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10篇)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10篇)

第一篇: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摘要: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得到更大重视。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决定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本篇论文以混凝土施工技术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对道路施工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应用

1引言

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不断进步,道路桥梁更是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桥梁的高度和结构层次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制造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性能更高,质量更加轻便,强度更高的混凝土成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追求。下面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方面和此项技术具体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相关方面进行介绍。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问题和养护

现浇混凝土的尺寸要求必须以解决水化热为标准,能够减少体积变形的风险,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的截面尺寸,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多方面的技术问题。

2.1水化热概念分析

水化热是指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在水泥的水化作用下释放的热量。在水泥中加水之后,水泥中的矿物成分与加入的水产生化学反应,具体称作水化反应,在水化反应进行中产生一系列新的化合物,其中可以列举的主要有: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等,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水泥与水发生的水化反应首先是在水泥颗粒的表面进行的,随着水化过程的不断继续,水化反应会向颗粒的更深处进行,水化作用下形成的化合物成为凝胶体,凝胶体的浓度会不断升高,这就意味着水泥浆的塑性逐渐丧失,表现出的就是凝结现象。然后氢氧化钙和含有水分的铝酸钙变成结晶体,嵌于胶凝体之中,形成水泥石,这一过程也称作水泥的凝结硬化。

2.2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其原因

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引发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不易散去,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升温变化幅度比其表层的升温变化幅度大得多,同时混凝土内部的降温变化幅度比表层的降温变化幅度慢得多,在此过程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异有内外两部分组成,在这一温度差作用之下,如果温度差异超过了混凝土对热量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2.3混凝土骨料的选择

根据各地施工条件的不同,对粗骨料的选择也存在着差异,应该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粒径较大的石子,这样一来既能够减少施工中对水的使用量,也能够减少对水泥的投入量,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和失水的问题,同时,选用质量上乘的骨料能够有效减少水化热,如此一来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现象。

2.4混凝土施工掺加的外加料或外加剂

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减少水泥使用量的目的,可以适量的掺加粉煤灰,有利于降低水化热。但是掺加的粉煤灰要适量,其中要遵循一定的标准,粉煤灰的掺加量不能超出百分之三十。除了粉煤灰这类掺加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是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在同等的强度条件下,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轻水化热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以有效的减缓水化热的释放速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水化热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作用。

2.5混凝土调配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配制混凝土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保证混凝土正常的工作性能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以较低的坍落度和水胶比,掺加适度的减水剂和引气剂以及粉煤灰,经过精准测量,配制出强度高,韧性好,产热低,抗裂能力强的混凝土。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上面介绍了有关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些内容,接下来将介绍吧混凝土施工技术具体应用在道路桥梁建设中的相关内容。随着我国道路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以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依托进行的道路桥梁施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1把握好施工过程的配合比,做好混凝土生产控制

为遵循道路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应该把水灰比和坍塌度做出合理的控制,坍塌度的控制具体应该在八十到一百毫米之间。此外,混凝土的初步凝结时间也要严格控制,具体应该控制在七个小时之内,含气量需要严格控制在百分之一点七之内。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掺和料的选择也要进行把控。

3.2混凝土的施工模板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少不了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那就是模板施工。做好模板设计是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措施,在模板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安装和拆除的便捷程度,还要充分考虑到模板施工的牢固程度和施工的方便性。还要保证施工的强度,稳定性和平整度。模板施工的材料选择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耐腐蚀性强,吸水性好,表面光滑平整的的材料是选择的重点,根据不同构件的形状与规格决定选取的原料。除此之外,还要根据选材和选取模板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跟踪处理,落实好细节,减少施工问题的产生。

3.3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

作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送料时间,保证混凝土初步凝结之前送料完成。实施分层浇注的方式,控制好每一层的厚度,浇筑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和上一次的混凝土浇筑色彩进行对比。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选取合适的工具,最好采取两次振捣的方法,防止振捣不足或过度的情况。

4总结

随着桥梁事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为了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混凝土技术的高低处于关键的影响地位,因此,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技术的严格控制,加强对道路建设的全面研究,还要在安全,牢固的施工原则基础上加强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出道路桥梁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宛百里 单位:安庆市公路局岳西分局

参考文献:

[1]申井玉.对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182~182.

[2]王丰文.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1089~1089.

[3]贺晓鹏,秦善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5(6):246.

第二篇: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关注,而且也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建设工程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引言

建设工程的各项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同样在逐渐的进度,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的管理工作正向着高效、实用的方向发展,在保证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同时实现高效工作,特别是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要求不断提升,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实现现代管理的需求。所以,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中,强化管理工作的要求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与价值。

2清水混凝土的建筑风格

清水混凝土建筑表现形式能将混凝土建筑自身的自然颜色充分保留下来,具有简朴的外表,充分表现了回归自然和返璞归真,并展现了建筑、人、自然三者的和谐相处,进而真正达到了人们内心深处向往和回归纯净自然;其追求的是清新自然而具有张扬的个性,简单大方,带有简约时尚和鲜明的个性,富有激情。在某工程的建筑外立面装饰中应用该项技术,这一工程地处紫金港小区东区东南角,由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动物与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和一个国家实验室组成。其主要用作教师科研实验室,并设置了教师办公、学术报告厅、学院管理用房、设备管理机房、车库、人防等配套用房,配备齐全。建筑用地总面积为87529m2,总建筑面积为137200m2,其中128095m2为地上,另外9105m2为地下,在2008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地上部分的外墙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金属板、面砖、清水混凝土、金属格栅幕墙和玻璃幕墙、外墙涂料,其中清水混凝土为29945.87m2。

3清水混凝土的设计

清水混凝土即为一种装饰性混凝土,其自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品质,在拆除模板之后,无需进行外部抹灰处理。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面更为光滑,具有分明的棱角,朴实、庄重、自然、大方;并且能减少装修带来的建材消耗,维持材料与工艺自身原始的特色。各国使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的建筑师逐渐增多,全球著名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贝聿铭等将这一材料广泛应用于设计中。例外世界著名的艺术类公建,比如悉尼歌剧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都有效利用了该建筑艺术。北京200年奥运会馆场“鸟巢”也是应用这一技术的杰作。大面积应用清水混凝土是对大地的温暖形态的模拟,将这一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4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对施工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和普通混凝土施工存在很大差异,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4.1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每块混凝土的水泥配合比提出了一致的要求,因此,必须选择相同的厂家和相同场次的水泥。使用的砂必须为中粗砂以上,石料为开山石;原材料应当保持一致,砂、石应保持均匀的色泽和颗粒。为提升混凝土性能,必须将丙烯抗裂纤维增加在混凝土的生产环节中;由于设计中使用了暖色清水混凝土,因而必须在混凝土中添加颜色,所以,每立方米会增加大约30元的成本。同时项目组必须严格控制颜色,距离墙面5米内部允许存在显著的色差,每次打水泥要提前将料块打好,对前后颜色进行对比,利用仪器进行检测之后再继续打。

4.2模板工程

清水混凝土施工要使用符合要求的模板,必须结合建筑物定做设计。模板应有较强刚度,表面必须保持平整光洁,耐腐蚀较强;模板的接缝与固定模板的螺栓等,必须保证严密地接缝,必须加密封条避免跑浆。使用定制的进口钢模板,由于外立面曲面较多且具有较大的弧度,使用模板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因而每平方米需要300多元的成本,价格较高。若工程里面是一般平面,则会大大提升模板周转使用率,则能有效减少费用。

4.3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清水混凝土需要严格的施工温度,一般宜在四到十月份之间施工。因为必须一次性完成清水混凝土,特性不可更改,则和墙体相连的门窗洞口与各种构建、埋件必须正确进行设计与定位,和土建施工同时预埋铺设。清水墙体上如果安装雨水管,通风口等外露节点也要良好地交接明缝等。模板之间的自然接缝处叫做“蝉缝”,能实现良好的装饰效果。在浇筑完清水混凝土之后,若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养护,表面则由于水分缺乏,而易形成微裂缝,对外观质量产生影响,耐久性差。所以,必须及时使用粘性薄膜或喷涂型养护膜覆盖于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合理展开保湿养护。在后续工序施工时,要对清水混凝土的进行保护,避免碰撞及混凝土表面受到污染;在混凝土交工前,用塑料薄膜保护外墙。

4.4保护剂

清水混凝土墙面最后的装饰效果,有60%由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决定,有40%由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决定。喷涂的保护剂具有抗老化、抗污染、保护清水混凝土不变色的功能。当前,我国市场中的保护剂包括五类,基本上有二十年的使用年限。包括丙烯树脂系列,氟碳系列,硅酮系列,光触媒系列等,其中氟碳系列应用较为广泛,同时该工程也使用该保护剂。日本的保护剂工艺与产品最为先进,最具代表性的有“菊水”、“旭硝子”、“SKK”等品牌。

5清水混凝土的验收标准

现阶段,国内缺乏统一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均导致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存在较大疑问。该工程可借鉴国外有关建筑混凝土的技术标准,确定了自己的一份验收标准可供借鉴。在国外,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属于较为成熟的先进技术,而目前很少在国内大面积项目中应用,同时缺乏较高水平的施工机械化和标准化。从组织设计、安排施工到项目管理和监理督检,必须保持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行,才能保证清水混凝土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及时发现清水混凝土面层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以及安全隐患,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实现了对全过程各工序的防控,达到清水混凝土的验收标准。在我国清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还有待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此外,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多是人工操作,施工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但是,随着与国际接轨的日益加速,绿色建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技术与运作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而清水混凝土上也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将我国城市的建设推向了更大的高潮,而且也同样对整个城市规划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均得到应用与普及,有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关注,而且也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建设工程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发展。

作者:花红涛 单位: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京首建混凝土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詹剑霞.黄斌.宋仁莉.三峡右岸电站厂房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技术[J].葛洲坝集团科技,2005(4).

[2]王永福.王姝.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0(3).

[3]钱大行.提高清水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发展要求[J].特种结构,2011(1).

[4]罗党龙.清水混凝土质量问题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

[5]李先波.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J].水力发电,2010(2).

[6]沈玉强.徐大可.清水混凝土厂房施工工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1).128

第三篇:住宅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

地震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应该加强对住宅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形成满足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有效抵御地震的侵袭,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于此,论文以当前主流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探讨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与施工措施。

【关键词】

住宅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抗震分析

1引言

地震是地壳板块运移的结果,造成局部区域地层的应力集中,当集中的能量超出地层的承受能力时,将沿着力学薄弱面发生突然释放,导致地震的发生,这是当前人类无法精确预测并抵御的自然灾害之一。一般来说,地震造成的灾害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类,直接灾害是指地表破坏、建筑坍塌、地面裂缝等因地震直接造成的损害。次生灾害则是指海啸、火灾、泥石流等因地震原因间接造成的损害。对于人们来说,建筑物坍塌造成的损失是最为严重的,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此问题,只能通过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实现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财物的有效保护。目前,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分析其在地震中的震害形式,进行针对性的结构设计,以此提高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这是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住宅建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自1879年,混凝土被应用于建筑施工以来,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俨然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志。随着混凝土的性能提升,混凝土框架结构逐渐取代砖混结构,成为当前住宅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与砖混结构相比,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承载力强、施工灵活,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住宅建筑的结构需要。然而,混凝土框架结构并非没有缺点,其结构的应力集中于节点附近,导致结构的抗震性能受到节点附近区域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1]。因此,在地震多发区域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分析框架借助主要的震害形式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抗震措施,保证混凝土框架结构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3混凝土框架结构遭受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

3.1结构布置不合理

一般来说,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布置讲究结构对称、受力均匀,这是确保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中,出于特殊的空间需求、美观或施工简便等方面的考虑,部分住宅建筑的结构布置不合理,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削弱,极易在地震中遭受破坏。抗震缝的留设不合理也是造成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重要原因,导致建筑结构之间发生碰撞,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受损。

3.2框架结构的梁、柱设计不合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2)的规定,住宅建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该按照“强柱弱梁”原则进行设计,即框架柱体的抗弯承载力要大于框架梁的抗弯承载力,从而确保地震作用下,框架梁首先发生破坏,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实现对框架柱体的有效保护,从而避免建筑物的总体屈服,发生整体垮塌[2]。然而,实际的设计和施工中,许多住宅结构并未满足上述要求,实际的框架梁的力学性能要高于框架柱的力学性能,导致框架柱在地震作用下首先发生破坏,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形式为楼层屈服,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财物被掩埋于建筑废墟中,增加了人员的逃生和救援难度。

3.3填充墙等围护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物种,填充墙等围护结构是对建筑物进行空间分隔的主要建筑构件,与混凝土框架共同构成建筑物。在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抗震分析中,一般不会对此类围护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然而,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建筑破坏形式的分析,围护结构同样参与建筑物的力学传递,而且会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围护结构的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框架柱体发生“短柱”现象,地震中受到剪切应力的作用,造成柱体的力学性能降低,无法维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导致建筑物的整体坍塌,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3]。所以,将填充墙等围护结构纳入抗震性能的考虑范围之中,提高建筑物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4住宅建筑抗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4.1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钢筋是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骨架”,其搭接的质量直接决定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所以,必须重视钢筋工程的施工工作。①梁柱节点区的柱箍筋施工。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近些年发生的破坏力最大的地震,地震影响区域范围内的住宅建筑大部分为几十年兴建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通过对此类建筑的破坏形式分析,建筑结构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为梁柱的节点区域,该区域的钢筋遭受锚固破坏和剪切破坏,导致建筑物结构受损。所以,应该重视节点区的柱箍筋施工,合理设计柱箍筋的数量和间距,确保设计合理。在此基础上,首先将箍筋绑扎在主筋上,之后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应该保证绑扎的位置正确、绑扎牢固,避免松动、移位等问题出现。②精确标定框架柱纵筋接头的位置。框架结构的节点位置是通过科学的力学测算得出的,是建筑物的最佳力学连接形式,应该在施工中给予明确,确保接头位置的正确性。然而,实际的施工中,许多人对接头位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标定精度不够的问题,导致接头位置发生偏移,影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针对此问题,应该做好设计宣贯工作,提升施工人员对位置的敏感度,并借助先进的测量仪器实现纵筋接头位置的精确标定,确保接头位置的准确性。③保证边柱和角柱柱顶钢筋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建筑施工中,边柱、角柱柱顶的钢筋锚固长度有专门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应该区别对待。如果在施工中不加以强调,极易发生施工人员疏导导致的锚固长度不合理的问题出现,影响边柱和角柱的施工质量。所以,应该对边柱和角柱的钢筋锚固问题进行重点强调,确保施工质量达标。[4]

4.2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①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合格。混凝土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极为关键,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合格,材料的配比正确。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对构成混凝土的砂石、水泥和水及添加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标;其次是进行混凝土搅拌实验,确定混凝土材料的最佳配比;最后,根据施工的现场环境确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确保施工用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②制定稳妥的浇筑措施,确保浇筑的顺利进行。当前的住宅建筑的混凝土浇筑大多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求进行连续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结构完整性。然而,住宅建筑的结构规模较大,对构件尺寸的要求较高,进行浇筑时必须制定科学的浇筑方案,保证浇筑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该考虑混凝土材料的供应问题,确保材料的足额供应。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从而避免砂窝、麻面等结构问题的出现。③进行科学的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养护,给予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证混凝土的凝固质量。

4.3结构中构造柱的施工要点分析

①构造柱的投放量。在框架结构的设计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布置。设置的构造柱应能够保证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达到不少设、不漏设,符合规范相关的规定。[5]②钢筋设置。构造柱中的钢筋应在梁板混凝土施工前绑扎完毕,要保证构造柱的钢筋上下贯通,防止楼板混凝土浇筑时的钢筋跑位偏移。

5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的抗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应该从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构造柱施工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技术管理,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住宅结构对地震的抵御能力。

作者:张哲铭 单位: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华龙.高地震风险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00045.

【2】潘帅.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中的抗震结构设计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5(20):55-56.

【3】宋红,王建省,宋国晓,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楼抗震性能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4,26(1):58-64.

【4】王建哲.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延性设计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290-00291.

【5】张广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设计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8):94-95.

第四篇: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得以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混凝土以其适应性强、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必须要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文章着重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具体应用措施,以期提高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需求的增加,作为基础建设的道路桥梁工程数目逐渐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然,工程质量也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混凝土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关系着桥梁道路的质量,因此,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道路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混凝土是道路桥梁中重要的施工材料,因此,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不但影响桥梁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混凝土的配比问题。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使用过量的矿物质或者是砂石中泥的含量较大,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1]。另一方面,温度的变化、冻胀问题及荷载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产生裂缝。更严重的会导致桥梁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加强混泥土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

2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效率,因此,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为施工技术的开展打下基础。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工作,包括图纸设计和材料审查。施工图纸可以指导工程项目的开展,必须要保证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且在施工前,联系各参建单位共同审核,根据各自的要求找出图纸设计中的问题,及时解决[2]。同时,要根据图纸设计的要求,检查混凝土施工中的材料,保证材料质量过关且符合建设要求。其次,细化施工内容,从部分入手,找出各个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并提前做好预案,避免突发状况。同时做好材料规划,把控各环节所需材料,做到材料齐全。另外,明确任务,在施工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了解施工流程,掌握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的施工操作[3]。同时要检查并维修施工设备,保证其能政常开展工作。最后,考察周围环境,地质状况和自然环境等都会对混凝土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了解施工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准备好应急方案。

3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合理配置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合比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要科学合理的配置。其配置要求如下:第一,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在七到八小时左右。第二,控制含气量,百分之一点七以下的含气量是较为合适的[4]。第三,控制坍落度,坍落度范围一般控制在九十到一百毫米。第三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首先,掺合料的选择,矿物掺合料具有比较优势,矿物掺合料不但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活性,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是掺合料的首要选择。其次,水泥的选择,要保证水泥的强度,硅酸盐类的水泥具有良好的效果,要着重考虑。最后,细骨料的选择,细骨料中的杂质含量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不含杂质为宜。细度模数要控制在二点五以上,含泥量要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粗骨料的选择,要及时清理杂质,含泥量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粒径的范围一般在五至三十一点五毫米[5]。第四,外加剂的选择,在使用外加剂时要综合考虑其性能、质量,选用性能高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五,粉煤灰的选择,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是比较重要的材料,要保证其细度模数控制在二级以上,保证粉煤灰的内里没有杂质。

3.2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是当前人们广泛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视,提高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的两个关键部分就是浇筑和振捣,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从这两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环节,首先,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为了更好的融合上下层,要选择上下层凝固之前浇筑,减少横向分层现象。同时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送料。其次,为了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严禁将别的材料加入配好的混凝土当中。另外,遵照施工方案来处理施工缝,增加路面的平整度。最后,浇筑前,要确认原有的混凝土颜色,保证浇筑后的效果。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严加控制每层的浇筑厚度。混凝土振捣环节,有效振捣可以帮助混凝土摊铺,提高填充效果,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振捣的次数和频率不是由操作人员自己决定的,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充分的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中的要求。第二点,为了提高振捣的有效性,要选取合理的设备,行两次振捣。第三点,采用分层振捣的方式,提高上下层之间的整体性,让整个路面更加密实和平整。

3.3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

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模板设计必须要合理,除了考虑模板本身的平整性、强度和硬度外,还要保证安装方便、拆除便利、稳定支撑。第二点,模板材料要符合相关要求,一般情况下,模板多选择平整性好、光滑度高、吸水性强且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当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构件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模板的材料。如复杂构建要尽量使用竹胶模板材料,圆形构件则使用钢模板,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钢模板时,为了增加其光滑度,要进行抛光处理。

3.4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问题

从混凝土施工到其发挥功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它会逐渐硬化,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养护,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严重流失,极有可能会导致裂缝和色差的产生,降低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因此,养护工作必不可少。首先,要注意模板的拆除时间,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当试压块的强度达到预期之后才能拆除构件的模板。其次,通过浇水的方式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使用养护剂、养护膜、遮盖物等减缓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另外,养护时间,具体的养护时间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决定,一般情况而言,要保持12h小时以上。最后,在养护时要重点修补一些包括混凝土泌水、模板漏浆在内的施工缺陷,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道路桥梁工程的增加,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给混凝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必须要从混凝土的配置、质量的控制、模板技术的应用、后期养护等几个方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增加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作者:杨立志 单位: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章俊君,柯钢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6):318,321.

[2]陈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7):91,93.

[3]景国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300.

[4]张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4087.

[5]韩慧.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3079-3080.

第五篇: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摘要: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的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推动建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混凝土;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简析

(一)混凝土配合比技术

混凝土的配比影响到混凝土的凝固性和质量,因此混凝土配比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基本的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比,按照工程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搅拌,对配合比进行优化。首先,混凝土配比需要在符合工程设计和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第二,混凝土配合比还要结合水利水电建设的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施工效率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对和混凝土易性的要求,还可以根据季节干湿程度,调整混凝土中水的配比,并对混凝土从出仓到浇筑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现代工业建筑实施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技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高低将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水利工程、桥梁工程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漏材料大多数都是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实现,在混凝土浇筑环节,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在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并对模具、钢筋等预埋件进行充分的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及积水,钢筋上的污垢也要清除干净,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在对水利工程建筑时,应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并在下层混凝土进行初凝之前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对平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遵循从低至高的原则,逐层升高以保持水平分层。在对每一层进行振动时,应该注意混凝土的紧密型,保证振动到该层的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没有气泡冒出,并且混凝土浆不再下沉,表面平坦并存在泛浆的现象就是混凝土的密实标准。

(三)混凝土养护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考虑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并根据水利水电的工程特点,在遵循保温保湿的标准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技术可以通过塑料薄膜对混凝土施工面进行覆盖,除此之外,一线要求施工标准较高的工程要还会会搭建挡风遮阳的保温棚,从而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相较于两者来说,第一种的成本耗费较低,第二种成本耗费较高,所以,在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通常会采取水泥袋和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洒水的方法,实现对混凝土的养护。

二、混凝土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一)在大坝分逢分块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工程巨大,故而很难实现一次性浇注成型,所以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前,将整个坝体分成多个模块单元来进行施工浇筑,并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就行混凝土施工。一般情况下,在工程坝段施工时应该划分的永久横缝来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利用临时的水平缝和纵向缝,再将坝段分成若干个浇筑块进行合理的施工。

(二)大坝接缝混凝土灌浆施工中的应用

由于上面说到大坝的分段浇筑,必然会存在接缝,而接缝往往需要到灌浆技术,应在接面进行相同的混凝土配比,保障相同的密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才能保障接缝灌浆的施工质量。

三、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质量措施

(一)严格选材,确保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是一个关键。首先,是对原材料的选择上,价格是影响选择的一个因素,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工程应该重点从考虑材料的质量方面来进行选择,应该尽量选择资质、社会信誉以及供应能力较强的混凝土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其次,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的使用质量,在浇筑过程中,对于过程的控制同样不容忽略。

(二)优化浇筑技术,提高浇筑质量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应不断优化浇筑技术,提高浇筑技术水平。首先,应该使用先进的砼板和及施工技术,在浇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而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大体积砼的浇筑可通过调整砼水泥用量及在浇筑体内埋设水管进行大体积砼内部的降温。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人员管理技术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以更好的保障施工。首先,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浇筑意识及操作水平,规范施工操作,确保施工安全;其次,加强材料管理,确保材料质量;此外,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确保施工能够按规定程序顺利进行。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实现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张仕堪 单位: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邱发志.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17-118.

[2]刘玉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183.

第六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摘要:

混凝土建筑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要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最重要的施工步骤之一。随着现代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多样化,对于浇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提升。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都具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将以福建地区某一混凝土建筑工程为例,详细阐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

虽然说混凝土建筑工程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主体,但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深,对于混凝土建筑的功能、主题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此对于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要求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其施工质量对施工整体都会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根据具体的混凝土建筑工程,制定出有效而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采用有效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并保证其质量,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

1工程概况

该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8000m2,占地面积为600m2,建筑的高度为99.23m。地下一层的面积为485m2,主要作为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施工方案图见图1)。两层裙房,单层层高为5.82m,一层为3.68m,二层2.57m。裙房以上仅为高层住宅,屋面以上为电梯机房、水箱间、风机房和屋面的构架。该建筑中的梁、板和柱的混凝土浇筑的强度等级为C20-C45.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为φ50振捣棒5台,平板振捣器2台,布料杆1台,HBT80混凝土输送泵1台。

2混凝土浇筑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现场中,施工材料的管理是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基础。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可通过对以下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1)水:水是混凝土工程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关键的施工材料。一切可以引用的水都能够用于混凝土的拌制与养护,因此一定要注重使用质量合格的水,切忌使用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或沼泽水等。预应力是混凝土工程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海水对预应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不会采用海水作为混凝土工程的用水。(2)水泥:水泥是混凝土工程中另一项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施工材料。水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对整个混凝土施工产生影响。目前市面上水泥的种类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的要求与混凝土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泥,尤其是要注意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水泥的性能和使用方式,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工程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合理水泥使用量,提升施工成本的管理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应优先使用散装的水泥。当水泥入场时,应按照具体的品种、强度等级、批号和生产厂家进行有规律的摆放。贮存时要注意做好防潮和通风,使用前应再次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用于施工。(3)骨料:不同的施工步骤所要使用的骨料也是不同的。在施工中应优先选择优质的江砂或者河砂,而在混凝土工程项目中应使用中粗砂,泵送的混凝土应使用粗砂并将含砂率控制在39~43%[1]。(4)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常用的掺合料就是粉煤灰,粉煤灰的掺和率一定要低于25%[2]。同时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具体情况,可在其中掺入适量的减水、增塑和混凝作用的掺和剂,提升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达到降低水热,推迟混凝土热峰。

3注重提升混凝土搅拌和运输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浇筑的效果。在拌制混凝土前,工作人员应该详细检查相关的机械设备,防治其在使用中应出现故障而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以相关的施工规范为基础来设定,如果掺和了一些外加剂或粉煤灰,可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粉煤灰可延长10~30秒)。由于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和粘聚性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所以在运输混凝土时应充分控制好时间,避免由于运输时间过长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使用混凝土后,应保证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连续性。切忌不能在施工现场使用完混凝土后在开始搅拌和运输来。混凝土搅拌的场地、运输的路程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施工现场使用混凝土速度都是需要控制好并衔接好的。

4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混凝土浇筑时的质量控制要求

当混凝土从吊斗口落下时,其自由倾落的高度必须低于3m。如果高于3m,就应该使用串通、导管、溜槽等在吊斗口的侧面进行开洞。采用分段式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浇筑。在确定每一层混凝土浇筑的高度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特征和钢筋的疏密程度。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分成浇筑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长度的1.25倍,最大值也应该控制在500mm以下[3]。在使用振动棒后,振捣过程中应该用手握住捣棒的软轴胶管,并且迅速插入砼内部。在振捣的过程中,应将振动棒进行上下抽动,振捣的时间控制在20~30s左右即可。在振捣的过程中注意要保持所浇筑的砼面不会产生气泡,不会出现显著下沉或者表面泛浆的情况,注重形成水平面。在使用插入式的振动器时,注意保持插点的均匀,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逐点移动,不要漏掉任何插点以保证振捣均匀。振动棒移动的间距应该低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但与模板的距离应保持200mm及以上的距离。在进行上一层的振捣施工中可将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约50~100mm,从而减少层间的缝隙。

4.2停止浇筑的情况

浇筑停止的时间是以所浇筑的混凝土产生初凝且浇筑的面积超过了施工的面积。在浇筑的平均温度超过了所允许的最高值,并且在一个小时内无法让浇筑平均温度恢复到所允许的范围内,也应该立即停止浇筑。在浇筑施工时忽然出现暴雨或大雨,也应该立即停止施工。

4.3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以下几点:(1)在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少的使用水;(2)在夏季施工时,可使用泵送剂,同时选择粒形、级配、含泥量和孔隙率都比较良好的骨料;(3)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振捣棒时,避免出现过振、振动不足、漏振的情况,在插入振捣棒时应迅速,提起来则应该缓慢提出;严格按照浇筑流程进行,但仍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4)需要对已经完成浇筑并且接近初凝状态的混凝土进行反复抹压或滚压时,在发现其表面已经硬结并无法进行抹动时可以进行第二次振动;以达到提升混凝土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出现裂缝和气孔的目的,加强了混凝土的抗裂性;(5)在反复抹压和搓压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此外在进行工程验收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将验收工作分成检验批、分项工程和分布工程进行逐一细致的检验。

4.4浇筑养护质量控制

浇筑养护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养护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浇筑的质量,如果养护质量不加很可能需要重新施工。不仅浪费了时间、物力和人力,也提升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成功,延迟了施工进度。注重浇筑养护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选择良好的养护技术:在进行基础地梁和承台混凝土浇筑时,应插筋上套上PVC管,然后按照测量放线→浇水湿润→入场检查→浇筑→振捣→找平→养护的顺序进行。在测量的时候,应该从标高的控制点透射到作业面上,然后再将顶板的50cm的标高线引入事先就焊接好的短钢筋上,注意间距应宝成在2000mm。此外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浇筑与混凝土配合比一样的水泥砂浆,浇筑的厚度控制在3~5cm即可。一般水泥砂浆浇筑的时间为混凝土浇筑前的10min左右即可。(2)控制好养护的时间:一般情况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应在浇筑施工完成后的12小时内洒水养护,如果低塑性的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喷雾养护。浇筑好的混凝土需要进行连续养护,养护时间不能低于14天并且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3)注重养护工程:在混凝土浇筑的前期,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养护,详细了解混凝土的湿润情况和养护情况,以保证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强度增加的效果均能够施工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中和浇筑后,也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养护。注重维持所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和相关环境,通过保温的手段减少或缓解浇筑混凝土表面热扩散的速度,避免因温差而出现裂缝的情况。为了保持浇筑混凝土表现湿润,可以浸湿草帘和麻片覆盖在其表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养护的时间。注重季节的影响,给予适当的保温措施。

5结论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前期拌制和后期的养护工作。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这两部分工作内容的关注,即为混凝土浇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效保持了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其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重点,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规范地流程操作,同时也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作者:陈招娣 单位:福建卓诚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154-155.

[2]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09.

[3]陈华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3(4):75-76.

第七篇:桥梁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随之也对道路、桥梁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桥梁施工中采用的混凝土常常因为材料问题,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裂缝,这很不利于施工的进行,因此改进传统工艺迫在眉睫。钢纤维混凝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钢纤维混凝土特性

1.更加抗压、抗拉

使用传统技术与钢纤维混合而成的混凝土不仅有传统混凝土所具有的优势,同时也有钢纤维的特性。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拉能力的提升是因为钢纤维在混凝土的结构中不均匀分布的结果。

2.抗裂能力强

在以往的桥梁施工中,很容易产生裂缝,而裂缝出现以后,裂缝的荷载降低,这样不仅影响美观,也减少了桥梁的使用寿命,而钢纤维混凝土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由于桥梁的建造材料为钢纤维混凝土,所以在使用的过程总不可避免的会有裂缝的出现。但是,出现裂缝会让钢纤维混凝土的结构体积有所增加,因此各项的荷载能力也会随着增强。因此用高纤维混凝土较早的桥梁依旧会有很好地承载能力,而且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抗冻能力好

钢纤维材料的伸缩性能很好,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钢纤维材料也会随之产生伸缩变化。因此,钢纤维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其抗冻能力是非常具有优势的。这一性能极大地减少了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4.更加耐磨

钢纤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更加耐磨,而较好的耐磨性是因为钢纤维混凝土对于内部温度应力造成的料面裂缝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

二、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钢纤维混凝土在桥梁施工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施工方式,这三种分别是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浇筑钢纤维混凝土施工以及灌浆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其中对施工的质量起决定性因素的是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技术的水平。而桥梁的整体质量又是由施工的质量来决定的,所以,在进行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时,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让混凝土达到施工所需要的所有要求,其次需要对钢纤维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重视和解决,例如钢纤维的分布是否均匀等。通常情况下若是将钢纤维一次性投入搅拌机,很容易遭成钢纤维结团,导致钢纤维的分布不均匀。所以,为了让钢纤维能够更好地进行分散,可以利用分散机使钢纤维进入搅拌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钢纤维的分散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应该将分散机的功率以及分散的力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进行控制。除此之外,搅拌的时间以及投料的顺序也需要进行特别注意。为了让钢纤维结团这一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应该进行分级投料。首先进行投放的是干料,之后才对湿料进行投放,细化之后的投放顺序应为:砂→钢纤维→碎石→水泥。若是混合料,则可以先用搅拌机进行一分钟的搅拌,之后再进行注水以及加入外加剂进行湿拌,时间为两分钟。搅拌机的选择也应该注意,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比较常用的是两种,一种是强制式搅拌机,另一种则是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钢纤维的参量以及坍落度是搅拌机利用率调节的重要指数,为了避免搅拌机的工作出现超负荷的现象,应该将这两个数据作为重要参考。

三、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

在对桥梁进行施工之前,为了让纤维混凝土得到更好的运用,相关的施工建设人员应该将混凝土与钢纤维的配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其中混合配比的实际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对钢纤维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将基材的强度作为参考。所以为了让钢纤维在进行应用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应该将钢纤维的抗拉强度控制到500Mpa以上。由于桥梁工程是一个长期使用的工程,为了减少桥梁工程在使用的过程出现问题的情况,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应保证高配置比例,此举有利于让桥梁施工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指标便是钢纤维的最小直径以及钢纤维的长径。具体的要求是在对其进行混合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钢纤维的最小直径大于0.4mm,同时,还应该保证钢纤维的长度适当,控制在50~80mm之间。通过实际应用我们可以知道,钢纤维的最好效果在0.45mm到0.7mm之间。钢纤维细石混凝土砂的配置率与相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的配置率相比,要高出一部分,钢纤维的主骨料的粒径最小应该大于10mm,但是最大不应该超过20mm,将粒径控制在这一区间里面,有利于混凝土与钢纤维致函进行较好的结合。与此同时,在进行配置时,还可以将减水剂或者其它添加剂添加在钢纤维混凝土中,此举有利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水泥的用量进行减少。

四、钢纤维混凝土应用

1.桥面铺装应用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最常用来铺装桥面。由于钢纤维混凝土有着许多传统的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在钢纤维混凝土用于桥面铺装时,不仅能够提高桥梁路面的卡压性能,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大幅度提升耐久性能,而且还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使得后期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常在前期使用钢纤维混凝土铺装桥面,因此为了后期工作,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常使用钢纤维混凝土。

2.桩基础施工应用

当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桩基础的施工中,尤其是桩尖的施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这种技术的很多优势。一方面来看,高纤维施工技术对于施工的效率能够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时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进行锤击的次数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施工的成本有所降低。另一方面,钢纤维混凝土具有传统混凝土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使得施工的质量得到很好地保障。值得注意的是,高纤维混凝土本身的成本与传统的混凝土成本相比要高。所以,若是在整个施工过程均使用高纤维混凝土,则会使施工的成本增加。因此,这种高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仅用于桥面铺装,而桩身则仍旧使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

3.加固桥梁结构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而桥梁结构的稳固性直接决定了其安全性能。因此,若是桥梁结构出现问题,会让整个桥梁的安全性受到影响,所以在桥梁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在桥梁加固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的优势非常明显。在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对桥梁进行加固时,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喷射。桥梁中结构受到损坏的部位在对其进行喷射处理的时候,需要运用专用的喷射机进行喷射,以便对其进行更好的修复。喷射修复对于桥梁中表面剥落以及结构处出现裂缝的加固实用性是非常强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从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还是桥梁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的哪一方面来看,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对其进行修复,成效都是非常显著的。而常常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常加入一些添加剂以增强加固效果。

4.边坡加固应用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边坡的施工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边坡施工而言,做好相关的加固处理是尤为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保证桥梁整体的稳定性,也能避免因边坡损伤而造成桥梁施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合理的使用。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不仅能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提升其强度,也有一定的防渗漏的效果,而这都有着很好地加固作用。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对边坡进行加固时,往往使用相应的喷射机械设备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据调查表明,钢纤维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有这很明显的应用价值和明显的使用效果,应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五、结语

随着近些年来桥梁的建设不断发展,钢纤维混凝土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被更加广泛的应用。本主要对钢纤维混凝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的实用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桥梁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并进一步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

作者:闫连军 单位:菏泽市公路勘测设计院

第八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

近年来,建筑施工技术日益发展,与此同时,混凝土工程的比重日益增多,因此,如何提高其施工质量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一环。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凝土优缺点及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然后简单介绍了几种混凝土施工方法,接着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最后提出加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建筑工程;技术要点

伴随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筑日益增多,为能够充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建筑技术,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当今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决定着建筑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把它看做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唯有不断提高认识,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进而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同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与业界同仁一起分享,相互学习。

1混凝土优缺点及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1.1混凝土优缺点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之一,混凝土具有诸多优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其还具有一定的缺点。首先,关于混凝土的优点。非常便于使用,钢筋辅助支护模板,使得可塑性明显提高;耐久性非常好,与砖混相比较来说,框架混凝土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抗震性也不错,房屋分隔自有多变;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丰富的原料,当前已实现了商品化;性能非常容易调整,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结构项目的需要;环保,能够利用各种工业废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等。其次,关于混凝土的缺点。极易有裂缝的情况出现,具有太大的自重,相对较长的养护期,寒冷地区所用工期比较长。

1.2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总之,该项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所以,其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非常普及。因此,把该项技术引入建筑工程之中,对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并且还能够为优化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方式概况

2.1承台施工介绍

就承台施工来说,建筑物高度是它的依据与标准,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通常来说,承台的主要形式是将间隔水平分割。主楼的基础,其涉及到两层楼施工,一定要浇筑混凝土,一个周期的时间是6天,确保层间厚度达到1.5m。另外,还应当采取相应的间隔措施,这样用到抗拉钢筋。该方式可以明显减小混凝土内部温度,缩减建筑成本,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资源。

2.2注重混凝土施工的先后次序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以正确的流程来进行。通常来说,科学的次序是从远及近。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面临现场地势高低不平的情况,有时候还存在着坡度,这种情况下,应当充分确保第一次浇灌的成功率,接着浇筑第二遍,直至顶端。施工当中,应当充分确保其输送泵布设在现场,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为了比较便捷的进行操作与输送。

3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3.1准备阶段

这个时期中,必须对涉及到的施工人员实施技术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使其可以了解施工注意事项,重点向他们说明各个部位的混凝土标号如何进行控制,浇筑过程中如何振捣及其时间等诸多方面。将施工所需的各种器具备好,浇筑以前必须对模板、钢筋等的数量与尺寸进行检查。同时,应当认真检查模板支撑与稳定性,全面检查钢筋与模板,切实保证其满足要求以后才开展浇筑施工。

3.2浇筑工作

关于这一个环节,必须将各种防范工作做到位,如果混凝土自由下落距离相对偏大,在这种情况下,则将发生离析。所以,施工人员如果确定浇筑高度大于2米,这是一定要根据专业要求来进行溜槽。然而,要是其高度在8米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务必要采用振动串筒(带节管),然后根据有关要求来开展浇筑施工,然后分层捣实。施工人员应当确保浇筑当中的时间间隔与间距,将这些事项控制好,要不然混凝土会出现裂缝现象,使其抗剪力受到影响而有所下降。因此,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正确的流程来操作,避免发生问题。

3.3对混凝土的捣实

关于这一个环节,最关键的工作是选择振捣器,必须进行科学选取,要是该设备发生问题,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会对建筑质量产生负面作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混凝土厚度大小来选取振捣器,如果厚度超过30厘米,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取表面振捣器,而如果浇筑面积相对较小,则应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这种设备的使用,大体上存在两种方法,即垂直与斜向振捣,对于前者来说,振动棒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呈九十度进行振捣,而对于后者来说,两者之间有一定角度。因此,振捣过程中,必须科学选取振捣器,在此基础上,结合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振捣方法,以充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4混凝土浇筑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浇灌的时候,应当做好裂缝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应当注重冷缝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要是浇筑的时候存在着不实的情况,这样在随后肯定会出现冷缝,缝隙随之出现。所以,为充分掌握这方面的问题,应当利用振捣的方法,来妥善处理该类问题。振捣工作基本上通过相关机械设备来进行,要是通过人工方式来进行振捣,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将发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振捣的时候,目标是为了使混凝土不下沉,一直至其表面产生浮浆为止,实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优化。

4怎样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4.1不断创新施工技术

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技术往往是照搬国外的先进方法,或者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技术,借鉴的比重较大,而根本不注重进行钻研与创新,与建筑的实际需求相脱离。所以,建筑行业相关单位,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部门等,应当与时俱进,与时代保持同步,切实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钻研,积极开展专业研究,勇于创新,使混凝土技术上的适用性不断提升,充分确保合理性与科学性。此外,施工技术人员作为现场的技术人才,应当积极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技术,在施工实践中,根据遇到的现实问题,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认真进行分析找出创新性的处理方法。

4.2注重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重要性

建筑混凝土施工进行铺开以前,相关技术工作者应当对施工技术难重点展开细致的分析研究,与各个相关方展开技术交流活动,包括项目工程的设计机构,以及监理单位等。对技术标准与品质要求,施工管理者应当切实掌握,根据现场的各种条件,包括设备、材料、人工等各个方面,编制优质的施工技术方案。除此之外,应切实加强平时的监控,实时追踪施工的品质与进度,这同样属于注重技术交流的一个表现,同时还属于充分确保相关方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

4.3切实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

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现阶段,建筑施工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控制温度的方法,利用改善骨料级配来进行,必须时刻注意水泥的使用比例,并且还应当借助对干性混凝土和混合料的研究。不仅如此,还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散热。

5结束语

总之,从本质上分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含义非常丰富,不但涉及到施工技术,而且还涉及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后的保养与维护,其中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技术。唯有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涉及到的每一环节,不断细化流程,才能实现技术的科学性发展。所以,各个相关方必须加强合作,齐心协力,逐渐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管理水平。

作者:李刚 陈龙飞 单位:信阳市方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许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

[2]姚盛.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J].门窗,2015(05).

第九篇:建筑物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摘要:

桩基是建筑学中最基础的形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技术与安全质量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的承载强度和抗震要求也越来越高,桩基础逐渐被运用和普及。按照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桩划分成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预制桩又是桩基础施工的重要工艺,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预制桩中的质量问题,对预制桩技术进行质量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建筑物;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质量

建筑物基础是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保障,混凝土预制桩是现在应用广泛的建筑基础方式,而预制桩是桩基础施工的重要工艺,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问题,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认识预制桩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探究合理的实施方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度,确保居民居住安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

1.1混凝土的强度系数

桩基的类型不同对于混凝土的强度系数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方桩的混凝土强度系数不得低C30,只有这样才能使强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而混凝土管桩可以划分成两类,强度要求分别是C60和C80。

1.2桩配筋率以及预制桩的尺寸

根据相关规定,配筋率最小值应高于百分之四,钢筋数量最少6根。混凝土方桩的界面一般为200-500mm,单节的桩基长度不超过12m,混凝土的钢管管桩外径为300-1000mm,厚度60-100mm,桩基的管部可以由1-5个节桩相互连接,每个节点的长度不能超过13m,由于混凝土从调制到铺设之间需要静止的时间,才能达到所需要的强度,所以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预制桩进行认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预制桩的养护时间按照规定要多于14小时。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混凝土的检测强度必须高于百分之七十时才能够进行吊运,而检测强度达到百分之百才能够顺利进行运输和沉桩。在桩基的吊运时桩身要保持平稳,如果存在桩身不平衡及损坏的现象应及时停止吊运,吊点要满足吊运的有关要求,因起吊点的数量不同相关规定不同。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按照桩基打造的顺序进行整齐的排列,选择坚实平整的桩基堆放场地。根据桩基的不同型号、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和堆放。

2预制桩的施工

2.1锤击法

锤击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沉桩方法,是通过重型机械给桩基施加压力,使桩基穿过土壤,到达要求的深度。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1)准备工作。在进行锤击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是锤击法的重要前提,主要有施工场地的地面要保持坚固平坦、清除施工现场和高空的障碍物,非工作人员要远离现场,保证排水和供电系统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准确的定位放线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桩基质量的基础保障。(2)打桩机械的选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打桩机械是锤击法的物资保证。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打桩机械的特点和性能,熟悉打桩过程中的锤击力度、动力要求等,可以把机械打桩工作分成几个程序来进行,根据不同程序的要求,按规定进行工作。与此同时,要对机械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经常做安全检测。(3)确定打桩机的顺序。根据现场桩基群的密集程度和整个施工的具体情况,严格规定打桩的顺序,打桩顺序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打桩的快慢、质量的优劣和挤土的方向。(4)打桩方法。打桩开始时,先轻轻用力,逐渐增加用力度,当桩进入土层一定深度再用力进行进行锤击。如果桩出现倾斜或者移位现象,立即停止对桩基的捶击,探究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及时处理后再继续进行。打桩机在完整到位之后,要将桩锤和桩帽吊起来,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固定工作。桩基入土后,桩基的桩帽和桩锤应控制在一条直线上,且一定是在同一垂直线上,保证桩能够更好的垂直下沉,使桩基更加稳定。在桩基固定的过程中必须认真仔细,以免桩基发生破损和损坏。打桩机的工作要按步骤进行,当一节桩基被完整的沉桩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桩的接桩锤击工作。

2.2静力压挤法

锤击法噪音大,会影响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预制桩的静力压挤法显著特点是噪音和振动小,但是产生的冲击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桩基的使用范围,因此静力压挤法只能适用于施工场地土壤比较湿软的预制桩操作。

3预制桩的质量监控

3.1施工前的质量监控

建筑施工前,要对成品桩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首先对预制桩进行抽样检查,看外观和强度是否达到要求标准,质量偏差是否小到不影响工程质量,对于接桩使用的焊条要送到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详尽的质量检测。打桩机打桩之前要对桩基本身进行类型的划分,选用不同的合理的固定方法,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固定方法和力度等再合理使用打桩机。

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特别是电焊接桩,不得出现大的焊缝。如遇到桩顶破损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商讨解决,不得妄下结论。

3.2.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质量是桩质量的重要保障,而焊接是钢筋工程质量的关键,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要对钢筋进行力学检测,考察钢筋的硬度和刚性是否达到要求标准,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焊接电流,根据以往焊接经验谨慎焊接,有明确的施工顺序,保证焊接的顺利完成,提高焊接效果。

3.2.2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质量是桩基质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桩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是保证桩基础质量的有效手段,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因此必须对水泥的质量严格管理和控制。充分了解水泥生产厂家的规模和信誉,水泥质量等,把好水泥质量关;材料的配比控制是混凝土的施工关键,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配比,保证要求的硬度和强度;混凝土的浇筑是重要的施工工序,浇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浇筑工艺,保证浇筑过程的连续性。聘请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浇筑质量监控,保证浇筑效果。夏季需要及时做好防水和防高温准备工作。

3.3施工后的质量监控

在施工结束后一定要对桩位进行严格验收,如有问题,及时修正,不达到规定标准绝不交工,把偏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确保预制桩的质量。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突飞猛进,预制桩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建设,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探讨预制桩施工技术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预制桩质量监控。保证预制桩质量,对增强企业可信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郭荣华 单位:黄石市下陆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季强.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01):202-203,205.

[2]张岑.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51.

[3]顾鑫.简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9):88-89.

[4]黄蓓.浅析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5(18):96-97.

[5]孙谷良.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中外建筑,2014(0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