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范例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范文1

(一)议事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实情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2.按照镇党代会的决策和部署,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研究处理镇党委的日常工作,协调人武部、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工作。

(二)议事要求

1.党委会一般一个月召开一次,如工作需要酌情增减。

2.会议由党委书记召集和主持,书记不在,可由书记委托副书记召集和主持。

3.党委办公室主任应将会议议题收集整理交主持人,并通知各位委员作好准备。

4.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之间要互通情况,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在充分听取和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表决。

5.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

6.有重大分歧时,应暂缓作出决定,经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下次再议。

7.严格会议保密制度,任何人不得泄露会议情况,如有违反将追查并严肃处理。

8.党委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或少数人无权决定,党委成员按照分工组织实施,各司其责。

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1.党委中心学习组由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副主席、镇人民政府正、副镇长组成。

2.中心学习组每月学习一次,每次学习一天以上,由宣传委员负责组织,并准备好学习材料。

3.重点学习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

4.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学习与调研、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每天自学一小时以上。每个中心组成员每年都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1篇以上调研文章和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

三、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度

1.会议由党委书记负责召集和主持,如党委书记因事不能参加会议,可委托镇长负责主持,其他党政班子领导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会前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2.会议主要研究制定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分析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主要情况和问题,研究制定和下达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等。

3.会议召开之前,办公室主任应预先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议题通知参会人员,参会者应将各自分管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方案,提交会议研究讨论并形成决议。

4.党政班子会议原则上半月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推后召开。

5.要严格遵守会议纪律,保守会议秘密,加强纪律观念,提高会议效率。

四、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

1.镇党委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召集和主持,邀请县纪委、县委组织部领导参加,党员领导干部、非党员领导干部列席。

2.与会人员会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围绕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3.会上与会人员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会后要将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作书面汇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谈心谈话制度

(一)谈心谈话的原则

1.以诚相待原则。要营造良好的谈心谈话氛围,消除彼此之间的思想顾虑,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同时注意听取谈心谈话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2.实事求是原则。要增强责任意识,对干部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对存在的问题要明辨是非,态度鲜明。

3.有的放矢原则。要从实际出发,针对谈心谈话对象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4.教育疏导原则。要本着防微杜渐、治病救人的态度,适时提醒、告诫、引导谈心谈话对象,耐心说服教育,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

(二)谈心谈话要求

1.坚持领导班子内部谈心谈话制度。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同领导班子成员谈心,每年至少1次;领导班子成员也要相互谈心。

2.坚持上级与下级谈话制度。镇党委书记、副书记要与镇直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干部谈话,每年至少1次;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同分管单位和蹲点村委干部谈心,每年至少1次。

3.谈心谈话前要做好计划安排和有关准备工作,必要时做好记录,谈心谈话后要抓好有关问题的督办和落实工作。对谈心谈话对象反映的有关情况和问题,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对谈心谈话对象反映的涉及其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困难,要尽力帮助解决;对谈话认定存在的问题,要跟踪了解整改情况,对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及时提出警示,或提出组织处理意见。

六、干部职工学习制度

1.全体镇机关干部和站所干部,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一天以上,学习由镇党委副书记负责召集组织,并做好学习情况记录。

2.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决议。

3.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集中讨论与中心发言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每天自学一小时以上,并认真做好笔记(每人每年不少于1万字),撰写体会文章不少于1篇。

4.凡集中学习,不迟到、不早退,因事下乡或出差必须提前请假。

七、机关考勤制度

1.坚持每周一上午例会制度,并实行点名,点名时无故未到但散会前到场以迟到处理,散会前无故未到的以旷工一天处理。

2.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扑火、抗洪(旱)、计划生育、“两违”清理、生猪治理、禁烧稻杆以及其它公益性(如搞卫生、协助后勤等)活动,凡无故不参加者每次以旷工一天处理。

3.平时上班,全体干部职工要静下心来,沉下身去,主动下乡进村,及时了解驻点村情况,解决好各种矛盾纠纷。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各项规定,上班时间不准玩电脑游戏、扑克、麻将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下乡严禁参与活动。发现一起按旷工处理并全镇通报,若被上级效能办查处所有后果由个人承担。

4.镇纪委不定期抽查,发现无故脱岗者,一律按旷工处理。

5.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班子成员向镇党政主要领导请假;一般干部请假1天内向分管领导请假,请假1天以上向主要领导请假;请假要有请假条,请假条由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并交办公室留存。外出开会出差等,都应向办公室报备并向主要领导汇报以便联系。

6.节假日实行带班值班制,如遇特殊情况取消休假,由办公室负责通知。休假期间镇政府制定值班表,安排好值班人员,值班人员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换,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调换的须经带班领导同意。无故不值班者,视旷工3天处理。

7.严格执行考勤签到制度。工作日期间,每天上午8:30前打卡,每周一在例会上通报并兑现处罚(含平常会议等)。凡迟到一次处50元罚款,旷工一天处100元罚款,累计旷工15天以上的,根据相关法规予以处理。县管单位考勤情况将于年底函告主管部门。

八、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自觉按规定的开支标准安排支付各项经费,从严控制支出。

2.坚持镇长“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做到收支两条线,不得坐支现金。所有报销单据必须有经手人、审核人签字,并说明用途,物资采购、修理费等应提供相应的原始附件,方可呈镇长统一审批报账。镇长的费用发票由书记审批。

3.上级下拨和向下拨付的各种专项经费和财政预算外的收支经费,必须履行有关报批手续,先由有关单位或人员写出申请报告,交分管领导审查核准,经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审定拨付。

4.账务处理及时规范,经费收支情况要分类建账,做到日清月结,按月报表。

5.严禁白条入帐和公款私借。所有费用开支必须取得合法的票据且项目填列齐全、完整才能报账;对因公出差确需预借差旅费的,必须经镇长批准后才能借支,所借差旅费须在当事人出差返回五天内办理财务结算。

6.小车的各项费用支出,要分车辆、分项(修理和燃料两大类)记入财务明细科目,定期公布,接受监督。

7.各类收入累计超10000元的即时转入银行账户,财政会计每月对报账员库存现金进行盘点。

8.办公等易耗用品,先申报统计,再集中采购。采购必须经分管领导和镇长批准,需按政府采购程序的按程序办理。

9.设立镇财务内部审计小组,由镇纪委书记任组长,在每年2月份以前对上年度财务收支进行稽核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九、财产管理制度

1.机关的所有财产由办公室统一造册登记,记入固定资产帐。个人借用的财产,由各人负责保管,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干部职工调动必须先到办公室办理财产移交手续,然后办理调动手续。

2.添置材料物品一律要验收入库建立明细帐,实行出入库登记制度。出库时必须严格领用手续,严禁多领、冒领,对不符合领用手续的,管理人员应拒绝发放。

3.各办公室和宿舍财产需认真保管,如有遗失、损坏由使用人或保管人赔偿。

十、接待工作制度

1.来客一律在镇机关食堂接待,逐步实现镇机关、站所在外零接待。

2.需在外面用餐的(重要来客和外商等),必须经主要领导同意。

3.坚持对口接待,不搞一客多陪。认真执行上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接待标准。

4.所有接待(含站所业务接待)须报请书记或镇长批准,《公务接待清单》由经办人、分管领导、书记或镇长签字。“两单一票”(清单、菜单、正式发票)齐全,接待费用方可报销。

5.站所在镇食堂接待来客,所用经费在所属单位列支。公务接待费用全部纳入预算,实行额度管理,任何单位不得超支。

十一、卫生制度

1.爱护公共卫生,不得随意吐痰、扔瓜果皮、纸屑,生活垃圾必须倒在指定的垃圾箱内。

2.值班干部每天至少打扫一次书记、镇长办公室和接待室、会议室、卫生间的卫生,及时整理报夹。

3.干部职工要经常搞好本人住房和办公室的卫生,同时要做到爱护机关院内卫生,保护花草树木。

4.保洁员每周至少打扫2次机关院内及办公楼走廊卫生,办公室对卫生情况进行督查,按保洁员管理办法执行奖惩,确保干净整洁。

十二、办公室工作制度

1.做好公文处理

(1)发文。起草领导交办的各项公文,经分管领导核稿后,交主要领导签发,同时做好文字核对工作,以免出现纰漏。

(2)收文。凡上级来文须及时收文,并按要求递送领导传阅、传批。

2.搞好各项督查

(1)加强对干部考勤情况的检查。

(2)督促村委和站所落实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决策部署情况、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3)督促各站所及时上报工作计划、半年及全年工作总结。

3.搞好信息报送

(1)及时向县“两办”报送重要信息,宣传镇里的成功经验或好的做法。

(2)收集村委和站所工作动态及工作建议,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4.搞好来访登记。为群众解释相关政策,对群众反映的事项登记后,及时送分管领导阅处。

十三、文书打印制度

1.原则上镇机关及站所的文稿一律在机关打字室印制。村组来打印材料实行有偿服务。

2.打字员要熟练操作程序,精心爱护打印机件,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打字室打印文稿。

3.打字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保守秘密,节约文纸,确保机件安全和室内整洁,任何人不得用打字机玩游戏或随意摆弄机件。

十四、公车管理制度

1.小车主要保证书记、镇长工作用车。

2.科级干部因工作需用消防车必须经书记或镇长同意。消防车主要用于扑火、抗洪抢险、征兵集训、计生集中活动、突发事件处理和接送较多人员开会用。

3.司机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做到小修自己动手,大修在定点厂检修,零件购置,实行以旧换新,所需费用按审批程序报告,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更换。300元以上修理和购置零件费必须列出清单,分管领导或办公室人员一同结账并出具证明。

4.车辆加油必须使用公务卡(特殊情况需请示主要领导并要有税务发票),否则不予报销。

5.司机要服从领导,听从调度,及时出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坚持文明行车,不开情绪车,严禁酒后驾车,确保行驶安全。

6.严格遵守上下班和请假制度,没有出车任务时应在单位上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岗。

7.加强对车辆的保养和检修,确保清洁卫生,车况良好;妥善保管好车子的所有证件,不得遗失,因保管不善造成证件丢失,其补办费用由司机本人承担。

8.严禁擅自出车,否则一切费用不予报销,且追究司机的经济和纪律责任,如发生意外,一切后果自负;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司机擅自将车借给他人驾驶,否则,一切后果由司机承担。

十五、廉政建设制度

1.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提高对保持廉洁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

2.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廉政准则》和《国家公务员条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一切行动听指挥。

3.秉公尽职,廉洁自律。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为家属、亲友牟取私利;不得向基层和企业索、拿、卡、要,不得搞权钱交易,不得在公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4.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捞取好处、得回扣、开假发票报销。凡不符合财务规定的发票和未经领导审批的开支一律不准支付,不得借出差之机游山玩水,不得用公款大吃大喝;严禁挪用公款、拖欠公款,严禁公车私用。

5.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协作,勤政廉政,真正做到廉洁、高效、务实。

十六、值班制度

(一)周末、节假日值班

1.干部、职工按值班表安排值班,实行全天候值班制。

2.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接听电话,做好上传下达和信息报送工作。

3.值班人员要忠于职守,耐心接待群众来访,对来访人员,做好来访记录,就姓名、身份、事由等情况询问清楚,一般来访人员由值班领导负责接待,特殊情况向主要领导汇报。

4.值班领导负责监督值班人员到岗情况,组织值班人员(尤其是晚上)到院内及周边巡查安全保卫等情况,及时锁好大门。

5.镇管辖区内如发生意外情况,值班领导要及时到现场处理,并向主要领导报告。

6.值班人员要打扫好大楼及院内卫生。

(二)便民服务大厅及办公室值班

1、便民服务大厅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好来访群众接待工作,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办理业务,遇特殊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发现一次不在岗扣50元。

2、办公室值班人员按照值班要求搞好卫生,做好群众来访、客人接待、值班电话接听、晚上锁门等工作,发现一次不在岗或未搞卫生等情况扣50元。

十七、食堂管理制度

1.做到干净卫生。案板、刀具、餐具等要认真清洗,厨房要经常打扫,当天的饭碗等餐具要做到当天清洗,发现一次未清洗扣发责任人50元;饭菜内发现异物及厨具未清洗干净的,每次处以20元罚款;年内达到6次的扣发当事人当年工资的20%。

2.做到准点开饭,不无故推迟或提前用餐时间。

3.食堂餐具一律清点造册登记,由管理员和炊事员全权负责保管,若造成损失,则照价赔偿。如正常破损,经办公室人员验证方可报销或报废。

4.管理员购买的菜、米、油、盐等须经炊事员核实数量和价格并在单据上签字,经办公室及分管领导审核,交镇长签字报销。发现管理违规现象,视情节给予经济处罚。食堂账目必须做到日清月结。

十八、监督执行制度

1.成立“镇机关管理规章制度监督小组”,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机关领导和纪委书记为责任副组长,办公室负责具体操作和汇集情况。

规章制度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图书馆;规章制度

就目前高职学校的发展情况来说,综合实力整体上提高,学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学校管理负担的加重,学生综合培养的各类信息、学校图书馆资源的管理分配等等。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图书馆日常运行所产生的管理信息是极为庞大的,这些信息如果人工管理的话产生的管理成本是极为庞大的,一旦高校的管理水平过低,对于学校图书馆的运行管理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实力,对一个学校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高职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管理这一问题学校一直极为重视,为了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教育部门以及主管部门一直积极推动管理模式的革新,曾多次推荐过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网站、软件、公众号等等,而且现在许多高校也一直在市场寻找适合的管理软件,使得图书馆管理的发展生机蓬勃,同时也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管理系统应用于学生实际的教学中去还是无法全面地管理图书馆,这些问题比较集中地展现出三种特性:(1)涉及面有限,没有完全包含学生在图书馆的日常活动的信息,出现了图书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现状。(2)硬件设施普及不全面,基本上各个高职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后期维护管理、改进开发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如果从真正意义来说,大部分的学校图书馆规章制度都远远没有达到实际应用效果好、配套设施完备的水平。而出现这种状况的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首先图书馆管理程序繁杂、难度极高,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还有就是目前学校对在校学生的需求缺乏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缺乏统一的管理调节。

二、构建基于大数据高职图书馆规章制度

(一)利用大数据优势优化规章制度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图书馆规章制度的设计从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不同位置为出发点: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教师、学生。一个合格优质的图书馆规章制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精准度,就是后台应提供精确的个人数据,这直接关系到系统是否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决定着工作是否有正确的方向,这对学生的自身利益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规章制度的设计上要保证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在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的时候还要保证大数据的流畅性,避免因为管理系统崩溃导致学生出现问题,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系统应具备应急能力和恢复能力;便捷性,即管理简易程度,做到制度简便、流畅。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在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不论软件、硬件和技术处于什么水平,取得最后成果的核心在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在于其具备的管理水准和理念。处于图书馆管理者这一位置的人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实现程度,它是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工作的保障。有一些高职类的高等院校,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人员管理秩序尚不完善、职位认知不足等原因,一部分管理人员对于规章制度并不能很好的协调,学校就经常会出现学校推行的制度难以实施。因此,学校应该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设立较高的标准,选拔一些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管理教务工作。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后期培养,加强其对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程度,安排科学的培训任务,进一步加快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发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制定程序的监督

高职学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监督制度不完善或是监督主体不明确,导致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后期运行缺乏管制。对于图书馆的监督程序,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参考图书馆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图书馆的运行环节做出有效的监督。还有,图书馆规章制度不能违反法律条文,包括书的赔偿、罚款制度都要符合地方规章的相关规定。数据的变动意味着图书馆规章制度出现问题,学校应该及时完善和修改规章制度。

三、结束语

近年来,高职学校为了提高自身实力、吸引优质生源,学校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作为衡量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学校应该以大数据为基础,普及适应网络化管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高效化运作,争取做到在管理上分隔运行、共同管理,实现图书馆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全面化、网络化的运作要求,为实现图书馆规章制度成熟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君.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6,1(4):77-79.

[2]唐晓欢.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23):170-170.

规章制度范文3

一、学习制度

1、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乡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每月一次,乡党政班子成员均应参加。党委学习中心组设组长、副组长和学习秘书。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担任,负责审定学习计划、学习安排和学习研讨的专题,并主持中心组学习和研讨。

2、干部学习例会制度。机关干部职工每周集中学习(班子成员照常参加)两次,时间安排在周一、周三晚上,学习内容根据上级部署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定。学习方式以党委班子成员、所站负责人轮流辅导为主,必要时邀请上级领导、党校老师、有关专家授课。学习由专人负责登记,实行签到制度,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无故缺席一次的予以口头警告,缺席二次予以通报批评,缺席三次按旷工一天论处。缺席或请假的应及时补课。每个干部职工要结合各阶段的学习内容,记好笔记,写好个人心得体会。乡党委将全体人员学习情况进行建档立卡,以便相互交流,并与年终考评挂钩。

二、干部值班制度

1、实行24小时值班责任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全部到岗到位,未经请假,擅自离岗的,视为旷工。因特殊情况无法到岗的应请同级别人员替班,须经值班领导签注意见,乡党委主要领导审批后,方能生效。

2、值班期间,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遇到重要问题或突发性事件应及时果断妥善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向带班领导汇报,若因推诿、拖延酿成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应按正常上班到党政办签到,否则按缺岗论处。

4、各村要制定村干部轮流值班坐班表,并将值班坐班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值班村干部值班期间不得离开本村辖区。

5、周末、节假日值班,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值守期间与工作日同等对待,严格遵守工作日期间的各项纪律规定,若发现违反值班要求和纪律的,将视情节对值班领导、值班人员进行问责。

三、乡村干部请销假制度

1、乡副科级领导干部请假3天(含)以内的,由乡党委主要领导审批;请假3天以上的,经乡党委主要领导签注意见后,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并由干部监督科备案。正职领导请销假按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执行。

2、一般干部请假5天(含)以内,由分管领导或包村领导签注意见后(党政办和财务人员还须经乡长同意),报乡党委主要领导审批;超过5天的,经乡党委主要领导签注意见后,由县委组织部党群科办理审批手续,请假相关材料需复印一份交到乡党政办存档。

3、请假获准并做好工作交接后才能离岗。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续假的,报乡党委主要领导同意后,按干部请假审批权限,及时补办续假手续。因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书面请假手续的,应当口头先向乡党委主要领导报告并同意后,按干部请假审批权限补办书面请假手续。请假期满一日内,当面或以电话形式向党政办和审批机关备案单位销假。

4、干部私假一年内原则上不得超过8天,如有超过按《公务员局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及事假期间待遇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人发〔2009〕284号)、《中共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严格干部请(休)假有关规定的通知》(樟委办〔2017〕98号)执行。

5、村支部书记、挂职第一书记、村主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村务工作者外出时必须书面请假,在防汛、抗灾、应急等重要特殊期间内,原则上不得请假。村支部书记、挂职第一书记、村主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村务工作者请假三天内(含三天)须向包村领导请假,填写请假条(该请假条由村自行存档);三天以上的,村主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向乡长请假,并向乡党委书记报告,村支部书记、挂职第一书记、村务工作者须向乡党委书记请假,在相关领导同意后,须将请假条存放到乡党政办,由党政办值班人员存档,并将相关请假情况向乡党委组织委员报备。

6、村其他干部外出的必须向村书记或村主任请假,填写请假条(该请假条由村自行存档),并向包村领导报告。

7、发现不请假外出的或不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的,按擅离职守、脱岗论处。对因未请假外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干部管理权限,从严、从重处理。

四、接待管理制度

上级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因公来乡,一般在机关食堂用餐。需要用餐应事先征得书记或乡长同意后实行派餐单制度,由党政办统一安排,严格按标准接待。凡未事先经乡主要领导同意的,其接待费一律不予报销。

五、干部在岗考勤制度

干部职工上下班一律实行签到和机关干部下乡出差实行事前登记制度。乡党政办在一楼大厅设立指纹签到机并指定专人负责,每天上午签到、下午签退,上午签到时间超过上班时间15分钟视为迟到,超过半个小时的视为旷工;下午签退时间提前下班时间15分钟视为早退,提前半个小时的视为旷工。下村需办理离岗手续,经包村或分管领导书面或口头同意方可离开,如未办理相关手续,需在一周内补齐,否则按旷工处理。干部出差和有事情需请假的人员,应办理书面出差、请假手续,出差、请假需经分管或包村领导批准,再由主要领导审批,并将出差、请假审批单交到党政办存档。未办理书面请假手续者,按旷工统计。乡机关采取不定时查岗;查班时遇下列情况均按脱岗处理:⑴非公事到机关以外的单位串门;⑵躲在宿舍里;⑶本人虽说明下村或到某部门办公事,但经查与事实不符的。干部脱岗予以通报批评,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组织人事部门存档,作为年终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干部实绩考核制度

乡机关干部要切实按照年初乡党委、政府制定的目标责任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乡党委、政府年终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包村工作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年终绩效挂钩。各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底应向乡主要领导专题汇报本月工作开展情况,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一召开例会,由包村领导汇报一周工作,并做到季度一小结,半年一总结。

七、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乡党委、政府设立党务、政务公布栏,每季度定期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党务公开内容: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的组织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政务公开的内容:重大事务和财务;机关内部事务;农民负担情况;扶贫资金、救灾救济款物、优待扶恤金发放及征兵工作情况;招标、投标及企业承包、建设;宅基地审批;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各个“窗口”要对直接涉及群众办事的有关规定予以公开明示。如办事依据、标准、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上墙向群众公布。对在服务过程中遇到手续不全,不符合规定的事项,不能当场对人说“不行”、“不能办”,应该向服务对象说明怎样办,怎么办。

八、效能追究制度

一年内,对于乡机关干部职工擅离职守、脱岗、旷工的(累计迟到3次,中间无故离岗2次,按旷工1天论处),发现一次的,由乡纪委对乡、村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并作出检讨,属乡班子成员的,由乡党委书记进行批评;发现两次的,进行全乡通报批评;发现三次的,从严从重处理。

在防汛、抗灾、应急等重要特殊期间,擅离职守、脱岗的,一律从严、从重追究责任。

九、财务管理制度

1、乡财实行“零户统管”制度。各项支出应当月内办理好报销手续,每一张单据应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并注明用途,经财务会计和分管领导审核,由乡长统一审批后,方可报销。

2、干部、职工因公出差相关费用严格按照县财政局规定的标准报销。

3、干部、职工下村差旅费补助参照(盖委〔2019〕26号)《关于印发《下村差旅费补助标准》的通知》

4、每月月末,各个账户会计应在每月10号前编制好上月的财务报表,并呈送一份给乡党委书记、乡长。

十、会议管理制度

1、乡、村干部参加乡组织的会议,应提前5分钟到会,重要会议要提前10分钟到会。

2、会议期间,手机必须保持静音或振动状态,会场内不得随意走动、接打电话。

3、会议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无法参加会议的,必须事先向会议组织者或主持人请假。无故缺席会议,或迟到、早退的,按脱岗或旷工处理。

4、一年内,对村干部无故不参加会议,发现一次的,由乡纪委对乡、村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发现两次的,扣发村干部绩效工资;发现三次及以上的,从严、从重处理。

十一、其他有关制度

1、党政联席例会制度

原则上每周一晚召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如会议改期由党政办另行通知)。与会人员如需要提请会议研究的事项,应事先提交党政办汇总安排。其他会议由党政办通知,与会同志应准时出席并做好笔记。

2、安全保卫、用电管理、环境卫生制度

全体干部都要自觉做好乡内部安全保卫和防范工作,严禁在宿舍内使用存在消防安全火灾隐患的一切电器,离开宿舍应随手切断电源。要自觉维护机关内部环境卫生,各自负责好办公区域内环境卫生,必要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卫生大扫除,对无故不参加卫生大扫除的,给予通报批评。

3、财产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范文4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认真落实,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形象。

关键词: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质量

我校始终强调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立校之本,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先导,以层层落实制度为抓手,向规范的教学管理要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教学安排按计划,教学内容按大纲,教学进度按授课进度计划,课程考试分层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行教、考、阅分离,对考得好的班级、学生、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奖励,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观念,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了良好成绩,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整体形象得到提升,保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有效管理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为加强教学工作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已经逐渐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涵盖教师岗位职责、纪律、考核、评价、奖惩、师德及民主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有《大理卫生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大理卫生学校教学纪律监督管理办法》、《大理卫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大理卫生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大理卫生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办法》、《大理卫生学校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等。学校不仅重视制度建设,更加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执行不走样、不打折,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特别注意听取和收集教师的反馈信息,结合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相关教学制度,使其日臻完善。这些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激励了教师,使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促进了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学校不断推动教学管理创新,实施目标管理,科学设置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通过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推行人性化管理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努力为教学工作服务,关注教师发展,尊重、关心和信任教师。这种人性化管理方式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学工作管理力度

日常教学检查是督促、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为加强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的授课计划、备课、课堂讲授、作业、辅导、考试、实验、实训、教研活动等均做出相应规定,有效地加强了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务处对教师工作态度和纪律、教案、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等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学校实施严格的值班制,从星期一至星期五由教务处安排专人值班,每天值班人员于上午和下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各检查两次,每次检查均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同时,建立大理卫生学校教师上课情况周报表制度,通过填写教学日志对教学动态实施实时监控。坚持落实教学质量测评制度,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测评,测评成绩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结合。校领导、教务处定期组织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及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建议,再综合分析,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广有益的教学经验。学校教学工作检查除日常检查外,还实施定期检查,分为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必要时组织专题性或单项的教学检查。2008年,学校为加强内部管理、严肃劳动纪律,对任课教师制定课堂责任制度,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对学生考勤、仪容仪表、教室卫生、公物损毁等情况认真检查并上报,任课教师对课堂纪律、学生安全全面负责,通过上述各种措施促使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实行教学督导,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

教学督导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教学管理督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组成,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抽测和检查,并及时反馈情况。

4不断完善听课和评课制度,促进教师成长

听课和评课是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务处加大对教师的听课力度,坚持实行校领导、部门领导、学科和教研组的三级听课制度,每学期都组织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有关领导进行各种类型的听课,主要包括检查型、考核评比型、观摩型、调研型、指导帮助型等不同性质的听课。听课结束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处理、教学效果、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法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课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5继续深化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大理卫生学校坚持以教研为抓手,依靠教育研究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大理州中职学校中率先着手进行课程建设,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坚持以教研活动为先导,不断深化教研活动,逐步实现校本培训工作日常化、教研活动专题化、教研内容系列化、教研形式多样化,通过专业引领,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育理论,变革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索,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规章制度范文5

管理一个班级,就如同管理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以,管好一个班级,先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学习、纪律、卫生、品德、仪表等各个方面严格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具体来说,制定规章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制度要全面细化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言行都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比如,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表现,在课间应该如何表现,在宿舍应该如何表现,在集会时应该如何表现,在穿着打扮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看起来比较琐碎的问题,恰恰是学生最爱出错的地方,而有了相关的制度,学生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容易做出过于离谱的事情。

(二)制度要切实可行

班级管理制度要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不能定得过高,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否则适得其反。比如,我在制定有关学习方面的制度时更注重对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规范与要求,而对于学习成绩则没有固定的指标。因为我校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高,若给他们定下过高的学习目标,他们就会因为目标的难以实现而厌学,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再说,针对中职学生,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三)制度要有奖有惩

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既要有惩罚的条款,又要有奖励的条款。如果只惩罚不奖励,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只奖励不惩罚,也不能起到对个别调皮学生的约束作用。比如,我在课堂纪律方面有这样的规定:凡在课堂上睡觉、闲谈、吃东西、玩手机等的学生,每次扣除品德积分3分,而一周之内没有违反过一次课堂纪律,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学生,本周的品德积分在正常加分的基础上再加3分。因为我校学生的品德积分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对于品德积分的加减,学生还是比较重视的。

二、发挥好班委会的职能作用

一个班级的管理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班委会的职能作用。班委会的职能发挥得好,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得好,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班委会的组建

班主任接管一个班级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组建得力的班委会。班委会的组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一是毛遂自荐,二是同学们的举荐,三是班主任的考察。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希望加入到班委会的阵营中来的,有些自信开朗的学生经常会毛遂自荐,也有一些有责任心也有能力但行事谨慎、低调的学生不愿毛遂自荐,却会被其他同学极力举荐出来,班主任要通过平时的观察、侧面的调查、当面交谈等方法,对这些学生进行慎重的筛选,重点应考虑责任心和能力这两方面的因素。

(二)班委会的分工

班委会一般都由以下岗位组成: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文体委员等。班主任要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和特长等,让他们对号入座。担任班长的学生,首先要有全局意识,任何事情要能以全班的利益为出发点,其次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再次就是要在全班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这样的班长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而学习委员应该选学习踏实、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卫生委员应该选责任心强而又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文体委员则应该选活泼开朗且有特长的学生。

(三)班委会的团结

班委会成员虽然都有明确的分工,但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班主任要教育好班委会全体成员,要求他们有大局意识,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其他成员搞好班里的各项工作。某个班干部缺勤的时候,其他的班干部要积极接替缺勤班干部的工作。比如,学习委员不在的时候,其他班干部要及时替其收发作业,不能出现因某个班干部的缺勤而导致一些工作没人去做、班级秩序陷入混乱的局面。

三、关爱是最强大的武器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只强调对学生要严格,却很少提到对学生要关爱。殊不知,在班级管理中,关爱比严厉更有效。如果学生感觉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他就会心存感激,愿意和教师接近,愿意听教师的话,也愿意用同样的爱心来回报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关爱学生,只对学生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这反而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久而久之便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关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面对全班学生,一定要公平对待,不能有半点私心。即无论学习优劣、品德好坏、家境贫富,都要一视同仁。很多教师总是喜欢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关心和照顾总是多于其他学生,这虽说是人之常情,却恰恰是引起一些差生叛逆的因素之一。那些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你越忽视他,他越想用各种方法引起你的注意,激起你的愤怒,以此来获取你的关注。另外,一个偏心的教师,也很难得到全班学生的尊敬。这就对我们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二)关爱要做到无微不至

关爱学生,就要从细微处着手,就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关心、关注。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从学习方法等方面多加指导。如果学生生病了,要及时去看望,病中的人是渴望关爱的,也是最容易被感动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生病期间去探望他,他一定会心存感激,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更听教师的话,服从教师的管理。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和父母一样关心、疼爱自己,从而也就会更愿意听教师的话。

四、总结

规章制度范文6

(一)和谐的班级氛围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是管理班级的前提。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要经常与小学生们在一起,深入学生,与学生一起游戏,了解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班主任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班主任要积极同小学生们交朋友,用大哥哥或者大姐姐们的友情对待他们。由于小学生思维单纯,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好,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班级成员深入了解班级文化。和谐班级氛围是班级管理者进行“赏”与“罚”教育的一个前提。

(二)师生共同拟定的班级规章制度是保障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也需要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班级管理者要管理一群孩子们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班级管理者管理学生除了不违背学校规章制度外,还应当遵行班级规章制度,以民主方式管理班集体。师生共同拟定班级规章制度,小学生们表现好或者违纪了都要依据本班规章制度来管理。只有让孩子们觉得班主任管理是依据班级规章制度,学生就能很好的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并愿意与班主任交朋友。同时,班级规章制度的拟定也自然而然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氛围。

(三)班干部是班级规章制度的主要监督者

一个班集体的班级规章制度已经制订了,那么一个好制度需要有人去监督。由于班干部是相对于班级其他成员而言,责任感与纪律观念都较强。因此班级规章制度虽然主要由班主任去执行,那么班级规章制度的监督交给班干部是最好的选择。当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过程中,如有发生一些不符合班级规章制度的处理行为时,班干部要主动向班主任提出交涉。不过有时候,班干部若没有及时发现或察觉,其他任何班级成员也可以向班主任提出交涉。由于现在的小学生们大都比较叛逆,在师生共同拟定的班级规章制度下,又以民主的管理方式体现了师生的友谊。在这个制度与管理方式下,学生难道愿意想做与班级规章制度相违背的事情吗?

二、学生管理中的“赏”与“罚”教育艺术

学生管理方面中“赏”与“罚”教育原则是学生管理方面中“赏”与“罚”教育方法的前提,班主任在管理学生当中要执行班级规章制度应该以“赏”与“罚”教育原则为立足点。那么对学生的“赏”与“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赏罚分明的管理艺术

赏罚分明体现了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的合理性。作为班主任要使自己成为班级规章制度的明白人。对待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行为依据班级规章制度给予奖赏或者惩罚。做到赏罚有理有据,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班集体建设,是否有利于班集体和谐氛围塑造。因此,赏罚分明是班主任学生管理中的一门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因此班主任要好好处理班级事务,不能或少出现不合班级规章制度的事务发生。例如,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该表杨就要表扬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如果表扬或者批评过度将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不利于班集体和谐。

(二)“赏为主,罚为辅”的管理尺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学生管理主要还是以“赏为主,罚为辅”的管理尺度。小学生都喜欢在其他同学面前被老师的表扬,表扬有益于孩子让其他同学认可,自然而然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当一个同学做了错事,教师要给予适当批评,由于小学生都有自尊心,在批评前班主任要先同将要被批评的学生沟通,不过这个时候批评还要根据方式与场合,以免班主任由于批评过度或者语言过于尖锐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反而影响他(他)错误改正。因此,把握好尺度能促进班级和谐文化的建设。

(三)从多方面去认识学生

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完美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多方面去认识学生。例如,一个同学也许在班级课堂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乖孩子形象,但是在课后就像脱缰的野马那样为所欲为。当一个坏孩子做好事时,班主任除了要表扬犯外,还可以委婉权这位学生改正以前的坏习惯;当一个好孩子犯错误时,班主任除了必要的批评外,还可以一些表扬鼓励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努力。因此,班主任要全面去了解学生,对待学生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并处理。这样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学生将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最终有利于班集体建设。

三、总结

规章制度范文7

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或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规范管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和管理行为的不规范,将直接导致法治教育正功能的弱化与泛化。本研究在对天津4所院校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学校管理制度运行与大学生遵纪守规行为养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高校管理制度运行的重要建议。

关键词:

制度运行;正当程序;遵纪守规;行为养成

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离不开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学生遵纪守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治理规范。法治建设作为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实现育人功能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行的法治化,是高校管理实现民主化以及法治化的必然内容。随着依法治校进程的加快及当代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显露。近年,大学生频频状告母校并且屡屡胜诉,比如,2013年“艾秋池诉重庆医科大学因重考被降格、留级处理案”,2014年新疆两名学生不服学校做出的开除学籍决定案等。这些现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关注和思考——高校校纪校规的运行应如何注重对大学生权利的保护?高校管理制度运行的法治化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遵纪守规的意识有什么意义?对于规范学生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以高校管理制度的规范运行对学生遵纪守规行为的影响为出发点,以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为主旨,我们深入地做了一些定性及定量的调查研究工作,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天津2所普通高校、2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向这四所高校的40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4份,回收率为96%。回收有效资料为370份,有效率92.5%,分析主要围绕370份有效样本展开。

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行现状及大学生遵纪守规意识现状

(一)校纪校规总体执行情况

调查显示,有58%的受访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校纪校规执行情况一般。只有23.1%的受访学生认为执行得很好,也只有18.2%的受访学生认为执行得很差或者说不清楚。

(二)大学生遵纪守规意识现状

调查显示:在校期间遵纪守规意识“较强或很强的”仅有78人,仅为全部有效回答数的21.2%;而相反认为“很弱、较弱的”比例为34.8%;认为大学生的遵纪守规意识一般的比例为44%。

(三)大学生对违纪行为的认识

对“你怎么看待受到校纪校规处分的同学”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68.8%的受访学生对违纪同学抱有同情心理,认为违纪受处罚是倒霉而已或者面子上不光彩。只有27.1%的受访学生认为违纪就理所应当地要受到处罚。显然多数学生对制度或规则本质的认识得不够充分。

(四)大学生遵纪守规的价值取向

调查显示,当学校制度在实施时与自己的便利或者利益起冲突时,仅有34.3%的受访者表示“坚决遵守和执行”,有24%的受访者表示会“随大众见机行事”,26.8%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还有14.9%的受访学生认为规章制度“对自身造成不便而不予理会”。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校纪校规制定时学生参与度不够

此次调查结果揭示:有68.5%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在出台学生管理制度时,并未或很少征求他们的意见,反映学生在与其相关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时的参与度并不高。

(二)高校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乏对学生实体权利的有效救济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以处分学生为例,调查发现,有42.8%的受访者没听说过学校在做出处分决定时会给受处分学生申诉机会,有24%的受访者虽然认为学校有这样的制度安排,但并不会认为会起作用。只有20.2%的受访者认为有且起作用。管理制度实施的正当程序包括告知、陈述和申辩、、听证、送达等,大学生对这些程序要求本身持有什么看法?调查发现,有66.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在学校作出处分决定前,“必须”给与学生答辩或陈述的机会,选择“没必要”的仅有12.2%,“无所谓”的占21.2%。由此可见,大学生比较重视自身享有的程序性权利及救济。

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行对学生遵纪守规行为方式养成的重要影响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是高校发展的内在支撑,是调节高校与学生关系的稳定器。遵纪守规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制度规范正是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良好的法治教育和法治环境对学生依法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直接导向作用。首先,管理制度运行的规范和有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管理行为的可接受性,从而督促其自身自觉遵纪守规。制度的实施是严格依法依章办事,还是任意妄为?处分决定做出,是履行必要法定正当程序后的决定,还是校方独断的结果?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大学生对校方管理行为的态度:是该积极主动去符合学校的管理要求,还是被迫无奈的选择?是诚恳接受决定处罚?还是为自己的违纪行为寻找借口?调查显示,50.9%的受访学生认为,让一个不该承担责任的人受到惩罚,是不公正的。且多数学生对他人被不公正对待和自身被不公正对待的态度基本一致。规章制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运行或者运行出现偏差,将会弱化制度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规范行为的养成功能。其次,为让学生形成对制度本身公正性的合理信赖,需要规范高校的制度运行与管理行为。如果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运行,会对学生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调查显示:只有38.8%的受访学生,在看到其他同学考试作弊而未受到处罚后,会自律而不会作弊;有16.4%的受访学生有一种法不责众、你可以我也可以作弊的心理;还有44.8%的高比例受访者摇摆不定。从中可以看出,规章制度的运行讲究的是“一碗水”端平,遵循“要不都有,要不都无”的原则。如果出现了偏差,会让受管理者丧失对规章制度公正性的信赖。既然管理不“公正”我就可能以我自己的方式(也作弊)找回所谓的这种“公正”。这就有可能将学生的行为导向了遵规守纪的反面。再次,为让学生形成主动遵规守纪的意识,需要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法治化。调查显示有76.4%的受访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教师的不规范行为,会对其在校行为造成很大影响或一定影响;只有17.6%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由此可见,高校制度的运行更加规范、管理更尊重程序,可以增强学生对管理体系的认同感。以听证为例,它建立在公开、透明、民主基础上,使得多方面意见得以表达、充分讨论和论证,使学生在这里得以与校方平等交流。这样会增加师生对于学校相关决定的认同感,让学生更加愿意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四、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行法治化,提升学生遵纪守规行为自觉性的建议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就如同国家法律一样,只要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有章可依,就应该被严格遵守和运行。只有在管理制度的实施与运行过程中,一所大学所遵循的管理理念才能得到师生的普遍理解和广泛认同,才能深入师生内心并得以传承和弘扬。只有在运行上做到位,规章制度的各种潜在的功能才能够充分发挥。制度运行好坏的关键在于如何基于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实现高等学校的法治。首先,确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法治思想。以纪律处分学生为例,“依法办事”应包括:第一,处罚主体与权限要合法。作出处罚决定的人,必须是对规章制度规定有权做出决定的人。第二,内容要合法。即处分所依据的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真实、充分,条件不能低于制度中规定的条件,种类必须在制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幅度不能严于制度规定的幅度。第三,目的要合法。处分学生必须是为了教育学生、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等公共目的,不能纯粹是教训不听话的人,也不能单单只为了学校本身的利益。其次,规章制度的实施和运行要注意遵循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要求。正当程序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行的程序化要克服管理工作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倾向,防止管理方法简单粗暴。规范和约束管理行为,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对重大规章制度的执行或者严重处分实行听证制度。听证可以作为违纪处分作出前的救济手段。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听证机构,设计公正合理的听证程序,允许相对人在听证时进行抗辩、质证。利害关系方参与听证,不但有利于维护学生的正当权利,保障决策结果的最大公正性、合理性,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不足。规范学校行为,更能让师生感受到具有法治氛围的大学校园,师生的遵纪守规意识在这样良好的法治环境中才更能好的培养。第二,规范管理事项执行或决定拟定后的告知行为。有关学生的学籍处理、奖惩评优、申请课程、奖学金发放等等事项有关学生利益的决定做出之前,应当将拟定的意见告知学生相对人,应包括事由、依据、结果及权利告知等事项。第三,规章制度执行涉及对学生的处分时,需听取学生的申辩。作出不利于学生的处分决定时(如不发给其学历证书、不授予其学位等),应听取作为相对人的学生的意见,学生有为自己申辩的权利,以防止制度执行时因过于采纳一方意见而造成的偏听偏信。总之,一种制度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制度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力。有了规章制度,不认真去运行,规章制度就会形同虚设。而制度如果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其法治原则,很可能就会走向反面——不仅起不到规范师生行为的目的,反而会引起更多的纷争。综观国内外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实际发现,凡是制度得以有效施行的地方,必然有法治来保驾护航。凡是学生养成规范行为的地方,必然是法治化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奇茹,曹红珍.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

[2]李润青,高校校园的法治环境与法制建设[J].南方论刊,2010,(7).

规章制度范文8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包括校风、学风、教风、作风等;行为文化具体体现在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中,主要包括各类人际关系、道德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正常运转的保障,具体包括各类规章制度,如校规、班规、宿舍管理规定、社团规章制度等。此外,校园文化具有五个方面功能,包括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陶冶功能。此五项功能作用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正确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二)学生管理的内涵

学生管理是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旨在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校园秩序、课外活动、奖励、处分。其中,学籍管理包括入学与注册、考核与成绩记载、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与毕业、结业和肄业;校园秩序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寝室管理、环境卫生维护及其他规章制度;课外活动包括各类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及社会实践等;奖励主要指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文娱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或表彰;处分是针对违反学习和生活纪律的学生实施的惩罚,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此外,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服务,绿色通道、就业服务、心理辅导等工作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校园文化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第一,二者目标一致。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都以育人为目的,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第二,二者主体一致。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学生管理同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鉴于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上的一致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定可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学生思想和行为内容不断延展,新时期的学生管理离不开“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因此,“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尊重人格,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被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文化,通过长期的沉淀与升华,形成了人们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崇高追求。而校园文化所具备的导向、陶冶等功能,潜移暗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成长,形成健康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校园环境文化可称为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对。它是校园文化中的基础系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也是校园文化的直观体现

1.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

所谓“硬环境”又称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施、体育文娱设施及周边环境等,这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无不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物质环境是开展育人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硬环境”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文娱活动提供重要的载体,使师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打造校园“硬环境”的过程中,各类建筑和设施应达到美感教育的标准和功能丰富化的要求。如校园建筑,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具备实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启迪。同样,校园景观建设也应达到使用与观赏功能的统一。校园的园、林、水、路、石等人文景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激发学生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有助于激发其爱校热情,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

2.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人际氛围、舆论氛围等。人际氛围主要指校园内的各类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之间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高校学生所有的学习和娱乐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社交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网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和身心发展影响重大。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教师在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学生发生孤僻、嫉妒、自卑等社会交往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坚持平等、相容、理解、信用等交往原则,远离习惯不良、思想扭曲的人,选择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积极进取的人交往。此外,教师作为学生间的裁判员,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化解学生间的矛盾,解除学生间的误会,做到不偏私、不歧视、不主观。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1.重视传统教育。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见,传统文化对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议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指路明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各类教学和文化活动,如实践教学、演讲比赛、征文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形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同时,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讲清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爱国、爱校情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方能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成长下的学生,更易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格,这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相一致。

2.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在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上。校风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系统结构,涵盖教风、学风、作风、班风、舍风等各类校园风气。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校风建设是育人的关键环节。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良好的教风对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意义重大。班级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养的主要场所。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为加强班风建设,首先要对班级日常管理进行严格要求,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言行;再者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帮互助、嘉奖优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群体的典范。此外,宿舍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唯一场所。良好的舍风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勤奋上进、锻炼身体、读书看报等。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为加强舍风建设,需要严格宿舍制度,对于不遵守宿舍制度的学生加以管教和约束。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带动普通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规章体系

1.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校园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于学生来说,规章制度犹如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学生正其观、端其行,避免违反纪律、误入歧途;对于学校来说,规章制度是学校文明的标志,学校力求在育人实践中加强“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努力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严格的规章制度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是学生长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尤为重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制度建设也应朝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诉求,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管理工作更容易开展。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缺陷重重的规章制度不能起到约束、教育的作用,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规章制度自身的完善是规章进入执行程序的前提,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

2.提高规章制度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