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要:基础工程是阐述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有关地基和基础问题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基础工程教学应该秉着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原则去教学。本文就目前基础工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提出了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基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0引言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基础的设计方法、计算原理以及常见的地基处理原则和施工技术。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源于实际,用于实际,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主要特点[4]。课程的理论知识抽象,工程问题复杂,这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土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是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

1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陈旧,理论复杂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土木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高、发展迅速,也带动了基础工程学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解决了过去很多难以解决的工程问题。虽然,很多教材都已根据规范进行了重新修订,但编写者往往由于自身知识面的局限性,很难全面了解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有些新知识很难及时地补充到教材当中。

1.2教学课时相对较少,难以全面授教

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基勘察、浅基础的设计、筏形基础和桩基础、特殊土地基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内容[5]。教材内容繁多,但由于课时限制,授课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将所有重点内容讲解详尽,也使得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进度难以把握,引起教学过程混乱和教学重点不突出,最终导致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表1为高校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计划。

1.3学生缺少实践,无法深入理解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9]。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通过课程设计、相关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获得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其中,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创新开拓精神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课程设计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工程素质的欠缺。课程设计题目陈旧。在普通高校,由于课程设计的学时较少,大部分课程设计的内容都是独立基础的设计,并且同一个设计题目被不同年级的学生反复几年在做,缺乏创新性和应用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不利[10]。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地价的快速增长,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筏板基础和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却寥寥无几。教师指导力不从心。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入学率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时代[11]。然而,随之带来是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尤其是具备专业素质和工程经验的教师更是捉襟见肘。在大多数普通高校,通常由一名教师在一周内指导完成一个班级的课程设计,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般在50名左右,由于学生人数多,而指导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教师对课程设计的检查与监督力度不严,加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导致课程设计的抄袭现象普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2]。缺少真实的实践经历是目前基础工程这门课程的一大问题,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多高新尖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认真编写教材,合理挑选教材

编写者应依据基础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最新的规范进行编写,同时也要联合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以考虑到工程应用和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那些过时落后的技术方案,能舍弃的应该舍弃,要紧跟时代潮流,同时西方关于基础工程方面的知识,编者也可以适当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另外,授课教师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方案,合理地选择教材,以及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地删减,保证重点难点突出。

2.2改变课时分配,优化教学内容

基础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土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施工等相关课程的知识,教学内容庞杂。要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首先应该调整教学课时的分配。2014年,宿州学院通过优化培养方案,重新规划和调整了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课时分配,其中,基础工程的课时由原来的32课时增加到目前的48课时,此次调整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后期课程设计的能力,效果良好。其次,要合理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时,重点讲述独立基础、连续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方法,而对其相关的施工过程,以及其他内容(地基勘察、沉井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很少用到和后续有相应的课程专门学习,这些知识作为自学内容或者简单地以基本概念为主。通过合理优化课程内容,使学生有目的、有时间去掌握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基础设计类型,做到有的放矢。

2.3重视课程设计,加强实践教学

基础工程来源于实际,用于实际,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应当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基础工程、土力学、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的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创新应用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优选设计题目。在指导毕业班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时,授课教师可从中挑选一些代表性的实际工程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选题范围尽量呈现工程化和多样化。学生可结合的自己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基础类型,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课程设计开始前,参照实际工程的基础设计方法,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设计资料(地质勘查报告、首层建筑平面图、上部结构传下的标准荷载组合以及基本荷载组合),使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尽可能相一致,方便学生毕业后很快地适应基础设计的相关工作。扩大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大学生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学校教育要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是第一步。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而现在大多数授课老师来自于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很少有现场的设计经验,对于指导一个实际工程的课程设计来讲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学校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相关的教学竞赛和资格考试,以及利用闲暇时间参加工程一线的训练,掌握一定的设计经验和施工经验;另一方面,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分组的形式组织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每组安排1个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设计内容进行及时耐心地指导与监督。

3结语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源于实际,用于实际,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基础工程教学应该秉着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原则去教学,强调知识的融合与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工程实践的基础工程教学,除了合理挑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对工程实践部分的加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理论也是为了以后的实践做准备,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多土木工程应用型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亢舒,吴琦.中国建筑:拼搏创新展现中国品质[EB/OL].[2017.10.08].

[2]于林平,王志云,牟瑛娜.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2):89-91.

[3]曾铃.面向工程实践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05):226-227.

[4]张军.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34(3):157-158.

作者:李阳阳 裴青青 张萍花 孙磊 单位: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