,这两个监督主体无论职能还是标准均存在差异,以至于监督期间存在脱节或重叠的问题,最终难以有效合理地监督企业。鉴于内外监督乏力,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流于形式化。

(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有待完善

环境因素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影响极大,若是企业内控环境不够理想,内部控制将很难有序开展,风险管理也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现阶段,就我国集团化企业内控现状来看,或多或少存在内控环境简陋的问题,特别是管理层严重缺乏强烈的内控意识,不注重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内控机制与风险管理流于形式,进而使得管理无效,难以起到约束企业经营的作用。鉴于企业整体内控意识的匮乏,再加上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内控机制毫无科学性、合理性,以至于管理相当混乱,不利于企业高效实施内控,更严重制约着内控体系的完善和运行。同时,企业员工专业性较低也将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造成影响,由于员工知识水平低于内控实际要求,现代企业将很难落实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二、新常态下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策略

(一)优化企业内控环境

从以上分析中可知,企业内控效率低下,风险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即内控环境。鉴于此,企业必须积极完善内控环境:首先,积极增强管理者内控意识。对企业而言要真正实现高效合理的内部控制,防止各种不利风险的发生,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具备足够的意识,才能确保各环节操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要结合国家法律规定,积极完善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企业经济管理能力。其次,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最核心的价值观即企业文化,其能够在无形中对员工行为方式和思维产生影响。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实现高效内控的基础,更是改善内控局限性的关键,在企业内控实际中不难发现,往往围绕企业文化建立的内控制度,更具有统一企业与员工价值观,提高内控执行力,以及高效防范经营管理风险的作用。这也表明,企业内控高效实施与优秀企业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最后,健全法人治理体系,营造互为制约的控制环境。完善法人治理机制的前提是独立设置董事会,相对企业内部董事会而言,独立董事会与企业利益关系较小,能够起到抑制内部舞弊问题的作用。因此,围绕独立董事会实施内部控制,不但能降低成本风险,还能规范企业风险管理和内控。

(二)完善内控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层要全面掌握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首先需要完善企业信息沟通机制,这样才能获得更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并且建立信息互通机制,还能促进企业与员工间的互动交流,使企业内部控制得以更有效合理的实施。总之,企业要全面落实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完善内控信息系统是必然选择。首先,企业对内外部及相关财务或非财务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仔细识别,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高效运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因此,建设内控信息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其管理系统框架与信息技术实际水平,尽量避免信息系统与实际需求产生偏差。同时要保证信息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严格杜绝舞弊行为等,才能更好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通过分析可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即内外部监督乏力。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现状来说,加强监督及考核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改进其存在的弊端,使其执行效率最大化提高。因此,企业要积极建立监督机构,并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对内控有效性进行实时评价,避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其次,企业除了从整体上监督外,各部门还应定期自检内控执行情况,充分保证内控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此外,企业要规避资本市场的无效运行现状,必须在建立内审机构的同时,不断完善与之相应的监督制度,对各种违规操作行为予以严厉处罚,才能提高内控效率达到防范经营风险的目的。

(四)建立风险管理机构

首先,企业决策层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来说,决策层的行为无疑是风向标。因此,这就需要决策层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即风险管理在确保企业合法经营、财务报告完整和财产安全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高效服务,保证企业风险控制处于可控范围,且能适应战略目标,并最终实现高效经营。只有决策层充分投入到行动上,这样才能真正落实风险管理,进而实现其实际目的。其次,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负责风险识别评价与防范,充分增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鉴于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专门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及委员会,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条件允许的企业,可直接在董事会内设立委员会,针对性制定、执行和指导监督企业风险管理政策与机构;而对于条件相对较差的企业,则需积极完善条件后建立委员会,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实施。

三、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现阶段,我国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尚存在许多弊端,如内控管理理念陈旧,内控制度设计缺乏合理性,其执行乏力、管理权集中化等,诸如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内部控制实施效率。为此,要改善企业内控现状,首要是完善企业内控环境,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特别是要重视信息系统和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同时还要积极更新内控管理理念,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内部审计外包服务。总之,集团化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企业经营风险,方能真正保证企业财产安全,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成银 单位:江苏万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全隽.浅析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6(20).

[2]陈本淑.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6(11).

[3]孙来敏.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19).

[4]赵亮.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5(01).

[5]胡叶青.关于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