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研究

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高危药品是医院药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推行相关的管理措施以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但仍然存在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等情况。通过对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制定管理高危药品的规范制度,来保障医院高危药品的存放和使用安全。

关键词:高危药品;措施;药品管理;安全

近年来,随着药品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安全用药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成为了国内外医疗行业重视的问题之一。尽管国内医院对高危药物的管理已经非常重视,但在管理中还存在高危药品摆放混乱,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执行差错。另外,对药品使用的安全管理也存在欠缺,没有形成高危药品的明确概念,对如何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用药安全认识,如何建立规范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还缺乏认识[1]。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确保高危药品在正确范围内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变得极其重要。一方面需要培养医务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提升医疗行业内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从而促进我国医疗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重视和管理。

1高危药品的背景和概念

美国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在1995年对错误使用药品的案例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错误使用药物在医疗过程中属于常见的情况。在1999年美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患者死于医疗差错,除疾病本身造成的原因以外,用药差错是医疗差错的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美国安全使用协会根据这种情况提出高危药品的概念,主要是指使用错误可能造成患者严重伤害的药物,目前高危药品前五位分别是:胰岛素、安眠药和麻醉剂、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肝素、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3]。

2病区高危药品管理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目前,国际上很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对高危药品的管理非常重视,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进行保障,并且在国外的医院内部也有针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而在我国,尽管已有对高危药品进行关注,但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不够重视,另外对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概念不明确,对高危药品的用法和药品不良反应等缺乏认识,影响了我国病区的高危药品管理。

2.2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缺乏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导致在医院病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药品的用量管理和用药记录等不全面、不完善。在医院目前还缺乏对高危药品的用量和用时的数据记录,对高危药品的使用也缺乏制度进行管理。

2.3药品的存放不合理

由于护理人员对药品的知识存在缺失,对某些需要特别存放的高危药品并没有按要求进行存放,导致药品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出现变质过期等现象出现。比如,对要冷藏的药品没有放入冰箱进行保存,对需要避光的药品未能及时进行避光处理,对其他一些口服用药没有进行密封,导致高危药品的浪费和失效。

2.4药品的效期管理不详细

病区内的药品数量多,种类也比较多,而且还存在相同药品的不同批次,导致各种药品的有效期不相同。尽管在医院已有相关系统进行管理,但是在存放的过程中,由于对药品的批次和有效期观察不够仔细,偶有存在随意摆放,导致无法实现近效期先用的规则进行。另外,对药品的有效期常记录不够完全,导致药品过期,影响用药的效率和安全,同时,也影响药品有效期的登记管理[4]。

2.5药品管理不够精细

药品管理人员往往为了减少工作量,工作缺乏主动性,在工作过程中对需要注意的相关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导致高危药品在管理过程中比较混乱。比如,对需要进行高危药品警示的区域未张贴相关的警示标识,药品摆放混乱。对病区内常用的高危药品能进行重视,而对于其他的可能使用到的高危药品缺乏重视,导致在病区内的高危药品管理中分类不清,任意摆放的情况时有发生。

3高危药品的管理实践

3.1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

医院工作的核心就是医疗的安全和质量,作为医疗安全中的关键环节,药品安全已成为科室病区内的关键环节。为实现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需要由药学部门主导,由护理部门和医务处进行配合,共同参与制定高危药品的规范管理制度和措施,通过对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宣传和监督,一松一紧的管理,并做好不良事件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及时做好信息反馈。

3.2加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意识

药品安全作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一环,需要全科室、全院的人员进行重视。因此,需要对医务人员大力宣传药品的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对药品的安全管理具有相关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药品管理理念[5]。通过定期进行药品知识的相关培训,包括药品的基本知识、药品的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通过多次的培训,使医务人员对相关内容熟悉并重视。除对病区内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外,还需要对药械科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药械科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控制予以高度重视,对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进行了解,务必熟练掌握[6]。

3.3制定高危药品目录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并参考2008年ISMP已经公布的19类高危药品目录。根据在医院实际的用药频率和数量,首先将使用频率高、安全值范围比较窄的药品,作为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建立专门存放高危药品的药架,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同时设定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用于提醒。在进行高危药品发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双人复核,并对适应症需要进行充分的安全性论证,当发现确实存在适应症需要的时候才能进行使用。因此,在病区高危药品的使用过程中,临床的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和药剂科的沟通,对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实时监测,防止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

3.4完善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医院现用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完善。为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1)分类分区管理:根据药品的性质进行分门别类进行放置并管理,比如将抢救用的药品、麻醉类药品和需要冷藏的药品等,按相关的存放要求进行分区域摆放。并且相关的区域需要进行标识,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2)实行双人双审制度:在医院经过调整以后,已经开始在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严格要求按照给药的相关规则进行,需要重点对患者姓名、用药剂量和用药的种类进行核对。实行双人核对发药,保证发药的准确性。(3)及时更新目录:根据医院的用药情况和药品的变动,及时更新药品目录和注意事项,保证药品目录时刻符合医院的用药需求。(4)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由于高危药品常具有安全用药范围较窄的情况,所以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反映,尽快使全院医务人员对该药的使用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5)加强沟通交流:对新入目录的高危药品需要及时对医务人员进行通知,提高对高危药品的知晓率。

4结语

通过对病区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医院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性,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医疗事故,为患者的医疗安全增加保障,也大大减少了医院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虽然医院通过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药品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包括药品的种类和适应症,因此,需要在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及时更新,实时进步。只有通过加强对医、药和护三者的沟通交流,共同为患者提供药品使用监测服务,及时的更新药品的基本信息,保障高危药品在临床上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幸国,吴永佩.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9):600-602.

[2]张波,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的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6.

[3]崔芳,黄薇.高危药物管理重在建立支持系统[N].健康报,2008-01-25(004).

[4]张立志.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43-244.

[5]马丽萍,孙正圆,张晓乐.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2,12(45):4259-4262.

[6]高燕,范慧霞,努尔江•肉孜.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321-322.

作者:毛芝萍 单位: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闲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