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也迎来不小的挑战,各种风险的出现大大阻碍了商业银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应经济新常态趋势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能一定程度的推动商业银行的有效发展,降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与操作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

一、背景介绍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就进入迅猛发展期,实现了30多年的持续增长,然而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必定会带来经济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确保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在2014年5月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提出了“新常态”的理念,这是与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不同且相对稳定的状态,标志着我国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尽快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与规律,才能很好的推动我国整体全面发展。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复杂、长期且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新常态的出现给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商业银行也不例外,特别是让商业银行的风险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表现

(一)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无遗。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偶尔也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这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是无法回避的趋势。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最明显且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速从原来的高速减档为中高速,且一定时间内都会维持中高速增长。在整个社会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速度也会降低,从而诱发系列信用风险。首先表现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第一季度,已经实现了连续9个季度上升,其中2014年和2015年每个季度末统计的不良贷款率依次为1.04%、1.08%、1.16%、1.25%、1.39%、1.50%、1.59%、1.67%,进入2016年第一季度就上升到1.75%。随着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意味着商业银行能够用于周转的资金更少,经营风险更大。其次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扩散蔓延加剧,已经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逐渐蔓延至中部地区,进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集中暴露期。最后,融资平台以及房市场市场风险的上升,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都可能最终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收回难度,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再次引发热烈讨论。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剧。流动性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管理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注意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利率呈现市场化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突显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再次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重要性,也有效加快了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增加吸纳资金的市场主体,让商业银行在资金吸储上出现困难,加之实体经济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贷款具有一定的依赖需求,给商业银行的资金供需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与民间金融等多种新型金融的发展,以及各种方便快捷支付工具的大范围运用,降低了资金在银行体系中流动性,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出现“钱荒”现象。目前通过商业银行借贷的资产方在资金使用上逐渐趋向长期化,存款增长持续减缓,促使商业银行负债表结构变化剧烈,资金错配加剧,极容易出现资金流动性缺口。加之,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观念、方式、技术上有所不足,因此难以科学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增加商业银行风险。

(三)粗放式扩张增长,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频发。我国商业银行的辉煌期是从2003年开始的,深受各大中小企业的青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经济新常态出现后,商业银行为了推动自身的发展,采取粗放式扩张方式,在提升发展速度的同时,导致发展质量大幅下滑,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加上对风险管理的不足,导致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频频发生。不少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盲目的进行规模与速度外延式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外部风险不断涌现,且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技术以及队伍等内涵式发展有所不足,使得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更是处于高发状态,贷款诈骗、民间借贷非法集资、违法违规放贷、挪用侵占客户资金、网络攻击、外部虚假存单等问题层出不穷,大大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健康有序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具体路径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经济增速换档已成客观事实,表现在商业银行上最突出的就是业务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商业银行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迫使商业银行必须不断的改进发展条件,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加大银行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大范围推广普及下,带动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兴起发展,削弱了商业银行原来的市场垄断地位,导致商业银行风险增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推动商业银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加强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具体表现为:

(一)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风险管理顶层设计。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想获得长远可持续发展,加强风险管理很有必要,为此首先要树立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更好的从管理制度、方法、技术以及监督等方面入手,始终贯穿风险管理意识,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最大程度的降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出现的可能性。同时还要学习掌握经济新常态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顶层设计,制作相应的法律法规,推动金融法制建设,尽快完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用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

(二)实现业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水平。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的分析可以知道,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交叉性、综合性与传染性,采用以往单线风险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当下在进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时,必须要实现立体综合管理,即加强业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的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加强各种风险防范。当然商业银行管理层需要结合不同部门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制度,推动整个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改革,并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实现风险计量信息化,对商业银行的不同业务进行全程实时动态监测预警,最大化的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水平。同时为了加强风险管理,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增强对自身信用风险的监控,有效避免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隐匿、转移、放大、传染,确保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与发展速度质量的双双提高。

(三)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优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式与工具。在开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为了提升竞争优势,必须尽快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可以以央行作为参考借鉴对象,最大化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市场要求合理的存贷款定价,同时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实现技术创新,针对广大客户的真实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量化处理,制定最为合适的利率定价。当然需要知道的是经济资本、客户贡献、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客户行为、目标回报率、市场行为等各种内外因素都会对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综合性的考虑,建立客户综合行为的存款定价模型,确保商业银行利率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出现的概率。就商业银行而言,加强风险管理势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工具,首先要提高对市场、政策环境等的时刻关注,第一时间进行银行资金流动合理分配,并从时间维度出发实现对银行负债的动态管理,保障商业银行合理的资产分配以及负债比例,能一定程度降低资金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其次,商业银行要建立一定的风险预警系统,并划定一定的流动性区间,设置流动最大上下限,最好事前、事中及事后全程风险管控,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工具则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工具,能对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第一时间发现潜藏的风险,以便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四、展望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及规律,从市场、政策、客户等方面出发有效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前提下,能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蒋倩倩,薛蒙.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经济论坛,2017(7)

[2]陈华,张梦冉.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6(8)

[3]王富运.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新特征及银行监管对策[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7)

作者:黄建纲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杨家坪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