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

电梯安全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电梯的数量快速增长,在用电梯“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电梯安全物联公共服务平台”是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基于电梯物联网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电梯物联网平台建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并归纳总结了可行的商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梯安全;商业模式;措施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种设备中的电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在人员物品运输方面显示出很大优越性,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各种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1]。电梯作为一种机电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其安全性引起人们日益高度关注[2]。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在用电梯“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采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电梯安全物联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故障预警、应急快速处置、维保作业核查、状态远程监视”辅助电梯安全监察的功能,是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3]。目前,电梯物联网技术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应用还处于示范阶段,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急需工作中予以解决。本文从目前电梯物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推广电梯物联网平台建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并归纳总结了可行的商业发展模式。

1电梯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是互联网、传感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的深度融合。目前,在各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用于采集物的状态信息、运行数据,是物联网运行的基础,处于物联网体系架构的最底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标签识别器、智能设备组成,通过蓝牙、红外、ZigBee、工业现场总线等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技术,把物的状态信息、运行数据传输到互联网的网关设备。网络层把感知层采集的数据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实现远距离传输,是连接感知层和应用层的中间层。应用层把感知层采集、网络层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远程监视和控制,实现智能化管理[4]。电梯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电梯行业的应用,集成了电梯控制技术、信息化感知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电梯监察、维保管理、安全预警、应急处置、人性化服务乃至检验模式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电梯与用户、物业管理单位、制造厂家、检验机构和监管部门的信息与数据交换。通过电梯物联网技术,将建立动态监测、应急处置、风险预警、统计分析、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综合管理系统,创立电梯科学监管长效机制。

2电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所采取的措施

2.1颁布行政法规推动电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

电梯物联网建设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在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繁重的工作压力,需要协调物业、业主和维保单位,需要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因此,必须颁布行政法规如地方管理办法来加以规范。目前,南京、深圳、徐州、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合肥、青岛等地均以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形式出台电梯安全管理相关条例或办法,陕西、常州、无锡、大连等地也即将出台相关办法。出台的管理办法应结合实际,细化、补充和完善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没有调整到的内容,如要明确“电梯公共安全物联平台企业应用采集系统”加装后,在向平台传输数据前,要依据统一数据标准组织验收;政府适当资金投入如何保证资金使用公开、安全;实行商业模式过程中,如何运用市场杠杆,避免良莠不齐,引导经济实力雄厚、信誉度高、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参与平台建设,以利于平台运行推广进度。建立健全的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机制,规范电梯安装、维保市场秩序,推行在用电梯实行安全责任保险和进一步明确电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以及设立平台管理暨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专门机构等,上述问题应加以明确。

2.2完善标准体系保障电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

为加强电梯运行安全的监测管理,实现平台建设今后有统一标准可循,需建立适应整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标准的制定,应以政府部门主导,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形式,进行共同制定。避免企业单位主导,商业利益捆绑,丧失公益性原则。建立健全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体系,不断修正完善现有标准,对其技术内容、管理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民众、专家、商家、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得标准内容更加经得起推敲,可操作性更强。只有建立这样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将电梯物联网技术真正推广下去。

2.3加强市场主导促进电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

电梯物联网平台的开发宗旨是提供一个高效率的、统一的物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真正实现政府、协会、企业、物业、电梯、人员、手机和门禁等终端设备等全面互联,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提升企业工作效率,保障乘客安全。目前,初期的政府主导下的电梯物联网试点工程,较大程度地满足了政府对电梯监控功能的需求,但电梯监控不等于电梯物联网,与电梯生产、维护、使用密切相关的电梯生产企业、维保单位、物业公司、用户则收益甚微。作为一种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政府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其发展。鉴于当前电梯物联网产业链、价值链尚未形成,上下游受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驱动,寻找更多的需求和市场切入点,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让电梯物联网产品真正市场化。

3电梯物联网商业模式形式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从价值链角度,电梯物联网商业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种[5-6]。

3.1“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商业模式是电梯物联网集成商、物联网运营商在政府特许下自建传感终端、信息中心和开发业务,特许期满后移交政府主管部门,并由政府部门指定的专门机构负责运营,政府通过出台相关强制性法律法规来保证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终端客户、维保公司、物业公司或用户租用或购买平台服务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运营商通过收取终端费用、广告收入等方式获取利润。项目投资商、地方政府或质监局、地方合作伙伴分工明确,合作共赢。该模式只适合在电梯物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面向市场的推广模式,但这一模式最大的不足是难于推广复制,市场接受较慢。

3.2电信运营商主导模式

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具有通信管理经验和运营技术的单位搭建电梯物联网服务平台,集成软硬件终端,向客户提供平台和数据通道服务,设备厂商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通过与政府的沟通、洽谈,得到政府的支持。作为主导的电信运营商,负责采购终端,提供平台所需的服务器等设备;在推广方面上,拜访电梯使用单位积极推进签约;在收入来源方面,一方面向物业单位或维保单位收取终端购买费用、租金或流量费;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语音、视频广告等方式吸引媒体广告商介入,以电梯轿厢广告位租金作为电梯物联网平台服务收入来源。

3.3系统集成商核心模式

系统集成商核心模式是指系统集成商通过搭建电梯物联网服务平台、租用电信运营网络,通过整体方案连带通道一起向用户提供业务。系统集成商发挥自身所长,提供专业服务,负责推广与运营管理平台,获得系统集成开发与服务费用、平台租金以及其他增值业务收入,电信运营商提供通道服务,获得通信流量费用;也可以让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分成,产品与服务由系统集成商提供,电信运营商负责推广与运营,后期业务收入根据一定比例分成。系统商核心的商业模式市场化效果明显,一旦模式成熟易于推广和复制,是加快电梯物联网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方式。

3.4电梯商自建模式

电梯厂商或电梯配件企业自行搭建电梯物联网服务平台,直接向用户提供应用与服务。企业可利用成熟行业经验和自身技术优势,搭建更具有行业针对性的电梯物联网服务平台。电梯厂商自建模式可由平台开发商充当运营商,也可由客户充当运营商。客户既可以租用平台,承担日常运营成本和通讯成本;也可以购买电梯物联网平台,承担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其它模式而言,平台价值更加明显,平台赢利一部分表现为管理成本分摊,品牌价值提升,另一部分表现为电梯轿厢广告收入、增值业务获利,为挖掘终端客户需求提出了更好的思路,也是市场驱动的重要手段。上述是目前有关文献提到的四种商业模式,通过分析可知,应从市场及政府监管角度,合理利用上述模式,避免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或过多的行政干涉,真正发挥市场的监督指导作用。

4结束语

颁布行政法规、完善技术标准体系、采用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是推动电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方面。行政法规是电梯物联网推广应用的助推力,而技术标准是电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保障和依据,建立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上述措施,才能使得物联网技术真正走入百姓的生活当中,而不是变成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呈现在人们面前。电梯物联网技术将真正推动电梯安全监管工作走向科学化管理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李晓帆.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7,33(5):26-31.

[2]蒋涛,刘广军.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安全检测预警信息平台[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5,13(2):162-167.

[3]魏振媚,刘向勇.物联网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5,44(3):91-93:115.

[4]郑松鹤,朱海云,刘鸣.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4(4):54-56.

[5]陶冶.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15-18.

[6]王玉梅.电梯物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探讨[J].中国电梯,2013(4):34-37.

作者:伏喜斌 单位: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