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分配及利用方式

水资源的分配及利用方式

作者:王滢 娄本洪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办事处水利站

1扩大农田水利投入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需要建立在足够的水利投入基础上,必须以稳定的投入增长长效机制为依托。而扩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增加公共财政投入,让政府在水利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主导型的作用。有些地区将水利灌溉的用水系统作为农业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内容,并以8年为财政投入主要时间,在投入的前3年,农业生产得到大幅度提高,第4年起,每年提取一成的农业收益作为财政投入的经费,使水利灌溉用水工程所支撑的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灌溉用水工程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的创新和改革;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要以市为基本单位,建立水资源规划委员会,对全市的农田水利灌溉用水设施的建设进行统筹和协调,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协调、引导和管理工作。除了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支持,农田水利的建设还属于一种公益性的工程,最终得益的是全社会,因此,要从社会层面上以融资的方式吸引更多资金的投入。为了提高融资者的参与热情,笔者建议建立收费补偿机制,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而社会融资者通过招投标平台,进行工程承包或者租赁,发动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商议,让更多直接使用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系统的群众提出有用的建议,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系统的建设。

2农田灌溉用水体系的规划设计

农田灌溉用水体系的规划设计,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对传统灌溉方式的改良,研究和推广创新型的灌溉模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灌溉技术通常是沟灌技术,这种灌溉模式的水资源来自河流和湖泊,直接将水资源引入农田,进行大面积的浇灌。虽然这种灌溉模式的成本低,也不需要大型的设备支持,但其灌溉效率却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农田生产需求,尤其是在灌溉的过程中,很多水资源无形地流失,如果遇到用电高峰期,沟灌设备就由于电力短缺而无法正常运行,影响灌溉的效果。为了改良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要做好沟灌渠道的防渗漏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无形流失,笔者建议采用覆膜技术,并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详情,以支渠灌溉模式分担主渠灌溉的压力,但必须控制好主渠的水流量。也可采用管灌技术,将地下管道和水源进行连接,通过管道回流的方式控制水资源的无形损耗,通常可节约总用水量的一半左右。

二是加强储蓄降水的合理利用,我国的降水时节集中于夏季和秋季,要进行降水储蓄的合理规划,利用农业生产区域内的水库和水坝等水利设施,提高地表水的利用,在耕作期再对储蓄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造成的生活环境恶化的压力,节省了水资源,提高了灌溉效率。

三是大力提倡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微灌、喷灌、滴管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用工,大大提高农业收入。该技术已被大力推广应用,并且实施和管理技术已很成熟,值得我们提倡。

3建设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的其他建议

就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的现状,水资源呈现紧张的局面,尤其是少雨和干旱的地区,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据调查,黄河下游近几年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为了实现水资源灌溉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上文提到的灌溉技术改良和发展节水灌溉,还应做到:首先,要提高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在灌溉的过程中,杜绝大水漫灌、昼夜灌溉的情况发生,提高节约灌溉用水的认识,更新农田灌溉理念。其次,要提高有偿供水超额用水的加价标准,防止农业生产无节制用水情况的发生,促使农户自觉节约用水。再次,要尽快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水利保障服务水平。村委会要有专门的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组织,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启动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维修项目,包括水库塘坝、机井、桥梁、沟涵闸、泵站、灌溉渠、灌溉输水管道等的维修,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系统的工程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农田水利灌溉用水问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农业用水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针对农田水利灌溉用水的现实问题,从各个方面推广农田灌溉节约用水的技术,优化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