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肌理形成及体现

陶艺的肌理形成及体现

作者:刘婷婷 熊元宵 单位:景德镇瓷画轩陶艺工作室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艺是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回归自然的现代陶瓷艺术世界。从陶艺的创作微观肌理着手,充分挖掘陶艺肌理设计的表现方式和构成法则,深入剖析陶艺肌理设计的心理情感反应,对肌理的制作、构成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陶艺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肌理与陶艺创作的关系,从而创作出更具创新、美观特征的作品。

一、陶艺、陶艺肌理概况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的结晶。陶艺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的陶艺形态。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新技巧,陶艺作品也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制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伴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陶瓷品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品,于是便出现了陶艺品。“肌理”是皮肤的纹理,可以理解为表面、实体或材料触摸起来的感觉,尤其是指光滑或是粗糙的感觉,所以肌理属于触觉范畴,以视觉作为表现,是以人的感觉为出发点的。在很多现论中,对肌理的论述更全面更广泛。肌理的概念取材于自然,发展于形态构成学领域。肌理无处不在,千姿百态的天上云彩、粼粼波光湖面、跌宕起伏的群山,都是自然界充满神奇的肌理的呈现。肌理传达着各种信息,代表各种特征。陶艺肌理是在肌理作为一种美术术语后来论述的,是自然肌理人为化后的结果,它源于自然又远远高于自然。肌理在作为艺术术语后便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代表的是材料表面的质感,体现的是物质属性的形态,也就是物象表面的花纹。在陶艺设计制作中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有意识地创造质感不同的视觉效果,而陶艺肌理就是陶艺作品不同视觉效果所表现出的花纹、纹理。陶艺肌理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存在于视觉艺术中,它有极为广阔的表现领域和审美领域。“肌理”传情达意的地位尤为重要,它既有自然的肌理,也存在天然模拟后的再创造和意境的寻求。陶艺肌理是一种增强视觉识别的手段,是风格和流派的代表,同时也是创造者审美趣味化的体现。

二、陶艺肌理的分类

着眼于肌理的概念内涵与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肌理有多种的分类。而就陶艺的肌理,从设计角度看可以简单地分为陶艺的自然肌理与模拟再创造肌理两个大类。陶艺的自然肌理是指陶艺作品制作过程中所用泥巴、釉料和其它附加材质本身所呈现的自然面貌,是可视的画面纹理。自然肌理或称材料性肌理是由陶与瓷的自然属性所显示的纹理组织。而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作品材质本身通过工具、材料等手工的、有意识的刻画再创造出的可视肌理。所以从模拟再创造肌理的概念可以看出其最大特点是人为性。而人为性主要是受控于陶艺家这一操作者,是由操作主体有意识地作用控制制品表面而造成的纹理组织。就制作性肌理来说,黏土的可塑性、触变性与结合性以及釉的可表现性,直接记录了制作者对形式技巧与生活经验的感受。从构成陶艺存在的物质基础出发,陶艺最终都是由坯、釉组成的,所以陶艺的模拟再创造肌理又可以分为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坯釉结合再创造肌理以及复合肌理四种。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作品的泥坯进行有意识的改造或组合所产生的可视肌理。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施釉时有意识的改造所产生的可视肌理,它是经过高温由釉或颜料引起的一种表层肌理,这种肌理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此外我们把追求纹理组织反秩序的偶然性、随机性、自由性品格的“缺陷”肌理,像釉泡,针孔,缺釉,缩釉,裂釉,斑点,釉色不正等等的有意识运用,都归类于模拟再创造肌理。“缺陷”肌理的自由性品格显示了它丰富的指向审美的潜能。坯釉结合模拟再创造肌理主要是陶艺作品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和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结合所产生的可视肌理,此种肌理是陶艺肌理中最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肌理表现。陶艺的复合肌理是指以陶瓷材料为主体,通过镶嵌、粘结或拼贴另一种或多种材料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复合肌理搭配多种材料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可以是自然形态的材料,也可以是经过手工加工过的材料。自然肌理取决于陶艺材料和工艺,不为陶艺家直接作用和左右,故带有自然性;模拟再创造肌理则取决于陶艺家的直接作用,更显示着人工性与创造性。

三、陶艺肌理的表现形式

陶艺肌理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设计语言和视觉形式,它往往以很小的陶艺形态,如刻划的纹理凹凸、泥质球、方块、泥条或人工的某种形体、图案等元素为主体,以多密组合为一个群体作为环境陶艺作品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同作品的主体造型一样承担着表达陶艺家主题思想和强化创作旨意以及艺术创作情趣韵味的作用,并展现陶艺家个性情感。陶艺肌理虽然通常不会独立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只是作为一种物质自然或再创造纹理表面呈现的视觉元素,但是它却具有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蕴,为塑造主体外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借助釉料色泽、绘画图案等给人以美的感受,能够对观者的思绪、态度和情感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作品制作中要充分运用陶瓷肌理所表达的秩序美、朦胧美、柔软美的效果,来增强视觉感染力和提高环境陶艺作品的艺术性、可欣赏性。肌理是陶艺富有个性化表现手法的视觉体现,肌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既可以以自己特有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给不同的组合以连续性,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艺术欣赏者寻求新颖的审美需求;同时它也可以退居画面幕后,以其独立纯朴的艺术境象,衬托作品画面主体,达到完美地表达作品主题的目的。

四、陶艺肌理的制作与运用

1、陶艺自然肌理的制作自然肌理主要是指构成陶艺肌体的自然属性,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其自然属性,结合运用模拟再创造肌理达到整体完美的效果。陶艺自然肌理的制作效果,主要受原料种类、工艺手法、操作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烧制过程中会因不确定因素而产生不同的纹理组织。坯釉因成分组成的不同、颗粒的粗细程度以及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在烧成后会有不同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不同泥土蕴藏着不同的自然肌理。陶瓷坯釉经过窑火的高温煅烧,坯体内部变得致密、不透水、耐强酸碱,釉料呈现出多种色彩及亚光、乳浊、结晶、开裂、窑变等淋漓尽致的视觉美感。陶瓷土质的品种繁多,各种土质所含有的矿物质和化学成分不同,成型的要求、烧成后的质地、颜色和耐火温度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陶艺制作的因材施艺过程中,要非常注重保持和发挥材质的特点以保持材质自身所特有的风貌。#p#分页标题#e#

2、陶艺模拟再创造肌理的制作陶艺的模拟再创造肌理语言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载体。制作陶艺的泥料、釉料能轻易地制作出各种图案纹饰和形状体态。

(1)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制作。陶艺可以根据泥坯材质的自然特性,通过绞胎法、拓印法、挤压法等手法,制作出形式各异的模拟再创造肌理。若坯体的质地比较细腻、表面光滑,可采用刻划、绞胎等肌理制作手法对作品加以装饰。陶土的质地比较粗糙,不易变形,在创作中可采用刮削、掷打、切割、雕凿、堆贴等制作手法对坯体进行肌理制作。坯体制作肌理效果的应用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经常应用最古老的坯体肌理效果,竹篮肌理的应用便是一种原始的拓印手法。此外,当时的人们还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将树木纹理、动物纹理等刻划或彩绘到各种陶器上,形成质朴的装饰肌理。而在当代很多陶艺作品的制作中人们也会利用刀具对坯体进行有秩序、有层次的雕凿、刻划、切削等,使作品表面产生丰富变化的陶质肌理效果。

(2)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制作。传统的施釉方法有浸釉法、浇釉法、刷釉法、喷釉法等四种,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干擦法、湿擦法、刮划法、涂腊法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人为缺陷美。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也是陶艺肌理处理的关键手法之一。陶瓷釉料具有丰富的色彩,通过不同施釉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斑驳、流动、裂纹、渐变、开片等的不同肌理效果,通过釉料烧成窑变等方式又可获得不同的色彩效果和肌理质感。此外陶艺不仅追求“正常肌理”,而且还运用“缺陷肌理”以获得奇特的审美效果。如釉泡、缩釉、斑点、惊釉、针孔等缺陷肌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思维转换和艺术处理,发掘出这些缺陷本身所潜在的表现力,使其变成具有高度生命力和表达效果的艺术语言,搭建一个自然现象中虚幻的美学整体,从而使观众打破传统欣赏观念的束缚,获得更广阔、更富于联想、更新鲜愉悦的艺术感受。

(3)坯釉结合的模拟再创作肌理制作。坯釉结合的肌理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肌理效果。泥坯多是单调无色的,或是颜色很淡,而釉的颜色则是丰富多彩的,并且它可以流动、析晶,把单调的泥坯与变化的釉料融合在一起,会产生美妙的肌理,也是我们追求的主要肌理形式。我们使用工具把预先想要的肌理效果刻划在坯体上,再施以色釉,烧成后通过坯釉结合使熔融物渗入坯肌理内部,就会使作品表面出现预先设计的肌理,形成坯釉完美结合的肌理效果。坯釉结合的肌理,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更强的立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坯釉结合肌理的制作,可以是一次烧成的,也可以是二次烧成或者多次烧成,这取决于坯釉结合肌理的工艺要求和完美程度。还有一种最体现坯釉结合肌理的制作方法是将泥浆与釉料调和(泥浆要多于釉料),然后在坯体上装饰,烧成后泥釉因为玻璃质不够而无法玻化,会产生很多凹凸不平、疏密得致或斑驳陆离的肌理效果,既象干涸的土地,同时又具有浑厚朴实的意境,这种效果符合“崇尚自然真实,鄙薄琢伪饰”的特点。

(4)复合肌理的制作。复合肌理是由陶瓷材料的肌理掺合非陶瓷材料的肌理合并而成的多材质复合肌理。制作陶艺作品时,我们可以将大自然的形态肌理如茅草、芦苇、卵石、纤维木材、金属等肌理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形态肌理(如打磨、雕凿、编织过的物体形态肌理),通过陶艺家的思维融入到陶艺自身的肌理形态中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呈现给观者。陶瓷肌理搭配复合材料肌理的应用,也是陶艺肌理制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3、陶艺肌理的运用陶艺模拟再创造的肌理源自人的手工艺,它集中体现了美的形式法则,是对自然肌理的一种人工的、理性的模拟再创造。在陶艺肌理制作中,艺术家可以有创造性的夸张或变形这些肌理,所以通过人手所创造的陶瓷肌理使陶艺作品的可视性大大地提高,并使作品有了复合肌理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肌理装饰提高可视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作品形态的立体感。模拟再创造肌理在陶艺创作者和观者互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含义。人们在欣赏这种肌理效果所传达出的美的意义和价值时,对它的喜好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情感是否与这种肌理的形态特征相交融和渗透。与自然肌理相比较,模拟再创造肌理是艺术家对自然生活有了充足的认识和了解后,能够充分感受到的自然的美好。现代陶艺充分发挥了模拟再创造肌理的丰富潜能,使作品本身充满了人的情感,增加了与观众交流的互动性,使审美环境更加开敞,人们观照自身、观照自然,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赋予模拟再创造肌理的陶艺作品既以自然为表现基础,同时又符合时展的现代审美情趣。陶艺创作中,对肌理的制作通常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纵观陶艺中肌理的制作运用,陶艺肌理总是跟随当今科学技术进步积极探索新的工艺新的材质,不断创新。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享受科技带来进步的同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内心也多了些复杂的思想,所以人们审美情趣是丰富多样的,同时又是多变的。陶艺肌理的制作运用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必须引领时代的变化,在满足人们已成事实的审美习性基础上,要有预测人们新的审美愿望及其倾向的能力;要敢于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发掘和创造不同的陶瓷肌理效果。技术的进步,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这就启发我们去开发、去利用新材料,而不能熟视无睹。陶艺创作中各种模拟再创造肌理的探索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而求“新奇”不仅是对于陶艺肌理形式的探索,更是陶艺家在创作当中应该追求的一种精神与境界。

五、结论

陶艺肌理的发掘是陶艺创作的艺术形式,在陶艺创作中,不同的肌理使作品展现出不同的感觉。粗质的纹理,使作品显得粗犷豪放、厚重朴实;纤细的纹理,则使作品给人以嫩弱、精细、灵巧的感觉。肌理作为陶瓷中新型的独特语言,在传统陶瓷和现代陶艺中发挥了重要的装饰和表现作用,给人们留下全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代陶艺是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的载体,是创作者在自己生命旅程中的每个驿站里对情感体悟的一种表达。现代陶艺肌理的表现技巧以及思维方式相对于传统陶艺而言,更体现着这个时代的开放思维方式和多向思维方式,是强烈的个性动感和力感的表达。其更注重艺术的表现力、心灵的揭示力、精神感染力和思维创造力,与此同时,作为现代陶艺装饰和造型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的陶瓷肌理也就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在现代陶艺中,陶艺肌理的表现是陶艺取得它特有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的重要方面。#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