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网络教学的整合

美术与网络教学的整合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美术使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完善。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美术将进一步向人们的生活、学习、生产等各方面渗透,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美术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老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选取多种教学媒体、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基本策略。   一、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影像、网络于一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用图文并成、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现学习内容,为学生创建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刺激学生认识事物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艺术鉴赏课中,我们可以使用初步录像来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刺激学生的欣赏欲望。   美术教学的内容是源于生活实际的,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的阅历浅薄,对于他们来说,游离于自己生活经历之外的学习内容是抽象的、枯燥乏味的、不易理解认识的。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往往是老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模仿,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匮乏,在美术欣赏课中,老师一般只能指着书本上的图片为学生简单地做一下介绍:“这是某某画的”、“这是某某类型的画”等等,基本上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一点兴趣也没有。美术是视觉艺术,加强教学的直观演示性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展示具体视觉形象可帮助学生认识、比较和鉴别新事物。   二、现代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形象   美术学科有许多术语是比较抽象的,往往是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厌烦,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好,运用信息技术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形象,不但使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而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三、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   学习目标的达成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并通过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传统的美术教育中信息传递媒体单一,往往只能够传授给学生最后要完成什么,难以让学生感受、欣赏课内外众多的优秀作品,更无法从多角度全面分析其创意、设计、制作过程。学生经自己观察、思考后形成的知识少,实际上就不自觉地扼杀了学生全面探索及创造思维的能力,从而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借助于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欣赏教学,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达到因才择学、因才择教的理想境界。现在我们可以把在网上搜索下载的大量关于本课的相关资料设置为虚拟网站,供学生在虚拟网络环境中自主探究,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成为了教学目标的确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自信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会按美的规律去设计生活   美术的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美化生活及环境。在学习图案、纹样、封面设计等内容时,则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设计初稿、骨格、设色到完成作品,设计制成教学演示课件。分层次地展示不同的变化的骨格形式,不同的色彩配置、引导比较与分析。还有,在电脑绘画软件里设置各种特效处理功能,如对图像进行各种变形、复制、缩放、旋转、镜像合并及色调调整等,使学生对“美”的规律关系到深入的认识,丰富学生表达“美”的方式与方法,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是美术学科自身要求,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即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优化教学,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探索和研究。