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状况及解决方法

光伏发电技术状况及解决方法

 

随着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资源的逐渐枯竭,传统发电方式需要新的绿色能源来代替。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电危机,迫使世界各有核电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核电发展战略;水力发电由于受到资源和季节性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进一步发展;而风力发电存在并网接入稳定性差等问题,短期内也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发电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年1.7×1012t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南北和东西距离均在5000km以上,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4(kW•h)/m2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7(kW•h)/m2,年日照时间大于2000h。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接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拥有巨大的开发潜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通常太阳能发电多指太阳能光伏发电。   1太阳能发电技术   1.1光伏发电技术   1.1.1基本原理   光伏电池由Si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当太阳光照射电池时,有一部分光会被半导体材料吸收,吸收的光能将传给半导体导致电子逸出并自由流动。同时施加一个或多个电场,可以迫使由光吸收并释放的电子以一定方向流动形成电流,通过在光伏电池的顶部和底部安放金属触点,可以将电流引出以供使用。   1.1.2系统组成   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和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构成。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独立光伏电站包括边远地区的村庄供电系统,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通信信号电源、阴极保护、太阳能路灯等各种带有蓄电池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带蓄电池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带有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可调度性,可以根据需要并入或退出电网,还具有备用电源的功能,当电网因故停电时可紧急供电。带有蓄电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常安装在居民建筑;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的功能,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目前,按光电的规模可分:大中型光伏电站、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发电瓦等。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荷供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按输出波型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荷。接入电力系统的大中型光伏电站对电网规划、电网运行、配电网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求大中型光伏电站具有输出有功和无功的调节能力,并在电网异常状态下起到支撑作用。光伏发电的随机出力特性是对电网造成不良影响的关键,其较小的系统惯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稳定性和故障恢复能力,由于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构建的逆变器既是电能质量的干扰源,同时也可以依靠控制实现无功和谐波补偿的作用。大容量光伏发电并网的运行需要借助于净负荷的概念和准确的发电预测模型,与常规机组协作以保证供电可靠性。   1.2光热发电系统   1.2.1基本原理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蝶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而且,这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还有一个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无日照后短时内仍然能够带动汽轮机发电。   1.2.2系统组成   一般来说,太阳能光热发电形式有槽式、塔式,碟式(盘式)3种系统。3种系统目前只有槽式线聚焦系统实现了商业化,其他2种处在示范阶段,有实现商业化的可能和前景。3种系统均可单独使用太阳能运行,安装成燃料混合(如与天然气、生物质气等)互补系统是其突出的优点。太阳能光热发电与现有电网匹配性好、连续稳定发电和调峰发电能力强,受到业界专家的推崇,光热的成本比较低。装机容量越大,发电成本越低,可以实现规模化,适用于大型电站。利用500℃以上熔融盐作为蓄热介质,储存的能量在1×106kW•h以上,成本比蓄电池低一个数量级。   1.2.3国外光热发电情况   国外太阳能热发电的蓄能装置已实现产业化,1个50MW的太阳能热电站所使用的蓄热熔融盐达到3×104t的规模,这为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开辟了重要战略方向。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实现太阳能热发电的商业运行。实际上,低成本、大容量的储能技术正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所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不解决这个难题,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2国内光伏发电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4.5MW。投资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国有大型企业,实现了光伏产业的第一次跳跃性发展。21世纪初,在国际大环境、政府项目的启动和市场拉动等共同作用下,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由国家发改委实施的“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以及2006年实施的送电到村工程均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这些措施的引导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末,国内光伏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93MW,同比增长139.4%,占世界光伏电力装机容量的2.2%。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104MW,2020年将达5×104MW。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0年,屋顶光伏电站的装机规模约0.03×104MW,2015年,预计达0.3×104MW,到2020年则达2.5×104MW。分析指出,近年来国内屋顶光伏市场已逐步打开,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建设屋顶光伏电站,推广中小型光伏系统应用将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p#分页标题#e#   3国内太阳能发电最新政策与法规   2009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以及具体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MW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这些政策都给光伏发电产业注入了活力。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发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规定了并网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并拟通过相关企业的运行,积极完善推升为行业标准。2011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正式实施,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同年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2011年7月1日之前和之后核准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为1.15元/(kW•h)和1元/(kW•h)。   4国内太阳能发电行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4.1对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缺乏理性认识   随着国家政策的明朗化和政策性扶植力度的加大,大量资本进入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事实上投资回报与这一领域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必须有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作为后盾,否则极可能造成投资无法收回,而且投资规模越大,损失越高。因此应加强光伏发电应用市场投资风险的警示,以促进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4.2应加强宏观引导   目前太阳能发电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的非正常竞争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低附加值再加上恶性竞争,利润迅速减少。多晶硅环节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在其利润率30%的情况下,光伏组件利润不足10%,而且还在持续走低。2005年多晶硅的价格为50美元/kg,2008年达到500美元/kg。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晶硅价格开始下跌,但目前国内多晶硅现货市场的价格仍然高于国际市场。随着国内众多多晶硅项目的投产,产能过剩将加剧光伏产业的非正常竞争。   4.3加强环境污染和高能耗监管   太阳能发电本身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是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95%的原材料需要进口,95%的太阳能电池出口,也就是说制造环节在国内,使用环节在国外。原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存在四氯化硅等污染物的回收和再利用问题以及高能耗问题。特别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液,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为了上项目保发展而有意放松环境监管,有关部门又没有及时出台环保标准,企业为压低成本而减少污染控制投入,其结果是在国外没有产生污染的光伏产业,在国内却成为重要污染源。因此,加强政府监管,填补监管空白,是解决环境污染和高能耗问题的关键所在。   4.4加强自主创新和长期的政策支持   目前,国内光伏企业最缺乏的就是核心技术,因此注重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地加强自我创新是实现这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拟建的项目超过50个,投资规模达1300亿元,产能超过23×104t,如果国际市场出现萎缩,将出现大量产能过剩。因此,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需要国家出台长远和明确的规划以及长期的政策支持。   5结束语   近十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技术迅速发展,太阳能利用在全球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链的复杂化和多元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将更多。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和智能电网发展的契机,制定好长期的、科学的规划,以及长期的政策支持,才能实现这一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