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初探

小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初探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与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科室是否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儿作为分组标准,随机选取实施前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实施后于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数量不符1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当2例、漏签医嘱1例,护理差错发生率2.58%;对照组中,高危药物外渗13例、手术器械数量不符5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当10例、漏签医嘱21例、不合理应用抗生素8例、安全核查漏项4例、压疮/灼伤6例,护理差错发生率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71%(153/1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48%(117/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0,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儿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明显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深受广大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科;手术;护理管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手术室是特殊的治疗场所,也是风险事件发生率最高的场所之一[1],尤其是患儿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临床配合程度差,家属对患儿病情、症状表现十分敏感,护理中有任何疏忽和差错,都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不仅阻碍临床工作的开展,而且对患儿的治疗与术后康复带来不良影响。鉴于小儿外科手术的特点,本研究选取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各155例患者,探讨小儿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与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科室是否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儿作为分组标准,随机选取实施前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实施后于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55例,男91例、女64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7.62±0.43)岁;手术类型:疝气手术74例、阑尾炎手术53例、鞘膜积液28例。观察组155例,男95例、女60例;年龄0.8~11岁,平均年龄(7.54±0.73)岁;手术类型:疝气手术71例、阑尾炎手术59例、鞘膜积液25例。综合比较两组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资料缺失、拒绝配合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术前详细向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手术方案、注意事项;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鼓励、安抚、讲故事稳定患儿情绪,耐心解答家属的提问。术中,手术室温度调整在21~25℃左右,湿度调整为50%~60%;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强光照射;气管插管实施静脉复合麻醉后,患儿容易出现呼吸乏力、呼吸道阻塞等症状,应全程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基于此,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①合理排班:采用新老结合的排班模式[2],安排小部分资历深、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大部分的年轻护士,以便妥善处理突发事件。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护理中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制订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总结经验教训。③体位护理:术前,常规清洁、消毒手术部位,铺巾。以患儿的疾病、手术方案为依据,协助患儿摆放正确的手术体位,确保患儿的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正常;体位摆放后,询问患儿是否舒适。尽量让着床点远离神经行走的部位,以免造成神经麻痹。④重视培训学习:轮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保证每位护理人员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合格者才能参与临床工作;创造良性竞争的工作环境,给护理人员发挥个人特长的机会,体现出个人价值[3],增强其职业荣誉感。⑤感染管理: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禁止闲杂人等出入手术室;针对特异性感染患儿,尤其要做好交叉感染的预防,保证护理的规范性。在传递剪刀、手术钳等锐器时,需谨慎准确,以免不慎刺伤患儿或自己。如果护理人员划伤皮肤,需立刻摘下手套,将血液从近心端朝远心端挤出,用清水冲洗伤口,再使用2%碘酊消毒创面。

1.3观察评定标准

①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中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包括漏签医嘱、压疮/灼伤、安全核查漏项、高危药物外渗、手术器械数量不符、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手术物品准备不当等。②在患儿出院前向其家属发放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手术器械数量不符1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当2例、漏签医嘱1例,护理差错发生率2.58%;对照组中,高危药物外渗13例、手术器械数量不符5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当10例、漏签医嘱21例、不合理应用抗生素8例、安全核查漏项4例、压疮/灼伤6例,护理差错发生率45.16%(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71%(153/1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48%(117/155)(P<0.05)。

3讨论

数据显示[4],自步入21世纪以来,患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观念越来越完善,家属对儿女的身心健康愈发重视,从而对医疗服务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为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科室全面落实护理风险管理,以保证患儿手术治疗的安全性。2016年以前,我科对手术患儿采用的是传统护理管理,实践中发现,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手术室护理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5],有时精神状态欠佳。手术过程中,电刀切割所产生的烟雾、麻醉药物、低浓度的化学药物都会损伤护理人员的神经系统,部分医疗仪器存在电离辐射,X线的应用也会有损护理人员的健康。术中医护之间的配合欠缺默契,穿刺医疗器械时,很容易伤及自身或他人,引起血源性感染[6]。②没有制订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没有采用科学的排班制度,造成人力有限、物力资源的浪费[7]。管理部门没有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缺少临床经验,护理操作不熟练,心理素质较差,临床护理中频频出现失误。科室的医疗仪器和设备没有按时维护和检修[8],即使购进了新的设备,也没有安排相关专家集中组织讲座。护理人员不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临床工作中存在误操作现象。本探讨在全面总结分析护理现状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完善了奖惩制度,重视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操作技能的培训,因此护理差错有了明显减少。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58%,明显低于对照组45.16%;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儒,晏胜兰,高小阳,等.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4):177-181.

[2]刘丹.安全护理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223-224.

[3]黄旭东,宋佳.人文环境改善方案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包皮环切术后小儿心理及相关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288.

[4]王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5):164,166.

[5]黄敏,李玲,黄润文,等.风险管理应用在大面积烧伤患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5,28(22):50.

[6]覃华晶.集束化干预在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微创手术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8,31(3):167-169.

[7]童笑梅,封志纯,刘敬,等.关于《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细则的建议[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2):97-98.

[8]符跃强,许峰.儿科患者诊断和治疗性操作镇静前中后监护和管理指南(2016更新版)解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8):1383-1385.

作者:马娟娟 单位:焦作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