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问题思索

高等农业教育问题思索

本文作者:张松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教育的龙头,是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开发、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跨越,对我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高等农业教育现状

(一)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从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至今,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为补充的比较协调发展的格局。据统计,截至2005年4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94所,其中涉农(林)高校252所,独立设置的农林本科院校38所。[1]2005年我国农科招生111052人,比1999年增加96.7%,其士研究生2253人,硕士研究生11611人,本科生45674人,专科生51514人;年在校生344168人,比1999年增加97.9%,年毕业生75569人,比1999年增加119.1%。[2]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高等农林院校共获得8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分别获得2篇,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分别获得1篇。至此,有12所农林院校共获得优秀博士论文39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获得9篇,名列全国高校22位,南京农业大学获得6篇,名列全国高校29位,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获得4篇,名列全国高校37位。

(二)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农业高校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内涵建设,国家重点学科数有了较大增长。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排名情况来看,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农林院校有20所,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1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24个,名列全国高校16位;南京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0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总计13个,名列全国高校25位;华中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覆盖2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总计8个,名列全国高校52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总计7个,名列全国高校81位。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所农林院校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位于全国高校百名之列。

(三)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高等农业教育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日益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国共有2所农林高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之列,4所农林高校设有研究生院,8所农林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列。2006年度,有高等农林院校参与的1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8所农林院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及化学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与试剂盒产业化”、“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1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高等农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教育投资经费不足

我国农业高校绝大多数都是公立高校,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投入。据统计,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82%,比上年增加了0.03个百分点。[4]而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世界平均水平为5.2%。[5]在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有限的投入中,只有19%左右用于高等教育,[6]而在高等教育的投入中,国家对农业高校和其他类高校的投入是不均衡的,农业高校明显处于弱势地位。2006年教育部直属的4所农业高校教育经费拨款之和为111707.42万元(表3),还不足某重点理工科大学一个学校的教育经费拨款,4所农业院校生均教育经费为某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生均教育经费的30%。而为数众多的地方农业院校,由于是地方政府拨款,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所能得到的拨款经费更是捉襟见肘。

(二)传统农科专业人数比例较小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GDP持续增长,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高校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尤其是1999年以来,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普遍实行大规模扩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农业教育同样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张期。但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高等农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高校的发展。据统计,2003-2004年,在农科院校的招生计划中,传统农科专业的招生数占23%-38%,[7]2005年全国农科招生人数仅占总招生人数的2.1%,在校生人数占总在校生的2.1%,毕业生数占总毕业生的2.3%。[8]纯农科学生规模,无论是在农科院校的在校生规模中,还是在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毕业生规模中,其比例都较小。

(三)优质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不畅

近年来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农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好转,但上线第一志愿率仍然偏低,许多农业院校不得不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农业高校在争夺一流生源中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某重点农业大学2007年第一批本科投档线公布时,文理科均只高出重点线5分,实际理科最低分考生以压线录取;据2004-2006年农科专业录取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农科专业的人数仅占当年招生数的1/3,高分考生不愿填涉农专业且不服从调剂,进入该校涉农专业就读的考生,大多是通过调剂;2006年该校涉农专业未报到人数占该校未报到总人数的64%。[9]另外,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量精简人员,接收大学毕业生的难度加大;许多乡镇基层单位由于编制、效益等原因,难以吸纳农科毕业生,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已处于“网破、断线、人散”的境地,导致中高级人才“回流”农村的渠道不畅;再加上农业高校学科建设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农科专业面较窄,适应性较差,导致了农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较突出。#p#分页标题#e#

(四)科技成果转化与利用率较低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人才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渠道,农村已成为人才“低谷”。目前,我国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仅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至四十。[10]受农业科技人员短缺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条件的限制,相当一部分的农业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高校平均每年向社会提供7000多项科研成果,但是大约70%左右的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不了,仍有很多成果被束之高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5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有2/3的农业科技成果没有得到转化和推广,导致大量科技成果浪费失效。[11]1997年我国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2%,2004年为48%,即使在农业科技比较发达的江苏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左右,土地产出率达到1842元/亩,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12]

三、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对策

(一)加大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投资

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农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影响着高等农业教育赶超世界农业科学先进水平的步伐。由于对农业及农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对农业教育的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教育的发展。据日本的有关统计,向农业教育、研究每增加投资1元,可获得4.4元的农业收入;世界银行的报告也认为,农业教育、研究比其他投资生产的利润高1-2倍;[13]美国州立大学与赠地学院联合会的调查表明,赠地学院的经济效益是政府投资的4倍。[14]因此,多渠道地筹集农业教育经费,解决学校困难,把经费投放到农业教育、科研事业上来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财政拨款是我国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各级政府应努力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认真落实《教育法》,推动制定《教育投资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正常情况下教育投资在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同时农业高校也要改革单纯依靠财政拨款的观念,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路子。要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改变学校单一的办学方式,面向社会联合办学,以合法的手段向社会筹集办学经费,同时在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中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反哺学校,以缓解农业高校的经费紧张状况。

(二)统筹高等农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高等农业教育要面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结构上,要优化类型、层次和布局结构。国家要重点建设好几所部属农业院校,省(市、自治区)要重点支持一批地方农业院校;加大研究生教育比重,增加社会需求较大专业的招生量,增加农业高新技术型或复合型的研究生专业布点,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规模,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确保普通学历教育基础上,发展函授、自考、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协调好高等农业教育地域的平衡性,对西部地区的一些农业高校实行帮扶政策,增加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布点。[15]在规模上,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立足农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拓宽办学路子,实现跨越式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农业人才需要。在质量上,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清除办学思想“轻农”,办学模式“离农”,教育结构“脱农”的弊端,让农业教育真正姓“农”。在效益上,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深化内部改革,理顺校内关系,提高办学效益。

(三)确保学生生源,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

国家要切实采取措施对一部分国家紧缺、现代农业发展所急需专业的学生进行免费教育,如同师范生免费教育一样,或者加大农科生学费减免力度,增加农科学生生源。同时只有真正提高农业工作人员的待遇,涉农专业的招生才能根本好转,农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有效缓解。对于农业院校毕业生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流向就是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农村工作,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构建强大的农村就业岗位“磁吸流”,构筑良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对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政策倾斜,针对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最关心的问题,如户籍、工资、工作环境、住房、二次流动、子女就学等,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农业高校也要围绕学生的就业进行各项改革,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可向回乡高中毕业生、农业技术人员、乡镇干部、专业户、示范户提供各种形式和各种专业内容的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培养招得来、下得去的各类人才。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开展毕业生农村就业指导和服务,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深厚感情,转变其择业观念。

(四)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农业高校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农村、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想,在注重原始性创新的同时,加强对已有科技成果的综合集成、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现实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有重点地开展重大农业新技术成果及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成熟、生产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和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农业高校在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时,要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16]一是争取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和引领,提高农业高校科研和产学研结合的集成化、组织化程度;二是形成大团队,改革农业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人才汇聚的优势,形成高校创新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构筑大平台,进一步整合学校创新资源,推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脸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拳头,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坚实墓础;四是建立官产学研战略性合作,在政府的领导、统筹和支持下,促进农业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具有伙伴性、联盟性和全面性的合作关系。#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