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花坛在城市中的运用

立体花坛在城市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化城市日新月异,人们的欣赏品位的提升,以及雨后春笋似的一座座生态城市的涌现,人们将对物质和视觉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园林小品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创造园林景观,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起着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及个性、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城市中,园林小品也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它的设计与文化符号关系密切。通过探讨地域文化的解读、文化符号的提炼、演绎和诠释等方面来论述文化符号在城市园林小品设计中的应用,使园林小品借助符号的力量来充分地表现城市文化的特色与品质。   1立体花坛的应用   在现代城市中往往强调生态城市,这在新型城市中都能达到“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城市”,在其城市规划定位时留出了足够的绿化空间,城市绿地率很高,但在一些老城市中绿化空间很有限,怎样利用有限的空间获得较高的城市绿化率?城市绿化者们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立体绿化和鲜花摆放,既能将环境衬托得更加和谐,更加漂亮,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审美能力,在平淡中增添活泼的氛围。   1.1园林小品中的立体花坛的功能   立体花坛是立体绿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又名“植物马赛克”,起源于欧洲,是运用不同特性的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立体钢架上而形成的植物艺术造型[1]。它通过巧妙运用各种不同植物的特性,创作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立体花坛作品因其千变的造型、多彩的植物包装,外加可以随意搬动,被誉为“城市活雕塑”“植物雕塑”。它代表了当今世界园艺的最高水准,被誉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奇葩。立体花坛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及,从街头的绿化到公园的景观,随处可见立体花坛的身影。近年来,中国的立体花坛也逐渐普及,近两年营口开发区的立体花坛也陆续出现在城市街头节点。如2008年在青龙山高速公路口的“迎奥运”景观墙、新客运站门口的“茶壶、茶碗”;2009年增添了高中小游园的“葡萄”,20处花柱、花塔组合;2010年高中小游园的“子母象”,其他3处的动物造型(鱼、蝴蝶、孔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2011年在山海广场旅游景点入口处增设了一组“姹紫嫣红”,体积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提升。青龙山大街南部“牡丹”,造型效果和技术一年胜于一年,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立体花坛的功能比较丰富,主要体现在:美化环境、有效柔化硬质景观、科普教育、渲染气氛、增加城市新的旅游景点、组织交通、标志和宣传、生态保护等。   1.2立体花坛的设计与施工   从实践及国内外现状看,要完成一个立体花坛作品,主要应把握好4个环节,即艺术设计、结构造型、植物配置与栽植、养护管理。立体花坛在应用中需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第一,主题鲜明,寓意明了。在高中小游园以子母象为主题象征创造社会和谐这一主题。第二,与环境相协调,如蝴蝶泉路造型设计为蝴蝶,起到了标志作用。第三,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造个性,山海广场的“姹紫嫣红”寓意开发区是辽东半岛上一朵璀璨的奇葩。第四,注重和强调形式美的表现。目前设计者不仅在白天追求绿化、美化,而且还注重夜晚的亮化,更好地应用现代声、光、电及水体为立体花坛服务。立体花坛在施工时目前以钢结构为多,植物栽植要均匀、紧凑,不留空隙,这样才能使其生长一致,色块自然均匀。如果是直接栽种植物,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植物间需预留约5cm的生长空间。   1.3立体花坛的管理   立体花坛选择的花卉一般为矮生、耐修剪、萌芽力强、适应性强、叶型细巧、致密、色彩丰富、能体现平面效果的植物品种,北方以五色草居多。五色草的品种有大叶红,小叶红,绿草,白草,黑草。由于立体花坛栽植植物的土质非常薄,含水量低,保水能力差,所以栽植的植物要勤喷水。为了方便养护,有的立体花坛配置了自动微喷系统,减少浇水作业的麻烦。但有时微喷质量问题,喷嘴堵塞,形如虚设,这是值得高度注意的问题。立体花坛还要根据植物特性定期进行修剪,防治病虫害[2]。在北方,立体花坛用的植物冬季在室外很难越冬,小的立体花坛可移动的可选择大棚温室越冬,但大型的立体花坛不可移动,建设者为追求冬季景观效果,用人造草坪作为造型表面介质,在严寒的冬季有一丝新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大大增加了投资总额,要量力而行。   2立体花坛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立体花坛的高度、形态、色彩、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立体花坛的科学研究、文化探索,使这一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园艺工作者关注的议题。所以要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手段,对立体花坛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对花坛进行科学施工。在造景的基础上注重生态之美,使科学与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完美结合,并体现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切不可盲目模仿、追求,应使立体花坛健康持续地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