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解析(3篇)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解析(3篇)

第一篇: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以科学合理的方式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水资源储量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居世界首位,但在我国大陆性气候及季风性气候影响下,降水分布不均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有效调节水资源地区差异的重要措施,实现了水能向电能的转换,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我国水利水电技术不断完善,水电事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环保、地震及移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2.1.1能源保护

水资源属于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资源,随着我国能源危机的出现与恶化,水利水电建设项目通过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缓解了我国能源不足的现状,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避免了能源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减低了温室效应的影响。

2.1.2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具有防洪减灾的功能,在为人们提供水电能源的同时,也减少了暴雨、洪涝及干旱等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其他能源发电形式不同,水利发电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总量小,水利水电建设中湿地、航运及水产养殖等的发展,也开创了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2.2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2.1对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气候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库建设中,随着蒸发量的加大,大气循环作用下区域的降水量会增加,造成地域雾霾天气及极端天气的出现。

2.2.2影响水质

由于水利水电会造成水循环速度的减慢,导致地域水汽交换的速度降低,使得河道污染物迁移扩散的能力降低,污染区域内的水质,造成重金属污染。

2.2.3影响河道的原生生态系统

在大型水库中,一般河面较宽、水流较缓,会形成比较特殊的水温结构,蓄水区的水温较天然河道的水温而言明显偏大,低温生物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无法正常生长。

2.2.4对陆地植被造成影响

在规模庞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建设项目会占用很大的面积,造成占用区域内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往栖息于该地域的各种生物将无法正常生长。加上后期工程建设造成的污染物影响,造成区域内动植物灭亡甚至迁移的现象。

2.2.5影响地质条件

在洪涝多发的地域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洪涝灾害的影响,避免区域内农田被淹没的现象,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样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会改变区域内的土壤养分状况及热状况,造成土壤酸碱及肥力的下降,造成区域盐碱化及沼泽化出现,随着水位波动的变化,滑坡、崩岸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加大,造成地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3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建设完善的工程建设环境评价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应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结合工程需要及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工程项目的价值,从工程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关注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3.2分析评价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施工建设单位应科学分析及利用风险评价及经济评价的结果,建设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针对建设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区域中的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通过建设农田及湿地的方式改善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在建设项目中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系统,降低区域水源的污染,保护建设区的水质及水资源,保证居民安全用水。

4总结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化的工程,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在建设项目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建设项目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发挥工程最大的价值,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松年.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3(9):45-47.

[2]张明月,闫若钊.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3(6):9.

作者:杜效颖 张厚坦 张纯胜 单位:郓城县水务局

第二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策略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解决耕地灌溉和人畜饮水的重要举措,在发展农村经济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水利工作者要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改革、创新的理念,探索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策略,切实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提供设施保障,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农民丰产增收之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遵循改革、创新的理念,探索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策略是水利基层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规划设计不合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多为基层乡镇政府或村屯居民委,若工程责任人的水利工程建设知识相对贫乏,建设理念相对落后,很容易导致工程的规划设计缺乏前期论证,对工程地质和水文状况掌握不详细,工程的结构图和工程预算粗放,工程建设材料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不足。将导致建设完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偏低,质量难以保证,工程的水利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预设出现较大差距。

1.2工程施工不规范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小、工期短、投入资金少,所以工程的施工大部分由工程所在地的建设主体自行决定,很多工程项目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招投标制度。工程选择的施工队资质不够,甚至是由当地农民临时的人员组合。施工人员缺少必要的建设理论和技术,很多施工人员,甚至是施工负责人看不懂建设规划设计图,工程前期基础性准备不足,建设材料的标号、配比及建设后的设施养护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工程的质量监理不到位。

1.3资金配套短缺

建设资金是长期困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大问题。由于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在短期内无法有效缓解,一时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得很多亟须建设或维护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处于“等米下锅”的困境。而水利投资主体与水利设施权属、水利投资与水利收益的不明确,阻碍了社会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进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方面有项目无资金,另一方面有资金无项目的双困局面。

1.4设施管理不到位

在目前的水利设施管理体制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水利工程设施的所有权属也是各级地方政府,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使用者是当地的农民。这就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由于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没有管理权,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受人员、经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及时到位,设施的管理维护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能。

2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策略

2.1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要通过全面排查掌握区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当务之急,严格执行设计资质证制度,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计划和施工方案。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区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按照《水利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因地制宜地形成建设规划方案。对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都要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克服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主客观因素,以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规范和实用性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标准、高效益完成。

2.2落实工程建设和质量保障制度

质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生命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通过招投标选取有相关工程建设资质的施工队伍,全面落实工程项目经理制和项目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施工单位要将国家规定标准和施工区自然条件相结合,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在充分实验论证后择优选用钢筋、水泥、砂石等建设材料,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要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理和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和质量保障制度,并积极鼓励社会和媒体舆论的全方位监督。

2.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在各级地方财政高度紧张的大环境下,要克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的困扰,就必须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在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中编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并以“大禹杯”竞赛、“节水增粮行动”等国家水利专项工程建设实施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水利建设投资主渠道作用;二是要以经济效益为纽带,按照投资和受益相一致的原则,激发社会力量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的投资热情,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2.4完善工程设施的管护体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一是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各级地方政府对区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主体地位,强化管护责任;二是要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盘活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经营管理权;三是要制定管护经费财政定额补助政策,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体制。

参考文献

[1]罗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基层建设,2016,(08).

[2]桑淑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2017,(14).

作者:郝天增 单位:朝阳县水务局

第三篇: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的代表,具有结构化、高效化等优势,新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水利工程中占有突出地位。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归纳新技术应用中的不足,并提出全面优化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融合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水利建设工程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水利工程建设理念、技术也都逐步完善,但由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依旧处于不断优化的阶段,因此,必须不断突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阻碍,引导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序实施。

1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

当前,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与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监控等多个方面融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依据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来看,47.29%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初期评估中,27.26%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29.45%应用于工程后期检测中,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应用均衡度较低;同时,水利工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操作人员中仅有51.29%为专业人员,技术检测数据分析准确度仅有76%,水利工程建设信息技术水利管理有效率仅有44%。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新技术的高效运用造成阻碍。

2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措施

2.1均衡信息技术的应用比例

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技术结构,均衡信息技术的应用比例,要打破局域性水利工程技术应用局面,构建相对全面的技术应用网络。例如,运用光纤信息传播作为水利工程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除了适当地保留工程施工前勘测的必要技术,同时也实行工程施工中技术应用定点指导,运用虚拟空间,对工程探测、支撑点的勘测等专业性工作进行技术融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到信息手段在工程中人员管理工作的有效调节。例如,工程监控人员应用无限电进行信息监控,同时,施工人员运用无线与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讨论。

2.2更新水利工程信息技术运用思维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优势,在于更新水利工程信息技术运用思维。水利信息技术应用不等同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完全依靠技术平台,也不是完全脱离信息技术,而是恰到好处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关联作用。例如水利工程中应用网络数据资源,不断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新方法,应用虚拟数据库,对水利工程数据存储。此外,水利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寻找新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传统技术的有效对应,新技术的科学运用应有的放矢,才能够发挥数字化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中应用作用的基础性指导理念。

2.3加强对工程技术的灵活应用

加强对水利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够提升新技术运用的效率。水利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技术开发模式,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建设一种交互式能动互动系统。系统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高度组织和管理,以水利信息技术为基础,形成图形界面,对水利工程建设地基、构架等进行立体式的动态分析,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构建水利信息数据库,将每一次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资料,都以虚拟信息存储的方式对水利系统的相关材料进行汇总。当施工人员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某一部分进行分析时,系统将水利工程施工位置、施工分割、施工实际情况等一系列信息都反馈出来。

2.4提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能力

提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也是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优势的条件之一,因此,水利工程工作开展,必须不断提升技术操作人员的能力。国内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首选专业性水利工程专业人员,同时,也要通过网络平台,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窗口,保障水利工程技术不断更新。

3结语

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是新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融合的代表。在此基础上,全面突破信息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禁锢,应均衡工程中技术应用比例、更新技术运用思维、加强新技术的灵活运用以及提升技术操作人员的能力,达到水利工程信息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浅析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是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创新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段建才.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4):59-60.

作者:晏得勋 单位: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东二干灌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