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

班级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育手段被广泛应用并成为现代化教育的趋势。作为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合理地使用网络平台,把信息化教育手段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尝试新型信息化班级管理模式。

一、班级组建,破冰求融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导。要组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破冰”至关重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娱乐和交友的重要工具。因此,班级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学生可以在群内自由地表达个人想法,与他人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收获,遇到困难时也会得到大家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借此与学生加深交流和感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沟通化解难题,打破隔阂,实现班级融洽发展。

二、量化考核,自主管理

建立班级管理网络平台,并在平台上公开日常工作。可依据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对学生进行量化评分,由学生轮流担任纪律监督员,并将监督记录在平台上公布。将德育积分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重要条件,强化德育规范的重要性,设立班级奖惩制度,带动班级整体的积极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班务管理,班委选举

教师可以通过班委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体动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民主权,让学生通过班级管理网络平台进行投票,选举出值得信赖的班委。教师给予班委管理权,帮助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指导他们进行日常班级工作,鼓励班委“先自律而后律人”。班委成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讨论班级工作并自动记录讨论过程,用于日后评估工作成绩,取长补短。

四、网络先行,舆论引导

教师应对学生在班级网络交流平台上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出共性问题,参考班级的德育目标,拟定一些论题作为主题班会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引发学生讨论并根据讨论的情况给予适当的疏导。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教师参与整个过程并适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

五、个别教育,力求进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切忌不分场合地公开训斥,而应在明晰情况后进行个别教育。当前,学生的自尊心强烈,对与教师当面交流自身不足存有抵触心理,教师可通过自由的网络交流与学生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鼓励学生进步。

六、增强技能,资源共享

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应辅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和采取适宜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技能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网络交流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学习,并可以通过平台讨论疑难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更有利于推动当前的课程改革。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引导学生开展课余活动,针对所学专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七、关注学生,家校交流

学生家长由于工作忙等原因疏于与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建立班级家长QQ群或微信群便于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近况。学生家长可以在群里交流讨论、咨询问题、发表感想、提出建议等,教师可以将班级所有相关事宜在群里公布并与家长讨论。在家长之间的讨论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并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与经验。

八、网络沟通,实习稳定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前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教师应掌握每位同学的联系方式,并且应通过定期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变动去向,把握学生思想动向。教师应继续发挥班委的“领袖”作用,同时保持与学生家长和实习单位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在职业道德建设和思想品质修养方面的教育,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保证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建设学生间、师生间和家校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不仅体现了班级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而且体现了班级管理的指导功能、调节沟通功能、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信息化手段集多重优势于一体,既促进了教师高效管理,又加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冯静 单位:承德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