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损伤原由及策略

跆拳道运动损伤原由及策略

作者:贺新家 何耀东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1.(略)

2.(略)

2.1(略)

2.2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

2.2.1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在跆拳道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一般发生在下肢,踝关节、膝关节、裆部和下肢肌肉群都是极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而上肢、上体和头部的损伤相对较少[1]。其中,踝关节最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且损伤类型多为关节扭伤和韧带拉伤,损伤率达到了将近50%;下肢肌肉群其次,肌肉拉伤和挫伤超的比例超过30%;膝关节的扭伤有三例,裆部挫伤、头面部擦伤、手指关节击打伤各有两例,腰背部肌肉扭伤一例。

2.2.2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跆拳道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跆拳道运动的技术特点有关,如下肢鞭打、侧踹、连踢等进攻性动作发力不正确或发力过猛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支撑腿踝关节扭伤等,而手部的防护动作不到位和上体的躲闪不及时往往会造成手指关节挫伤、头面部擦伤等[2];另一方面与被损伤者本身有关,协调性不好、肌肉或关节力量不足,往往会造成技术动作变形、支撑力量不足而造成运动损伤,一般来说,支撑腿踝关节力量不足或鞭打腿发力不正确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原因,而准备活动不充分,基本动作不到位则是大腿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此外,跆拳道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还与场地器材条件等有关,场地没有铺设海绵垫,防护器材数量不够、质量不过关也会导致跆拳道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3]。

2.2.3减少高校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对策

(1)延长准备活动时间和强度,让学生在正式上场前充分活动开身体。由于高校体育课的课程结构限制,跆拳道选修课教学往往只有每周两节课共计一个半小时课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缩短每次授课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身体尚未完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从而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因此,适当调整跆拳道的课程结构,保证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是上好跆拳道课程的重要一环。

(2)加强跆拳道教学中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和基本功练习。根据统计材料,基本功不过关、基本动作不到位、肌肉和关节力量不足是发生运动损伤最常见的原因[4],在跆拳道教学中,加强基本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动作协调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提高身体的抗击打能力,是提高和加强跆拳道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应着重于基本功的练习,强化基本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从单项技术练习逐步过渡到组合练习。

(3)加强教学中运动损伤预防和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在跆拳道选修课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在上课前不认真做准备活动,上课过程中动作松散无力,并在不佩戴任何护具的情况下进行随意性的对抗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在教学中进行配对练习时,片面追求进攻效果而忽略了防守,“硬碰硬”、“乱打”而造成相互损伤[5]。因此,在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克服麻痹思想,重视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防护意识,配带防护具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做到“点到即止”,把教学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4)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校的跆拳道授课教师,普遍呈现出学历高,能力强,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的状态。一方面高校往往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既要能够进行教学也要能进行科研,既要擅长公共课的教学又要精通专业课的教学,这样必然会导致教师精力分散、业务素质不足的情况,而跆拳道教师需要同时传授给学生技术和精神双重修养,因此,走出去,请进来,多方面提高跆拳道教师的素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运动技术和丰富的学识,才能有效降低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机率。

(5)加强场地和器材的建设,构建良好的课程保障体系。通过对多所高校的跆拳道教师访谈了解到,部分高校由于体育器材经费有限,场地器材明显不足,且选修人数较多,授课质量没有保证;有些高校甚至在没有护具、没有专用场地的情况下开展了跆拳道教学,运动损伤的几率必然会大大增加。需要指出的是,良好的场地和器材条件是降低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基本条件。因此,各高校在关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增加授课项目的同时,应该大力加强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购置,保证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的供给和更新,为跆拳道选修课教学构建良好的后勤保障体系。

3.结语

3.1高校跆拳道选修课教学中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依次是踝关节、大腿肌肉群、膝关节、裆部、头面部、手指关节、腰部[6],常见损伤为关节扭伤、韧带或肌肉拉伤、关节挫伤、皮肤擦伤等,均以急性损伤为主[7]。

3.2造成高校跆拳道选修课教学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学生动作技术不到位,身体协调性和基本功较差;次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场地器材条件保障不到位;建议在跆拳道教学中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延长准备活动时间和强度,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和基本功练习,提高场地建设和器材保障水平,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3.3跆拳道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项目本身对抗性较强、临场变化较大,学生需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应变性,在教学中应该全面加强学生的专项素质练习[8],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速度、协调性及柔韧性的等整体身体素质。

3.4全方位、多途径地加强跆拳道授课教师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急性损伤的预防和及时处理能力,在加强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教师的跆拳道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将普通高校的跆拳道运动推向新高潮。#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