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思考(6篇)

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思考(6篇)

第一篇: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特点及方法

摘要:

成本核算是确认计量企业在某一生产周期中生产成本的活动,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和深入,现代会计环境的不断推进,使得企业在接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对综合开发企业同样如此,所以如何有效的提高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逐渐成为了业界人士十分关心和重视的话题,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探究了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现状,并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强化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强度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进而在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绩效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特点;现状;方法

一、浅谈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

概况的来讲,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成本核算工作的多样性,成本核算对象的分批性,成本计算的交替性,成本核算周期性长等特点,具体内容如下所述: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存在多样性是说综合开发企业的经营活动比较广泛,例如笔者所在的综合开发企业开发的综合体,物业类型包括公寓,办公楼,酒店,商场,地下车位等各项内容,所以对于不同的物业类型及成本内容需要开展不同的成本归集与核算工作,例如对于其中涉及到的土地及难以分清具体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还要按照既定的标准在各物业类型中进行成本分配,之后再进行最终的归集核算,所以说成本核算工作比较复杂和多样。成本核算对象分批性是说,综合开发企业会涉及到多个项目和成本核算对象,而不同的项目和成本核算对象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结构,所以需要进行分批核算,即根据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不用的明细账目,归集并计算其实际的成本。成本计算的交替性是说,综合开发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项目,而且多个项目会同步进行,同时每个项目所发生的费用也是十分复杂的,各项成本既可能是相互交替分配的,又可能是相互补充的,可能是同步的发生的,也可能是不同步发生的,所以在核算成本费用时存在交替计算的现象。成本核算的周期性长是综合开发项目中存在的又一比较突出的特点,也就是说综合开发企业涉及到的各个开发项目其运行的周期都是相对比较长的,都需要经年累月,而成本核算工作也需要同步进行,所以需要的周期和时间也比较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费用的支出性质和用途对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核算,而在项目建成后需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费用和资金进行全面的核算。

二、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相比其他行业,房地产综合开发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内容比较多,需要涉及到土地征用即拆迁安置补偿费用,项目前期的工程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基础设施费用、公共配套设施费用、开发间接费用等各项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费用,而且在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在投资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税务,如何核算好综合开发项目的成本费用也是需要企业财务人员综合考虑的问题。而就现阶段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现状来看,虽然越来越多的涉事人员意识到做好综合开发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到的用地范围一般都比较大,一般都是采取整片拿地,分期进行的开发模式,所以在开发不同形态的建筑时,例如多层、高层、商场等,需要进行核算的范围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各期之间的物业类型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在核算过程中准确的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十分困难的。第二,成本核算的周期不好把握,就上述特点的描述可知,综合开发项目涉时比较长,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能采取按期核算的方法,但是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公共配套部分往往不能及时的进行核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项目和核算效果和效率。第三,现阶段在个别房地产企业存在的又一问题就是通过控制上下游产业公司以调节合同的方式控制企业的建安成本,以降低企业税负压力,达到企业节税的目的。从而扰乱了行业市场,给其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第四,任意调换项目成本的现象仍有发生。即一些不规范或小的房地产产企业为了避税或者延迟纳税,就会通过任意调换不同项目成本的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例如对于综合开发企业来说,会同时开发商品房、经济房、商业场地等项目,而每个项目所需要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这就给综合开发企业任意调换不同项目的成本提供了机会。

三、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的分析和描述可知,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和专业的工作,而且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要想提高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绩效,就需要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有效性,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一)做好成本核算对象的归集工作

对于综合开发企业来说,如果开发的项目规模比较小,而且属于一次性开发且物业类型单一的形式,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可以将全部的成本算作成本核算的对象;而当开发的规模比较大时就可以采用分块计算的形式来核算成本,例如对于其涉及到的土地购置费、前期费等可以以建筑面积或占用面积为标准进行分摊和核算,对于其涉及到的建安成本,就可以根据造价来确定成本,以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把握好企业成本核算的周期

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周期的把握和确定是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又一必要方法和准备。所以企业可以设置“开发成本-预提费”的科目来将没有结算的工程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之内,以确保整个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三)尽量减少利润操作的现象

虚增成本等利润操作现象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为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在进行缴纳税款时一定要提供建安合同,对于合同外增加的工程一定要提供此项工程涉及到的各项签证和造价清单;另外,在综合开发项目的招标阶段一定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以避免建安成本虚增等现象的发生。

(四)把握好最新的税收政策规范

把握好最新的税收政策规范,避免随意调换项目成本等现象的发生时提高综合开发税收成本核算工作绩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如现阶段我国既有的政策规范中明确规定对于房地产精装修部分的费用不仅可以计入开发成本,而且还可以加计扣除,这样一来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可以通过精装修的形式来带动消费,而且支出又进行了两次的扣除,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又如房地产综合开发企业可以选择与有能力的企业合作来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进而达到免交土地增值税的节税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相比其他企业,综合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有着多样性、成本核算对象分批性、成本计算交替性、成本核算周期长等特点,而成本核算工作又是综合开发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一,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作为业内人士一定要掌握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难点、发现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的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法,以不断的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绩效的基础上促进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余梅 单位: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万玲.浅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国国际财经:英文》.2015(07)

[2]王允钊.浅析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8)

[3]白晶.浅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J].《北方经贸》.2015(02)

第二篇: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内部控制措施

摘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处于转型时间,由计划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过度,而伴随着经济制度的变化,市场环境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涌现出来,大大加强了市场的复杂性与竞争性。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与提升企业效益成为每个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工作,在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内部重要的控制措施之一。本文即对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基础方法、其自身特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些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内部控制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完善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工业生产成本,这也是新形势所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企业实行企业成产成本核算内部控制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成本,通过减少资金的流动来提升本身的经济效益,具体涉及到产品和生产成本费用的核算,生产成本计划的编制等,并且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生产和盈利情况来实行动态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通过对成本计划消耗和实际消耗定额的分析,再加上管理和生产技术的参与,使得成本核算需要不断地进行。除去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这个最直接的益处之外,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措施发挥着其他的作用,如防止会计核算出错、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等,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重要性之体现。

一、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内部控制的特点

在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内控措施开展中,其最大的特点是全方位全过程,即内控措施已经深入到企业的每个部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中,诸如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这些会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部门都要考虑进去,而生产环节中的原料、运输、生产、场地等因素更是需要考虑进去的因素,这种核算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进而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确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使成本核算内控更为成熟。而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科学性都是核算内控的特点,因为在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导致情况趋向于复杂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要确定内控措施的科学和准确,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生产流程的设计等来规定具体的核算制度,在保证核算内控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保证最终核算内控措施的结果能够准确,使内控措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二、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措施流程及基本方法

(一)核算内控的基本流程

在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措施运行中,是伴随着产品的生产这条线进行的,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反馈四个大阶段,我们分阶段来对核算的流程进行解析。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虽然没有成本,但是通常是在这个阶段来进行成本的考虑的,也就是说虽然研发阶段不产生成本,但是它却是决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有流程的成本的一个任务,包括开发、设计、原料、运输、人力、设备等所有环节的成本,并将其列出来进行统筹运算,这样无论是在每个环节的费用上还是在总的费用上都有一个大概的标准,在实际的生产中可以依据这个标准进行成本的控制,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进行控制的这项措施被称为事前的控制。而在产品的生产阶段则是属于成本核算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各种成本在这个流程依据生产流程依次呈现出来,除了人工、设备、材料等基本费用外,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转化也需要一定的费用,所以这个环节对成本的影响因素有点多。财务人员在管理上难免会力不从心,计算机的应用可以让财务人员的负担减轻一些,在准确率和效率上也较原先高一些。剩下销售和售后两个环节相对来说成本控制措施较少,前者的主要成本在于宣传费用上,只要进行合理控制即可,但售后这个环节却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是负责收集用户的体验和建议并进行相关维修工作,属于事后控制,但是却对企业产品在未来的销售工作有着巨大影响,所以在这方面的成本核算内控要注意相关的客户满意度,不能只为眼前利益而放弃未来的发展。

(二)核算的基本方法

虽然会因为工业企业生产方向的不同而导致成本的不同,但是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上,基本都是集中方法。固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针对产品数量较少或者月变化量较少的企业而言的一种方法,在每个月末和年末都要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并将之作为来年的成本预算;材料费用计算法适合于材料费用占生产成本大头的企业生产,对于其他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而由完工出售的产品来承担其他费用;约当产量法,所谓约当产量即企业月末在产的产品数量,这种方法将约当产量与完工产量进行相互对比来对所有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在月末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企业中,可以采用定额成本计价的方法,即将所有费用削去产品陈本之后的余额来当作最终完工成本;但是当月末产品数量变化过大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定额比例法了,它无论是生产费用还是工资以及一系列福利等都是根据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来确定的。这些就是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常用的方法。

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绝多数企业已经将产品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充分重视起来了,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内控措施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来分析它究竟存在那些问题。

(一)内控观念过于落后

在我国的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必须抓好生产成本的核算及其内部控制这两项措施,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获取进一步的发展。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工业企业都在生产成本的核算和内控上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成绩。但是有些企业的领导在对生产成本的内控的认识上就是错误的,许多人错误地以为对生产成本进行内控就是简单地减少生产的成本而已,进而只针对生产的成本命令而对其他事项相对地忽视了,如产品的质量、市场名誉等,这导致企业的产品在上市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口碑降低,极大地降低了市场竞争力。还有的企业在不清楚市场情况下盲目的堆积产品的数量,这也是对于成本的一种浪费。更为致命的是,有些人还没有认识到这种错误,没有进行相关措施的补救。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的管理层的领导首先应该转变管理的理念,先将自己的对于生产成本核算内控的理解转变过来,并逐渐向整个企业推广,随后逐渐学习外部先进的经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使最少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二)控制方法过于落后

虽然我国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成本核算和内部控制的作用并有所动作,但就控制手段本身和实际产生的效果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产品成本的内控手段还是有些落后。要知道,虽然产品成本的内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成本,赢得更大的效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减少成本和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减少成本上,许多企业正是犯了这方面的错,将财务支出项目当作是产品成本控制的主要,但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可不仅仅是产品的成本一条,有多少企业过于注重财务方面而相对忽视了企业的人文环境建设、建设规模的调整等因素,使得企业的发展始终跟不上,却又找不到原因。除了过于专于成本控制外,更多的问题还体现在控制理念和手段的缺失上,有些企业在成本控制的某些环节上过分吝啬,却又在一些毫不相干的环节大肆铺张,即使披着内控的外衣,骨子里还是走以前的老路。另外在科学设备的使用上面,也是决定内控效率的一种体现,在现在计算机技术发达的年代,各种软件技术层出不穷,选择适合的软件来进行控制可以比人工内控效率高上一大截。

(三)内部机制有所缺失

虽然有些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及其内控,但若是本身机制不健全的话,进行内控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危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在狠抓成本核算及控制的情况下还要求产品的质量进行提高,着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在技术及现有生产力船况不做出突破的情况下,上面这种做法只能是矛盾。所以说,工业企业内控机制要逐步进行完善,无论是在成本的控制意识上还是在生产技术上都要做出突破,这才能支撑的起企业的产品成本内控。

四、一些完善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内控措施的建议

针对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及内控的建议,主要是分为内外两部分,对内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加强成本意识和内控意识,完善企业体制,积极创新技术,对外要积极学习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并且积极选用先进科学技术来帮助企业进行管理。

(一)加强企业内控观念

基于有些企业在内控观念上有所缺失和落后,所以首先要加强企业内控观念,尤其是领导方面,一定要对市场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在了解内控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属于自己企业的内控观念。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控观念,需要很多东西,首先企业必须要具备自己的思想,这是建立创新内控观念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企业的发展情况上,每个企业都是不甚相同的,所以在内控观念这种设计理论知识的层面上,照抄照搬是没有用的,一个工业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具备创新的观念和拓展性的思维才是最主要的,并且我国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这方面也是相当的支持,在资金和政策上都有帮助,这对所有工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绝好机会,只要抓住机会,积极发展企业实力,在混乱的市场中占据上风是没问题的。也只有这样,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上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发明出更多的控制方法。在思想转变的同时,在实际生产上也要有所改进,比如说生产流程。企业的日常事务也是一个需要提高的地方,上至领导下到员工都要本着与市场环境相符合的成本控制思想理念来进行与客户的交流、内部环节的调节、生产成本的控制等,这样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使每个员工都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

(二)积极学习

从理论上来说,没有趋于完美的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上升的空间,尤其是对于那些产品创造的利润越来越低的企业而言,这个时候就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了。首先在对产品成本核算及其内部控制上,那些盈利较少的企业要多向发展占有优势的企业学习,如果两家企业在产品、人员、市场、销售等方面差不多而利润却有很大差别的时候,那就说明优势的企业更加注重生产活动中成本费用的控制项目,对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采用科学的监测和管理方法,以实现降低成本为目的来控制物流、人力等资源。其次就是生产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的学习和引用,对于生产技术这种关乎企业生存的技术来说,要有活力和创新才能支撑的起企业的发展道路,而信息化技术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对于生产、管理等的帮助都将会是巨大的,例如自动化生产、管理软件等就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三)其他方面

但从效果上来看,在成本上进行严格管理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但是这也只是企业增收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已,仅仅把眼光投在成本一个方面虽然能在这方面做到极致,却也失去了用其他技术手段来达到相同甚至更好效果的机会。比如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缩短生产时间、降低劳动成本、减少设备损耗而间接地降低成本,如此两方面同时进行,就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相应的从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两方面着手,比如定期维护设备、增强设备的使用效率、使用先进技术,在不增加工人劳动时间的情况下使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达到极致。这些措施都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来进行,只有多方面发展,企业才能在市场和利润上双丰收。

五、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领导下,工业企业要更好地开展成本的核算和内控工作,一方面配合国家的政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己身的发展。可以预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的某一时间段,在工业企业进行生产成本核算和内部控制必将是不二之选。

作者:张贺铭 单位: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乞金根.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内部控制措施[J].现代商业,2012,23

[2]刘梅英.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及控制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11

[3]纪亚玉.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内部控制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2

第三篇:企业存货成本核算个别计价法分析

摘要:

企业对存货发出采用个别计价法并不是应用的首选,但是随着信息化环境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管理对会计核算更加精细的要求,个别计价法在突破应用困境后,必将成为多数制造企业一次性耗用存货的主流计价法。文章从个别计价法及应用困境入手,分析了个别计价法在价格波动下对存货成本核算的影响,最后强调了监控对个别计价法选择应用的重要性及思路。

关键词:

个别计价法;存货;成本;核算

0引言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也是企业重要的流转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有把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资本的增值。而商品经济条件下,存货无疑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解释,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的计价方法分为采购和供应两部分,限于篇幅,文章只谈供应,从供应角度,存货计价方法分为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选择哪一个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即可,这就使企业自身有了选择的空间,实际工作中为了核算方便,多数企业都采用了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使用个别计价法越来越成为发展的趋势。

1存货的个别计价法及其应用困境

个别计价法是假设存货价值流转与存货的实物流转相一致,企业的每笔发出存货都要以该笔存货的购进成本来核算发出成本。这样一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除了要精确核算存货的发出数量还要逐一辨认发出存货的购进批次,这就给企业的实务操作带来繁重的工作量。于是经过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恰是为了节约财务工作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而采取的简化方法。由于是简化方法,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在实际使用中都或多或少的使相关会计信息质量受到损害,有时甚至是严重的;同时,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也会使存货信息的历史原貌变得面目全非,为会计利润操纵留下隐患。因此从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长远来看,个别计价法必将成为历史的选择。但是2014年,通过对深市2013年所有1533家A股企业统计显示,使用个别计价法的企业只有12.79%(2015,刘洪波),远低于加权平均法80.48%,而高于先进先出法6.72%,这说明实践中,个别计价法还存在应用的困境。首先该方法对存货的管理要求较高。一是价格管理要求较细,即便目前“成规模”(统计局统计用语)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由于市场价格频繁波动,此种方法也会给存货的价格维护带来不小的工作量,更不用说未实现信息化的企业。二是存货摆放要求较高。发出存货不仅一一核实,而且还要迅速及时。这就要求存货库位精准,进出库方便。上述两点,能实现的企业较少。其次,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存货管理的较高要求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成本增加,一些企业不能或不愿承受,从而采取了其它计价方法。再次,在采用个别计价法下,如果存货监管不到位,也会出现人为操作利润的空间。企业在存货量很大的情况下,发出存货由于存在实物流和价值流上时间的差异,企业也可能把实际价值较低的存货先发出,留下实际价值较高的存货,从而隐藏真实利润,在后续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较少,从而调节利润平衡,避免企业出现危机。最后,采用个别计价法与采用其它两种方法,对企业经营带来的效益,相关可量化的、直观的案例学术界与企业界介绍的很少,企业对此还认识的不够。目前,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用简便的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借用现有会计核算软件,在实践中应用的很好。从长远看没有减少发出存货的总成本,在短时间内,此种方法对个别产品成本及中期报表的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存货个别计价法下市场经济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2.1存货个别计价法的用武之地

零库存成本管理法在制造企业中是很难实现的,一方面是不同原料的使用需要运输时间,企业如果不储备存货,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开工不足,甚至拖延定单的交付,无法满足适时的生产任务;另一方面,即使能够及时到货,由于经济订货批量的存在,也可能出现到货量和使用量的差异,因此储备一定的存货是必须的。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推进,先进管理思想的普及,以及企业对核算精确性的要求和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尊重,会计实务对个别计价法中的“个别”这一概念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个”、“件”、“吨”等计数量词的范围,将其延伸为“最小计量单位”或者“基本计量单位”,比如“一桶”、“一捆包”“一卷”等(注:同一工艺或同一程序下,这些量词所含的容量有可能存在不同,比如:润滑油每桶的升数不同,汽车用钢板每卷的吨数不一),这就为其在企业中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在企业管理软件日臻完善和推崇精细化管理的大环境下,个别计价法必然会成为一次性耗用存货计价的主体。就使用率而言,必将率先普及在科技知识较为聚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注:目前使用率已经超过40%),随后将向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企业拓展。

2.2价格波动对存货个别计价法的影响

2.2.1存货价格持续走高

我们选择甲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假设同样情况下,时间上分先后购进三批存货,分别是A存货、B存货、C存货,价格分别为1000元/吨,1200元/吨,1500元/吨,每批购进1000吨,ABC存货是不同种类的,假设价值高的能替代价值低的存货,比如钢材厚度30毫米、35毫米和40毫米的,物价持续走高,如果生产耗用了1500吨钢材存货,发出A存货后,还差500吨,如果再次购进A存货,一方面由于存货价格持续走高,可能超过1200元/吨,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时间上延误,因此选择是35毫米还是40毫米钢板就成为企业的自主行为,一种情况是选择35毫米的钢板500吨,成本60万元,一种情况是选择40毫米的钢板500,成本75万元,还有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选择35毫米的钢板500吨计价,但实际使用的是40毫米的钢板500吨,导致实际存货账面成本比实际多出25万元,估计企业都不会采用,而另一种情况是选择40毫米的钢板500吨计价,但实际使用的是35毫米的钢板500吨,导致实际存货账面成本比实际少25万元,进行利润的隐藏。如果企业存货品种繁多,相似和可替代的材料存在的话,实际监督过程,比如盘点存货存在一定的难度,时间长了,如果没有两套账,恐怕连企业自己也搞不清有多少存货了。

2.2.2存货价格持续走低

我们同样选择甲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假设同样情况下,时间上分先后购进三批存货,分别是D存货、E存货、F存货,价格分别为1500元/吨,1200元/吨,1000元/吨,每批购进1000吨,我们也假设DEF存货价值高的可以替代价值低的存货,如果生产领用1500吨钢板用于生产,实际耗用1000吨D存货后,还有500吨空缺,此时D存货价值较高(即不能以次充好),只能选择重新购买,而且购买成本较低,但是时间上可能出现延误,如果生产耗用的是F存货1500吨,剩余的500吨,就可以在贬值存货价值和购进存货节约成本间做出选择,如果贬值存货价值高于购进存货节约成本,比如E存货贬值到1000元/吨,贬值价值为(1200-1000)*500=10万元,而购进存货虽然价值较低,但是还存在时间成本等,比如购进F存货需要850元/吨,则成本为节约(1000-850)*500=7.5万元,此时选择使用E存货,如果F存货成本为节约(1000-750)*500=12.5万元,此时自然应选择购进F存货了。D存货和E存货都能替代F存货,实际在生产投入使用时,企业价值投入和实物投入不一致,如果监管不严,可能会存在投入价值较低的钢板,而留下价值较高的钢板,期末不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而等经济回暖,价格回升时调节利润。

2.3个别计价法伴随价格波动对报表产生的影响

首先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个别计价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生产产品和领用材料一致,实现存货的无缝对接,能很好地体现财务状况,避免不必要的财务利润人为调高或降低。如果监管得当,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是能很好实现收入成本配比的。其次是对税收负担的影响,存货个别计价法对税收负担的影响最客观,在发出产成品时,以之匹配的存货成本能找到,不会存在人为调节利润,自然不会导致多交和少交所得税,也就不会有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产生的存货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相互偏离。最后,想要强调的是:个别计价法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管理的目的会产生绩效,而个别计价法是从购进存货就已经明确绩效的一个方法,减少了很多人为的干预,唯一让管理人员能够体现绩效的是购进存货本身是否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这样就会使企业加强采购阶段的管理,严格存货使用的监管,真正实现向节约成本要效益,而不是人为制造出或多或少的效益。

3存货个别计价法下实际成本监控的思路

与存货相关的问题较多,因此监管较为困难,影响监管存货较为困难的因素具体包括:存货的数量和种类、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陈旧过时的程度和易损坏的程度、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特别是大宗物资(石油制品、钢材、煤炭、玻璃等)采购企业及存储企业,这些企业存货库存金额大,品种批次多。同时,存放这些货物的仓库往往很大,也比较多,起重机和大型机械工程车可直接进入仓库提货,可见为了控制存货的准确,需要做大量的存货管理和记录工作,这些往往是企业不愿意付出的成本,管理者思想上总认为存货都是自己企业的,多少只要没有丢失就行,这也为个别计价法,实际发出存货的实物与价值不一致埋下了隐患。要实现个别计价法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要加大管理和创新力度,从提升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和使用管理会计视角去分析问题并将创新成果给予推广应用,比如:普及并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条形码标识技术,推广基于物联网下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等;同时,规范跨企业、跨行业的统一标准制定,完善不同企业之间数据接口。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就是要完善制度流程,对存货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标定和对标,加大入库、出库环节的监管,防止人为干预,使好事变坏。第一层面,属于硬件,受企业成本压力和信息化基础的限制,不能急于求成。第二层面,属于软件,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企业管理层内部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年度实地盘点或者永续盘存制确定存货数量,同时,针对存货变动制定设计、执行和维护相关控制的有效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责任。其次,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对已有的制度坚决予以执行。同时运用辩证的、动态思维看待对现有制度的执行情况,客观的看待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对现有制度持续优化的思维模式。最后,就是寻求企业外部的存货监管。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审计存货时,针对油品、钢筋盘条、钢卷、板材、煤制品和玻璃等的盘存,审计人员也是非常头疼伤脑筋。因为这些存货都属于特殊类型的存货,特别是对于钢卷,钢板、煤炭制品等,一是量大,二是存放地点分散,三是检查起来看着长的都一个样,无法识别,甚至有些盘存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所以审计准则可供实施的审计程序中就明确要求:利用专家或被审计单位内部有经验的人员参与工作,既然有内部人员参与,效果往往并不好,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这毕竟在外部监管方面为企业设置了一道防线,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可以寻找代言人的路径。

4结论

存货的核算需要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但其根本是反映实际,更加的准确,只有准确的成本数据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支持,个别计价法虽然在存货品种、数量、特征不同的情况下,核算较为复杂,核算成本较高,但是它是唯一能够真实反映成本,能够真实还原收入配比原则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我们逐渐具备了还原成本真实性的客观条件,从主观角度来讲,我们也应该转变观念,顺应新环境,因为个别计价法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

作者:胡士雄 单位:北京鹏龙天创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洪波,李婉.中国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使用状况统计报告[J].财会月刊,2015(13).

[2]张方星,朱香.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分析[J].工程经济,2015(4).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第四篇:商贸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探讨

摘要:

商贸企业的功能是实现商品流通,其发生的成本中除了商品的进价外,大多属于物流成本,而当前的成本核算体系并不能提供物流成本信息。本文在对SNB贸易公司调研的基础上,列示了商贸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分析了当前物流成本核算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核算策略,从而为商贸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

关键词:

商贸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一、商贸企业的物流成本

我国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指出:“物流成本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生产、流通、消费就是社会经济的三大支柱,商贸企业就是实现流通的功能,就是将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或零售商手中,所以,根据上面物流成本的定义,商贸企业发生的成本中除了商品的进价外,大多属于物流成本。为了能结合企业实际,搞清商贸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我们调研了杭州SNB贸易公司,该公司主要经销售批发食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主要客户群体为社区超市、药房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跟一般的商贸流通企业一样,该公司的经营环节主要有三个,即采购、贮存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物流成本构成如下:

(一)采购环节的物流成本

采购环节的物流成本就是商品从生产者或上级批发商转移到商贸企业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为运输、装卸、保险等费用以及运输途中损耗等形成的成本。具体到SNB贸易公司,采购环节的物流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第三方物流,二是自行上门提货。

1.第三方物流。对于保健品等小宗的商品,主要是通过门到门的第三物流,此时的物流成本主要为支付给第三方物流的费用(含运输、商品保价费用等在内)。

2.上门提货方式。对于食品(如食用米)等大宗的商品,一般由公司自行派车去提货,,此时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车辆费用(含车辆折旧、保养、保险、燃油、轮胎、过路等费用,下同),驾驶员人工费。

(二)贮存环节的物流成本

贮存环节的物流成本就是商品从入库到销售出库之前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既有仓储保管、自然损耗等显性成本,也包括资金占用等隐性成本。针对SNB贸易公司,就仓储保管成本来说,具体有:仓库租金,因为是向外租的仓库;仓储设施,如货架,冷柜等;仓库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等。

(三)销售环节的物流成本

销售环节的物流成本就是商品从出库到送达客户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因为SNB贸易公司的客户基本都在本地,所以由公司用自有车辆送货,发生的成本主要有车辆费用,驾驶员人工费,货物装卸的人工费。当然,按照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的概念,还应包括信息处理费,如通信费、电脑以及消耗品费用,以及相关人员的人工费,这部分信息处理费在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

二、商贸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实行的是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企业成本核算中并没有单独核算物流成本,所以,在当前的成本核算体系中,企业无法获得物流成本的信息。对商贸企业来讲,其成本除了商品进货价格以外,大多为物流成本,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无法反映各个流通环节的物流成本,不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判断决策。下面我们对SNB贸易公司的成本核算过程进行一下分析,与其他企业一样,SNB贸易公司在成本费用的核算中,设置了“库存商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会计科目,对上述各个环节发生的物流成本具体处理如下:采购环节中支付给第三物流的费用,作为采购成本,计入到“库存商品”,形成了商品成本;对于运输途中的正常损耗,也是计入到“库存商品”;公司内部发生装卸、入库的人工费,则计入了“管理费用”;公司自行提货而发生的相关车辆费用、驾驶员人工费,因为跟公司给客户送货用的是同样的车辆,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一整个月的车辆费用进行了分摊,分别计入“管理费用”(采购环节分摊的部分)和“销售费用”(销售环节分摊的部分)。贮存环节中支付的仓库租金、仓库设施、仓库管理人员的人工费都计入到“管理费用”;对商品盘盈盘亏,属于自然损耗的,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经审批后计入到“管理费用”;对于因商品贮存在仓库而占用资金的成本,公司并没有单独处理,公司将所有借款利息计入到“财务费用”,对占用的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则没有进行核算。销售环节,商品出库、装卸发生的人工费用中入库时一样,都看作是仓库管理的一部分,计入到“管理费用”;送货发生的车辆费用、驾驶员人工费上面已经讲过,与采购环节分摊后计入到“销售费用”至于各环节涉及的信息处理费,则全部计入到“管理费用”。应该说,SNB贸易公司对各环节发生的物流费用的处理,是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范要求的,但很明显,从公司的账簿中,我们是无法知道公司的物流费用总共是多少,更无法知道各个环节的物流费用是多少,当然公司的管理者也无法判断哪个环节的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改善。

三、商贸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对当前核算方法进行改进,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其做法自然就是把当前分散在“库存商品”及相关费用的会计科目的有关物流成本的内容,从现行的会计科目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归集,以反映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的情况。这里结合SNB贸易公司的情况,叙述一下具体的核算程序。

(一)设置“物流成本”总账及明细账

为核算公司整体物流成本以及各经营环节的物流成本信息,公司需设置“物流成本”总账科目,并按各个环节分别设置明细科目,即“物流成本——采购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储存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各明细账应设置为多栏式明细账,以归集各环节发生的不同类别的物流成,如“物流成本——采购物流成本”可设置“外付运费”、“途中损耗”、“车辆费用”、“人工费”、“采购管理费”等栏目,“物流成本——储存物流成本”可设置“租赁费”、“设施折旧费”、“储存损耗”、“人工费”、“利息费用”、“储存管理费”等栏目,“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可设置“车辆费用”、“人工费”、“销售管理费”等栏目。

(二)归集发生的相关物流成本

将公司各环节发生的物流成本,分别归集计入到相关物流成本的明细账和总账。如果某些物流成本只属于某一环节发生的,就可以直接计入到相关明细账的具体栏目中。比如,采购环节中支付给第三物流的费用、途中的合理损耗等,就可以直接计入到“物流成本——采购物流成本”的“外付运费”、“途中损耗”等栏目中;储存环节中的仓库租赁费用、储存设施的折旧费、储存中的合理损耗等,就可以直接计入到“物流成本——储存物流成本”的“租赁费”、“设施折旧费”、“储存损耗”等栏目中。如果某些成本是属于某几个物流环节共有的,或为物流或非物流项目所共有的,则此时需要对该费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然后再计入到相关项目当中。比如,公司自有车辆发生的费用,就涉及到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此时可以通过采购或销售过程中货运的吨公里数,进行分配分别计入到“物流成本——采购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这两个明细账的相关栏目中;各环节涉及的信息处理费,就可以通过对采购、储存和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处理工作量或定额工作是的估算进行分配,分别计入到这三个物流成本明细账的“管理费用”栏目;公司的借款利息费用,可通过计算存货占用资金量和其他用途占用的资金量,来分配计入“物流成本——储存物流成本”的“利息费用”栏目和其他有关会计科目(如“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等)。这样,就将公司发生的物流成本基本计入到了“物流成本”总账及各环节明细账中了,公司也就可以通过“物流成本”总账和明细账了解公司物流成本的总体情况和各环节物流成本的具体发生情况,从而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三)将“物流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及有关费用科目

因为当前会计核算报告体系不要求企业核算物流成本,而是要求将物流成本分散计入到“库存商品”及相关期间费用等科目里面,将“物流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及有关费用科目这一步骤的会计处理,目的是为现行的会计报告服务的。由于上面我们在核算物流成本时,既分明细又分栏目,所以,要将“物流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及有关费用科目的处理,就显得非常简单明了,只要将有关栏目的费用项目按当前会计核算要求结转到相关科目就可以了。比如,“物流成本——采购物流成本”中“外付运费”、“途中损耗”等栏目,就可以直接结转到“库存商品”科目;“物流成本——储存物流成本”中“租赁费”、“设施折旧费”等栏目,就可以直接结转到“管理费用”科目,“物流成本——储存物流成本”中“利息费用”栏目,就可以直接结转到“财务费用”科目;“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就可以直接结转到“销售费用”科目;各明账中的“(采购、储存、销售)管理费用”栏目,就都结转到“管理费用”科目,等等。通过上述的核算过程,公司既核算了整个经营过程的物流成本,为公司经营决策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同时也满足了现行会计核算报告的要求。

作者:江焕平 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红玲.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现实选择[J].时代经贸,2015(25)

[2]吕竹.浅析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4)

[3]雷芸,黄晶.我国物流成本核算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2015(14)

[4]金宇.美、日物流成本核算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4(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2)

第五篇:企业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应用

摘要:

近年来,国家发展速度较快,市场经济也随之更快的发展起来,各个企业也不再以自身最大利益为发展目标,而是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加以重视,使企业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成本核算;企业;会计核算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引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导致各个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较多挑战,企业要想更好的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就要根据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将成本核算方式引进工作中,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为企业产生更为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要将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作为企业重点工作之一,使企业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成本核算应用原则

(一)合法性

在企业对成本核算进行应用时,只有保证工作的合法性,才能有效发挥其应用效果。企业应用成本核算的合法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核算工作真实性,不可制造虚假信息,避免使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要保证经济交易的业务以及各类因素的真实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再次,要保证经济交易的内容准确性,不可以对内容进行肆意的修改;最后,要保证经济交易最原始凭证的真实性,避免在记账过程中出现纰漏,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执行造成不利影响。

(二)可靠性

在企业应用成本核算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还要保证信息的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信息,不可捏造事实,不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谎报信息。相关企业在应用成本核算时,要求不同会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计算,只有成本核算工作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其它应用原则

在企业应用成本核算过程中,还有较多应用原则,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与思考。要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应用性,就是能够有效管理会计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支持。同时,还要重视成本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及时的对信息进行搜集、及时处理相关信息、及时对信息加以反馈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应用成本核算方法。

二、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预算方式

在企业应用成本核算法的过程中,核算方式是较为重要的,直接决定工作效率与核算质量。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应用核算法的过程中,还在应用传统的核算方式,没有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自动化的网络技术进行核算,使得成本核算工作方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使企业的核算信息失去准确性,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问题。

(二)成本核算机制不健全

企业应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式是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有利途径。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对其进行应用时,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虽然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将核算工作视为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企业没有整体成本控制意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无法有效完成成本控制工作。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缺乏完善的责任制度,没有将工作职责划分给每一位工作人员,导致其对成本控制工作存在忽视。同时,部分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没有对成本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管理,使核算工作出现较多问题,不能根据成本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更改,导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三)信息不真实

在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了解,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不能根据成本核算工作需求完成自身工作。同时,部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没有一定的职责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忽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导致出现成本核算信息不真实的问题。另外,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不重视,不能根据工作情况对内部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评价,导致工作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更加忽视,不能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信息,出现较多的成本核算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

三、成本核算在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信息真实性

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成本核算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信息真实性较为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对此类问题加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息真实性。具体方法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核算合法性加以重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法律法规执行工作,不可以出现违法现象,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惩罚,避免企业会计工作出现违法问题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相关管理人员要对核算信息的提供进行有效监督,要根据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分析信息的准确性,一旦发现有缺乏真实性的信息,就要对其进行惩罚,保证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同时,政府相关审计人员也要对自身任务加以重视,有效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审核,在保证会计信息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提高其真实性,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提供较好的参考作用;最后,重视内部信息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会计信息的管理是较为重要的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以重视,在聘用过程中,提高招聘标准,保证能够引进新型人才。阶段性的对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新兴技术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在企业应用成本核算法的过程中,要对其体系的完善加以重视,只有拥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才能更好的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第一,要根据成本核算工作的特点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与项目基础上,对工作流程进行规定,保证可以按照相关程序执行核算工作;第二,要对成本核算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加以控制,引进新兴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保证可以在自动化的程序中执行成本核算工作;第三,要对影响成本核算的因素加以分析,总结核算工作中出现错误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并且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第四,要对管理层工作人员管理水平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可以提高其管理水平,从整体上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将成本控制理念贯彻到企业中,认真负责的执行成本核算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出现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结语:

在企业研究成本核算法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优化时,要重视核算人员思想政治的培训,大力宣传企业成本核算理念,使工作人员更加重视自身工作,提高其自身职业道德,为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共同努力。

作者:李文斌 单位:山西东辉煤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牛红丽.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神州,2012(3):32-32.

[2]孙博,李丽,张?等.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对外贸易,2011(4):76.

[3]赵媛.试述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2014(24):228-229.

[4]谭斌.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究[J].会计师,2014(13):17-18.

第六篇:焦炭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探讨

摘要:

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在成本,而成本核算的难点是成本在各种完工产品间的合理分配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合理划分两个环节。焦炭生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由于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可分割性,一般不核算在产品成本,而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统一归完工产品负担,而焦炭生产企业又属化工企业范畴,通过化工原料产生化学反应来生产产品,在生产主产品焦炭的同时,又联带生产出焦炉煤气、焦油、粗苯及硫铵等化工产品,因此生产成本如何在这些产品中进行分配就成为焦炭生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

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焦炭生产企业一直采用可燃基重量分配法对焦炭生产成本进行分配,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可燃基比例分配法正逐渐被销售价格比例系数法等方法所取代。各焦化企业结合自己企业的生产特点及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了特点鲜明,方法各异的成本核算方法。下面就将这些核算方法的特点作一探讨,从中找到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可燃基重量分配法

可燃基重量分配法是以构成焦化产品实体的可燃剂重量作为基础,计算焦炭及其联产品的可燃基重量,然后计算焦炭及其联产品的可燃基重量占全部产品可燃基重量的比例系数,按比例系数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可燃基重量分配法是通过化学原理推导出的成本分配方法,在焦化行业内为大家熟知,比较容易理解,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计算简便;煤的灰发性变化不大,成本相对固定,容易进行纵向比较;但成本与售价脱节,当焦化各产品售价与计算的成本配比性较差时,可能出现部分产品毛利较大,部分产品没有毛利,当产品销售不均时,利润波动较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不利于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济运行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现在行业会计制度被企业会计准则所取代,会计准则的通用性越来越强,可燃基重量分配法专业性较强,难以为行业外相关人士所理解和接受;现在会计教学是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加强了会计准则的通用性,淡化了行业会计的专业性,该方法中的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给非专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二、销售价格比例系数法

销售价格比例系数法就是以焦炭销售价格为主,其他联产品按销售价格比例计算系数,并折合成相当于焦炭销售价格的产量——折合量,然后计算全部折合量的单位成本,最后计算焦炭及其联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该方法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的原则,价格高的产品,价值也高,比较符合市场规律;当价格相对稳定时,价格与成本相配比,价格高的产品,单位成本也高,价格低的产品,单位成本也较低,各产品毛利率基本相同;没有了专业性较强的名词术语,为会计人员对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方便;销售价格与市场供求有一定关系,当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价格波动较大,会使产品单位成本毛利失真,不利于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三、焦炭负担成本法

焦炭负担成本法是指成本全部由焦炭承担,其他联产品不承担成本费用。该方法原理简单,行业意识较淡,为大多数会计所能接受;核算简单,对于规模较小,管理单一的公司来说,节约了会计成本,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但从生产经营角度来看,没有将成本摊入化产品,在化产品定价方面无依据可循,只将焦炭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加大了焦炭的单位成本,经营者在分析决策时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将全部成本都由焦炭来承担,降低了焦炭成本毛利率,化工产品不承担成本,毛利率100%,不符合成本与焦价相配比的原则。

四、产量分配法

产量分配法以焦炭及其联产品产量为基础,计算各产品产量占总产量比例系数,按比例系数对总成本进行分配,产量大的成本负担大,产量小的成本负担小。联产品在同一过程中分离出时,从理论上说,各种联产品产量会形成一定比例,实际产量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影响与理论产量可能有所偏离,在化工企业表现尤为突出;该方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又略显粗糙,没有把焦炭作为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表现出来,成本计算的关联性较差;该方法在发生物理变化的企业相对适用,对于发生化学变化的企业来说,配比性和科学性就比较差;对会计人员专业性要求不太强,通用性较强。这种方法只用在管理相对简单,规模不大的焦化企业中使用。焦化生产制造企业情况复杂,要全面考虑该行业的生产特点,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核算,以达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优的成本控制各种方法。由于会计制度没有对成本核算方法作出具体规定,焦炭生产企业可根据自己企业的经营方式及管理办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办法,对一些规模不大,化工产品不是主要产品,对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影响甚微,仅以焦炭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产量分配法和焦炭承担全部成本的方法比较适用;对规模较大,化工产品收入占有一定额度,对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有一定影响,甚至是利润的主要来源点的企业来说,就要细化成本核算,这样销售价格比例法应比较适用,而可燃基重量分配法由于专业性较强,又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中越来越失去其存在价值,为许多焦化生产企业所淘汰。

作者:刘石生 单位:山西省焦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